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肖金凯  黄伯钧 《矿物学报》1993,13(3):268-276
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分析、理化性能测试和镜下观察等手段,确定了贵州大方猫场含黄铁矿粘土岩中主要粘土矿物为伊/蒙不规则间层矿物,其间层作用类型为R=1,即累托石型有序间层。  相似文献   

2.
油田注水开发是保持地层能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海拉尔地区由于粘土矿物含量高,在开发过程中储层遇水易泥化、坍塌,严重影响油气的有效开采.通过X射线衍射、偏光显微镜观察和扫描电镜分析,确定了海拉尔盆地贝16断块兴安岭群储层自上而下存在三种粘土矿物组合:蒙脱石 高岭石 (绿泥石)→高岭石 伊/蒙间层 伊利石 (绿泥石)→伊利石 绿泥石 绿/蒙间层 伊/蒙间层.粘土总量在9.1%~69.1%之间,由地层浅部到深部呈现由高到低的变化规律.详细研究了水敏性极强的钠蒙脱石及其间层矿物,认为凝灰物质的水解蚀变以及长石和中、酸性岩屑在成岩过程中的次生变化是造成海拉尔地区粘土含量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系中I/S间层矿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华北石炭二叠煤系中的I/S间层粘土岩夹矸或粘土岩层,在太行山以东较为发育。I/S间层矿物的类型有累托石、IS有序间层矿物、S/I无序间层矿物,它们是在近岸泥岩沼泽或沼泽环境中由同期降落的火山灰蚀变而成,在酸性介质的影响下,形成IS有序间层矿物,在偏碱性的介质条件下,形成S/I无序间层矿物;高压异常区则形成累托石。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粘土矿物(特别是含伊/蒙不规则混层粘土矿物)混合物相的X射线定量分析方法——模拟定量法。着重解决在蒙脱石-不规则伊/蒙混层粘土矿物-伊利石组合中,伊/蒙混层粘土矿物的定量分析计算。模拟定量法是对以前的各种粘土矿物X射线定量分析方法的补充。用纯净的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及各种伊/蒙混层比的伊/蒙混层粘土矿物,配制了各种不同组合的粘土矿物混合样品,制成定向薄膜片,进行了X射线分析,讨论了各种组合的粘土矿物混合物相X射线衍射图谱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粘土混合物相定量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郑家-王庄地区沙一段粘土矿物特征及对储层敏感性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营凹陷郑家—王庄地区沙一段砂岩储集层中蕴藏大量稠油油藏,但开发过程中粘土矿物的敏感性严重制约了该油类藏的有效开发。定向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本区沙一段砂岩储层中粘土矿物组成类型为伊/蒙无序间层矿物(S/I)、高岭石、伊利石和绿泥石,其中以伊/蒙无序间层矿物的相对含量居多。这就决定了研究区储层敏感性以水敏性为主,其余敏感性无或较弱。据定向X射线衍射谱图上S/I主峰d值大小,进一步识别出钙型S/I、钠型S/I及钙钠过渡型S/I。扫描电镜观察表明,S/I具有丝状、网状和蜂窝状三种形态,且大都包裹在岩石骨架颗粒的表面作为孔隙衬里而存在。阳离子交换容量和膨胀率研究结果显示,二者与样品中S/I含量和层间阳离子类型相关。膨胀率和阳离子交换量与S/I含量都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在S/I中蒙皂石层含量相当的情况下,钠型S/I的膨胀率和阳离子交换量值偏大,钙型偏小,钙钠过渡型居中。此外,粘土总量以及S/I产状对储层损害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了贵州大方伊/蒙不规则间层粘土(I/S)的矿物学特征,包括矿物组成、化学成分、谱学特征、显微形貌特征以及理化特征,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结合XRD和HRTEM两方面证据,获得了关于该矿物在C轴方向上的堆垛方式,三种以上共存的间层作用类型有力地证实了其不规则性。  相似文献   

7.
苏北盆地粘土矿物转化模式与古地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苏北盆地为例,系统研究了火成岩发育区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建立了粘土矿物转化模式;根据粘土矿物成岩演化特点,进行古地温分析。研究表明,苏北地区粘土矿物的分布主要受埋藏成岩作用、岩浆侵入、母质来源三种因素的影响,发育四种类型的粘土矿物组合和三种粘土矿物转化模式;火山碎屑岩母岩区和基性岩浆侵入区具有特殊的粘土矿物组合和成岩演化模式,前者以富含蒙皂石矿物为特点;后者出现高岭石与伊/蒙有序间层矿物共生组合,并具有不连续的演化序列;苏北盆地短有序I/S矿物出现于镜质组反射率 0.5 %~ 0.5 5 %的深度,伊/蒙间层矿物转变成伊利石在镜质组反射率 0.75 %~ 0.8%,可以用于热成熟度和古地温的估算;而蒙皂石消失的界面则不具有指标意义  相似文献   

