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地层学的意义 地层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地层划分、对比的概念和理论是地层学的精髓。地层划分的概念在根本上决定地层学研究的范畴、内容和方法。不同的划分概念又是不同的哲学观点在地层学这门自然科学中的反映。 地层划分、对比的概念最集中地体现在人们所制定的地层规范中,而地层规范是一般指导地层实践(地方或区域地质测量、矿产地质调查与勘探、资源开发以及编制有关的地  相似文献   

2.
<正> 化学地层学(Chemostratigraphy)是根据物质化学性质的规律性变化来研究地层的一种边缘地层学研究方法。在传统的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应用受到极大限制的条件下,如对前寒武系地层、“哑地层”、不同沉积相区之间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或仅有少数钻井地层资料时,化学地层学有可能成为远距离、大区域之间海相地层精确划分、对比的工具。岩层中的化学元素(包括常量、微量、稀有元素和有机元素)及稳定同位素组成,虽然可能受到沉积时期海水循环、大气与气候、有机碳产率及成岩过程  相似文献   

3.
地层学是地质学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是地质工作的基础和支撑。近年来甘肃省地层古生物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积累了一批为全省地层研究修史立典的材料,及时总结这些成果素材,按照最新的理论、方法对区域地层进行划分、对比和精准化研究,是一个省区基础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系统总结和梳理近年来甘肃地层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按照时间顺序和学科特点,系统性提出了按照多重地层划分对比理论和《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2016年版)和《中国地层表》(2014)的框架和序列,全面提高甘肃地层研究精准度,为全省地质调查和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支撑;对全省不同地区和不同地质单元地层界线层型和单位层型进行对比研究和厘定,建立新一代甘肃地层表的建议和路径。  相似文献   

4.
<正> 黄土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厚度大,连续沉积,对地层便于划分和对比。在以往,对黄土地层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生物地层学、气候地层学、岩石地层学等方法。六十年代,刘东生等在大量工作的基础上对黄土地层的划分提出了一个典型的模式,即晚更新世——马兰黄土;中更新世——离石黄土上部、离石黄土下部;早更新世——午城黄土。这一标准模式在地学界一直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黄土磁性地层学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使得黄土地层学的划分和对比工作前进了一步。本文利用黄土的热释光年龄及其他年龄值,对黄土的年代地层学及其几个主要地层界线进行划分和对比,提出来,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5.
试论传统地层学与层序地层学间的统一性和继承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不少文章尝试用层序地层学理论来改善传统地层界线 ,其中鲜有论及传统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关系的。从地层成因和地质学史的角度出发 ,传统地层学与层序地层学的统一性在于它们都是沉积环境及其变化的反映 ,在一定尺度的空间范围内 ,沉积环境的变化是有序的和同步的 ,传统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是不同尺度、不同精度的时间地层和等时地层对比。地质学的研究经历了从静态描述到动态成因再到动力学机制三个阶段。传统地层学与层序地层学间的继承性在于它们是地层学发展中的前两个必然阶段。传统地层学与层序地层学间统一性与继承性及地层记录不均一性和不完整性使综合地层研究成为必然与必需。在渤海海域地层研究中以传统地层为框架 ,层序地层为细分原则的研究方案很好地解决了渤南地区新近系底界的划分问题。  相似文献   

6.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层序地层学是建立在地震地层学,测井地质学、过程沉积学、古生物学、同位素地质学等多个学科基础上的研究等时年代地层格架中具有成因联系的,旋回岩性序列间相互关系的综合学科。它提供了一种沉积岩在三维空间的划分与对比分析的新方法,而不同于岩石地层对比原则,客观地恢复了沉积岩垂向叠置顺序和横向相关关系。本文分析了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控制因素等方面的最新认识,总结了层序地层学4大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化学地层学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智勇 《地层学杂志》1999,23(3):234-240
化学地层学是利用岩层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演变规律及含量分布特征进行地层的划分和对比,进而推断地层形成时的地球化学环境的一门地层学分支。根据所采用的化学信号,化学地层学可进一步划分为放射性同位素地层学、稳定同位素地层学、分子化学地层学、有机碳和碳酸盐碳化学地层学和元素化学地层学等。  相似文献   

8.
<正> 地层学作为地质学的一部分发展至今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十八世纪后期至十九世纪初期主要是一般性原理的建立阶段,其后各国地层学家在区域性的地层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又不断地完善地层学和修正地层学的基本原理,但都限于五大洲的陆地范围之内。这一阶段可称为经典地层学的研究阶段,这也是地层学研究的基本范畴,目前绝大部分的地层学研究还限于这一范畴之内。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大致从本世纪的四  相似文献   

