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与意义本论文的任务是研究当缺乏实測流量但有观测的水位和其他年份的洪水繩套或該年用实测流量已闡明的第二支綫时,來繪制(借計算法)理論上的繩套形流量曲綫(“洪水繩套”)或曲綫的單一支綫的这种可能性。在各种場合的实际工作中,的确常常可能遇見这样的問題。例如,有时只有洪水落水支綫有实测流量闡明,而漲水支綫完全沒有闡明或僅最上部有闡明,这种情况在实际中是很常見的,这  相似文献   

2.
《水文》1958,(8)
本文介紹的沙穎河、周口~阜阳段的洪水預报实例,考虑到上游站与区間段来水的各种不同比例情况,分別采用不同的預报方案。这样考虑是正确的。但是本报告中介紹的計算方法則存在有一些問題,因为把用等流綫計算而得的漫流过程綫,看作是河網总入流,而用河網的槽蓄曲綫来作調蓄演算,是不夠恰当的。用等流时綫計算得的漫流过程綫与河網总入流是根本不相同的。河網总入流是指在一定时段內由坡地注入河綱的徑流量的总和,它在时間上及空間上的概念都很明确,所以可以利用其相应的河網槽蓄曲綫来进行演算。而漫流过程綫則不同,它是按固体的移动規律,假定水体在傳播过程中不发生变形作用的情况下,把各个地点,不同时間所产生的徑流,按一定的傳播时間移至出口断面所迭合起来的假想过程綫,沒有具体的空間概念。因此作調节演算时不能应用某河段的槽蓄曲綫。而只能根据計算的漫流过程綫实际流量过程綫来繪制演进曲綫,用以进行演算。  相似文献   

3.
单站預报查算尺系用木板做成,形似計算尺,該尺共分A、B、C、D及C′、D′六綫,在此六綫上分別刻划漲差、历时、起漲水位、起漲时間等各有关因素,現将刻划办法介紹如下:  相似文献   

4.
四、近海河段的水文观測 1.潮水位的观测在河口外面潮水位的变化,是近似正弦曲綫,潮水进入河口,沿着河岸向內推进,是一个推进波,潮波的运动因河中水深的递减、河寬的变化及河道的紆曲而变得非常复杂,潮波的形态也就变更而不再是一个对称形的正弦曲綫,由于潮水波谷向河口上游傳播,沒有潮水波峰快,因此后面的波峰漸漸追上前面的波谷,从而自河口向上游漲潮时間漸漸縮短,落潮时間漸渐伸长,而潮差漸漸減小。在漲潮时自河口至  相似文献   

5.
預測洪水时期江河水位,流量的漲落演变情况叫做洪水預报。洪水预报方法主要是根据資料統計結合成因分析来进行;也就是說把过去的水文記录資料加以归納、整理,找出它在空間上及时間上的演变規律,并繪制相关曲线或拟出演算公式作为預报的依据。由于洪水预报所涉及的問题很广泛至目前为止,还有不少理論問題及计算技术問题沒有获得完全解决,再加以受水文资料本身精度的影响,因此资料整理分析中所得出的規律,一般說只是近似的。  相似文献   

6.
在洪水期間因流量測次很多,計算工作便成了一項繁重的任务,尤其是有报汛任务的測站,更要求凡在施測流量后一小时內均应报出,这样縮短計算时間便有了重要的意义,計算繁复的原因是表中乘除很多,如將这些乘除改变成相关图,可能要縮短一些时間,茲介紹如下: 在流量計算过程中主要的有:水深、間距、面积、垂线流速、部分流量、5个变数,相关图法便是考虑將这5个变数相应的繪在图內,在繪图前,应根据各站水深,間距、面积、流速、流量(以上皆指部分而言)的变动范圍先列一相关因数計算表。此表形式如下:  相似文献   

7.
《水文》1957,(8)
山溪性河流或受闸门啓閉影响的测站,当洪水漲落或闸門啓閉时,应每隔数分或数十分鐘加测一次水位,并采用面積包圍法計算日平均水位,但因时距系以小时为單位,在將“分鐘”化为“小时”时,小数点以后的数值很零碎,如果將加測的时距改为3或6分鐘的倍数,例如:3、  相似文献   

8.
《水文》1959,(7)
一、前言中小型水庫的水位預报工作,往往需要交由羣众自己來做湓蚴怯捎谥行⌒退畮旒婊?集流时間快,一次暴雨所产生的洪水很快便进入水庫,使水位迅速上漲。所以这类水庫的水位預报工作,須由水庫管理人員在水庫上来进行,才能爭取时間,及时采取措施。但是,由于一般中小型水庫管理人員的文化水平較低,为了使他們易于掌握預报方  相似文献   

