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钱天宏  熊家镛 《云南地质》1997,16(4):386-393
云南某地红宝石矿床,是国内首次发现且唯一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大理岩型红宝石矿床。大理岩型红宝石矿床是变质红宝石矿床的重要工业类型,是目前世界上优质饰用红宝石的主要来源。世界上该类型红宝石矿床(点)为数不多,而且集中分布在环绕南亚次大陆北缘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褶皱带。云南某地红宝石矿床则赋存于扬于地块西缘的陆内造山带。因此,该矿床的被发现,可能揭示了一条新的宝石成矿带。红宝石大理岩产于古老的动热变质带的变质杂岩中,变质强度为低角闪岩相。矿体赋存在相对远离强应变带的构造位置。含矿母岩具有富铝贫硅、钙高镁低、铝碱化值大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赋存于云南前寒武系中的宝石伟晶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克祥 《云南地质》1993,12(1):92-100
云南的宝石90%以上来源于前寒武纪地层中,主要是赋存于其中的含宝石伟晶岩。哀牢山构造-岩浆-变质带和高黎贡山构造-岩浆-变质带是两大产宝石伟晶岩的岩带。宝石伟晶岩与高温低变质带直接有关,变质矿物相为矽线石+红柱石+黑云母±堇青石。宝石伟晶岩可分两个亚类:有核晶洞型伟晶岩和无核晶洞型伟晶岩。前者是原地生成的,宝石产于石英核之晶洞中,以海蓝宝石、工艺水晶→海蓝宝石、天河石、墨晶,以及F型黄玉、水晶→红绿宝石或OH型粉红色黄玉组合为主;后者是异地生成的,无石英核,晶洞可以出现在任何相带中,以绿色-多色碧玺→黄玉组合为主。宝石伟晶岩的围岩年龄,哀牢山岩带中的大于1958.Ma,高黎贡山岩带中的大于806Ma。宝石伟晶岩形成年龄,产于哀牢山的为25.2—28.7Ma,产于高黎贡山的为16.2Ma。  相似文献   

3.
晨旭 《矿产与地质》1990,4(4):54-59
宝石伟晶岩中以变质分异型宝石伟晶岩矿床为其中最重要的类型。其分布于强烈地壳运动的构造隆起区的区域变质岩中,成矿以分异作用为主,矿物及化学组成简单较少有外来成矿物质加入,产状简单,成群分布。岩浆型宝石伟晶岩受构造—岩浆岩带控制,常围绕花岗岩母岩体成带状分布于稳定地块的边缘地区,成矿具强烈的交代和气成作用,具较明显的母岩体成矿物质来源,产出宝石的种类繁多。优质宝石多产于分异良好的带状伟晶岩中。  相似文献   

4.
云南宝石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克祥 《云南地质》1996,15(1):81-90
云南已发现有色宝石14种;玉一种;玉石14种;有机宝石1种。形成三个宝石带:哀牢山宝石带;高黎贡山宝石带;马关-麻栗坡宝石带。以镁质矽卡岩中红宝石及砂矿;正长伟晶岩脱硅作用生成的蓝宝石;有核晶洞型宝石伟晶岩中的海蓝宝石、红绿宝石、粉红色黄玉、酒黄色黄玉、工艺水晶;无核晶洞型宝石伟晶岩中的绿色碧玺、酒黄色黄玉;气成热液型祖母绿;次火山岩筒中紫牙乌等经济价值较高。宝石成矿围岩主要是前寒武系,部分下古生界。宝石形成年代较新,大多数为喜马拉雅期,年龄为62-12Ma。  相似文献   

5.
大理岩型红宝石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礼胜  王濮 《地质论评》2002,48(1):34-37
大理岩型红宝石矿床是红蓝宝石矿床的重要类型。对此类型矿床与找矿相关的成因问题,长期存在模糊认识。本文在实际研究和文献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大理岩型红宝石矿床产于有深大断裂构造活动的深成造山变质带;含矿岩石是钙质结晶大理岩,而非鲜质大理岩或镁质夕卡岩;含矿岩石中的角闪石为富铝贫硅含铬的钙质闪石,如含铬的镁砂川闪石,而非绿色透闪石;矿床成因类型属区域热动力变质型,而不是“气成-热认型”或“夕卡岩型”。  相似文献   

