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震损失分析对于防灾减灾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实际破坏的地震损失分析是比较直接有效的手段,但是由于缺乏大量详细的地震破坏资料,现行的基于实际震害的地震损失分析大都是基于建筑物群体或某类建筑物整体的分析,缺少在建筑物构件层次上详细地分析各个构件的地震破坏和损失,特别是非结构构件的破坏。文中基于新西兰16次地震300余万条详细震害记录,首先从结构性破坏和非结构性破坏两方面剖析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损失,然后在构件的层次上详细地分析建筑物主要构件的地震破坏。研究结果表明:地震灾害中,建筑物80%以上损失来源于非结构性破坏,其中墙面装饰物破坏是非结构性破坏损失的主要成分,其次是墙体覆盖层和天花板的损失;板式基础和桩是结构构件破坏损失的主要成分。这个研究结果表明在未来的建筑物抗震设计和施工中需要特别关注非结构构件的地震破坏。  相似文献   

2.
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损坏程度是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预测的基础,也是城市地震经济损失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某中等城市市区六种典型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和破坏机理,分别采用了相应的易损性分析方法,建立了市区震害矩阵。预测结果真实可靠,为进一步进行抗震规划和统计震害损失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数理统计方法,对汶川地震灾区范围内的铁路和公路系统桥梁震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2种系统梁式桥梁破坏部位震害分布特征及破坏等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铁路系统桥梁破坏曲线呈"X"形,公路系统桥梁破坏曲线呈波峰状的"X"形,同等地震作用下,公路系统桥梁震害损失比铁路系统桥梁震害损失大,公路系统桥梁抗震性能比铁路系统桥梁抗震性能差;基于桥梁震害统计得到了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2种系统梁式桥梁破坏的易损性矩阵,采用贝塔分布函数拟合得出2种系统梁式桥梁地震易损性曲线及分布函数参数,结果表明:2种系统梁式桥梁在低强度地震作用下均以完好、轻微破坏为主,在高强度地震作用时,铁路桥梁以中等破坏为主,公路桥梁则以严重破坏及毁坏为主。研究成果可为地震灾区震害预测和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震后企业停产减产损失估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停产减产损失是地震间接损失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唐山地震的震害资料,提出了地震破坏后一个地区或城市因停产和减产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一个估计方法,为估计地城的时间损失提供了一个可行的途径,此法广泛适用于震后经济损失估计和震害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5.
到目前为止,虽然准确地预报在何时何地发生地震还是不可能的,但是估计潜在地震对城市造成的影响可能有助于防震,从而减少地震对城市造成的破坏。根据全国地震研究委员会的研究小组的一份新报告,由地震学家、工程师和紧急事务管理官员进行的震前研究,是“在一些有严重地震威胁但未引起重视的地区开始实施有效计划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些“估计地震损失”的研究,是对某个特定地区的假设地震的影响的预测。万一发生地震,这些研究还提供对伤亡、财产损失、工业能力和应急设施损失的估计,以及对无家可归者和从事防震的社团经济影响的估计。根据1983年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的一份报  相似文献   

6.
周阳  王自法    石磊  仝文博 《世界地震工程》2022,38(2):151-159
在地震危险性分析或者地震损失分布评估中,需要考虑地震损失的空间相关性的影响。目前对地震损失空间相关性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经验或半经验的方法,没有经过实际地震损失分布的验证。本文基于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收集到的55万条建筑物破坏的详细数据得出了基于实际震害的地震损失随距离关系变化的空间相关性衰减规律,给出了一个基于实际数据的拟合公式,并将其应用于最新开发的基于高精度模拟的巨灾风险分析中。利用北京地区多个地震为算例,研究了实现空间相关性模拟的样本精度问题,并且给出了不同空间相关系数对地震损失分布的影响,从而能为未来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更好的地震损失估计结果。  相似文献   

