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水文缆道测深经验交流会,于今年4月27~30日在四川夹江召开。会议由缆道拉偏实验研究协作组牵头单位长办水文局、四川省水文总站主持,除该专题协作组成员派人参加外,还邀请了其他有关省水文总站共30余人与会,水电部水文局也派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交流了缆道拉偏的经验,参观了夹江水文实验站缆道拉偏试验的现场操作。四川水文总站详细介绍了他们连续三年来在夹江站进行拉偏与不拉偏测深实验研究的成果;对固定拉偏和可调拉偏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对各种拉偏不改偏的误差情况做了大量分析;发现了铅鱼测深由于到达河底失重引起缆道  相似文献   

2.
为了交流水文实验测试仪器和方法的经验,互通研究进展情况以及商定进一步的协作计划,受水电部水文局的委托,由水文实验测试仪器和方法协作组牵头单位南京水文研究所于5月5日至10日在南京召开了技术交流会。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文总站及珠委水文总站共23个单位48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水电部水文局也派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水利部水文局委托安徽省水文总站于1980年9月19日~28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主持召开了“全国《径流实验观测整编暂行规定》审定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有关省、流域机构的水文部门和有关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部门,应邀参加的还有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南所和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所等共14个单位、19名代表。会议对《规定》的讨论稿分观测和整编二个小组进行逐条审定,并由浙江和辽宁二省水文总站对观测和整编两部份分别加以汇总整理,使其达到送审和刊印的水平,以期明年汛期各径流实验站均按《规定》测算整编。  相似文献   

4.
江西雨量站网实验研究座谈会于1982年10月26~30日在江西省上饶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水电部水文局、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水电部南京水文研究所、华东水利学院、黄委会水文局、江西省水利厅、广东、广西、安徽省水文总站、上饶地区行署水电处以及江西省雨量站网实验研究队、上饶地区水文站等十二个单位共40余人。会议开始由江西省水文总站、上饶地区水文站及江西雨量站网实验研究队汇报了1981、82两年来雨量站网实验研究工作进展情况、1982年阶段分析报告和江西省雨量站网实验研究分析提纲,并组织到会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水利厅于1984年12月13日至15日在杭州市主持召开了“雨量水位时间同步放大仪技术鉴定会”。水电部南京水文研究所、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华东水利学院、安徽省水文总站、安徽省城西径流实验站、湖州市电子公司以及浙江省水文总站等单位的代表,和湖州市水文站的仪器研制人  相似文献   

6.
电算整编潮水位通用程序协调会和潮水年鉴审刊规范改革座谈会于1983年11月9~16日在浙江宁波市联合召开。会议由两专题牵头单位广东省水文总站和上海市水文总站联合主持。参加会议的有辽宁、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西、天津等省(区、市)水文总站、长办水文局和水电部等12个单位26位代表。  相似文献   

7.
水文年鉴审编刊印规范改革第一专业组(包括第一专题总则及第二专题河道站水文资料整编刊印)座谈会于九月六日至十二日在庐山召开,会议由辽宁省水文总站及黄委水文局主持,有18个单位28位代表参加,部水文局派员指导。会议以水文年鉴审编刊印规范改革第一次协作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改革原则以及协作分工为依据,各单位汇报了调查研究情况及改革意见,经过认真研究讨论,初步提出了改革方案。会议期间还研究了第二(水库灌区、水量调查、堰闸平原河网三个专题)、第三(潮水)、第四(电算整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测深仪协作会于1985年4月19~22日在四川省夹江县由四川省水文总站主持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长办、黄委会水文局,四川、贵州省水文总站,重庆水文仪器厂,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北京大学,华东水利学院,706研究所及水电部水文局等13个单位的29名代表。  相似文献   

9.
根据1980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水文资料电算整编座谈会的要求,于1981年8月10~18日由长办水文局主持在江西庐山召开了DJS-6机统编程序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黄委水文局及黑龙江等18个省、自治区水文总站、华东水利学院、江西师范学院共22个单位代表35人。会议就DJS-6机统编程序的补充、修改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对机器拟合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受水电部水文局委托,由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主持,于1984年10月16日~20日在武汉召开了“人类活动对水文要素影响的研究学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南京水文研究所,成都科技大学,长办、黄委水文局,珠委水文总站,中科院地理所、林土所、沙漠所,丹江工程局培训中心,江苏、湖南、湖北、上海、陕西、江西、河北、安徽、吉林、山东、四川等省(市)水文总站,辽宁省叶柏寿径流实验站,湖北省石桥铺水土保持站和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等23个单位,共36人。会议收到交流材料26篇。  相似文献   

