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①有效观测范围、②b值曲线、③地震活动面积三种检验方法,对辽宁省测震台网和沈阳电信传输台网的现状及台网的监测效能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运转正常的情况下,辽字省台网和沈阳电信传输台网的控制能力基本相同,可以监测全省范出内M_L=2.3级以上的地震活动.震中精度Ⅰ、Ⅱ类可占88%以上,震级均方差为0.23.  相似文献   

2.
淮阴地区测震台网监测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原淮市境内,淮阴,盱胎,沭阳,宿迁4个地震台1984-1996年13年来的地震观测报告和各台DD-1测震仪的放大倍率,仪器的频率特征等资料,运用理论和统计两种计算方法,对淮阴市境内的测震能力进行分析,并通过定位精度研究,得出淮阴市境内测震台网监测能力可控制ML≥2.0地震,定位精度为2km,高于Ⅰ类精度5km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广东台网26个测震台站,10种类型短周期地震仪记录的291次地震,1700多组震级资料,研究了不同类型地震仪测定的近震震级 M_L(K)值与台网值 M_L 之间的系统差。还对 M_L4.0级以上的地震做了单相关回归分析。结果发现①在震中距500km 范围内,用不同类型短周期地震仪测定5级以下中小地震的 M_L 值,一般不出现系统性偏差,一但超越上述检测范围,例如△>600km,M_L>5以后,各类仪器的检测效果将呈现较大差异。②对于 M_L4级以上地震,任何一类地震仪器测定的 M_L(K)值与台网值 M_L之间的单相关性很差,相关系数都比较小。而且台网 M_L 值与 M_s之间的相关系数也很低,因此,不宜相互换算。  相似文献   

4.
利用近震震级公式,已知地震台站噪声水平和震中距,评估浙江地震监测台网监测能力。结果表明,浙西地区地震监测能力为M_L2.5,滩坑水库库区地震监测能力为M_L1.5。为进一步提高浙江地区整体地震监测能力,优化完善浙江地震监测台网布局,拟在浙江西部与江西交界地区、滩坑水库库区增设台站,浙江省地震监测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地震仪器的性能(Ⅴ)和本区近十几年来的地震资料,对鲁中南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进行讨论。其结果为:1970年—1975年鲁中南台网控制的震级下限为M_L1.9;1976年—1986年该台网控制的震级下限为M_L1.6.另外根据古登堡经验公式:LgN=a—bM对发生在本区的M_L≥1.5的地震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M_L≥1.5地震的累积频次的估计值。得出1970年—1975年地震的漏记率为26.1%,1976年—1988年地震的漏记率为3.6%。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区域地震传输台网,担负着日常地震的监测和大震速报工作。台网的监测能力,除子台分布合理外,还依赖于设备的配套。西昌传输台网的子台均为1秒短周期垂直向地震仪。当网内发生M_L≥2级(RΔ<100km),网边发生M_L>3级(RΔ>100km)时,1秒短周期地震仪的记录都限幅(出格),震相不清,分析困难,影响震级及其它参数测定的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西南地区短周期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资料研究了不同类型的短周期地震仪器以及区域性近震地震波的衰减特征对测定近震震级M_L的影响。结果表明: (1)目前区域性台网常用的几种短周期地震仪器记录测定的近震震级M_L间几乎无系统差。 (2)云南地区地震波随震中距Δ的区域性衰减规律基本一致。对量规函数与地震波衰减特征相互间的讨论,结论给出该区测定近震震级可以使用统一的量规函数。  相似文献   

