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国科学家经过长期不懈的野外“追踪”,终于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完整的古海底“黑烟囱”,这些亿万年前生长在海底的矿藏,很可能和生命起源有关。 重要科学成就之一 现代海底黑烟囱及其硫化物矿产的发现,是全球海洋地质调查近10年中取得的最重要的科学成  相似文献   

2.
乍得湖位于中非撒哈拉沙漠边界, 是非洲重要的淡水湖, 湖面大小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近40 年, 由于干旱等自然灾害和大规模灌溉等人为因素的影响, 乍得湖面积急剧减少, 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利用多种光学遥感数据提取1973-2012 年乍得湖面积, 分析其变化趋势和驱动机制。结果表明, 1973-2012 年间乍得湖面积总体上在变小, 1973-1975 年间乍得湖面积急剧减少了约71%, 1975-2012 年面积在2000~5000 km2范围内波动。为验证变化趋势的可靠性, 本文利用MODIS影像与同期Landsat 和AVHRR影像的提取结果进行比较, 来检验多源数据的可比性;通过MODIS影像监测乍得湖面积的月变化, 来检验所选数据时相对乍得湖面积变化分析的可能影响。根据气象资料分析, 乍得湖面积与降水量变化存在一致性, 沙里盆地降水量变化是乍得湖面积变化的重要原因;其次, 大量修建水库是导致面积减少的另一重要原因;最后, 将乍得湖分为南北两部分的天然拦截坝通过阻碍水流增加蒸发, 也加剧了乍得湖面积的减少。  相似文献   

3.
1997年8月,我国科学家在贵州省瓮安县发现了距今5.8亿年前的动物化石,这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动物化石,对探索地球早期生命演化具有突破性意义。瓮安生物化石研究成果公布后,立即轰动了全球。瓮安县位于贵阳市东北方向。1998年8月底。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  相似文献   

4.
人类起源于哪里?我国科学家最近对一批石制品进行的鉴定,为早些时候发现的“巫山人”进一步验明正身:“巫山人”是人不是猿。这表明,200万年前,我国就已出现了在长江三峡一带活动的古人类,从而进一步动摇了“人类起源于非洲”这一人类进化学说。权威人士称,这一最?..  相似文献   

5.
《地理教学》2013,(7):64
正史前人类不可能坐上越洋航线,但他们却成功地完成了跨越大洋之举。中德科学家在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4万年前,亚洲和美洲土著人共同的祖先还居住在北京。但除了这个发现,该论文的学术价值更在于一项技术发明——研究团队设计并实施了一种方法,成功地从古人类遗骨中提取了核DNA,这在科学史上还是首  相似文献   

6.
7月10日晚,在乍得外交与合作部会议大厅,法国———乍得考古队举行新闻发布会,向1000多名与会者宣布:在乍得朱拉卜沙漠发现的700万年前的头盖骨化石,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次日,权威的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考古队的报告。 这块被命名为“图迈”的化石令世界考古界振奋。哈佛大学教授利伯曼认为,“图迈”对人类进化研究的影响无异于“一颗小型原子弹”。华盛顿大学教授伍迪认为,它是1924年首次发现人类化石以来最重大的成果。 在乍得发现“图迈” 法国普瓦蒂埃大学古生物学教授米歇尔·贝鲁内领导的法国——乍得联合考古队,从1993年起在乍得沙漠考古。2001年7月18日晚,考古队的4  相似文献   

7.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 ,中国科学家在安徽繁昌发现了一批距今大约二百多万年的石制品 ,经专家鉴定认为 ,这不仅是中国境内迄今发现的第一把“石刀” ,也是已知欧亚大陆上最古老的文化遗物。这一发现把中国境内人类生活的历史向前延伸了三十多万年。专家指出 ,“人字洞”石制品的发现 ,为寻找早期人类、揭示亚洲人类起源之谜提供了可能。1998年 ,作为旨在寻找更为古老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的国家“九五”攀登计划“早期人类起源及环境背景项目”的子课题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金昌柱博士率队对安徽繁昌孙村镇的人字洞先后进行了3…  相似文献   

8.
《地理教学》2008,(7):44-44
瑞典科学家称,他们在该国北部地区发现一棵已生长了近8000年的挪威云杉,认为它是当今世界上仍活着的树龄最长的树。  相似文献   

9.
美国科学家去年在老挝中部的集市上发现了一种啮齿类动物,它们的外表有点像松鼠,也有点像老鼠,拥有长须,长着松鼠的尾巴。科学家最初认为它们是一种全新的啮齿类动物,然而在经过大量研究后,他们认为这种动物并非一个全新物种,是“灭绝”了1100万年  相似文献   

