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前言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是一种具有四条鞭毛的单细胞绿藻。由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研究所分离获得纯种培养,除在北方进行培养试验外,並于一九六○年引种广东,南海海洋研究所和广东水产专科学校两单位进行了扁藻大面积养殖试验,当时培养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代食品和代饲料问题。一九六六年马氏珠母贝人工育苗成功並迅速推广,扁藻作为马氏珠母贝幼体的一种优良活饵料而广泛培养生产。随着我国贝类养殖事业的发展,翡翠贻贝、泥蚶……等经济贝类的人工育苗生产也相继开展,扁藻的使用范围也日益广泛。  相似文献   

2.
在室内人工飼养马氏珠母贝亲贝,进行早春育苗。比常规生产育苗提前二个月。生长快,贝体健壮,经养殖18个月长至壳高7.1厘米,体重52克。60%以上达施术贝标准,相当于常规生产贝苗26个月的生长水平。相对地缩短了养殖周期,提高了经济效益。且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3.
扁藻是一种具有四根鞭毛的单细胞绿藻。我场于一九六五年用作马氏珠母贝幼虫人工食料。经过多年的实践,它是马氏珠母贝浮游幼虫的良好食料之一。随着我国海产动物养殖业的发展,扁藻已被用于翡翠贻贝、紫贻贝及海参幼虫的食料。如何培养好(尤其大面积培养)扁藻,已成为同行者共同关心的问题。遵照毛主席“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  相似文献   

4.
马氏珠母贝早期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氏珠母贝选育系F6代为亲本,采用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解剖授精技术,依照1雄配3雌的原则,建立了8个父系半同胞家系和24个母系全同胞家系,在第8、21、35和50天测定了每个母系全同胞个体的壳长和壳高,以全同胞组内相关分析法估计马氏珠母贝早期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母系半同胞个体具有较大的变异程度,存在着较大的母性效应,父系半同胞组内相关分析法估算的狭义遗传力是马氏珠母贝遗传力的估计值。8-50日龄壳长狭义遗传力估计值为0.11~1.14,壳高狭义遗传力估计值为0.12~1.04,其中利用父系半同胞组内相关法估计壳长的遗传力依次为0.17、0.19、0.12、0.11,壳高的遗传力依次为0.20、0.23、0.13、0.12,属于中等遗传力。马氏珠母贝早期生长性状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表现为一定的正相关,相关系数的范围分别为0.528~0.746和0.747~0.921。在早期生长阶段以壳长或壳高为参数进行选择育种时,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  相似文献   

5.
过去,广东、广西在马氏珠母贝的人工育苗生产中,供给的活饵料只有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一种。亚心形扁藻虽然也是一种良好的饵料,但它的个体较大,运动迅速,在早期阶段的幼体难以摄食。尤其是体质较弱的幼体,往往因不能获得足够的饵料,营养缺乏而逐渐被淘汰,这就是“壳初关”死亡大的主要原因之一。饵料的种类单纯,不能满足不同种类的幼体以及同种类不同发育阶段幼体的需要,是我国南方贝类育  相似文献   

6.
设定温度范围16~40°C,盐度范围10~50,采用复合设计和响应曲面分析法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不同温度、盐度对马氏珠母贝(P.fucata)外套膜Hsp70基因表达量的综合效应并建立模型。采用方差分析(ANOVA)、决定系数等对实验所得回归方程模型进行显著性及拟合度检验。结果表明,温度的一次、二次效应对马氏珠母贝外套膜Hsp70基因表达量影响显著(p值<0.05);盐度的一次效应对马氏珠母贝外套膜Hsp70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值>0.05),二次效应对马氏珠母贝外套膜Hsp70基因表达量影响极显著(p值<0.05);温度、盐度之间的互作效应对马氏珠母贝外套膜Hsp70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值>0.05)且温度的效应大于盐度的效应。经响应曲面分析法和优化,得到马氏珠母贝外套膜Hsp70基因表达量在适宜的温度、盐度范围内呈峰值变化,在温度26.85°C、盐度29.39时,马氏珠母贝外套膜Hsp70基因表达量达到最小值0.95,满意度达到99.36%。建立了马氏珠母贝外套膜Hsp70基因表达量模型方程,其决定系数98.69%,矫正决定系数97.38%,预测决定系数91.42%,模型的拟合度极高,可用于预测马氏珠母贝外套膜Hsp70基因表达量。  相似文献   