6.
阿尔泰稀有金属矿床的类型与造山过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阿尔泰地区的伟晶岩在成因上主要有岩浆结晶分异和变质成因两种。前人对于伟晶岩的分类已作了详细研究,但并非所有的伟晶岩都是矿体,稀有金属矿化也并不局限于伟晶岩中。根据矿体产出特点和矿种,可将稀有金属矿床大致分为产于基性和/或碱性岩体内部或边部的综合性稀有金属矿床、产于花岗岩内部及其接触带的稀有金属或宝石矿床及产于古老变质岩中的稀有金属白云母矿床3大类。其中,稀有金属白云母矿床形成于地壳深部高压环境,代表了海西期造山作用主阶段的产物,与花岗岩有关稀有金属矿床往往形成于造山作用刚结束的阶段,而综合性稀有金属矿床主要形成于造山之后,甚至可延续到燕山期。  相似文献   

7.
中国宝石矿床类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姚德贤 《矿产与地质》1994,8(6):445-451
宝石矿床类型有岩浆岩型:金刚石、蓝宝石、锆石、尖晶石、橄榄石和红宝石等矿床;伟晶岩型:海蓝宝石、彩色碧玺、绿碧玺、水晶、祖母绿、黄玉、红宝石、蓝宝石和紫牙乌等矿床;热液型:紫牙乌、水晶、紫晶、方柱石和金红石等矿床;变质岩型:红宝石、蓝宝石、紫牙乌、水晶和尖晶石等矿床;砂矿型:金刚石、蓝宝石、红锆石、紫牙乌、黄玉、水晶和玛瑙等矿床  相似文献   

8.
大理岩型红宝石矿床是红蓝宝石矿床的最重要类型之一。对此类型矿床与找矿相关的若干问题,长期存在模糊认识。本文经过实际研究和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得出了以下重要结论:大理岩型红宝石矿床产于有深大断裂构造活动的深成造山变质带;矿床成因类型属区域热动力变质型;含矿岩石是钙质结晶大理岩,而非镁质大理岩或镁质矽卡岩;含矿岩石中的角门石为富铝贫硅含铬的钙质问石,而非绿色透闪石。  相似文献   

9.
含宝石花岗伟晶岩主要产于阿尔泰海西地槽褶皱带的次一级构造单元——富蕴地背斜褶皱带中。含矿地层由中、上奥陶统和中、下泥盆统的含蓝晶石、十字石、矽线石、石榴石的石英黑云母片岩、片麻岩、混合岩和石英黑云母片岩组成。变质岩片理走向为NW-SE,与阿尔泰褶皱带方向一致。与稀有金属和宝石矿化有关的花岗岩是片麻状黑云母微斜长石花岗岩(228×10~6年)和片麻状二云母花岗岩(160—135×10~6年)。  相似文献   

10.
拉布拉多(Labrador)地处加拿大地盾东部边缘,其U矿化类型多样,但最重要的是赋存于变质火山岩和沉积岩内的矿化,主要分布于Makkovik省中心矿带区(CMB)的古元古代表壳岩和侵入岩中。该区矿化有岩浆型(伟晶岩和酸性火山岩)、后生--热液型(有些类似于Fe氧化物--Cu--Au(IOCG)型矿床)、剪切带型(可能是变质--交代成因)和砂质沉积岩中的层状矿化,但未发现典型的不整合型。根据其矿化类型,结合已发现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和矿化地质资料分析,得出该区的一些成矿远景区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圈定White Bear湖U矿勘查战略选区和Nash湖U矿勘查战略选区。  相似文献   

