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含锡花岗岩外带的银铅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滇东南与滇西锡矿带内,与隐伏或出露的含锡花岗岩有关的芦塘坝、龙树脚、白牛厂、坝脚及滇西大矿山、洞沧老厂等银铅多金属矿床,在成矿特征、矿石矿物组合、伴生元素等有极大的相似性,称为含锡花岗岩外带型银铅多金属矿床,是一种新的银矿类型。  相似文献   

2.
薛步高 《矿产与地质》1995,9(6):499-503
滇东南与滇西矿带内,与隐伏或出露的含锡花岗岩有关的芦塘坝、龙树、白牛厂、坝脚及滇西大矿山、澜沧老厂等银铅多多谢矿床,在成矿特征、矿石矿物组合、伴生元素等有极大的相似性,称为含锡花岗岩外带型银铅多金属矿床是一种新的银矿类型。  相似文献   

3.
广西有色金属成矿系列与成矿区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不同类型和不同矿种的矿床在成因上的联系和时、空上的分布规律,可将广西有色金属矿床归为6个成矿系列,即热水沉积-叠生改造成矿系列、花岗岩成矿系列、热卤水成矿系列、基性-超基性岩成矿系列、地台型海相沉积成矿系列和表生成矿系列,其中热水沉积-叠生改造成矿系列是广西锡、铜、铅、锌、金、银、锑、汞等矿种最重要的成矿系列。按成矿系列的区域性分布特征及其与不同构造层的关系,笔者划分了9个主要成矿区带,即丹池锡-铜-铅-锌-银-锑-汞成矿带、桂北锡钨-铜-镍-铅-锌成矿带、桂东北锡-钨-铜-铅-锌金银成矿带、大明山钨-铜-金成矿带、大瑶山铜-铅-锌-金成矿带、云开大山铅-锌-钨-金成矿带、西大明山铜-铅-锌-银成矿带、桂西金-锑成矿带、靖西-平果铝成矿带。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丰宁县牛圈浅成低温热液型银矿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圈银矿床属浅成低温热液型。该矿床品位高,易采易选。矿床产于华北地台北缘银、金、铜多金属成矿带。围岩为海西晚期粗粒花岗岩与燕山晚期细粒(钾质)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冀北地区红旗营子群、张家口组及燕山晚期浅成-超浅成富钾硅酸盐岩体中银、铅、锌及钼等成矿元素含量较高。在区域上,这些元素组合异常,形成Ag、Pb、  相似文献   

5.
广西六梨钨多金属矿床是广西近年评价的网脉浸染型白钨矿床,共伴生铜、钼矿。大明山矿区大脉型钨多金属矿化普遍发育,两个矿床成矿均与花岗岩关系密切,成矿年龄为燕山晚期。通过矿床特征研究,钨(钼)、铜、铅锌矿化具有成矿系列中的"共生性、连续性、分带性、重叠性、互补性"特点,结合区域上铜、铅、锌、银共伴生特点,初步建立大明山地区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成矿系为"W(Mo)-Cu(Pb、Zn、Ag)",并根据此成矿系列指出本区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南岭地区锡多金属矿床是由锡、铜、铅、锌、金、银(有时伴有铁、钨、钼)等成矿元素组合而成的,它分布比较广泛,是区内最重要的锡矿矿床类型。该类型矿床,与由钨、锡、铌、钽、铍(稀土)等成矿元素组合的矿床一样,常与酸性花岗岩体伴生在一起,因而长期以来中外许多矿床学家一直认为硅铝壳富锡带深熔作用形成的含锡花岗岩浆是原生锡矿(包括锡多金属矿床)的唯一来源。即其成因上与陆壳改造型(系列I、S型)花岗岩有关。本文根据区内与锡多金属矿床有关的花岗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并运用岩石中稀土元素定量模式的计算,首次提出区内与锡多金属矿床有关的花岗岩体是下部地壳玄武-安山质岩石和少量硅铝质岩石部分熔融,再经一定程度分离结晶作用演化后派生的酸性岩浆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某铅锌矿矿石中除铅、锌外,还含有银、铜、硫、金、铟、镓、镉、锗等伴生元素。过去对该矿只根据铅、锌、硫工业指标,计算它们的储量。而对伴生元素仅作了一些组合分析,用伴生元素综合回收最低品位估算了银、铟、镓、镉的储量。矿体中铜品位很低,只局部圈定了矿体,计算了铜储量。  相似文献   

