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干渠为呼图壁河下游东河水库放水干渠,担负芳草湖总场四、五、六分场及总场直属单位的灌溉引水任务。该灌区规划面积60万亩,其中可耕地43.8万亩,目前灌溉面积为12—15万亩。 根据总场气象站1962—1980年资料,历年最高气温为43.8℃,最低为-41.9℃,多年平均气温为6.2℃,多年负温最早开始于10月,最晚截止于3月,多年负温平均天数127天,冻结指数为1455度·日。历年最大降水量157mm,最小64mm,平均降水量114mm,多年平均蒸发量1819mm。干渠沿线大部分为砂壤土及砂土。土壤一般从11月10日开始结冻,第二年3月10日解冻,最大冻深103cm。地下水埋深150—250cm。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玛纳斯河灌区的调查和初步观测试验以及各有关单位的试验资料,概述了玛纳斯河灌区土壤含盐情况、盐碱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盐碱土对渠道和建筑物衬砌护面的冻胀破坏情况,最后提出了防治措施。 一、灌区自然概况 玛纳斯河灌区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处北纬43°30′—45°30′之间,年平均气温6.6℃,极端最低气温42.8℃,最高43.1℃。 灌区土壤多为粉状壤土,少部分为粘土。土壤含盐量多在0.3—1.5%之间,最高达6%,以硫酸盐为主(表1)。  相似文献   

3.
1985年10月上旬,我们对兰州马衔山再次进行野外考察,结果在海拔3630m高度的阴坡首次发现多年冻土。这一发现不仅使该区有无多年冻土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并且对黄土高原环境变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马衔山是兰州市区以南40km的最高山地,地处北纬35°45′,东经103°45′—104°00′,走向西北,长约30km,峰顶海拔3670.3m,是黄土高原唯一超过3600m的高山。山体由坚硬的震旦系片麻岩和大理岩构成,基岩裸露,块石遍布,局部地段第四系松散层厚达3—4m,但山顶平缓而浑圆,为一高山夷平面。山顶年平均气温为-3.2℃,全年有7个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气温年较差22.3℃,极端最低气温可达-25.8℃。年降水量为494.1mm,气温比较寒冷而湿润。山顶夷平面上石海、冻胀拔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6,(5)
依据折桥站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突变检验等方法,对临夏市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及趋势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临夏市极端最高气温主要出现在6—8月,其中7月出现次数最多,极端最低气温主要出现在1月、12月,其中1月出现次数最多;极端最高气温年际变化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变化,上升倾向率为0.07℃∕a,且上升的趋势明显。极端最低气温年际变化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变化,上升倾向率为0.03℃∕a,上升的趋势较缓;极端最高气温有明显的增暖突变特征,其突变点在1997年前后,而极端最低气温没有明显的突变特性;在20世纪90年代极端气温均有明显的由冷向暖的突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工程是一超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基础设施。该工程的兴建,从战略上可以解决沿线大中型城市缺水问题,促进经济带的发展,发展地下水回灌和调蓄,并兼顾黄河的治理。拟建工程自丹江121水库陶叉起,至北京玉渊潭,全长1241.1km;河南段经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8个大中型城市26个县(市),穿越漳河进入河北省,长700km,供水区城市11座,供水面积约4万km^2。  相似文献   