10.
地名,是真实记载各个历史时代人类从事各种经济、社会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它记录了民族的变迁融合、疆域政区、自然环境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等历史文化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地名文化,它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包含知识性和趣味性。在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地名”也在不断地变化。地名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地名与宗教信  相似文献   

11.
《西部资源》2014,(1):71
<正>世界上大部分黄金来自石英脉系,这种矿脉是30亿年前造山运动时期形成的。地球深处大量炽热的、富含矿物质的水在流过地震断层时,会沉积下来形成黄金矿脉。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自然》等网站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这一过程几乎瞬间发生,约在十分之几秒内。新发现不仅能帮人们勘测金矿,还有助于提高地震预测能力。相关论文发表在17日的《自然·地质科学》杂志上,论文第一作者为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地震学家戴恩·威瑟利。戴恩·威瑟利介绍说,这一过程是沿着"断层割阶"发生的,断层割阶是与岩石主断层线相连的一种斜向的拐折  相似文献   

12.
土地作为人类的一种资源,在20世纪后半期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是由于人口的增加、环境的污染、土壤侵蚀与土壤退化、城市与乡村建筑和道路建设等的发展、人类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土地资源的合理和可持续利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20世纪后半期,土地成为重要的科学研究对象,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土地科学.而土地类型和土地评价研究,则是土地科学研究的核心.倪绍祥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的<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被作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是这一方面的权威著作.  相似文献   

13.
地名,是真实记载各个历史时代人类从事各种经济、社会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它记录了民族的变迁融合、疆域政区、自然环境的变化,社会等科学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地名文化,它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包含知识性和趣味性。在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地名"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内蒙古自治区是以蒙古民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语  相似文献   

14.
《西部资源》2012,(4):79-79
1985年,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内蒙古发现的"中华麦饭石",经过科学家们的一系列分析鉴定与研究,被誉以"神水药山"、"保健石"等一系列美称。麦饭石是一种天然的药物矿石,含有人体所必需的钾、钠、钙、镁、磷常量元素和锌、铁、硒、铜、锶等十八种微量元素。其中,微量元素约占人体重的0.025%,虽然其比例甚微,但是它在人类的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在人体中含量不足或过剩都会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人体必须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补充微量元素,以满足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新陈代谢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地理教学》2007,(8):F0003-F0003
除了企鹅和海豹,冰天雪地的南极在我们的印象中就像是荒漠。然而,科学家经过三年的深海探索,发现南极冰雪附近的海域却是一个物种宝库,有700多个物种是人类以前所不知道的。这一发现颠覆了此前对南极海域缺乏生物多样性的猜测。科学家还认为,南极海域可能是全球所有海洋生物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16.
<正> 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灾害,它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危害人们的健康,毁坏农田、城市和村庄,给人类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沙尘暴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中国是受沙尘暴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今年3月中旬,我国长江以北的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覆盖范围最广、强度最大、影响最严重的沙尘暴天气。这次  相似文献   

17.
铜的历史     
《西部资源》2013,(4):78-79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 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铜.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曾出土一件半圆形残铜片,经鉴定为黄铜.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左右)出土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明.相对西亚、南亚及北非于距今约6500年前先后进入青铜时代而言,中国青铜时代的到来较晚,但却不能否认它是独立起源的,因为中国存在一个铜器与石器并用时代,年代距今约为5500-4500年.中国在此基础上发明青铜合金,与世界青铜器发展模式相同,因而可以排除中国青铜器是由境外传播而来之说.  相似文献   

18.
《地理教学》2006,(6):47-48
欧洲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过去不为人知的大气污染源——亚硝酸气体。在阳光充足时,这种气体会使大气层底部臭氧增多,导致城市上空产生有害烟雾。  相似文献   

19.
西藏古乡地区的雪崩及其在高山自然地理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的积雪在重力作用下突然从山坡上滑落与崩塌的现象叫做雪崩。它是高山地区,尤其是气候潮湿多雪的山区一种分布普遍而活动特殊的自然现象,也是上述地区最活跃与最快速的剥蚀营力之一。雪崩作为一种自然灾害现象,还严重地影响着某些山区的  相似文献   

20.
7月末,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关于“千岛湖水下古城的探测报告”正式递到了千岛湖风景旅游管理局。在报告中,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水下古城露出了其神秘的冰山一角:经过声纳探测,水下两座古具城之一的狮城终于完整地显露出来了。 49年前两个小城消失 49年前,新中国第一次大移民在安徽与浙江交界处的淳安县和遂安县数十个乡镇、29万人中如火如荼地展开。因为,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自制设备的大型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