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从内浮顶储罐的结构,分析其爆炸火灾危险性质,并根据雷电流的物理特性着手分析,阐述雷击对内浮顶储罐时产生的各种损害,包括直击雷引起的雷电流热效应、雷电流反击、雷击高电位击穿间隙放电、雷击引起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以及闪电感应导致的静电、电磁感应损害等.并针对其危害特点,提出内浮顶储罐在设计、使用时应采取的雷电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一次雷击事故原因分析及农村防雷安全基本措施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天华 《河南气象》2014,(2):117-119
通过对2011年濮阳县农村一次雷击事故现场调查,分析和总结了此次雷击的3个原因:1)杨树成为雷击事故接闪点,在雷电发生过程中起到避雷针直接引雷的作用,是发生雷击事故的源头。2)杨树遭雷击后对村民住宅建筑造成雷电反击,当雷击到树木上时,树木上的高电压与附近的房屋、金属物体、电子电气设备之间间隙不够也会发生反击。3)雷电电磁感应引起雷电侵入波造成电气设备损害。此外,分析了当地农村住宅雷电灾害事故发生的主要问题:当地农村住宅大多为自建房,没有经过正规设计和标准化施工,基本没有防直击雷装置,易发生雷电灾害事故;随着农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电脑、冰箱、空调、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等家用电器的推广普及进入寻常百姓家庭,这些电器的电源、信号线路多数是裸露架空引入,线路长且布线不规范,杂乱无章,一般没有任何雷电防护措施,是雷电波侵入的主要通道。因此应加强农村防雷安全监管和防雷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3.
李虹 《河南气象》2002,(2):34-3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单位及个人的车辆不断增加 ,加油站也相应越来越多。公路两侧的加油站一般位于较空旷地带 ,极易遭受雷电侵袭。加油站属易燃易爆场所 ,一旦遭雷击 ,会引起火灾爆炸恶性事故发生。雷电是大自然中大气放电现象。中原大地夏秋二季是雷电多发季节 ,春季也时有发生。做好雷雨季节前的防雷检测工作 ,是加油站“安全第一”的必不可少的工作任务。1 防直击雷雷击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一般加油站的房屋上应装置避雷针或避雷带以防直击雷侵害。另加油站的金属油罐壁厚 4mm时 ,应设置防直击雷装置 …  相似文献   

4.
浪涌保护器的安装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雷电灾害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为此,人们一直在探寻防御雷电灾害的方法或器件。早在公元1750年,富兰克林先生就发明了原始的避雷针,找到了直接雷击防护方法,并建立了最早的防雷理论。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仅有防直击雷设施不能有效地预防雷电波侵入雷击事故的发生。避雷针虽然可使建筑物本身避免遭受直接雷击,但无法避免建筑物内的信息系统遭受雷电波(雷电过电压波)的袭击,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统计资料表明,在雷击灾害中80%以上的雷电灾害是由于雷电波沿电源信号线路等导体侵入室内造成的,因此预防雷电波侵入已…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网络系统防雷措施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雷电侵害网络设备的几种途径雷电侵害计算机网络有两种方式:直击雷侵害和感应雷侵害。直击雷击中建筑物,会产生强大的雷电流,如果电压分布不均会产生局部高电位,对周围电子设备形成高电位反击,击毁建筑物,损坏设备,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感应雷一般由电磁感应产生,通过电力线路、  相似文献   

6.
闪电定位资料对仪征储油罐雷灾成因的分析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民学  罗慧  焦雪 《气象科学》2007,27(6):679-684
本文根据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与闪电定位仪资料,结合雷电现场进行实地勘查的结果,探讨2006年8月7日发生在扬州市仪征油罐雷电灾害事故。综合分析发现当时强对流回波达55 dBz、顶高14 km;在距油罐1 km范围内有闪电13次,负电荷集聚、强度多在20~50 kA之间。此次雷灾事故的直接致灾原因是强大的感应雷电脉冲电流在储油罐罐体与浮顶两根连接电缆上产生较大的电压,导致储油罐罐体与浮顶之间在密封处产生闪络,引起油汽外泄燃爆成灾。为减少此类雷电灾害的发生,提出防护建议。  相似文献   

7.
1 雷电侵入计算机系统的途径一是雷电流经电源线路进入室内产生雷害。一旦发生这种雷害 ,所有的电器都将受到波及。由于架空电力线路架设高度高 ,路径长 ,因此遭受直击雷和感应雷雷击的概率大。直击雷击中高压电力线后 ,在高压电力线上传输 ,经高压变压器的电容 ,耦合至 2 2 0V低压侧 ,然后侵入计算机系统的供电设备。二是由通信线侵入。通信线中出现雷击过电压 ,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当路旁大树、高大建筑物、独立避雷针等地面突出物遭直击雷时 ,强雷电压把附近土壤击穿 ,雷电流直接侵入到电缆外皮 ,进而击穿电缆 ,使高压侵入电缆芯线 …  相似文献   