7.
在马氏珠母贝、翡翠贻贝……等贝类的人工育苗生产中,投喂的单胞藻饵料量是否适宜,对育苗效果影响很大。投饵量过少,幼虫生长缓慢,严重的逐渐死亡;投饵量过大,幼虫活动力减弱,索饵量减少,严重的可造成幼虫大量下沉、死亡。因此,掌握幼虫各发育阶段对饵料量的要求,并根据水质和幼虫生长活动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投饵,是育苗工作中重要的技术环节。而准确的投饵量,必须建立在对作为幼虫饵料的单胞藻个体数量(浓  相似文献   

8.
粤西沿海与广西沿海一带有马氏珠母贝人工育苗场达数百家之多,但由于种种原因,多数育苗效果欠佳。本文就育苗期间经常出现的面盘幼虫发育参差不齐,壳顶初期前后幼虫大量下沉,附着初期幼虫难变态及附着后脱落等三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马氏珠母贝在插核手术之前进行处理这一工作,大约开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末期,对马氏珠母贝在插核前进行处理的原因是:当时认为生殖腺丰满的珠母贝对插核有妨碍,而且插核的效果较差,容易产生污珠、尾巴珠和素珠,施术贝的死亡率也较高。因此,为了获得生殖腺不丰满的珠母贝进行插核,在马氏珠母贝繁殖季节还没有到来之前,采用抑制生殖腺发育的方法,而在繁殖季节则采用促进生殖腺发育及诱导排放精卵的方法进行术前处理。经过术前处理的马氏珠母贝,生殖腺少了,从而提高了插核的效果。这一观点一直延续到五十年代末期。  相似文献   

10.
<正>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是我国南方养殖的一种重要经济贝类,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主要的海水育珠的主要贝类,用马氏珠母贝育珠是广东、广西和海南沿海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近年来,我国海水珍珠的质量出现明显滑坡,严重地削弱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提高海水珍珠质量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国内科技工作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些工作主要包括对马氏珠母贝养殖群体性状的改良、育珠技术的优化和海水珍珠形成机理的研究[1-5]。  相似文献   

11.
前言瓦片,是马氏珠母贝人工育苗生产中采用的传统附苗器。一九七一年四月,在两广珍珠养殖经验交流学习班上,大多数同志既肯定了瓦片附苗器在生产中使用基本成功的一面,又指出瓦片附苗器存在着下列几个方面的缺点:第一、瓦片附苗器投放前,需经过浸泡、洗刷、绑扎成串、消毒等麻烦手续,费工费时。第二、瓦片附苗器投放时,容易引起育苗池水质的变化,尤其是当浸泡时间不够,洗刷不干净,消毒处理不当时,对水质影响更明显,严重的可致使幼虫大量下沉,造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克隆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新的凝集素分子基因,命名为Perlucin,研究在低温胁迫下马氏珠母贝Perlucin的表达以及与抗低温性状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方法】根据马氏珠母贝基因组中Perluci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克隆Perlucin基因全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Perlucin的结构和理化特征;设计17和22℃(对照)2个温度组,对马氏珠母贝进行低温胁迫实验,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低温胁迫下Perlucin表达量的变化;筛选和比较分析马氏珠母贝耐低温选育系(R)F3和北部湾野生群体(W)的Perlucin外显子区的SNP位点和单倍型。【结果】马氏珠母贝Perlucin全长631 bp,编码152个氨基酸;包含1个信号肽和1个C型凝集素结构域。同源分析表明,马氏珠母贝Perlucin与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Perlucin的亲缘性最近。Perlucin在鳃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足和肝胰腺。低温胁迫时,鳃组织中Perlucin基因在17℃低温组的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2 ...  相似文献   

13.
利用雷州半岛广泛养殖的马氏珠母贝及珍珠生产中大量废弃的珍珠贝体成熟性腺,获取贝类幼体作为饵料来培育斑节对虾苗。通过比较不同投喂方式的对虾幼体的变态率,各时期的成活率和出苗率来探讨贝类幼体替代事部分替代卤虫卵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投喂珠母贝幼体的试验池比投喂卤虫幼体、骨条藻的对虾幼体早期变态率要高。而平均出苗率以投喂卤虫幼体的池最高,为49.8%;投喂珠母贝幼体的池略低,为40.4%;而前期仅投喂  相似文献   

14.
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是我国南方养殖的一种重要经济贝类,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主要的海水育珠的主要贝类,用马氏珠母贝育珠是广东、广西和海南沿海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近年来,我国海水珍珠的质量出现明显滑坡,严重地削弱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提高海水珍珠质量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国内科技工作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些工作主要包括对马氏珠母贝养殖群体性状的改良、育珠技术的优化和海水珍珠形成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采用延绳式、浮筏式、立桩式在外海深水区进行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 artensii (Dunker)]人工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经 11 个月的养殖,其成活率分别为延绳式 56.3% ,浮筏式 32.8% ,立桩式20.8% ,而同期在港湾浅水区养殖时,其成活率分别为浮筏式 28.8% ,立桩式 18.5% 。而且外海深水区养殖马氏珠母贝生长快,个体大,体质强,病害少,附着物少。此外,外海深水区延绳式养殖设施抗风浪能力强,是开发利用外海深水区的一种良好方式  相似文献   

