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地质大会是一个学术性的国际组织,它由美国的詹姆斯·霍尔(JamesHALL)、加拿大的T·斯特利·韩特(T·Sterry HUNT)为首的11人于1875年发起,并组织了国际地质大会创立委员会.由  相似文献   

2.
访苏见闻——介绍苏联的几种电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83年3月至6月参加了由联合国和苏联联合举办的电法讲习班,讲习班上介绍了当今在苏联所进行的各种地面和地下的电法勘探。这里仅就讲习班期间所了介的苏联电法工作概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和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联合举办的“地球科学前缘:地球·环境·人类活动”国际学术研讨会于6月14—17日在成都理工大学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和国内的20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IPACES是由海外杰出华人地球科学家组成的一个非盈利性学术组织,该组织致力于促进中国地球科学的发展及中国与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等国家在地学领域的合作研究。会议由研讨会主席、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黄润秋教授和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主席、美国Univers…  相似文献   

4.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尼泊尔水资源部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区域性冰雪水文讲习班,于1983年3月1日至14日在尼泊尔的加德满都举行。该讲习班旨在培训冰雪水文方面的科学工作者,交流工作经验。 该讲习班的讲演者为奥地利英斯布鲁克(Innsbruck)大学的迈克·孔(M.Kuhn)  相似文献   

5.
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和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联合举办的”地球科学前缘:地球·环境·与人类活动”国际学术研讨会于6月14日在成都理工大学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及国内的2 0 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IPACES是由海外杰出华人地球科学家组成的一个非盈利性学术组织,该组织致力于促进中国地球科学的发展及中国与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等国家在地学界的合作研究。会议在研讨会主席,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黄润秋教授,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主席,美国Universityo…  相似文献   

6.
浩明 《探矿工程》1978,(4):55-57,12
最近几年,在世界市场上才出现高转速金刚石钻机。目前已知的这种钻机有六个类型,是由下列公司生产的:瑞典“阿特拉斯·科普柯”(图1)和“别尔戈曼·包尔”、加拿大“斯密特父子”公司和美国“长年”公司(图2)。由于每种钻机实际上具有单独的类型尺寸,最好是结合公司商品说明书参看其具体的技术性能(见附表)。  相似文献   

7.
应加拿大滑铁芦大学地质系主任J·P·Greenhouse教授和D·c·Nobes博士的邀请,笔者于1989年12月至1990年12月赴该系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进修学习与合作研究。其间完成了方向频谱分析及滤波、欧拉反褶积确定南安大略区的构造格架课题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将另文发表)。此课题属于加拿大岩石圈探测计划所属的大湖区深部地质剖面的研究内容。为此有幸接触到这个举世瞩目的国际多学科的深部地质计划的一些情况。仔细了解并研究这个深部探测计划的动向,对开展我国的深部地质研究和大剖面计划无疑会有许多  相似文献   

8.
Ⅻ届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INQUA,1987.7.31.—8.9.)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召开。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共958人出席了会议。(中国代表19人)。上届执委会主席法国第四纪地质学家H.Faure届满卸职。新的执委会由加拿大第四纪地质学家N.W.Rutter任主席,M·N.Alekseev(苏联)、Bowler(澳大利亚)、Gullentops(比利时)和刘东生任副主席。会议还决定下届大会1991年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9.
由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联合国亚太地区经济与社会委员会(ESCAP)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举办的区域性都市水文学讲习班于今年3月16日至20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参加讲习班的有10个国家和地区共29名水文和气象工作者。我国水利部派出了温灼如(南京水文研究所)和陈科信(上海市水文总站)两同志参加了这次讲习班,受到了热情的接待。讲习班由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水资源部A·J阿斯库(A·J Askew)博士主持,并有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土木工程系P·威斯纳(P·Wisner)博士,澳大利亚蒙拉什大学土木工程系G·P·科德纳(G·P·Codner)博士,泰国曼谷工学院水资源工程系S·塞尔瓦林根(S·Selvalingam)博士和菲律宾公共工程部防洪排涝局主任L·  相似文献   

10.
硫同位素地质研究工作开始于四十年代末期,第一批研究成果于1949年分别由H·G·舍德、J·麦克纳马拉、C·B·柯林斯在加拿大和A·B·特洛菲莫夫在苏联发表.硫同位素地质研究工作虽然开始较晚,但二十多年来发展迅速,目前研究的完善程度、应用范围以及投入的研究力量等方面,都超过了较早开始研究的氧、碳、氢等元素而与铅成为稳定同位素地质研究中最重要的两个元素.自然硫有四种同位素,它们的丰度分别为:S~(32)-95.O%, S~(33)-O.74%,S~(34)-4.2%, S~(36)-O.014%.S~(33)、S~(36)含量少,其丰度变化难于测定,所以在同位素地质工作中以S~(32)/S~(34)比值代  相似文献   