11.
在华北地块南缘和扬子地块北缘,南北秦岭碰撞带两侧,产出有两类性质不同的沿锌矿化。它们在空间上与一组东西走向的大断裂有关,这些断裂具韧性剪切带性质,变质变形作用波及范围可达千米以上。一些重要矿床产于这些变质变形带内,如西成成矿区的厂坝—李家沟矿床、洛坝矿床等,而碰撞带北侧的铅锌矿化主要产于剪切破碎带中,如蟒西铅锌矿化带(黑沟断裂带)和李子园铅锌矿化带(舒家坝断裂带)。铁炉子—蟒西矿化带位于碰撞带北侧的东秦岭区,其展布方向与黑沟断裂一致,矿体本  相似文献   

12.
张德兴 《云南地质》1997,16(4):398-403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首次在云南省洱源县盐井山古元古代苍山变质岩中发现刚玉矿床,矿体产于苍山变质岩区,大涧口韧性剪切糜模岩带的变质镁铁岩外接触带,滑石片宕、云母片岩和伟晶岩脉中。矿石有伟晶岩型和滑石片岩型两类。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部分布着大量的新生代玄武岩,其中第三纪的中新世和上新世的碱性玄武岩是蓝宝石、红宝石、红色锆石、橄榄石、镁铝榴石、月光石和辉石类宝石的寄主岩石,已在其内发现了多种宝石的原生矿床和矿化点。今后应重视碱性玄武岩型宝石矿床的研究和找矿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4.
黄勇  付建刚  李光明  张林奎  刘洪 《地球科学》2019,44(7):2197-2206
拉隆穹窿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东南缘,与错那洞穹窿、库局穹窿构成平行于拉轨岗日穹窿带的另一条重要穹窿带.穹窿被上下拆离断层分割为核部单元、过渡带和盖层.核部单元主要由花岗片麻岩、淡色花岗岩和伟晶岩组成,花岗片麻岩锆石U-Pb年龄为474.3±5.5 Ma,淡色花岗岩主要包括二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两类;过渡带由石榴石片岩、十字石片岩、红柱石片岩、蓝晶石片岩,以及大理岩、矽卡岩化大理岩、矽卡岩等组成,由内向外显示出巴罗型变质分带特征;盖层由中生界浅变质碎屑沉积岩组成.拉隆穹窿中新发现有3类稀有多金属矿化作用,第1类为伟晶岩型铍矿化,主要富铍矿物为绿柱石,伟晶岩的独居石U-Pb年龄为23.19±0.12 Ma;第2类为矽卡岩型铍、钨、铌、钽稀有多金属矿化,矽卡岩型稀有多金属矿化产于白云母花岗岩与大理岩接触带,白云母花岗岩独居石U-Pb年龄为23.23±0.27 Ma;第3类为受构造控制的热液铜铅锌银矿化.拉隆稀有多金属矿化显示出以淡色花岗岩为核心向外的Be、Be-W-Nb-Ta、Cu-Pb-Zn-Ag矿化分带特征.拉隆穹窿的厘定表明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存在一条“双穹窿”构造带,拉隆穹窿稀有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发现,进一步证实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具有巨量稀有金属找矿潜力,有望成为我国继华南和新疆阿尔泰之后第3条稀有金属成矿带.   相似文献   

15.
该矿床位于辉南—桦甸—和龙金(银)成矿带的东段,产于太古界三道沟组中,矿体受北西向韧性剪切带内次级断裂控制,成因类型为变质热液韧性剪切带型(蚀变糜棱岩型)。  相似文献   