16.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基因表达可反映生物对环境压力的抗逆能力。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和响应曲面分析法研究不同温度(18~34℃)、盐度(20~40)对4种壳色马氏珠母贝GPX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氏珠母贝4种壳色群体GPX基因表达量随着温度和盐度的升高,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温度的一次、二次效应对4种壳色马氏珠母贝GPX基因表达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盐度的一次效应仅对黑壳色马氏珠母贝GPX基因表达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度的二次效应对白壳色马氏珠母贝GPX基因表达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黑、红、黄壳色马氏珠母贝GPX基因表达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温盐协同效应对黑、红、黄壳色马氏珠母贝GPX基因表达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温度的效应大于盐度效应。经响应曲面分析法和优化,得到马氏珠母贝的GPX基因表达量在适宜的温度、盐度范围内呈峰值变化,白、黑、红、黄等4种壳色马氏珠母贝分别在(21.4℃,30.1)、(24.8℃,28.5)、(25.2℃,30.5)、(25.1℃,29.7)等温盐度组合条件下达到最优(低)值(0.072、0.065、0.057、0.078),满意度分别为100%、100%、97%、100%。所建立回归模型方程的决定系数R2范围为0.971 3~0.995 8,校正决定系数R2范围为0.942 6~0.991 5,预测决定系数R2范围为0.713 9~0.968 0,模型拟合度高,模型恰当,可用于预测温度、盐度对4种壳色马氏珠母贝GPX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对马氏珠母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13~33℃范围内,马氏珠母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与体重呈负相关,可用Y=aW表示;在13~28℃温度范围内,马氏珠母贝-b的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28℃时,耗氧率达最大值,温度升高至33℃时,耗氧率反而下降,而排氨率在此温度范围内则呈持续升高趋势;在13~28℃温度范围内,马氏珠母贝呼吸和排泄Q10值分别为1.51~2.71和1.03~2.73,且在该温度范围内,马氏珠母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比值范围为7.29~13.14。方差分析表明,体重、温度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马氏珠母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马氏珠母贝的日常代谢高于标准代谢,耗氧率和排氨率平均值分别提高40.8%和59.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对干露胁迫的响应,为马氏珠母贝健康养殖和遗传育种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不同温度下对马氏珠母贝进行干露胁迫,探究温度对马氏珠母贝干露耐受的影响;筛选出马氏珠母贝干露胁迫敏感组和耐受组,比较两组的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和植核后休养期存活率。【结果】(1)22~34℃条件下,马氏珠母贝干露耐受能力随温度升高及干露时间延长而降低;(2)22℃下,S组和T组的脯氨酸羟化酶(PHD)、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髓样分化因子(MYD88)、热休克蛋白(Hsp70、Hsp20)和凋亡抑制因子(cIAP)6个基因在干露过程中表达量基本呈上升趋势,组间差异显著(P<0.05);(3)植核试验结果表明耐受组植核后休养期的存活率显著高于敏感组(P<0.05)。【结论】马氏珠母贝在高温环境下干露耐受能力降低,在适温条件下耐受组比敏感组表现出较高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利用一个室外露天水容量为187立方米的水泥池进行马氏珠母贝人工育苗,一次育出贝苗5065万只,平均每立方米水体收贝苗27.08万只。室外大池育苗具有耗饵量少,节约人力,培育的幼虫和贝苗生长快和产苗量大等优点,能够迅速提高贝苗总产量,解决目前存在的贝苗(?)足的困难,值得提倡推广。  相似文献   

20.
以马氏珠母贝快速生长选系F3为材料,以常规技术插核操作并进行海区养殖,育珠期结束,测量育珠母贝的壳长、壳高、壳宽、总质量与壳质量共5个生长性状指标,以及商品珍珠质量与珍珠层厚度,分析育珠贝生长性状指标与珍珠层厚度及珍珠质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马氏珠母贝的生长性状与珍珠层厚度及珍珠质量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值<0.01);壳长、壳高、壳宽、总质量、壳质量与珍珠层厚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81、0.412、0.418、0.457、0.456;壳长、壳高、壳宽、总质量、壳质量与珍珠质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67、0.468、0.380、0.556、0.644。通过改良马氏珠母贝养殖群体的生长性状能够有效提高珍珠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