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的6月25日是第20个全国"土地日",国土资源部确定的主题是"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约用地"。这一主题告诉我们:在当前形势下,有限而宝贵的土地资源必须要依法管理、集约利用并以此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2.
今天是第20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约用地。确定这个宣传主题,目的在于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国土资源管理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坚持依法行政,促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升统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张儒普 《辽宁地质》2010,(12):16-17
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是贯彻落实土地基本国策的长远要求,也是贯彻中央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战略部署的现实要求。近几年来,辽宁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节约集约作为国土资源改革创新的主线,以资源利用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以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探索构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4.
6月25日是第24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土地日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这一主题,旨在感召人们充分认识土地国情国策,牢固树立"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的思想理念,在全社会营造依法依规、节约集约管地用地的氛围,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严守耕地红线,实现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双赢,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从而筑牢民生之本、发展之基。  相似文献   

5.
牟傲风 《辽宁地质》2011,(12):10-11
节约集约用地是实施节约优先战略、缓解资源约束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中央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战略部署的现实要求。近年来,辽宁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国土资源改革创新的主线,以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探索构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土地利用从"三无"的划拨制度到"三有"的出让制度的转变,是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成就。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土地出让制度的弊端日益凸显。工业用地二次开发只是目前短期内提高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迫切需要探索一种更有利于工业用地长期集约利用的土地供给方式。本文在论证工业用地年租制对促进工业用地长期集约利用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二次开发形势下推进工业用地年租制供应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2011年4月22日是第42个世界地球日,今年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这个主题表明,珍惜地球资源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全社会都要积极参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减少碳排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2014年6月25日是第24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全国"土地日"宣传周的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 土地是万物生存之源、立国富民之本,承载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然而,我国土地资源十分有限。资料显示,现全世界人均耕地为3.38亩,而我国由于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的一半,只有1.52亩,具体到河南省就更加少了,人均耕地只有1.23亩。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快速发展,用地需求持续刚性增长与土地供应刚性约束之间的矛盾将更加尖锐。面对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节约集约用地"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9.
原风翔 《河南地质》2014,(11):21-21
焦作市解放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总面积62平方千米,总人口28万人,是焦作市商业中心,耕地资源十分有限。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土地供应不足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焦作市解放区树立了以"亩产论英雄"为核心理念的新思路,用计算单位土地亩均效益的方法来引导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不断深化、探索和创新,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土地布局优化的手段,提升用地效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0.
土生万物,地发千祥。大地是人类永恒的母亲。在第20个全国"土地日"到来之际,我们格外深切地感念土地。把今年全国"土地日"主题确定为"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约用地",并隆重举行系列纪念活动,既希望借此表达我们对大地母亲的殷殷情怀,也希望进一步唤醒我们的土地意识,把握好形势和要求,倍加珍惜土地,倍加节约土地,集约利用土地。  相似文献   

11.
崔伍 《河南地质》2012,(3):30-30
近年来,抡阳市以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通过狠抓引企上山、加强资源整合、强化矿山治理、严格执法监察等有效手段,促使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达到历史新高,形成了资源、环境、发展相协调的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12.
王建虎  黄勇 《山东地质》2014,(4):108-108
为进一步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嘉祥局加强节约集约用地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3.
《河南地质》2010,(10):14-14
鹤壁市自开展"双保行动"以来,全市上下联动,推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使耕地质量逐步得到提高,土地节约集约程度大幅度提升,初步实现了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双赢。该市2009年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全国双保行动成效显著单位"。  相似文献   

14.
三亚市土地后备资源有限,人地关系十分紧张,而当前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紊乱、缺乏统一规划、基础设施条件差、不少空地和老宅基地得不到有效利用而形成了"空心村",随着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提出,三亚市用地情况越来越紧张,要改善这一现状,只有通过土地整理,充分利用闲置土地、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才能缓解当前用地紧张的状况,满足三亚市农村城镇化、农村生态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毕宇亮 《山东地质》2011,(10):74-75
威海市国土资源局围绕“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扎实开展工作,积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一是以编制计划来保证集约。认真做好2011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编制工作,依据《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编制规范》,结合威海市经济发展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市场状况等情况,认真研究制订年度土地供应计划,明确到具体地块,并在门户网站及土地有形市场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期间,河南把深化国土资源管理作为最有力的杠杆,以节约集约开发并重为支点,化危为机,变资源不足的瓶颈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7.
《浙江地质》2009,(10):14-15
浙江省永康市辖区土地总面积104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面积占70%以上,土地资源十分稀缺。近年来,为缓解日益突出的用地矛盾,永康市认真贯彻节约集约用地政策,深入挖掘土地利用潜力,积极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努力寻求保护资源及保障发展之间的结合点,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10年6月25日,是第20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约用地"。每年的这个时候,是我们大力开展土地基本国情教育,弘扬"珍惜每一寸土地"先进文化的日子。  相似文献   

19.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对土地节约集约概念的阐述,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章剑 《浙江地质》2008,(6):18-19
土地是经济开发区最重要的基础资源,近年来,嘉兴经济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合理有序开发、节约集约用地、依法管理土地”的原则。开发与节约并举、保护与发展并重,努力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路子,初步实现了从土地粗放利用到节约集约利用的根本转变,促进了开发区的健康、持续发展。回顾我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方面的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一二三”法:即严把一个关——项目准入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