6.
1961—2005年河西走廊东部极端气温事件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61—2005年河西走廊东部五站的逐日气温资料,通过百分位法定义了不同台站的逐日极端高、低温阈值,研究了河西走廊东部近45a来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的空间分布以及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河西走廊东部极端最高气温总阈值民勤出现了暖中心,乌鞘岭出现了冷中心;极端最低气温总阈值暖中心出现在武威,冷中心出现在乌鞘岭;极端最高、低气温空间分布与其对应阈值的空间分布类似;河西走廊东部极端低温频数南北部都呈现减少趋势,而极端高温频数在南部古浪和北部靠近沙漠区的民勤呈现减少趋势,其它地区为增加趋势.时间变化上,河西走廊东部极端最高、低气温总体都呈增温趋势,增温幅度极端最低气温比极端最高气温明显;极端最高气温频数总体呈略增加趋势,极端最低气温频数呈明显的减少趋势;极端最高、低气温和极端最高、低气温频数都是6~7a和9~10a周期反映明显;极端最高、低气温增温以及极端高温频数增加和极端低温频数减少都发生了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7.
重庆是一座有名的山城。市区位于长江、嘉陵江交汇地带,为半岛状河间地块。两江交汇处(朝天门)常年枯水位高程约为160米。市区最高处的浮图关高程为394米。市中区东西最长处约7公里,南北最宽处约2.4公里,总面积14.5平方公里。由于河流切割,沿江多陡斜坡,边坡变形破坏现象较普遍。 重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潮湿多雾,一月极端最低温度-1.8℃;夏季炎热,绝对最高气温达44℃。降雨集中在5—9月,多暴雨,最大日降雨量可达200毫米以上。朝天门常年迅期洪水位约为180米;1968年7月洪水位约为180米;1981年7月16日洪水位为193.4米。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北干旱区降雪和极端降雪变化特征及未来趋势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降雪是中国西北干旱区水文系统中关键的组成要素, 同时也是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的因子。利用中国西北干旱区的89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资料结合IPCC-CMIP5气候情景数据, 研究了该区域降雪和极端降雪的时空变化特征, 并分析了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及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1971—2010年, 我国西北干旱区年降雪量显著增加, 但降雪次数却明显减少; 年极端降雪发生次数占总降雪次数的比例不足3%, 但其对年降雪量的平均贡献可达1/4, 且极端降雪量和发生次数的增加是近40年西北干旱区降雪总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极端降雪发生时的气温要比非极端降雪发生时的气温平均高3.3 ℃; 当气温在1 ℃以下, 降雪强度随气温升高而增大, 该变化特征基本符合克劳修斯-克拉伯龙方程理论, 气候变暖是导致极端降雪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在RCP4.5气候情景下, 我国西北干旱区未来年降雪次数将大幅减少, 年降雪量将在(2040±5)年前后达到峰值随后下降, 年极端降雪量和发生次数预计(2060±5)年左右达到峰值; 相比基准期, 2050s西北干旱区所有站点的年降雪发生次数都将明显减少, 区域平均年降雪量将减少5%, 而年极端降雪量和发生次数有微弱的增加, 分别增加约2%和4%。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1990,(4)
我国的灌区,按灌溉水源来分,利用水库、塘坝蓄水的约占31%,由河川自流引水的约占28%,利用泵站提水的约占19%,利用地下水灌溉的约占18%,其它约占4%。不少灌区还实行引、蓄,提相结合,地面水和地下水联合使用。全年有效灌溉面积在1万亩以上的大中型灌区共5281处,共3.11亿亩,占全国灌溉面积的43%。其中3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137处,全年引提水量约在750亿m~3左右,灌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1984,(2)
我县地处渭北高原,地形复杂,自然条件差异大。北部山原多,沟壑纵横,基本无水利设施,南部是大渠灌区,中部原区以机井灌溉为主。全县81个社(镇),371个大队,2476个生产队,总人口60万9千人。总耕地面积一百七十四万亩,有水利设施面积80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71万亩,是一个生产粮棉的县。全县机井分布在  相似文献   

