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谷城县城南11公里处有座柜门山,山势陡峭,形似柜门,其正南约1公里处有个盛长竹子的山坡叫钥匙坡。说起它们的名称来历,当地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故事!很久以前,山坡下住着一位贫苦善良的江老汉和他的儿子好娃,老汉长年给地主扛长工,好娃每天上山拾柴,老汉勤劳、忠厚,好娃老实、孝顺,父子俩相依为命,过着艰辛淡泊的生活。一天,好娃到一个崖上去拾柴,爬到崖腰,突然发现崖中间有一块坪地,坪地边有一个小岩洞,洞内金光闪闪。他费力登上坪地,跑到洞口一看,原来是只金蛋儿在发亮。他高兴极了,拾起金蛋回了家。从此,这个崖就叫“捡蛋崖”一直叫到今天。…  相似文献   

2.
陈书君 《地理教学》2013,(24):F0002-F0002,F0003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都说九寨沟的秋天是最美的,满山红叶、蓝天白云倒映在平静清澈的湖水中,阳光照射下的瀑布似银河般垂挂在眼前。然而.川蜀之地,常年刚雨,阳光是最宝贵之物,我伴随着清晨还未散去的雾气以及不时飘下的细雨进入景区,期待着阳光和美景。  相似文献   

3.
三、商汤都亳地望郑亳说辨析商汤都亳地望郑亳说,这个论说是十多年前由邹稀先生提出来的。他在那部著名的《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中,就他的商汤都亳地望“郑亳说”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他认为其他诸亳说“都是汉以来学者所附会,并没有什么过硬的证据,因此都是不可靠的。”他的结论就是郑州商城才真正是商汤的亳都。为了说明问题,他例举了四条理由:一、文献所见郑地之亳;二、郑州商城出土陶文证明东周时期郑州商城名亳;三、汤都亳的邻国及其地望与郑州商城相合;四、商文化遗址发现的情况与成汤都郑亳相合。我们认为邹衡先生在此否定诸亳说,独尊其“郑亳说”是有欠公允的。  相似文献   

4.
上周末,一位石友给我打电话,他神秘地说,在辽阳的东部发现了“灵璧石”。我在惊讶中夹杂着怀疑的念头。为了探究事实的真相,我决定驱车赶往那个神秘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邵庆响 《地理教学》2011,(21):60-61
我们学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中学,办学条件差,教学设备短缺。对于一些教学中存在的资源不足的现状,我们不靠不攀,而是积极地巧用身边的资源,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魁梧的身材,米黄色的休闲装,举手投足间透着一种智慧和淳朴,这就是张新民给我的第一印象。与诸多商界成功人士不同,辽宁地产界的张新民,他朴实的人生中关注的是传统,从人生哲学、处世之道,到传统美德与现代人、现实世界的联系,他都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与今天现实的结合点,他从最高的做人道理“诚信”出发,以最亲切的姿态,走进百姓的心灵的戈壁,让需要安居的人们看到人性中那片难能可贵的绿洲。“祥和”打造家园妙笔中国是个永远不缺少奇迹的国家,高速发展的经济让世界为之惊叹!而中国不断拔地而起的民用建筑,正不失时机地用精致将神奇延续…  相似文献   

7.
昭陵的黄昏     
如果不是陪远方友人;我是舍不得去一趟昭陵的,尽管它离我很近。每每从书堆稿纸丛中抬起头来,面对的也是柴米油盐,哪还有心思去逛一逛呢?随着年龄的增长,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不知我的这种说法有设有普遍意义。路上,我和这位南方老兄谁出没有说适,他是一应40岁开外的稳健的男人,旅游并不是他的爱好,“我只想看看昭陵’,他说过。西斜的太阳已有些加速的意思,这位老兄在不停地看表,我听他似乎在说:盾盾昭陵,我明天该回去了。朋友的家在很远的南方,那是一座没有冬天的城市。昭陵位于沈阳北部,被一大片绿色簇拥着,这一大…  相似文献   