8.
<正> 七宝山硫铁矿矿床是一个以疏、铜为主,伴生铁、锌、铅、金、银及镉、钢、镓、锗、磅、铀的大型多金属矿床。本文从历年来积累的大量地质资料与测试成果的综合分析入手,探索和论证了成矿地质条件与矿床成因。错讹之处,诚望批评指正。浏阳磷矿陈樵生工程师、张琪等同志分别对本文研究给予了热情帮助和绘图,在此致谢。  相似文献   

9.
皖南地区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潜力的地球化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乃福 《安徽地质》2011,21(3):201-206
根据皖南地区1:20万区域化探资料,计算了区内元素的背景值、区域浓集系数、总体变化系数等参数,阐明了区内元素含量空间分布与成矿元素共生组合特征。使用区域浓集系数及变化系数两个参数,对皖南地区32种元素的成矿潜力进行排序,在目前安徽省地质勘查主攻矿种中,皖南地区的成矿潜力依次为金(银)-钨-钼-铜-铀-锌-铅。同时根据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和方法,预测了区内金、银资源量,分别为金474t、银16117t,显示出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0.
闽西南地区大地构造演化和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振杰  左仁广 《岩石学报》2015,31(1):217-229
在充分吸收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讨论了闽西南地区的主要矿床类型及其特征,将闽西南地区的矿床划分为三个矿床成矿系列:晋宁期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铅、锌、银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系列;海西-印支期与火成岩有关的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燕山期与中酸性火成岩有关的铁、铜、铅、锌、钼、钨、锡、金、银、铀等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其中,与燕山期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可进一步划分为侏罗纪早期与壳幔混合源I型花岗闪长岩有关的铁、铜、铅、锌矿床成矿亚系列;侏罗纪晚期与壳源S型花岗质岩体有关的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早白垩世与壳源型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层控矽卡岩型铁、铜、铅、锌、钼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早白垩世与壳幔混合源型中酸性侵入岩-次火山作用有关的金、银、铜、钼、铅、锌、铀等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总结研究提出了各成矿(亚)系列的形成背景、时空分布规律,初步认为晋宁期VMS型多金属矿床形成于华南联合陆块拉张裂解形成的政和-大埔海底双峰式火山盆地环境,海西-印支期岩浆热液-斑岩型金属矿床形成于陆内伸展与挤压环境交替出现的岩浆侵入过程中,而燕山期成矿(亚)系列则形成于太平洋构造域时期的陆内伸展与挤压环境交替出现的岩浆侵入与火山喷发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云开地区粤西庞西垌-桂东南金银金成矿事晚燕山花岗岩的特征与成矿作用的关系。认为晚燕山期英桥花岗岩体属于过饱和富钾质的钙碱性花岗岩系列,是同熔型花岗石。晚燕山期岩浆活动与银金矿床在空间和时间上密切相关,在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和包体成分等地球化学特征上具有相似性,晚燕山期岩浆活动对银金矿床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云开地区粤西庞西垌-桂东南金山银金成矿带晚燕山花岗岩的特征与成矿作用的关系。认为晚燕山期英桥花岗岩体属于铝过饱和富钾质的钙碱性花岗岩系列,是同熔型花岗岩。晚燕山期岩浆活动与银金矿床在空间和时间上密切相关,在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和包体成分等地球化学特征上具有相似性,晚燕山期岩浆活动对银金矿床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陆小平 《矿产与地质》2009,23(4):316-321,334
工作区处于扬子与华夏板块交汇部之湘南桂东北蚴陷区,NE向与NW向深部构造岩浆岩带复合部,属南岭重要产锡“金三角”之一,锡钨矿床点集中分布于花山-姑婆山、都庞岭及越城岭三个锡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区内已发现钨锡矿床点100余处,探明的原生钨锡矿床21处,其中大型2处、中型6处。矿床类型齐全,包括岩体型、矽卡岩型、矽卡岩与蚀变破碎带复合型、蚀变破碎带型、蚀变花岗岩型、石英(长英岩、云英岩、伟晶岩)脉型等,以前三者为主。矿床受成矿花岗岩、有利的赋矿层位及构造复合因素控制,与燕山早期成矿花岗岩关系尤为密切,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活动。初步确定桂东北地区具大中型远景的找矿靶区12处。  相似文献   