8.
郑州超化煤矿山西组泥质岩中粘土矿物及地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恢复了郑州超化煤沉积时盆地的介质环境条件,利用X射线衍射和等离子发析技术对研究区泥质岩的粘土矿物和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泥夺中微量元素和粘土矿物组成在二煤层的上下明显存在差 LB、Sr/Ba、P、CaO、MgO、V、Li、Ni、Zn含量在底板泥质岩中含量较高,而在顶板以上泥质岩中含量明显降低:TiO2、Cu、Co含量在垂向上的变化趋势与上述元素相反;伊/蒙间层矿物和伊利石在底板泥质  相似文献   

9.
畅斌  张金功 《矿物学报》2013,33(1):57-62
柴西地区第三系地层中多发育平行层面缝,通过岩心及荧光显微镜观察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确定了柴西地区第三系发育平行层面缝岩石自上而下存在2种粘土矿物组合:伊/蒙间层+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伊/蒙间层+绿/蒙间层+(高岭石),粘土矿物占全岩矿物比例介于7%~27%之间,粘土矿物吸附并保存了有机质,这是异常高压、强还原环境、有机质及平行层面缝优势输导体系和强水动力作用多种因素叠加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渝东南地区地处上扬子前陆盆地川中隆起与黔中隆起之间,古生界发育多套厚层黑色页岩,其中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分布极为广泛,为区内重要的烃源岩。根据探井岩心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页岩中粘土矿物的组合类型为伊利石、有序的伊/蒙间层和绿泥石,其中伊利石相对含量最多,平均含量为54%,伊/蒙间层次之,平均含量为36%。在纵向上粘土矿物的组合类型没有变化,但随着埋深的增加,伊/蒙间层不断向伊利石进行成岩转化,绿泥石的含量逐渐降低,埋藏加热作用在成岩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粘土矿物的组合类型也反映了干旱的古气候和富含钾、镁、铁离子的古水介质特征,盐碱性水介质在成岩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伊/蒙间层的间层比和镜质体反射率表明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已达到晚成岩阶段,有机质演化属于过成熟期。  相似文献   

11.
大方累托石X射线粉晶衍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林 《贵州地质》1991,8(3):276-280
本文对产自我省大方一带二叠系上统龙谭组粘土岩中的累托石矿物,在R.H=53%±2、T=21℃±2的环境下,进行了详细的X射线粉晶衍射(XRD)研究.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大方一带产出的累托石矿物,为二八面体型的白云母(含伊利石)类矿物与钙蒙脱石1:1的规则间层矿物.其晶体结构内部小晶畴,沿C轴向存在着不规则的伊一蒙间层结构.  相似文献   

12.
柴达木盆地第三系粘土矿物横向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随继  黄杏珍 《沉积学报》1997,15(3):153-157
本文根据粘土矿物的类型、含量和组合特征了柴达木盆地第三系粘土矿物横向分布规律,发现上、下第三系尽管伊/蒙间层粘土、伊利石这两类主要粘土矿物从湖盆的边缘向中心分别呈现减小和增大的趋势,但其含量对比及矿物组合显然不同,下第三系以伊利石为主,主要有I+有序I/S+Ch+K组合,其次为不含高岭石的组合;上第三系,湖盆边缘相带以I/S间层为主,并主要呈现无序I/S间层+I+Ch+K组合,湖盆中心相区则与下第三系类似,但I/S间层的含量却要高一些。上述分布规律的控制因素主要有干旱-半干旱的古气候状况、不同的母岩类型、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强度等。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潭柘寺地区叶蜡石成因,利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XRD)、红外光谱(IR)分析、扫描电镜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等技术对京西潭柘寺地区红庙岭组叶蜡石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蜡石高度有序,偏光镜下呈鳞片状集合体;共生矿物有硬水铝石、硬绿泥石、高岭石、伊/蒙间层矿物和钠云母,形成温度在300℃左右,为极低级变质作用产物,推断其成因可能是由富铝黏土岩在埋藏压力及构造应力下经热液作用蚀变形成。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测试靖宇中生代煤系泥质粘土样品时,发现一种规则的伊利石/蒙脱石间层矿物。经实验研究测得定向样品平均层厚 d001=26.0×10~(-10)m 乙二醇饱和平均厚度为28.6×10~(-10)m。DTA 和 TG 分析表明,都与标准的累托石相符合,因此定名为累托石。1980年国际新矿物和矿物命名委员会明确规定累托石为二八面体钠云母和蒙脱石1:1规则间层矿物。1981年出版的《矿物百科大全》认为累托石是由带少电荷具膨胀性的类贝得石层与带多电荷非膨胀性类云  相似文献   