8.
走进他的办公室,一平方米多大的办公桌上铺满了各种找矿图纸,在采访他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向他请示或研究工作的同事不断出现在他的办公室,迫使我们的谈话多次被打断. 在他繁忙之时,我来到他隔壁的办公室,向他的同事们了解一些这位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故事. 自1975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陈文国同志三十多年一直从事生产一线的地质找矿工作,他曾先后参加过冶金部白云鄂博铁矿地质勘探会战、华北地台北缘多金属地质找矿、狼山—大青山地区地质找矿、内蒙古中部地区地槽区地质普查找矿、二连浩特—东乌旗有色金属成矿带及内蒙古台隆凉城断隆地质找矿等项工作,并多次担任重点找矿项目负责人,提交过多份有价值的地质勘查及普查报告.  相似文献   

9.
<正>关于管仲,梁启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春秋时代很难找个政治家可以代表全部政治的。管仲似乎可以。"而被中国历代君主尊为圣人的孔子说得更形象更有震撼力:"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什么意思?就是说:如果没有管仲的话,我们就可能沦为野蛮人!为什么对管仲的评价这么高?一句话,因为管仲在国家管理上创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方法。虽然管仲只是春秋诸侯中一个国家的官员,他也不像孔子、孟子、墨子等思想家那样,创造出以求进身、邀功名的思想体系,但他却是春秋时期最成功的社会管理实践者,他所创立的社  相似文献   

10.
王红霞 《地理教学》2010,(13):57-58
我一打开这张家乡地图投影,同学们立刻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哇,我找到我们乡镇了!”“我找到我们学校了!”“我还找到我们村庄了,哈哈”……我在旁边听着他们的话,突然想到这节课可以换种方式学习,于是我对学生们说:“我们这节课和以往不同,同学们可以先看图,然后提出问题,再由其他同学解答,最后老师来总结。”  相似文献   

11.
黄雷 《地理教学》2008,(10):43-44
从生活与教学的关系上说,生活决定教学,而教学要通过生活实践才能显示力量真正成为教学。从整个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处处有地理,学习地理的目的,就是要发展、完善生活。因此,地理教学应扩展时空,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去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再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如,在学习《地图》这一节时,我让学生绘制校园平面图。  相似文献   

12.
姚伟国 《地理教学》2012,(11):12-14
课堂是学生的,但如何把学生"带进"课堂,则需要教师去思考的。"图说地理、形象比喻、教师经历、重视反馈、走进生活",这是我带学生走进课堂,增值课堂的一些做法。狭义的教材内容+课外内容=课堂教学内容,生活中地理是课外内容之一。它因链接学生的生活经历,触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够让学生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名》2012,(6):40-41
中华第一迷宫中国最大的崖居华夏最迷人的景观古崖居,位于延庆县西部约20公里处的张山营镇东门营村北的峡谷中。是由一支不见史志记载的古代先民在陡峭的岩壁上开凿的,我国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崖居遗址。是华北地区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的崖居遗址,被称之为"中华第一迷宫"。1984年,延庆县文物管理所前任所长程金龙在走访北山周围的村子时,第一次听老人们提起"洞沟"。在村民的带  相似文献   

14.
对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容量或人口承载力问题是在对人口发展变化规律性的探索中十分敏感又十分重要的问题。对它的认识直接关系到对人口态势、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人口容量研究的意义美国人口学家科恩在他的著作《地球能养活多少人》中注意到,在地球承载力的研究中,生态学、经济学、地理学、土壤学和农学等领域的学者们以及学术政治家们都作出了努力和贡献。而非常奇怪的是,人口学家们却一直保持沉默。一位著名的人口学家曾说过,人口学家们之所以回避这一问题,是因为它所包…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与一位多年未见面的朋友相遇,当笔者问他现在在何方居住时,对方答曰欧洲小镇。我惊诧地说你何时到了国外,朋友笑道这是咱们大连市内一处新建楼盘的名称。他接着又不无幽默地说,我如果告诉你住在花香维也纳,你一定会以为我定居奥地利了吧!乍听起来这是段笑话,可仔细一琢磨,眼下这新开发的小区楼盘名称也真是五花八门令人费解。你比如有叫星加坡花园的,一不留神又以为是外国呢,有叫罗斯福家园的,也不知道是否要和美国前总统齐名……除了这些国际级的名字外,中式的名称也有哗众取宠之嫌,硬往文化上靠的有兰亭山水,瀚林观海、弘基书香园等;…  相似文献   

