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钻孔应变映震效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青海省6套YRY-4分量钻孔应变仪2007—2015年的观测资料,将该地区符合扫描范围的地震从震前异常和同震特征两方面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湟源、德令哈分量钻孔应变差应变曲线地震前大多有短期超差异常;分量钻孔应变仪的同震响应幅度与震级、震中距都有关。同一地震,多台仪器多数情况同震响应幅度与震中距成反比,少数成正比;一般单台仪器同震响应幅度与地震震级成正比关系,震级越大同震响应幅度越大;分量钻孔应变仪的同震响应延迟时间大多与地震震中距成正比,震中距越远同震响应延迟时间越长;分量钻孔应变仪同震响应持续时间与震级基本成正比,震级越大同震持续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2.
选取2014-2018年海南五指山形变台DSQ型水管倾斜仪和VP型垂直摆倾斜仪记录的20个地震的同震响应资料,对比分析2套仪器的同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震中距相近时,二者响应幅度、同震响应持续时间与震级呈正相关;除少数地震外,在震级相近或相同时,二者地震响应幅度与震中距呈负相关;地震响应延迟时间与震中距有关,二者均呈正相关;对于同一地震,一般VP型垂直摆倾斜仪的最大响应幅度较大,且同震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3.
针对广东区域中小地震及中远强震的同震响应,统计分析2014年汕头、韶关、信宜地震台垂直摆倾斜仪记录的同震响应,发现除同震响应振幅与震级、震中距的关系符合一般规律外,3台仪器对不同区域、不同震级地震的同震响应具有不同特点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鹤岗地震台垂直摆倾斜仪记录同震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2011—2015年鹤岗地震台垂直摆倾斜仪记录的同震响应数据进行整理,垂直摆同震响应与震中距成线性关系;近距离地震(约Δ10°)同震响应以阶跃为主,阶跃大小、方向与地震实际倾斜量存在差异;远震同震响应的振幅与震级呈指数函数关系,振幅与震中距成幂函数关系。分析认为,同震响应(阶跃)不仅与震中距、震级因素有关,还与场地效应和传播路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采用十五期间架设的贵阳、昭通、永胜和腾冲四个台的钻孔应变资料,对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s8.1地震同震应变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非同台钻孔应变同震记录的初动时间、波动幅度和持续时间等与地震震级、震中距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在地震应变阶、张压性变化等方面差异较大,造成此差异的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樊俊屹  刘高川 《中国地震》2021,37(3):564-573
针对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S7.4地震,采用3种型号的钻孔应变仪观测到的应变资料对比分析同震应变波,结果表明3种仪器记录同震的初动时间、波动幅度和持续时间等存在一定差别:在震中距相当的情况下,TJ型体应变仪和RZB型四分量钻孔应变仪存在波动幅度变化小、持续时间短的问题,难以从背景变化中区分同震响应,影响钻孔仪器同震规律研究; YRY?4型四分量钻孔应变仪波动幅度变化大,持续时间长,在映震效果上表现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对鹤岗地震台水管倾斜仪和垂直摆倾斜仪记录到的同震响应资料进行分析,认为:水管仪和垂直摆对不同震中距的地震记录存在较大差异;水管仪稳定性较好,而垂直摆实际灵敏度更高;两种仪器记录的同震响应与震级、震中距及震源深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永安地震台钻孔体应变地震响应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统计永安地震台2007—2013年体应变记录的地震同震响应,与同期国家地震台网大震速报目录对比,响应率为15.21%。绘制地震能力线,量化评估永安地震台体应变仪映震能力,得到钻孔体应变对不同震级地震的响应范围为:震级5.5级,震中距425 km;震级6级,震中距860 km;震级7.0级,震中距3 514 km;震级7.5级,震中距7 104 km。  相似文献   

9.
利用河北易县地震台DSQ型水管倾斜仪与VS型垂直摆倾斜仪记录的2005—2015年数据资料,分析两种地倾斜观测仪器同震响应的特征及响应幅度与震中距、震级的关系。结果表明:(1)DSQ型水管倾斜仪对远震响应幅度大,同震响应幅度与震级呈正比,与震中距呈反比;VS型垂直摆倾斜仪对近震响应幅度大,与震级、震中距无明显的线性关系。DSQ型水管倾斜仪的同震响应延迟时间比VS型垂直摆倾斜仪短,且与震中距呈正比;(2)两种地倾斜观测仪的地震响应持续时间与震级呈正比,VS型垂直摆倾斜仪对中小地震的响应持续时间比DSQ型水管倾斜仪长。  相似文献   

10.
2016年至2018年科曼多尔群岛共发生五次M_s≥6.5以上地震,对漠河地震台gPhone重力仪记录到的这五次地震进行同震响应特征分析。分析表明,初动到时、同震响应持续时间、面波幅度与震级和震中距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全国地下流体观测网的水温观测数据,分析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 MS6.8 地震引起的水温同震响应特征,并结合同震静态应变场探讨了水温同震响应机理。结果表明,泸定 MS6.8 地震水温同震观测点主要分布在龙门山断裂带和川滇菱形块体中南部; 震中距Δ≤500km范围内水温同震以下降—恢复型和上升型为主,水温同震项数及测项比随震中距的增加逐渐减少; 水温同震响应幅度与震中距和地震能量密度显著相关,且随震中距的增加呈指数衰减,随地震能量密度的增加呈指数增大; 水温同震响应持续时间主要集中在1天以内,持续时间随震中距的增加呈指数衰减。  相似文献   