16.
川西马尔康片麻岩穹隆与伟晶岩型锂矿的构造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片麻岩穹隆是造山折返过程形成的重要构造样式.马尔康锂矿床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腹地的马尔康片麻岩穹隆中,其核部为太阳河花岗闪长岩和可尔因花岗岩、幔部由经过变质作用的晚三叠世深海—半深海复理石和浊积岩组成,大量含锂伟晶岩脉侵位于红柱石-十字石变质带中.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构造分析,在马尔康片麻岩穹隆中识别出三期构造变形叠加于造山早期大规模收缩变形之上:第一期变形(D1)为南向的大型高温拆离剪切带(马尔康拆离断层,MRKD);第二期变形(D2)为马尔康"穹隆构造";第三期变形(D3)为后期叠加的新生代近东西向逆冲断层.新的锆石U-Pb年代学数据表明太阳河和可尔因岩体的结晶年龄分别为226~212 Ma与224~218 Ma,马尔康拆离断层中平行剪切面理的同构造变形伟晶岩脉形成于约212~207 Ma,而未变形含锂伟晶岩脉则形成于200~190 Ma之间.研究表明,马尔康片麻岩穹隆在造山早期伴随220~212 Ma的花岗岩侵位,形成中低压巴罗式变质作用;在挤压向伸展转换过程(212~207 Ma)中,形成向南剪切的拆离断层以及变质核杂岩构造,致使花岗岩浆底辟上涌和片麻岩穹隆的形成;200~190Ma以来,马尔康片麻岩穹隆的继续上隆,大量网状伟晶岩(包括含锂伟晶岩)侵位在幔部变质沉积岩中,岩体顶部聚集流体经结晶分异作用和高温萃取作用形成锂矿床.本文指出,马尔康片麻岩穹隆由于新生代逆冲作用,使北侧的可尔因和太阳河岩体抬升,南侧厚层晚三叠世幔部变质带埋深,为伟晶岩型锂矿床的保存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抱板金矿带产于戈枕脆韧性剪切断裂带西侧中元古代花岗岩体内接触带上。有剪切带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和含金伟晶岩型三种主要类型的矿床,以前一类最为重要。经多年研究认为,不同类型矿床的成矿时代不同,具多期成矿的特点。含金伟晶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形成于海西期,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同期岩浆热液;含金剪切带的糜棱岩型金矿化发生于印支期;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形成于燕山期,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与燕山期安玄玢岩同源的深部岩浆,  相似文献   

18.
巴西典型祖母绿矿床介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巴西的祖母绿矿床主要属于所谓的片岩型祖母绿矿床。它们产于富含暗色岩和伟晶岩的古老地盾区内。与矿化有关的伟晶岩往往脉幅小,分异不完全。最有利于矿化的围岩是富镁的滑石片岩,含滑石片岩,含滑石大理岩和黑云母片岩等。  相似文献   

19.
错那洞片麻岩穹隆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南侧,靠近藏南拆离系,是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隆带(NHGD)中最新发现的新成员。本文在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首次全面介绍了错那洞片麻岩穹隆的结构组成,同时进行了片麻岩的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错那洞片麻岩穹隆由核-幔-边三部分组成,核部由花岗片麻岩及淡色花岗岩组成,并可见大量伟晶岩脉穿插;幔部为一套强变质变形的二云母片岩,从内至外具有夕线石+石榴石→蓝晶石+石榴石→十字石+石榴石→石榴石+十字石+堇青石→堇青石+石榴石的变质分带特征;边部主要为浅变质沉积岩系,可见较多因穹隆隆升而形成的A型褶皱。花岗片麻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99.7±3.4)Ma(MSWD=0.025),与NHGD其它穹隆核部片麻岩时代基本一致,均为泛非—早古生代造山活动的产物。在本次野外地质调查过程中,在错那洞片麻岩穹隆中发现了矽卡岩型钨锡铍工业矿体以及铜金矿化体,同时在伟晶岩中还存在着大量的绿柱石等宝石矿产,这样的成矿作用与矿化组合在NHGD中尚属首次发现,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隆控矿新命题。  相似文献   

20.
山西右玉金矿主要产于韧(脆)性剪切带强变形域,由新太古界集宁岩群片麻岩和新太古-古元古代变质石榴花岗岩等构成的含矿岩系。矿床严格受剪切带构造控制,剪切构造既是有利的导矿构造,也是良好的容矿构造。受五台、吕梁期以及后期多期次、多级区域构造活动影响,金的成矿作用也伴随剪切构造带经历了从韧性、脆-韧性到脆性的构造演化叠加过程。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变质热液,金的成矿作用主要分为四个阶段,黄铁矿为金的主要伴随金属矿物,对金矿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研究认为矿床成因是与脆-韧性剪切带构造密切相关的变质-热液型金矿床。本次研究提出找矿方向,为矿区及外围进一步开展金矿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