14.
孙士军 《矿物学报》2007,27(3):483-488
黔桂边境地区摩天岭花岗岩体北缘是一个多金属成矿区,小型矿床、矿(化)点产出较多,成矿地质背景良好。但在长期的地质找矿工作中却没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究其原因,除地质勘查经费投入不足外,对该区的基础地质和成矿规律研究也十分薄弱,不能适应当前地质找矿工作的需要。本文试图以系统的观点,论述该区成矿系统形成的控矿地质因素、成矿作用过程、成矿产物以及保存条件,对摩天岭花岗岩体北缘成矿规律进行初步分析,进而提出可能找到隐伏矿床的成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5.
平垌岭地区位于江南台背斜的西南端,为广西山字型构造系脊柱部分。沿区域性龙岸-元宝山大断裂由南向北分布有平垌岭一个大中型石英细脉带及大脉型钨矿床及雨累、九结、思英口、洞榕山等小型矿床(点),并构成了一小型钨矿田。  相似文献   

16.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矿体与围岩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西北凤山金牙中三叠统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产于浊积岩中,矿床中的有机质含有丰富的流体运移和载Au信息,这种信息可以通过矿体与围岩的对比分析进行揭示,采购与无机地球化学分析所揭示的矿体与围岩有机质丰度,氢指数,C有效,降解率,生物标志物和Au含量等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由含烃成矿流体活动引起,运移烃类的叠加不仅使矿体C有机含量明显增加,而且对Au在矿体部位的富集也有直接的贡献,有机质在桂西北凤山金牙中三叠统浊积岩型金矿床的成矿过程中也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秦岭地区钠长角砾岩型矿床、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广东长坑金银矿床和广东大沟谷金矿床的成因长期存在着同生还是后生的争议.研究表明,这些矿床中的钠长石岩、硅质岩、重晶石岩、电气石岩不是热水沉积成因,而是后期流体结晶和热液交代形成,矿床不存在热水喷流同生沉积成矿作用.矿床成因研究应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野外宏观地质特征是基础,...  相似文献   

18.
广西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详细叙述了广西热水沉积型矿床的成矿时代、空间分布和控矿环境,指出主要的矿产种类有锡、铅、锌、锑、汞、金、铜、钨、锰、铁、磷、重晶石及黄铁矿。其成矿时代为早元古代、晚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及中生代,以泥盆纪为最重要的成矿时代;矿床在空间上主要分为桂北晚古生代裂陷锡-多金属成矿带及桂西南泥盆纪裂陷锰-重晶石-黄铁矿成矿带,次为桂东南早古生代裂陷铅-锌-多金属成矿带、桂中-桂北泥盆纪走滑断陷铅-锌-重晶石黄铁矿成矿带及桂西北早中三叠世裂陷金矿成矿带,此外还有桂北-桂东元古宙裂陷铁-锡-重晶石成矿带;控矿构造环境为裂谷构造,成矿受裂陷槽及区域性同沉积断裂控制;控矿沉积环境主要为台沟相带,次为局限-半局限台地相带、开阔台地相带、生物礁相带及海槽相带。并指出广西的热水沉积岩主要有硅质岩、电气石岩、层状矽卡岩及重晶石岩。  相似文献   

19.
孟公界花岗岩型脉状铀矿床成矿构造研究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运用大陆构造体系分析方法,详细研究了桂北苗儿山矿田孟公界花岗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构造特征,初步查明了北北西向矿脉的形成是受区域性北北东向左旋剪切的次级剪应力场控制,成矿前形成的韧性剪切带既是矿液运移的通道,也是矿体赋存的有利空间;剪切作用造成矿脉、脉体在空间上呈雁行排列并向北北西方向侧伏。根据成矿构造预测,该矿床在1号矿脉的深部有较好的找矿前景,2~6号脉矿化地段由西向东逐渐加深,盲矿体应埋藏在较深部位。  相似文献   

20.
华南“南钨北扩”、“东钨西扩”及其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钨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但十年前被列入紧缺资源。华南是我国钨矿的集中产地,尤其是南岭的石英脉型黑钨矿闻名于世,赣南也被称为世界百年"钨都"。但是,近5年来皖南东源、赣北大湖塘、滇东南等大型钨矿的相继发现和成功勘探,新探明的资源储量可望占到总资源储量的1/4以上。这样,南钨北扩、东钨西扩将成为目前和今后钨矿勘查和钨工业布局的新方向。加强江西北部大湖塘、香炉山,浙江西部千亩田、夏色岭,安徽南部东源、东至岩、百丈岩,湖南东部邓埠仙、砖头坳、高坳背,广东北部和尚田,广东西部大绀山,广西东北部水岩坝、大明山及云南东南部南秧田一带钨矿的成矿规律研究,期望能够取得找矿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