8.
常规避雷针与提前放电避雷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防雷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套防雷系统包括外部直击雷防护、系统感应雷防护和接地系统。直击雷是最严重的雷害事故根源,人员伤亡、雷击火灾、感应雷击均是由直击雷引起的。因此有效地防止直击雷害成为防雷中最突出的问题。防范直击雷的重要措施是有效地安装合适的避雷针。现在市场上有两类避雷装置,本文通过对两类避雷针的比较,提供科学选用避雷产品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雷击灾害是严重的气象灾害。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雷击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呈愈来愈严重的趋势 ,防雷工作也日趋重要。然而 ,目前尚仍有一些人在防雷认识上存在着严重的误区 ,认为只要建筑物顶面装有避雷针 ,建筑物及建筑物内的设备就可以安然无恙。这是一种违反科学的有害认识。雷击有 3种 ,即直击雷、侧击雷和感应雷。直击雷是指雷电击中建筑物的天面部分 ;侧击雷是指雷电击中建筑物的天面以下、地面以上部分 ;感应雷则是当雷云发生闪电时 ,在进入建筑物的各类金属管线上产生雷电磁场 ,雷电脉冲侵入设备 ,从而击坏电器设备 ,甚至击…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农村雷击事故频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的原因;根据新农村住宅的特点,介绍了新农村住宅直击雷防护的具体措施及实施步骤;并提出加强雷电灾害预测预警、在农村普及雷电科学、加强雷灾多发区公共防雷设施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具有很大破坏力的自然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物、易燃易爆场所、弱电设备愈来愈多,雷击事故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开展雷击事实鉴定是防雷减灾管理的重要内容。雷击事实鉴定方法的研究为分析火灾原因和设备故障,确定雷击灾害保险赔偿,分清事故责任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雷击事故可能产生的热效应、机械效应、电磁感应、雷电波侵入等是判定雷击事实的重要依据。而热效应、机械效应、雷电波入侵虽然直观但缺乏定量的指标,很难作为雷击事故的判据。由于雷击现象必然伴随着强大的雷电流,导致在雷击现场的…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15年4月29日21:00发生在河源市紫金县苏区镇的一次雷击事故,运用天气雷达资料、闪电监测定位记录统计资料,结合雷击事故现场的破坏状况、地理环境、设施状况,逐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次雷击事故是建筑物没有安装必要的防雷设施,而建筑物天面的雷电导体——金属水箱直接遭受雷击引起的雷电破坏;同时,本着"科学指导,防重于治"的原则,对该建筑物乃至农村楼房就直击雷防护和雷电电磁脉冲(LEMP)防护等方面提出整改意见。  相似文献   

13.
大中城市中特别是繁华市区的楼顶大多竖立霓虹灯广告牌用作宣传 ,给城市增添了不少色彩。人们欣赏这些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广告时 ,不应忘记它在雷电环境中的危险和脆弱。呼和浩特市在雷雨季节有霓虹灯广告牌被雷击而损坏的事例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矗立在楼顶的霓虹灯广告牌没有任何防直击雷的避雷针保护 ,即使立有避雷针 ,但未能保护全部的霓虹灯广告牌 ,使其暴露在直击雷的破坏环境当中。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划分处在 LPZOA区 ,本区内的各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和导走全部雷电流 ,本区内的电磁场强度没有衰减。直击…  相似文献   

14.
建筑物防直击雷的引下线是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其作用是将强大的雷电流从接闪器导引至接地装置而泄放到大地,从而保护建筑物免遭雷击。引下线在防直击雷装置中是一个关键部件。按传统的做法和现行有关规范要求,引下线的设计或安装主要采用明敷、暗敷、利用柱筋三种形式。在雷电灾害调查中,每年都发现有多宗明敷、暗敷(抹在墙内)的引下线,在通过雷电流时导致建筑物损坏和室内电器损坏的例子。本文分析了防直击雷装置的明敷或暗敷引下线在通过雷电流时对建筑物本身产生雷电反击的原因,并提出了引下线的设计、安装和整改方…  相似文献   

15.
从防直击雷的角度 ,计算了高尔夫球场的年预计雷击次数 ,探讨了设立避雷针进行防护的可能性和避雷针架设的位置 ,提出建立掩蔽所和处理金属围栏的方法以及雷雨天球场上人员自身防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现场勘查和测量,结合NCEP/NCAR的1°×1°每6 h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以及闪电监测等资料,分析了揭阳市高速公路卡口一次雷击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护对策。结果表明,事故发生地周边海上水汽输送充足,上升运动强烈,雷暴和闪电频繁,该次灾害确为雷电活动所致,雷电防护装置缺乏或不合格是事故发生的人为原因,高速公路卡口应做好直击雷和感应雷的防护措施,降低雷电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7.
与直击雷击事故相似,雷电反击对信息系统的危害也是灾难性的。该文通过两例雷击事例从电学原理解释事故原因并提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太阳能热水器的雷电防护隐患很大,每年都有不少雷击案例发生。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热水器无雷电防护装置;多安装在屋顶,易招致雷击;安装人员多为非专业人员,缺乏必备的雷电防护知识。对太阳能热水器造成危害的不仅有直击雷,还有感应雷。因此,太阳能热水器的雷电防护,既要采取防直击雷防护措施,也要采取防雷电感应措施。  相似文献   

19.
自 1 75 3年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到 1 8世纪末 ,避雷针被普遍采用 ,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乃举世公认。后来的实践进一步证明 ,避雷针及其由此衍生的避雷带、避雷网、避雷线等对防御直击雷相当有效。然而 ,近年来社会上有不少人 (甚至包括个别研究“消雷”问题的学者 )认为 ,避雷针是引雷装置 ,不仅不会消除雷灾 ,还会诱发更多的二次雷击 ,进而提出了否定富兰克林避雷针具有防雷作用的观点。这种观点显然缺乏科学依据。众所周知 ,雷电是一种随机发生的现象 ,它既可在空中放电 ,还可对地放电 ,当然也有可能击中避雷针或其它物体。说到引雷 ,建…  相似文献   

20.
基于GPRS多要素农业气象自动站一般安装在郊外旷野,由于自动气象站本身集合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数据通信器等敏感性较强的弱电设备,很容易遭受雷电损坏。文章通过分析基于GPRS多要素农业气象自动站遭受雷击损坏的原因,从直击雷、闪电静电感应、闪电电磁感应、综合布线和地电位反击上提出了相应的雷电防护措施,为自动气象站安装人员整改、维护人员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