7.
生命线工程对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功能维系起到重要作用,一旦遭到地震破坏,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诸多次生的负面影响。因此,生命线工程的地震损失评估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针对传统的生命线工程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预测的计算方法时常会带来的缺乏区分度的问题,利用线性插值法,提出了一种改进公式。并以水池和供水管网为例,进行了计算和比对。证明了改进方法具有以下优点:能够克服传统方法缺乏区分度的问题,对某一地震破坏等级对应的震害指数的变化导致预测结果展现出足够的区分度;足够简便,不会带来过多的运算量上升;没有引入新的概念,能够较好地融入现有震害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8.
(赵登科    王自法      李兆焱    周阳  高曹珀  WANG Jianming  位栋梁  张昕) 《世界地震工程》2023,39(2):178-188
震后房屋损失的快速评估对于灾后应急救援等至关重要。现有的地震风险评估方法要么仅提供损失的均值,要么以某一方差常数来描述损失的分布特征,均无法准确有效地反映各空间位置点损失的随机性及相关关系,最终影响整体损失评估结果的准确度。本文基于Copula理论,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地震巨灾风险分析的相关随机变量模拟方法,好处是在实现快速计算的同时,能够考虑地震损失中的不确定性与相关性。利用所提方法对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6.8级地震的房屋损失进行评估,得到了各结构类型与县区的损失分布,并与PAGER方法所得到的损失分布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此次地震房屋总体损失超过89.8%的概率处于10~100亿元人民币量级水平,其中超过50.8%的概率为20~50亿元人民币;损失较大的三个县区分别是泸定县、石棉县和荥经县,砌体结构的经济损失约是框架结构的2倍;相比于PAGER,该方法给出的损失概率分布形状更加灵活,能够详细地反映不同县区的房屋损失特征。研究方法和结果为震后损失快速评估技术提供参考,也为未来地震的灾后应急救援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复杂高层结构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法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增量动力分析法(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是一种以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为基础的参数分析方法,计算结构在不同地震动强度作用下的响应,能够反映结构体系随地震动强度的变化,经历弹性、弹塑性直至倒塌的全过程性能.而建筑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是指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结构达到或超过某种极限状态的条件概率.因此,增量动力分析的结果提供了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所需的数据.本文在增量动力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地震易损性分析,提出基于IDA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某复杂超限高层结构进行抗震性能评估,得出该结构在3个地震水准下,超越5个极限状态的概率.研究表明,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的易损性分析结果,可为预测重大工程结构的地震破坏和损失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台湾海峡7.3级地震建筑物震害分析与损失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尹永年 《华南地震》1996,16(3):27-37
对台湾海峡7.3级地震广东境内建筑物的地震破坏进行了调查,对地震损失进行了总体评估,并根据当地的工程地质情况,建筑物的结构,用材和施工特点等,分析了各种地震破坏形态和破坏规律,为今后的建筑抗震设防提出了有闪斩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震破坏和损失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革平  陈棋福 《地震学报》1998,20(6):640-646
首先简要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有关内容;接着对近年来GIS在地震损失评估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着重讨论了基于GIS进行区域地震破坏和损失分析的各种步骤;最后对近期编制完成的全球地震危险和损失评估的GIS应用软件——WorldRisk做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12.
结合实地调查和历次地震现场调查资料,分析四川省藏式民居的结构特征。根据1993年至今四川省境内的中强地震震害资料,分析震害现象,研究其震害特征,并统计藏式民居在不同烈度不同破坏等级的破坏比,为灾害损失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文俊    曲哲    孙海林  熊政辉   《世界地震工程》2021,(4):109-121
房屋建筑的地震易损性是地震损失评估和地震巨灾风险模型的基础。作为房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非结构构件的损失在现有的易损性模型中并未得到足够重视。本文以一栋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教学楼为对象,通过将房屋建筑中的各类构件划分为具有不同地震损伤特性和损失后果的易损性组,考察建筑内的损失分布和非结构损失对房屋建筑地震易损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许多非结构构件在中小地震作用下即可能发生较严重的破坏,房屋建筑在中小地震下的易损性主要受非结构损失控制;随着地震动强度等级的不断提高,结构损伤渐趋严重,结构损失对整体建筑易损性的影响不断增大;在结构进入震后不可修状态之前,建筑不同楼层的损失分布是评估建筑地震损失时不可忽略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1995年7月22日甘肃永登发生5.8级地震,造成建筑物破坏和家庭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震后我们立即组成了震害调查与评估小组奔赴灾区,按照《震害调查及地震损失评定工作指南》所规定的原则和方法,在充分了解灾区概况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产业支柱、人口及建筑物现状的基础上,分别对Ⅷ,Ⅶ,Ⅵ,Ⅴ度区建筑物破坏及家庭财产损失进行了抽样调查.根据地震损失评估软件EDEP-93的要求建立了输入数据,分15个评估项目对灾区的地震损失进行了合理和科学的评估.另外,还对灾区震害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灾害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最后给出了有关这次地震防震减灾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城市地震应急反应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为城市政府部门服务地基于GIS的地震应急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能评估地震的危险性,评定地震的破坏和损失,为地震应急反应和震后恢复重建提供辅助决策,本文对该系统的原理、设计准则、结构和功能作了阐述,系统分四个部分;信息数据库系统;分析模块;决策支持子系统和系统用户界面。信息数据库系统由68个图层构成;有28个分析模块,能完成设定地震的等震线生成、场地影响分析、破坏与损失估计,为抢险、援救、人员疏散和其他的应急行动提供决策,最后,通过模拟一次历史地震检验了系统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6.
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本文提出了一个地震灾害和经济损失预测的概率方法。根据一个地区的地震危险性资料,利用这个方法可以计算:1.一座建筑在T年内发生J级破坏的概率和在给定强度的地震作用下发生J级破坏的概率;2.一个地区在T年内某类建筑发生J级破坏的概率和在给定强度的地震作用下某类建筑发生J级破坏的概率;3.地震造成的直接损失、人员伤亡和无家可归人员数。  相似文献   

