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主要包括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和专题性地理国情监测两大方面。从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的目标出发,提出通过建立空天地众源动态观测网络,实现众源数据动态获取和观测,开展基础性、专题性地理国情监测,建成地理国情信息时空数据库,在其基础上开展时空分析与数据挖掘,进行网络化地理国情信息发布与服务,形成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支撑体系和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
论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是国情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自然地理国情、人文地理国情、经济地理国情的普查和监测等内容。总结中国第一次中国地理国情普查和重点专题国情监测的成果,提出了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新需求,并重点探讨了地理国情的内容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表达创新。建议在国情内容中增加地面沉降和形变、地表透水性、人文和社会经济信息;在技术创新方面,提出自然地理国情监测要充分利用基础测绘成果,通过行业共享和转换获得人文地理和社会经济地理国情,通过众源数据验证各类地理国情的现势性,基于对地观测传感网开展地理国情更新。在地理国情的成果表达方面,提出地理国情的分类需要上升到本体、矢量和栅格数据模型可用于一体化表达国情数据、地理国情普查的统计成果和监测模型要面向用户需求发布通用指数。对地理国情的服务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以湖北省为例,探讨湖北省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指导思想、开展原则及目标,提出本省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定位及服务对象,结合本省实际情况构想本省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主要任务,为其他省份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按照国家统一技术指标采集地表覆盖要素和地理国情要素,查清人文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开展全省地理国情信息统计分析,建立覆盖全省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本文重点在影像资料分析与利用、国情资料搜集、作业水平提高、过程图面检查、自动检查、人机交互检查等环节总结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和要点,保证成果质量,为地理国情普查提供详实、标准、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5.
地理国情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这项重大的地理国情普查、自然地理信息与国力调查,可以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掌握我国地理国情基本要素、自然地表覆盖、生态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分析空间分布、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本文结合朝阳市地理国情普查阐述国情普查外业调查底图制作、外业调查与核查、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制作。  相似文献   

6.
剖析了地理国情和地理国情监测的内涵,明确了测绘地理信息与地理国情监测的关系,分析了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优势和劣势,对今后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开展地理国情普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时代赋予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新职责。黑龙江省的黑龙江省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不仅是地理国情普查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实施省域主体功能区规划战略,为各级政府决策管理提供重要参考手段,本文从管理机构、资金投入体制、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共享机制等方面入手,构建黑龙江省地理国情普查强有力的支撑体系,实现地理省情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智能化服务,为全省战略规划制定、空间规划管理、区域政策制定、灾害预警和科学研究等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随着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常态化推进,需要对监测的源头、方法、过程和成果进行监督管理,以保障监测成果的公正性,提高地理国情监测的权威性。本文在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基础上,从工作保障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两个方面展开,探讨重庆市地理国情监测管理体系框架,旨在指导重庆市地理国情监测工作顺利、高效开展。  相似文献   

9.
孟德舒 《东北测绘》2014,(6):182-183
地理的国情是一种可视化和空间化的基本国情信息,开展地理国情的普查工作是提升各级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的一项重要的举措。根据国务院总体的安排部署,自2013年起我国全面开展首次地理国情的普查工作。本文简要介绍了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相关情况,提出了保障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成果的对策和建议,希望对地理国情的普查工作能够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测绘发展战略研究和测绘发展"十二五"规划均提出了地理国情监测的发展方向,本文全面总结了地理信息资源、对地观测体系、测绘人才队伍等方面地理国情监测能力的建设进展,以及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有关情况,分析了地理国情监测的地区差异,对做好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地理国情普查是地理国情监测的首要任务,其成果作为地理国情本底数据,可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空间依据。本文在简要介绍地理国情普查背景和成果内容的基础上,阐述了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在宏观决策、减灾防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应用构想。  相似文献   

12.
充分利用丰富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和卫星定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测绘高新技术,对地理国情的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的测绘、统计和分析研究已成为当下地理国情监测的首要任务。鉴于此,本文针对海南海岸带的复杂情况,提出了海南海岸带动态监测的指标体系。为海岸带地理国情监测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对摸清海南省海岸带开发、利用、保护、管理的现状,总结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管理的经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安艳辉  王勇 《测绘科学》2015,(11):115-118
针对现有经济地理国情监测时效性较差、方法较为单薄等不足,该文提出一种利用卫星参考站用户频数与当地GDP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的思路:利用2012年至2013年上半年的江苏省CORS服务数据,结合2012年人均GDP,综合分析得出两者相关性高达0.94,并结合地统计学处理方法做格网化处理,分析江苏省当年经济建设的现状和热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获取江苏省经济热点分布的相关信息,相关性参数可以作为江苏省经济地理国情动态监测的一个敏感相关量观测值,供系统分析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是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存储、管理和分发应用的基础,为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提供本底数据库。本文从甘肃省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和"天地图·甘肃"等现有成果,从数据库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接口设计,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地理国情展示系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为全面开展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把基本农田纳入地理国情监测内容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农田是“吃饭田”、“保命田”,保护基本农田关乎国计民生、社会稳定,把基本农田纳入地理国情监测内容符合国情需要,也能起到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的实效性与时效性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把基本农田纳入地理国情监测内容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对监测的内容与方法提出了想法.  相似文献   

16.
岳昊  梁安宝  王刚 《东北测绘》2014,(6):32-34,36
对地理国情普查资料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通过与地理国情内容及指标规定进行比较,得出了目前主要的行业资料的可利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对地理国情普查具有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地理国情监测是为了获取自然与人类社会活动引起的地表变化信息,为政府、行业和公众提供地理国情信息服务,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是地理国情监测的重点之一。本文以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基于多期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确定监测内容与指标,并有针对性地对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反映该保护区的现状和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8.
地表覆盖分类成果是地理国情监测重要的成果之一,其成果的生产与检查占据了国情监测工作的绝大部分工作量。本文通过对国情监测中地表覆盖分类成果质量检查中几个典型问题地分析,总结和讨论了造成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地理国情数据都是按区域分幅,一般数据量都比较大,而且成果数据采用ArcGIS的GDB数据格式,这种格式只能在ArcGIS中打开编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传统测绘产品的检查方法和模式容易造成检查效率低、易出错、检查不规范等后果,所以迫切需要研发一套切实可行的软件来辅助进行数据成果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