11.
施德鸿 《地球学报》1990,11(1):138-140
<正> 研究区位于东经114°20′—119°15′,北纬35°00—40°15′,北起燕山山麓,西靠太行山脉,南以黄河为界,东临渤海,地处我国著名的华北大平原,面积13.8万km2,海拔标高100m以下。区内主要有海河,滦河水系,年平均气温13℃,多年平均降水量400—600mm,其中75%分布在7—9月份。年蒸发量1000—1400mm,属于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常形成春旱秋涝。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1984,(1)
八三年汛期,我省关中五大灌区在集中降雨之后,地下水位急剧上升,不少村镇农田被淹,棉花减产,秋粮霉烂,群众生活遭受重大损失。现将关中五大灌区汛期地下水动态情况简报如下:一、灌区地下水动态泾、洛、东方红、宝鸡峡和冯家山灌区,是分布在关中渭河北岸的五个大型灌区。灌溉渭北28个县(市)的774.3万亩耕地,是我省主要粮棉生产基地。其中泾、洛、东方红及老渭惠灌区,为河流阶地型灌区,总面积447.34万亩,占五大灌区总面积的58%;冯家山和宝鸡峡灌区的原上  相似文献   

13.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东昆仑夏日哈木超大型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所在矿区出露5个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编号为Ⅰ、Ⅱ、Ⅲ、Ⅳ、Ⅴ)(图1a),围岩均为金水口群变质岩系。夏日哈木120万吨Ni金属仅赋存于Ⅰ号岩体内,该岩体走向NEE(约60°),长约2.0 km,宽约1.4km,地表出露长1.6 km,宽0.5 km,面积约为0.9km2,岩性主要为橄榄岩、辉石岩和辉长岩。Ⅱ岩体由4个小岩体组成(图1),仅在北部辉石岩中见少量  相似文献   

14.
天鹅抱蛋山石英闪长岩与天马山矽卡岩型硫金矿床具有密切的成因关系,通过对闪长岩进行岩相学观察和详细的矿物化学分析来探讨岩体的形成条件及其地质意义。本区闪长岩中斜长石主要为更长石(An=23~30)和中长石(An=31~38),具有正环带结构,指示岩体在形成过程中经历快速抬升的地质作用。早期角闪石为浅闪石,结晶压力为301 MPa~504 MPa,对应的岩体侵位深度为9.9km~16.6km,结晶温度为721℃~761℃;晚期角闪石为镁角闪石,结晶压力为128 MPa~167 MPa,对应的岩体侵位深度为4.2km~5.5km,结晶温度为632℃~692℃。黑云母为镁质黑云母,镁质率为0.45~0.70,说明岩体属于深源系列,其成分特征指示岩体具有壳幔混源的成因特点,结晶温度为650℃~700℃。结合岩体的稀土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分析表明:来自与上地幔的岩浆上侵至中下地壳(约14.7km),并发生同化混染作用和结晶分异演化,随后快速的上侵至近地表(约4.8km),最后冷凝固结为天鹅抱蛋山闪长岩。  相似文献   

15.
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年引水量为7.24亿立米,有效灌溉面积294.4万亩.抽水流量最大的灌区——交口引渭工程,总杨程86米,8级抽水,流量41立米/秒,设计灌溉面积118万亩,127台机组,装机25800千瓦.抽水装机容量最大的灌区——东雷  相似文献   