17.
阿巴.  Τ 《内陆地震》1995,9(3):317-320
要预测强烈地震时建筑物破坏的损失,就要寻求一些比较简单而可行的方法;当用货币来计算这种损失时,必须分析建筑物的新旧程度和建筑物的震害程度。这了在确定的物理状态范围内评估建筑的损失,研究了遭地震破坏的各种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的重建、加固和修复部题;分析了地震和长期使用过程中损坏的住宅楼的修复部题。给出了不同地震时损失金额与地震烈度的关系表。  相似文献   

18.
公路桥梁地震易损性和震后恢复过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专家调查的方式,统计的我国各种主要公路桥梁在不同烈度的地震发生后可能遭受的结构破坏和功能损失,以及地震发生后所需要的恢复时间。通过分析,给出了大、中、小种规模的斜拉、悬索、板梁式和拱式桥梁的结构破坏概率矩阵、设施损失率、功能损失率分布、损失功能恢复所需要的时间和桥梁在遭受破坏期间所损失的工作日数,并将研究结果与唐山地震之后的实际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34秒,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中国地震局组织专家迅速进入灾区开展烈度评定和损失评估等现场应急工作。为加深业内同行对交通系统地震破坏的认识和理解,本文主要针对此次地震中交通系统的破坏情况进行宏观性描述,展现地震中交通系统的地震破坏现象,对道路和桥梁的主要震害特征进行总结,对典型震害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此次地震的破坏特点,为我国交通系统的抗震策略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198 6年 1 0月 ,一次里氏 7 5级的地震袭击了萨尔瓦多 ,造成 1 0 0 0多人死亡 ,数千人受伤或无家可归 ,以及数百万美元的损失。本杰明布卢姆儿童医院 1 2层高的塔楼受到结构性破坏 ,提供门诊服务的 3层楼被摧毁。这些破坏使得医院全部疏散 ,对病人和受害者的治疗均在帐篷里进行。鉴于 1 986年地震的破坏后果 ,因此在重建被地震破坏的设施时采取了减灾措施。对塔楼进行了翻新改造 ,加固了建筑物的外墙 ,并重新修建了门诊楼。重建共花费了数年时间 ,在此期间 ,一座临时设施被用于医院的治疗服务。1 993年 ,翻新改造和重建后的本杰明布卢姆医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