9.
一、勘探工程位置矿層質量厚度比較及採样平面圖:这一种圖紙是利用勘探工程分佈圖(1:2000,不繪地形等高綫,並將矿層露头部分表示在圖上)为底圖而編制的。其作法是在每一鑽孔位置画一小圓,圓內分为若干扇形,代表这一工程內曾經採取的不同性質的試样。如为槽探或井探則用方塊內划分小菱形表示,並將各槽探、坑探及鑽探工程中試样偏号、矿層厚度、品位分別制成小柱狀圖繪于其旁(如圖1)。从这張圖上可以反映出:①每个工程位置的矿層厚度、品级;②全区矿層質量的变化情况;③各品級矿  相似文献   

10.
《水文》1958,(8)
一、缘起1955年本队高流速試騐祖,进行高流速测騐时,由于流速大,流速仅之偏角亦相应增大,同时联接流速仪的皮綫,經常为水流冲断,影响测流工作正常进行。經改用粗号皮綫,則偏角更形增大,甚致无法进行施測。設法研究改进,將皮綫精簡一根,以悬吊鉛魚的鋼絲繩代替其工作,使成一完整回路,比用兩根  相似文献   

11.
《水文》1956,(5)
应用縱横同一此例尺作圖,在按照普通方法繪制断面圖时,如只用一張方格紙,比例就很小,如用較大的比例,又得要把許多方格紙联起來,这都不是好办法。圖解湿周計算法,是根据圖幅的方便任意把某相鄰二点間的直綫繪在圖上某一位置,各直綫可不必相联。因此一張方格紙便可  相似文献   

12.
《水文》1960,(3)
沿海边区各河的特点是,一再发生非常洪水。1914年洪水时,在捷列霍夫卡附近洪峯高过平水水位12米。洪水多半发生在8月末和9月初,其来源为暴雨,但是也常发生混合来源的洪水。按照洪水的性质,沿海地方的河流可分为4組:(1) 洪水常遇、延續,且洪水过程綫平緩的河流(烏苏里江、列弗河),  相似文献   

13.
很久以前就已經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了相应水位(流量)的方法。这种方法也随着河流上水文测站網的增长,獲得了特别的發展(1)在这种方法中最容易看出洪水时期水体沿河流移动的規律性的反映,成为这种方法基礎的就是下游断面处的流量和分布在河道徑流匯集的同一等时綫上的上游各断面处流量总数的关系。例如:对于  相似文献   

14.
《水文》1958,(11)
1.間:規范六冊§32中規定,用三点法测懸栘質輸沙率时,垂綫平均含沙量,由各測点流速为权重,用加权平均法計算,即: ρ_(cp)=1/(3V_(cp))(ρ_(0.2)ν_(0.2)+ρ_(0.6)ν_(0.6)+ρ_(0.8)ν_(0.8)) 同冊§10規定,用混合法施測时,可按測点流速的此例加权混合.另外根据1956年12月“水文工作通訊”第5期規范問題解答彙編第二部分第74題的解  相似文献   

15.
覃兆松  李坚  何伟相 《地学前缘》2015,22(6):136-147
本文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空间上相序的有序性”及“时间上环境变化的同步性”原理,解决了区域地层等时或准等时对比的问题,基本实现了用等时或准等时地层单元作为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图单位,克服了传统制作方法用不等时的岩石地层单位“组、段”为编图单位造成的岩相古地理图的“歪曲”及垂向沉积环境变化“掩盖”的弊病。“准同时岩相古地理图制作新方法”可分为单剖面层序地层柱状图、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柱状对比图、准同时岩相古地理系列图等3个研究阶段。同一海盆中,海平面升降是同步的,那么区域上相应的三级层序是等时的,其中以层序界面、首泛面、最大海泛面及海退面等物理界面划分出的低水位、海进、高水位及强迫性海退楔等体系域亦是等时的。因此,将区域上各单剖面柱状图中的上述相应的物理界面相连,就形成了研究区的等时对比格架图,然后对等时格架中的地层再进行进一步对比,形成对比图,在此基础上选取等时地层单位进行岩相古地理系列图的编制。笔者并以江西省中部萍乐坳陷西段乐平世早期岩相古地理研究成果实例做了进一步的阐述,通过“准同时岩相古地理图制作的新方法”,提高了等时对比精度,制作的岩相古地理系列图不但充分反映了该时期岩相古地理的纵横变化,而且清楚地反映出地壳运动与海平面升降的联合作用对沉积环境变化的控制,并将编图单位缩短到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古地理图精度更高、内容更丰富、更接近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