16.
梁秉坤  刘吉萍 《地下水》1994,16(4):159-161
临汾市位于山西南部,临汾盆地中央,共有26个乡(镇),389个行政村,总面积1304km~2,其中耕地面积453km~2,总人口56万,其中农业40.2万,每一农业人口占耕地0.0011km~2,约合1.7亩。 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临汾市掀起了一场以“改土、兴水、抗旱”为主攻方向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山丘区修建水库、塘坝,深翻土地,蓄水保水;边山峪口区利用小泉小水,建设沟坝地,下湿北阴地;平川区打井配套,修建电灌站,扩大地面积,由于方针正确,措施得力,常抓不懈,经过45年的努力,在一穷二白地基础上建成了2座中型水库,1处自流灌区,3处中型机电灌站,2701眼农用水井,170座小型电灌站,12座小型水库,这些工程的建成,在抗御洪、涝、旱等自然灾害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有力的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截止1993年底临汾市共发展水地面积43万亩,其中井灌面积14.3万亩,小站面积9.8万亩,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17.
燕青 《地学前缘》2022,29(5):372-381
本文利用一个1 km分辨率冰盖模式和11个PMIP4全球气候模式,研究了全新世中期亚洲高山区气候和冰川的变化特征。多模式集合平均结果显示,(1)全新世中期亚洲高山区年平均温度较工业革命前期降低了约0.7 ℃,夏季气温升高约0.7 ℃,冬季气温降低约1.8 ℃,全新世中期年平均降水略微增加(0.5%),但夏季和冬季降水分别增加和减少了约16%;(2)全新世中期亚洲高山区冰川较工业革命前期整体显著退缩,面积减少了约13%,体积减小了约8%。在区域尺度上,全新世中期亚洲高山区北部冰川的面积(体积)减少了约58%(47%),西部冰川的面积(体积)减少了约26%(25%),而南部冰川的面积(体积)增加了约20%(39%);(3)全新世中期夏季升温主导亚洲高山区北部和西部冰川的退缩,而降水增多是亚洲高山区南部冰川扩张的首要控制因子。本研究有助于加深理解全新世中期亚洲高山区冰川的变化格局和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1991,13(2):100-101,94
五丈原万亩井灌区位于陕西岐山县城南25km处的五丈原下,该灌区的节水节能科学管理生产试点工程,被水利部列为农村水利技术推广和开发项目,于1988年7月动工,1990年11月底完成,历时两年多。其间,建成低压输水暗管灌溉系统52个,长30.14km;新修衬砌“U”型渠灌溉系统47个,长22.7km;测改机井15眼,修复机井33眼,新建  相似文献   

19.
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区地温场变化规律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青藏铁路通过约550km的多年冻土区,统计和分析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分布区主要气象台站的资料可以看出,近30a来高原多年冻土区的气候变化总的趋势是向着气温升高的方向发展的,气温的变化对多年冻土热状态的扰动主要表现在地温场的变化上.30多年来高原气温升高0.45℃左右,并引起冻土地温平均升高了0.2~0.3℃.分析青藏铁路通过的多年冻土地区典型地段测温孔资料,发现多年来气候转暖已经使冻土上部(20m以上)地温明显升高,影响深度已经波及到了40m.  相似文献   

20.
邹全  王国亚  贺斌  沈永平 《冰川冻土》2013,35(3):733-740
利用玛纳斯河流域肯斯瓦特站1957-2010年的气温、 降水和洪水径流等资料, 分析了该流域自1957年以来的气候变化以及夏季洪水径流过程对极端气候的响应. 结果表明: 玛纳斯河流域自1957年以来平均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1979年是年均温由下降趋势转为上升的转折点, 并且1978年之后极端高温天气增多, 主要出现在7月份.玛纳斯河年降水量总的变化趋势是波动减少的, 1986年以后降水有所增加, 但只是恢复到多年平均降水量水平的上下波动.降水主要集中在4-8月, 约占年降水量的70%.气温高的月份与降水量多的月份并不完全对应, 如5月份气温较低, 但降水较大; 7月气温最高, 但6月降水量最大; 8月气温较高, 但降水量较少.玛纳斯河年径流主要集中在6-9月, 4个月的总径流量约占全年总径流量的80%, 7月份径流量最大, 约占全年总径流量的28.8%.历年最大洪峰流量呈显著增加趋势, 1993年是最大洪峰流量由下降变为增多的转折点, 而1994-2010年最大洪峰流量基本保持在高位上下波动.最大15日洪量占年径流量的比例较大, 说明洪水过程持续时间较长, 汛期水量较为集中.最大洪峰流量出现时间基本都在7月和8月上旬.玛纳斯河夏季月径流与夏季月气温和降水的关系并不密切, 低度相关, 说明玛纳斯河流域自1993年以来夏季洪水频繁发生, 尤其超标准洪水次数增多、 量级增大主要是由于夏季极端高温和极端降水天气增多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