11.
“量水建筑物及堰闸测流方法研究”专题协作会于1985年5月22日至29日在安徽省屯溪市召开。参加会议的协作单位有:长办、黄委水文局,云南、四川、湖南、江苏、安徽、江西、河北、天津、上海、山东、内蒙等省市自治区水文总站计十三个单位。邀请的单位有:江苏农学院,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山东省水科所,山东省水利学校,湖北、河南、吉林省水文总站七个单位。水电部水文局也派两位同志参  相似文献   

12.
全国电算整编合成流量通用程序讨论会在黑龙江省水利局和水文总站的支持下于6月25日至39日在哈尔滨市举行。会议由牵头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文总站主持。参加会议的有黑龙江省水校,长办、黄委,四川、河北、陕西、北京、湖北、辽宁、黑龙江等省(市、自治区)水文总站的代表。水利电力部水文局也派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合成流量程序协作组在 DJS-6机和 TQ-16机上进行工作的介绍,并讨论了合成流量的主要内容。程序的主体是以调用瞬时同步插值过程,配合数组记鼓、读数的办法来进行流量的合成和输沙率的合成。  相似文献   

13.
水利电力部水文局于1983年4月21~27日在安徽蚌埠市召开了全国水利系统水质监测技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水文总站,各流域机构有关部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文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华东水利学院,扬州、黄河、陕西、湖北水利学校,水电规划设计院,大伙房水库管理局,陕西省水源保护办公室,城市建设环境保护部环保局等单位的代表共90人。会议共收到有关水质监测的论文、实验成果和其他技术资料共102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利系  相似文献   

14.
由水利部水文司主持的雨量站密度实验专题审议会,于1988年10月7~11日在江西南昌市召开。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流域机构水文局和有关省、市水文总站的专家、技术人员、江西雨量站密度实验队的代表共42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对以江西雨量站网实验研究为主体的12篇论文进行了审议。  相似文献   

15.
由全国水文水资源科技情报网副网长单位辽宁省水文总站负责筹办、主持的“水文情报预报专题学术交流会”于1992年9月21~24日在沈阳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员代表共75人。会议共收到学术交流材料72篇,内容包括流域水文模型、产汇流计算、旱情分析预报、水库调度及施  相似文献   

16.
1981年12月23日~29日在江西省上饶召开了《湿润地区中小河流站网布设原则的研究(包括雨量站网)》协作会。会议由江西省水文总站牵头,与会的有华水、长办、黄委和广东、安徽、黑龙江、四川、福建、浙江、湖北等12个单位,共39名代表。会议就采用流域水文模型、相关统计法进行站网分析,现有站网整顿,江西省雨量站密度实验区建设等方面进行经验交流和讨论;对本专题的协作内容和方式作了初步规划;并分别承担了1982年年底可以提交的初步成果项目。部分代表还实地参观了江西省  相似文献   

17.
水电部机械制造局和水文局于1983年11月17日至19日在重庆召开了YDY01型翻斗式有线远传月记雨量计产品鉴定会,长办、黄委、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华东水利学院,成都气象学院,天津钟表二厂及部份省、自治区水文总站等共23个单位3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重庆水文仪器厂研制的YDY01型翻斗式远传月记雨量计,采用石英晶体自记钟,走时误差达到每  相似文献   

18.
为保证实验室提供的水质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受水电部水文局委托,由部水质试验研究中心主持,于1985年8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了“实验室水分析质量控制技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文总站,六大流域水质监测机构、长办水文局、华东水利学院环境水利研究所等38个单位共54人。会议邀请了中国预防医学中心环境卫生监测所陈昌杰同志及长江水资源保护局翁立达同志介绍了国  相似文献   

19.
八三年九月西北、内蒙六省(区)地下水观测研究协作会议决定,由陕西负责举办的技干培训班已于八四年二月廿日在中央农业干训学院西北农学院分院举办,学期二个月。学习班由西北农学院水利系教师主讲,开设学习课目有:地下水动力学、应用高等数学、水文地质学、影响地下水动态的水文要素以及观测资料的整理分析等。  相似文献   

20.
全国水文系统计算机应用工作会议于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日至十五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传达贯彻水电部第二次计算机应用工作会议精神,交流各单位水文业务计算机应用工作经验和计算机选型的经验和意见,提出了“关于水文系统应用电子计算机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提交八五年元月五日全国水文总站及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