8.
宁夏数字地震台网观测技术系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防震减灾基础设施项目之一,系统架构的技术特点是:台网数据处理技术先进,子台布局合理,采用光纤传输方式,实现了网络到台站、IP到仪器。台网中心采用JOPENS地震处理软件包,可支持台网数据的实时监控和汇集,结合自动和人机交互方式实现地震事件处理,数据平台初具规模。新的台网观测技术系统使测震台网的监测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由原来的银川市区M_L≥1.5,宁夏大部分地区M_L≥2.0,宁夏境内M≥2.5,提高到宁夏大部分地区能控制在M_L1.5、边缘能控制在M_L 2.0。提高了台网的地震速报能力,这些改进将在防震减灾和地震分析预报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略地回顾了广东省测震台网的发展过程。根据吴开统提出的测震台网监测能力的计算方法,对目前台网的实际监测能力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台网能有效地监测省内发生的M_L≥2.5级地震.最后,还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台网的监测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10年以来河北省测震台网记录到的654个M_L≥2.5地震波形数据,使用Moya方法联合反演计算震源谱及各台站场地响应。河北省测震台网实时接收168个台站数据,最终反演得到151个测震台站场地响应结果。结果显示,频率1~20Hz内各台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场地放大效应,随着频率的变化,各类基岩台的场地响应变化较为复杂。位于第四系沉积类的台站场地响应在低频段1~8Hz内放大效应显著,在高频段8~20Hz内呈现快速衰减趋势。选取2017年以来河北省测震台网记录的M_L≥2.0地震数据,对各台站单台震级与台网平均震级进行对比统计、分析,最终得出代表河北地区的地方性震级M_L新量规函数。针对2020年7月12日河北唐山5.1级地震,利用本文得到的台站场地响应结果对震级偏大且有放大作用的台站进行放大作用消除,再分别用现用地方性震级M_L量规函数和河北地区地方性震级M_L新量规函数对单台震级进行重新计算,结果显示震级偏差均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天津遥测地震台网M_D震级测定方法和测定精度,根据1987—1989年震级测定资料统计分析了本台网M_D相对于北京台网、河北台网和分析预报中心全国地震月报目录M_L震级的偏差,同时对本台网M_D和M_L测定震级偏差进行了比较,并对结果作了初步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一)测定近震震级 M_L 的结果陕西省区域台网由19台站组成。其中除2个装备维式光记录仪器、一个装备65型熏烟记录外,其它台均装备 DD-1墨水记录仪器。前两类仪器放大倍率为2万至4万倍。后一类放大倍率为10万倍级,个别可达十几万至20万倍。这些台站对本省地震活动性强的中部和南部形成包围态势。而在中部更为密集,平均台站距离仅为100公里左右。这些台的台基均为基岩,未精确地做过台基校正值。测定近震震级 M_L,是采用公式M_L=logA_μ+R_1(△)(1)式中 A_μ为记录的两水平最大地动位移算术平均值。当△<300公里时,它一般是震相;当△>300公里时,一般是或lg_1,lg_2震相。总之是量取图纸上最大振幅,不管它是什么震相(量取 P 波的情况极为少见到)。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震台网监测能力及台网观测条件质量评定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本文简述了我国地震台网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台站地理分布特点。文中介绍了区域地震台网监测地震的能力和台网观测条件质量评定的方法,并将全国划分为0.5°×0.5°的小区域,计算了台网对M_L=1.0,1.5,2.0,2.5,3.0,3.5,4.0地震的监测能力和观测条件质量,讨论了目前我国台网对首都圈、华北地区、东部地区和全国范围的地震检测情况,提出了一些地区改善观测条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天津遥测地震台网在华北遥测地震台网联网后的监控能力的计算和对1992年1—10月地震观测报告的分析处理,得到了一些主要结果。首先,台网的控制能力为:以天津市为中心,半经30km范围内,震级下限为M_L2.0,天津地区及邻区20km内震级下限为M_L2.5。其次,台网的定位精度百分比为:震中误差小于15km的占88%,震中误差15—30km的占8%,震中误差30km的占4%,若以全国地震月报目录定的震中位置为准,天津定的震中位置与其误差小于15km的占81.4%。同时我们还对不同震级,不同震中距(以天津市为中心)的地震的定位精度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为距天津200km范围内的地震,震中误差在15km以内的占91.4%,而距离天津300km以上的地震,震中误差大于30km的占70%。这表明天津台网对远距离地震定位精度较差,这是因为对远距离的地震,天津台网的子台全集中在震中的一侧所致。  相似文献   

15.
本文第一部分对山东台网测定震级的状况进行了分析。(1)简单地阐述了山东台网的发展史和测定震级的概况。(2)对山东台网测定的震级与邻省台网测定的震级进行了比较,得出本区台网震级测定的比河北、河南、安徽台网大0.1-0.24,比江苏台网小0.06级。(3)初步分析了山东台网位于两种不同岩性的台站所测定的震级的差异,通过统计计算,位于岩性较好的台站测定的震级比位于黄土复盖较厚的台站测定的震级小0.1—0.7。本文第二部分针对山东台网位于两种不同岩性松散沉积层和岩性较好的台站,所测定的震级偏差较大的现象进行了研究。利用1977—1987年发生在本省以及邻省的近500余次 ML=1.8—4.8的地震资料。采用震级残差法,在原来量规函数 R_1(△)的基础上,得到了适用于本区两种不同岩性的区域性量规函数 R 鲁(△)岩和 R 鲁(△)沉。  相似文献   

16.
山东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地震监测能力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地震仪器的性能对山东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进行评估,并利用2000年3-10月地震资料进行了检验。其结果为:山东地区12%的面积监测能力为ML≥2.0级,山东中部及渤海、黄河沿海地区监测能力为ML≥2.5级,渤海、黄海近海地区的监测能力为ML≥3.0级。最后指出台网布局的疏密程度、观测条件及台基条件的优劣等是影响台网监控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上海及邻近地区测震台网历史监测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收集和整理上海及邻近地区1904年至今所有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了不同仪器的放大倍数与有效监测距离的关系,从而给出了这一地区分7个时间段的地震监测能力分布图。根据1987年上海台网的观测能力,导出了估算震中定位误差的统计模型,计算了它的定位精度,结果显示网内的震中位置水平误差大约为2km。  相似文献   

18.
景洪电站水库诱发地震监测台网地震监测能力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近震震级公式,得出景洪电站水库诱发地震监测台网理论监测能力在坝区为M_L 0.5,在坝区周边,理论监测能力为M_L 0.7。基于G-R震级频度关系及Wiemer Wyss最小完整性震级估计方法求取景洪电站水库诱发地震监测台网实际监测能力,结果证明,其实际监测能力能够满足理论监测能力的要求。在0.5的理论监测区范围内,最小完整性震级为M_L 0.0,而在0.7的理论监测范围内,最小完整性震级为M_L 0.4。  相似文献   

19.
华北地区测震台网的监测能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测震台网的监测能力是研究各种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基础。台网的监测能力取决于台站的密度、方位分布、各台的放大倍数和仪器的频率特性等因素。我们收集和整理了华北地区测震台网的资料,查阅了一些区域台网的观测报告,确定了不同仪器的放大倍数与有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我国相继有不少地震台站(网)研究了适合该地区的测定持续时间震级的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公式。本文利用兰州有线传输台网记录的甘肃及邻区的470个地震资料,建立了6个有线传输台和武威无线传输台网的4个子台的M_D震级公式,初步建立了兰州电传台网的M_D震级系统。本文还对M_D与M_L两种震级测量精度做了初步评价,简要分析了放大倍数v对M_D震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