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本文简述地震前兆观测场的要求 ,福建数字地震前兆台网在依据观测场的要求是如何合理分布各观测点。并着重阐述了数字地震前兆台网仪器观测技术系统的组成 ,前兆台网仪器安装过程及仪器安装过程需注意的事项。对福建数字地震前兆台网的安装做了小结。对此次仪器安装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如何合理摆放仪器、规范综合布线、传感器密封、避雷地线等做了几点建议。笔者结合多年的维修实际操作经验 ,对地震前兆仪器的设计如何提高仪器标准化、集成化、为维修的方便提出几点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精度遥测数字地震仪作为新一代地震勘探仪器,对我国油气资源的地震勘探开发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嵌入式Linux技术是一种基于嵌入式微处理器的高性能、低功耗的嵌入式系统解决方案,为研制新型遥测数字地震电源站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介绍了应用PPC405高性能嵌入式微处理器及FPGA芯片构建的双层堆叠式电源站硬件系统,并在该硬件构架上完成了U Boot、嵌入式Linux内核、JFFS2文件系统的移植及电源站相关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的开发,实现了遥测数字地震电源站的数据传输和网络交互功能。  相似文献   

3.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为了监测地震的发展趋势,探讨大范围的构造应力场作用,在龙门山断裂带上及时布设临时数字地震台网。数字台网由11个数字地震台组成,遍布龙门山断裂带的北东缘和南西端。为了分析WFSD数字地震台网监测能力及其动态范围,随机抽取一定数量台站观测数据,通过傅立叶变换和功率谱密度分析,获得台基地动噪声均值,进而分析观测系统的动态范围和台网监测能力。根据计算结果与记录的大量微震对比研究,表明在龙门山断裂带上,WFSD数字地震台网具有监测ML 1.5级微地震的能力,且与中国地震局台网中心发布的地震结果基本吻合。因此,WFSD数字地震台网可为龙门山断裂带变形机制研究提供基础的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 1 998年至 2 0 0 2年福建数字台网中心测定的台湾南投地震、台湾花莲地震、福建本省部分地震的观测结果永春台震级与台网平均震级进行分析。并计算出永春台的台基校正值  相似文献   

5.
使用福建数字遥测台网产出的观测报告,计算各台站单台震级与台网平均震级偏差和标准离差,分析了产生震级偏差的原因,并给出了台基校正值。结果显示,震级偏差主要来自于各台站的综合影响,进行台基校正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福建数字地震台网试运行期间在测定地震参数、编辑地震目录和台网观测报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过程作简短回顾。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点介绍由福建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自编的地震速报操作平台软件中的七个子程序及其主程序对提高地震速报速度的作用 ,同时也详细阐述实现该软件的几项关键性技术。  相似文献   

8.
对于发生在地壳内的地震 ,sPn具有与Pn震相到时差与震中距无关以及振幅和周期都比Pn大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 ,利用数字台网观测技术的优势 ,将震中距不同的台的Pn震相对齐后可同时测定多台的sPn震相 ,进而测定该地震的震源深度。这种分析和测定方法简捷准确 ,可在台网的日常近震分析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地震科学某种意义上是一门观测科学。没有精确、可靠的地震观测资料,地震预报及相关的地球科学研究就缺乏基础。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尤其是主要的多地震国家都在大力发展大动态、宽频带、高精度的数字地震观测台网。西太平洋很多国家也正在计划加强或建立新的数字地震台网。本综述根据1998年西太平洋地球物理会议《地震台网》专题会议的上交流的论文,介绍了该地区数字地震台网的建设及其某些应用的概况。  相似文献   

10.
为了能较好地满足台网编目室日常工作的需要 ,我们开发了数字台网地震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满足了编目室日常编报工作的需要 ,实现了对地震信息的数据库管理 ,为用户提供了在矢量电子地图上进行任意多边形地震信息查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介绍南昌数字地震台的观测环境改造和观测系统、技术系统建设情况 ,分析南昌数字地震台建成后对地震事件的检测能力 ,这对指导我省今后数字地震台网建设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形变台站日常下载、处理直至管理数据,都应用《数字化通讯控制软件》、《形变前兆台站(网)数据处理系统》及《形变前兆数据库服务软件(台站版)》等三个软件交互进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台的观测工作的实践,总结经验,以供台站同行共享。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介绍了利用Pn波走时研究地壳内部结构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运用福建数字地震台网观测资料研究闽台地区莫霍面结构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为今后开展这项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利用正弦波信号对数字地震观测系统进行标定 ,计算各频点的响应灵敏度 ,确定地震观测系统的幅频特性曲线。对正确分析和解释地震观测记录以及地震基本参数测定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5.
国际地球动力学合作项目的实施与展望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国际地球物理和大地测量协会(IUGG)下属的地球深部研究(SEDI)小组倡导成立了国际地球动力学合作项目(GGP)。该项目利用全球超导重力仪联合组成观测网络,开展周期为六年的连续观测,规范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国际资料交换,利用统一方法处理数据,使它们在地球内部物理学和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发挥作用。概要综述了GGP的研究内容及实施要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参加GGP项目策略和需解决的主要学科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介绍了地震观测仪器的重大变革 ,数字地震仪和模拟地震仪的联系和本质区别 ,宽频带地震学的含义 ,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的任务以及数字地震学的发展的现状和应用前景。目的是供从事或将要从事数字地震学观测、分析和研究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7.
The August 17 (18), 2006, Gornozavodsk earthquake (Mw = 5.6) in the southwestern part of Sakhalin was preceded by a number of anomalous seism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phenomena. The extensive data recorded by a network of digital seismic stations make it possible to track the aftershock dynamics of the process within 24 hours after the main event. The paper describes various manifestations of the earthquake.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十五期间福建省将要实施建设的数字强震观测台网 ,着重从项目的必要性和方案的可行性方面进行论述 ,同时结合福建省的地震监测台网现状进行系统的设计。力求建成的强震观测系统能初步实现福建省属重点城市的地震烈度速报及典型场地强地震动记录获取双重功能 ,增强福建省的地震监测能力 ,为福建省地震灾害的减轻、有效救灾措施的实施以及防震减灾规划的制定提供基础依据 ;同时 ,也将为其他省市区域数字强震观测台网的建立提供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