16.
《水经注》之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经注》一书有许多错误。不论其他,只从河流水道而言,错误也是极多的。黄宗羲在《今水经序》中说:“余越人也,以越水证之,以曹娥江为浦阳江,以姚江为大江之奇分,苕水出山阴县,具区在余姚,沔水至余姚入海,皆错误之大者。”陈澧在《水经注西南诸水考序》中也说:“郦道元身处北朝,其注《水经》,北方诸水尺致精确;至西南诸水,则几天一不误。”的确,只要稍稍仔细地核对一下,《水经注》所记载的南方诸水,从发源到入海,全篇无讹的是没有的。陈澧的话不错,而黄宗羲举的例子,确是“皆错误之大者”。 《水经注》记载的北方河…  相似文献   

17.
地理教学中思维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抖学屑负看协调人地和谐发展的重任,社会发展向地理学和地理教育提出了正确认识人类环境和协调人地关系的要求。它的这一教育功能使得重视人的素质教育在地理教学中不是一句空话。形象地说.地理课应成为使学生聪明的课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似乎还难以真正落实到实处。第一.从地理教学的外部环境看,还难以弱化“应考功能”,学生思想中应付考试的意识还十分强烈。在教师一头,为了“应考”,往往采用“注入式”与题海战术。从而把学习地理的思维认识活动的主干看作是感知和再认识,削弱了其中的中心环节——思维。  相似文献   

18.
梅州 《中国地名》2014,(8):65-66
直到目前为止,几乎整个玛雅文明都笼罩着一层迷雾。的确,有关9世纪时玛雅文明灭亡的假设层出不穷,比如洪水、地震、飓风等等的天灾说;瘟疫、集体中毒等等的传染病说,不胜枚举。但是,尽管种种假设众说纷纭,却没有一种假设能有充足的证据让人相信,因此,美国的艾力克和哥雷克俩兄弟便提倡"玛雅文明为外星人结晶"之说。从这方面来探索玛雅之谜,的确可以找出许多具有说服力的证据。俩兄弟之所以强调玛雅文明来至外星,最主要是根据玛雅的“卓金历”。它一年只有260天,但在我们的地球却不能适用这个历法。俩兄弟认为拥有高水平天文知识的玛雅人,并非故意编造公转周期毫无根据的“卓金历”这个历法。如果“卓金历”真的是玛雅人故乡行星的历法,那我们就可以推知这颗行星的大致位置了。公转周期260日的行星,应该位于金星和地球中间,而且这颗行星十分温暖,所以玛雅人选择在地球上最醋热的热带雨林居住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相似文献   

19.
走进周庄,我认真地端详着她,眼前“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情古调令我惊讶不已。她的美艳绝对是我想象不出来的。那条流经小镇,南北走向的河道并不是一条很平静,很随意流淌的小河,他是经过人们加工的巷子。河道两岸用大青石从水底向上直砌起石墙,上端与地面通平,成为石岸。石岸两边以这石墙为基础砌起一座座店铺。  相似文献   

20.
2003年和2004年的夏天,全国很多地方都面临着电荒、油荒。浙江是全国最缺电的省份之一,一次次的拉闸限电,严重地干扰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们再一次体会到了现代生活的另一面:在我们不再担心物质匮乏,习惯于享受各种家用电器带给我们舒适生活多年之后,“节约用电”再次成为我们关注的话题。在假期中我组织学生开展以“节约用电”为主题的地理活动,收效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