15.
和什托洛盖盆地上石炭统太勒古拉组具有页岩气勘探潜力。为详细了解太勒古拉组泥页岩岩矿特征及其对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定量分析法,对其中的泥页岩岩矿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的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太勒古拉组泥页岩具以下特征:(1)脆性矿物百分含量均值超过50%,表明可压裂性较好;(2)黏土矿物以伊利石和绿泥石为主,且随着伊利石含量的增多,伊/蒙间层含量大致呈相应降低的规律;(3)太三段泥页岩黏土矿物组合为高岭石+伊蒙混层+绿泥石+伊利石,加之其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深部平均为1.15%,地表平均为1.20%,表明太三段已进入中成岩阶段;(4)黏土矿物、石英+长石及碳酸盐岩含量与井深相关性较差;盆地西南缘及东南缘脆性矿物含量略高于南缘,盆地北缘脆性矿物含量略低于盆地南缘,黏土矿物反之;(5)该组沉积于滨海环境,与川南筇竹寺组和龙马溪组海相泥页岩的形成环境不同。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盆地北缘中侏罗统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深入研究该地区暗色泥页岩吸附特征及影响因素对分析区内页岩气聚集规律有一定参考意义。以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地区为例,对中侏罗统泥页岩岩心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组成及黏土矿物相对含量、总有机碳(TOC)含量和等温吸附等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区内泥页岩TOC含量4.76%~25.30%,平均含量为12.05%;矿物组成以黏土矿物和石英为主,黏土矿物又以伊/蒙间层矿物和高岭石为主;泥页岩最大吸附量(VL)为1.19~8.46 cm3/g,平均值3.88 cm3/g;兰氏压力(PL)为1.72~4.98 MPa,平均3.13 MPa;泥页岩的总有机碳含量与吸附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黏土矿物总量与吸附能力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不同类型的黏土矿物对吸附能力具有不同的影响,黏土矿物中以伊/蒙间层矿物+高岭石总量对吸附能力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临夏盆地晚渐新世沉积物的矿物组成对环境气候的指示意义, 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分析方法, 对临夏盆地晚渐新世的沉积物的矿物组成以及坡缕石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 沉积物中的坡缕石主要为自生成因, 极少量具有碎屑成因.自生成因的坡缕石呈细长丝状的形态特征, 往往沿片状的伊/蒙混层粘土矿物颗粒的边缘交代、生长;碎屑成因的坡缕石呈平直细纤维状的, 以单颗粒形式产出, 与细小的粘土矿物颗粒混杂, 或叠合在片状粘土矿物颗粒的表面.在临夏盆地晚渐新世沉积物中, 下段岩层中的粘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伊/蒙混层粘土和高岭石;中段岩层的为伊利石、伊/蒙混层粘土;而上段岩层则为伊利石、伊/蒙混层粘土和绿泥石, 反映在盆地形成之后, 气候演化经历从湿润→冷干的变化过程.而沉积物中坡缕石的含量自下而上逐渐增多, 其分布特征与粘土矿物组合所反映的气候环境变化趋势相吻合.伊利石和伊/蒙混层粘土普遍存在于临夏盆地晚渐新世沉积物中, 伊利石、伊/蒙混层粘土和高岭石的共存表明这些粘土矿物具有不同的来源.坡缕石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泥灰岩风化以及风成沙漠尘土沉积物的特征矿物, 临夏盆地晚渐新世的沉积物中碎屑成因坡缕石的发现, 表明自~9Ma以来便出现风成黄土的沉积.   相似文献   

18.
层柱粘土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层柱粘土作为一类新型材料,已成为国际上地学、化学和材料学研究的热门领域。本文仅就国内学者目前讨论不多或注意不够的蛭石、金云母、伊/蒙间层、合成粘土和酸改性粘土的层柱化,Ga/Al、Si/Al、REE/Al等3类层柱粘土,表面活性剂改性,层柱粘土的离子交换和吸附性能与应用等几个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9.
广西巴吉地区全新世累托石粘土岩的发现及其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乃娴  杨雅秀 《矿物学报》1996,16(1):8-13,T001
在中国广西巴吉地区第四纪全新世发现累托石粘土岩层。主要矿物组成为累托石、少量伊利石、叶蜡石和高岭石。X射线分析显示,天然走向片累托石的d(001)=2.3994±0.011nm,经乙二醇处理后,d(001)=2.661±0.005nm,根据MacEwan的直接傅立叶变换法,计算了乙二醇处理后的累托石基面反射的傅立叶变换,并得出两种成分层的概率是PI:PM=0.499:0.501和VC=0.03,表明这是规则性极好的间层矿物。其主要化学组成是SiO2、Al2O3和H2O,微量元素Zr、Pb、Y、Sn含量高于地壳中克拉克值。还利用红外、差热和透射电镜、扫描电镜以及高分辨电镜研究了其矿物学特征。巴吉累托石粘土岩主要是由原生累托石粘土岩层经过侵蚀和搬运再沉积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王水利 《西北地质》1997,18(2):62-65
文中表明,产于贵州瓮安D煤层底板粘土岩中的I/S混层矿物为无序+似累托石型,平均混层比为40.41S%~30.67S%,属Ca基蒙皂石层。I/S混层矿物的母体为蒙脱石,由进变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