11.
应冶金工业部的邀请,加拿大地质调查所高级资源地质学家格罗斯(G·A·Gross)博士于1988年9月5日至10月5日第二次来我国冶金地质系统进行野外考察、讲学和找矿技术等学术交流和咨询工作。由冶金工业部天津地质研究院高级地质工程师王守论同志陪同参观考察了铁矿7处(内蒙白云鄂传稀土、泥、铁矿床、山西五台的板峪和山羊坪铁矿、吉林板石沟铁矿、辽宁鞍山胡家庙子和西鞍山铁矿);金矿2处(山西五台的后所金矿和茶坊金矿)。并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科技期刊编协(筹)委托陕西编协主办的科技期刊编辑学讲习班八月八日~十九日在西安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近三百名科技期刊编辑参加了学习。讲习班以科技期刊编辑学为内容进行专门探讨、研究,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授课中,教师就科技期刊编辑学所涉及到的科技期刊的作用地位、组稿审稿、版权与计量、编辑工  相似文献   

13.
据 M·Bonnemaison 等人报道,含金剪切带的地球化学特征是由主要元素、示踪元素和探途元素组成:①主要元素开始产于围岩中,但金的矿化使这些元素的富集发生了变化;②示踪元素由矿化溶液带入,具有半区域矿化构造的特征;③探途元素局限在矿化带,反映了再活化和富集现象,构成了示踪剂。在法国Variscan 基底,砷总是产于含金剪切带中。这与横切加拿大魁北克卡迪拉克盆地的火山沉积岩的构造梧  相似文献   

14.
1981年1月12日至16日,水文局在京举办了“水文业务综合子计划”(HOMS)讲习班。参加讲习班的有流域机构和有关省水文总站、科研设计部门、高等院校,水文仪器厂的代表共17人。世界气象组织派项目总顾问巴恩斯参加了讲习班。 HOMS讲习班是水文资料中心项目1981年工作计划的一项活动,主要任务是:(1)通过学习讨论,  相似文献   

15.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166项(IGCP№·166)《含煤岩系对比计划》由苏联P·P·季莫非耶夫负责,已组成了国际工作组,目前已有苏联、英国、西德、法国、美国、加拿大、捷克、波兰、匈牙利、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日本、南朝鲜、荷兰、比利时、哥伦比亚等国家参加.他们先后于1978月11月(莫斯科)1979年5月(美国)、1980年6月(伦敦)、1981年6月和1983年9月(马德里)召开了五次国际工作组会议,制定了研究方案,确定了七个研究课题和研究计划:1.含煤岩系地层对比  相似文献   

16.
地矿部物化探局于八四年十月十五日至九月十四日在北京办了磁测资料处理讲习班。参加讲习班的同志们对磁测处理成果,方法进行了交流,并展开了专题讨论;还聘请了五位老师对一些新的方法技术作了专题讲座。现将交流,讨论的概况摘记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实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及包裹体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热力学在成岩成矿实验领域应用》讲习班于8月26日在贵阳胜利结业。参加这次讲习班的学员共78名。平均年龄40岁左右。为期一个月。讲课内容分为基础部分(48学时)和应用部分(52学时)。分别由中国科技大学饶纪龙副教授和武汉地院北京研究生部周珣若副教授、贵阳地化所林传仙副研究员和张哲儒助理研究员讲授。  相似文献   

18.
1983年8月1日至20日,省地质学会在昆明举办《理论地层学》和《古地磁学》讲习班,聘请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守信、助理研究员刘椿分别主讲。这期讲习班共有学员83人,他们来自江西、湖南、贵州、广西、陕西、云南六个省区的地质系统与科研、教学单位。讲习班开始,省科协副主席、省地质学会理事长李希(贵力)高级工程师致开幕词。鼓励学员们努力学习,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讲习班  相似文献   

19.
以格罗斯(G·A·Gross)为组长的加拿大铁矿考察组一行六人于五月二十日至二十一日在我院进行了学术考察和交流活动。 外宾参观了陈列馆、中心实验室和成岩成矿实验室,听取了“东北南部地区太古代地质及铁矿的形成问题”,“大栗子富铁矿床地质特征”和“鞍山式铁矿磁性研究”等  相似文献   

20.
南伊利诺斯大学的琼·方亦在电力研究学院的支持下,提出了评价煤源的地质统计学(在数量和质量上)。加拿大地质调查局一直研究在评价煤源中使用计算机的可能性,主要是为在艾伯塔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的煤田中的使用,这是一种适合于构造复杂地区的调查方法。最近,巴黎埃可拉得矿山地质统计中心的玛格丽特·阿姆斯特朗发表了一篇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