12.
哈尔滨市延寿地震台竖直摆倾斜仪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哈尔滨市延寿地震台竖直摆倾斜仪的工作状态,列举了该仪器记录到的多次同震应变阶。分析认为:这种阶跃变化反映了地震因释放应变能而改变了地壳的应变场;从阶变图象可以看出:中强远震的同震阶变幅度较小,中强近震同震阶变的相对幅度较大,同等震级震中距越小,阶变幅度也越大。证明了近震对观测点(台站)附近区域应力场改变大于远震。同时,展示了2005年7月25日黑龙江省林甸县M5.1级地震的短期异常及临震异常变化图象,发现短期异常和临震异常的形态非常类似,但同一方向(分量)仪器对两次异常的响应程度却截然不同,这可能与此次地震孕育过程不同阶段的地壳应力调整和应力场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2018年5月28日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发生MS 5.7地震,黑龙江省牡丹江和漠河地震台重力仪均记录到此次地震事件,基于所记录面波的初动方向、同震响应延迟时间、最大震幅以及同震持续时间,分析2个监测站重力监测数据同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漠河地震台因震中距较远,同震响应延迟时间较长、最大震幅较小。以牡丹江地震台重力数据为例,采用Venedikov调和分析方法,对重力固体潮进行仪器零漂改正和气压改正,结果发现,该台重力固体潮非潮汐大幅变化可能与仪器灵敏度下降有一定关系,其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对山西离石中心地震台水管仪与水平摆倾斜仪记录到的同一地震的地倾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同震响应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两套仪器的地震延迟时间、同震响应持续时间与震级及震中距均成正比;水管仪的变形幅度与震级成正比,与震中距成反比;水平摆倾斜仪的变形幅度主要与震级有关,与震中距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基于乌加河地震台重力仪观测条件,从面波延迟时间、面波传播速率、最大变形幅度、同震持续时间、响应形态和初动方向6个方面研究了乌加河地震台PET重力仪对国内外6次地震的同震响应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同震响应的面波延迟时间与地震震中距离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同震响应的波幅与地震震级大小及震中距有关;同震波的持续时间与震级有关;远距离地震的同震波一般表现为脉冲形式;初动方向没有规律。此研究有助于对PET重力仪的深入了解,同时也为地震相关参数的提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五指山台DSQ水管倾斜仪和VP垂直摆的观测数据统计,精度内在质量以及同震形变波分析,认为连续率、漂移量、内精度资料质量指标均符合形变要求规范。水管倾斜仪和VP垂直摆对不同震中距的地震记录存在较大差异:①当震中距较小时,水管仪无同震响应,VP垂直摆同震记录清晰;②当震中距>6000 km时,两种仪器记录能力相当。   相似文献   

17.
师娅芳  王琳  李鹏  周桂华  贾华 《高原地震》2012,24(2):42-44,54
通过分析贵阳地震台钻孔应变观测记录的地震特征和同震应变波阶变情况,说明钻孔应变观测记录地震分量阶变变化与震源物理机制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高原地震》2021,33(2)
基于安西地震台洞体倾斜形变观测所用长基线DSQ型水管倾斜仪和短基线VP型垂直摆倾斜仪的数据产出资料,根据仪器记录的地震事件的最大响应幅度、响应延迟时间和响应持续时间等,对两套仪器的同震响应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套仪器的响应延迟时间与震中距成正比、响应持续时间与震级成正比;水管倾斜仪最大响应幅度与震级成正比;垂直摆倾斜仪最大响应幅度与震级、震中距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取泉州台近年来各种长短周期地震仪所记录到的地震图纸资料,结合地质构造背景和地震空间分布特点,研究泉州台震中距Δ<500km范围内,闽台地区天然地震的震相记录特征和有关区域内某些已知、未知震相的出现规律,讨论闽、台震相特征所存在的一些异同点,比较震中方位、震源深度、震中距、地震强度、仪器频率特性等有关因素,对各区震相特征所产生的影响,从而取得与闽台地区震相分析有关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20.
选取镇江市地震台RZB型分量钻孔应变仪2014年5月至2018年3月记录的全球142次地震,探讨该应变仪地震记录能力,分析震级、震中距与最大振幅之间的关系,以及地震波传播方向与四分量中振幅最大分量方位的关系。结果发现:该应变仪可记录研究时段全球发生的所有8级以上地震,理论上震级越大,记录的地震震中距越大;震级相同,震中距越大,应变仪记录的地震波最大振幅越小,拟合曲线较为符合幂函数关系;震中距相近,震级越大,应变仪记录的地震波最大振幅也越大,拟合曲线较为符合幂函数关系。偶有数据点偏离拟合曲线较远,是因为:①地震震源较深;②应变量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未被记录到,量取值非实际最大和最小振幅;③有时地震波形周期难以分辨。多数地震最大振幅所在分量方向与地震传播方向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