9.
地层学和稳定同位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最近二、三年内,国外地质文献中出现了一个新名词——稳定同位素地层学(Stable isotopic stracigraphy)。这个名词的涵义是利用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变化来研究地层的发育,进行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并解释地层的成因。它把地层学与同位素地质学结合在一起。它们的结合虽然为时不久,但笔者感到,它会成为地层学中的一个有力的研究手段,进而可  相似文献   

10.
侯鸿飞 《地质论评》1980,26(4):368-371
人们普遍认为地质学领域中几乎很少有不涉及时间概念的问题。地质学的统一原则是地质事件所发生的时间顺序和对比。为了解决全球性地质问题,要求地层学和古生物学在解决世界地层对比方面发挥更大的潜力。用生物地层学、同位素年龄测定、古地磁这“三位一体”的方法,建立国际统一的时间标尺(Time-Scale),是当前地质界的重要任务之一。正确的对比首先要求正确的划分各系、统年代地  相似文献   

11.
刘汉男 《山东地质》1995,11(1):12-17
本文从现代理论地层学的概念出发,对华北二叠纪地层划分对比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①岩石地层、生物地层与年代地层的含义;②岩石地层基本单元--组的划分;③岩石地层对比与年代地层对比;④重要标志层在区域对比中的作用;⑤华北二叠系上、下统分界线的划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暴露了在地层划分对比中,因长期受传统地层学与统一地层划分某些观点的影响所产生的问题,今后应该注意什么和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12.
<正> 围绕地质时间坐标的建立和优化,地层学经历了三次重要革命,形成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地层学形态:斯坦诺地层学(1669)、史密斯地层学(1817)和高分辨率地层学(1968)(表1)。高分辨率地层学的显著特色是划分、对比出的主体地层单元的持续时间必须小于百万年级,十万年级至千万年级高分辨率地层划分对比和高分辨率地质时间坐标的建立可望通过对地层记录中 Milankovitch 旋回和 ENSO 事件沉积的高分辨率地层学研究实现。  相似文献   

13.
<正> 随着地质生产的发展,地层学特别是生物地层学的研究进展很快并已取得可喜成就。但是运用多门类古生物进行地层划分时,经常还会存在地质年代的分歧意见,甚至于同一门类古生物的不同组合的差异,也可能出现不同地质年代意见,造成生物地层划分对比的困难。在漫长的地质历程中,生物的发生、发展、演化、迁移、绝灭、埋藏等过程和地质变迁  相似文献   

14.
地层学的几个基本问题及中国地层学可能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鸿祯 《地层学杂志》2006,30(2):97-102
对地层学的几个基本问题,包括地层分类、国际地层表的建立、全球地层标准剖面及剖面点进行了讨论。在各种地层分类体系中,年代地层学和岩石地层学是分类中的主体,其他系统都居于补充或从属的地位。国际地层表是地质学的基本文件和地学研究的主要参照,其建立的基础应是地史上关键性地质事件的记录,其方法应是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前寒武纪与显生宙划分的建立标准应是一致的。国际地层委员会制订的GSSP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所定点位不够稳定,点位以外无法对比,在实践上和认知上都有不足。可考虑用多学科综合研究,寻觅接近等时的物理界面取代剖面点作为地层界面。在中国地层研究方面,以三次全国地层会议为准,分阶段概括论述了半世纪以来做出的主要成果。对今后中国地层研究的可能趋势提出了一些看法。主要是:应从系统论、整体观和复杂性观点的高度开展多学科的融合,共同解决地层的时空关系和划分对比等复杂问题;应当扩大服务面和扩展研究面,着重开展以古环境和古气候为中心的地层研究,协助解决与经济建设中的资源与环境两大主题有关的地质课题;制订2008年后的中、长期规划,改进GSSP程序,持续完善《国际地层表》这一永恒任务;开展高分辨率、高精度地层学研究,建立融合及协调多种分支学科的综合地层学;扩大地层学对整个地球科学的服务,使中国地层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火山灰年代学涉及火山灰在地层学中的应用,简单说来,即用火山灰层进行测年和地层对比。这样的研究,如果做得好可以建立可靠的地层划分框架,这是许多地质学研究的先决条件。近年来,新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火山灰的鉴别和年代测定。激光消融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计(LA-ICPMS)可在单颗粒上做快速、全面的痕量元素分析。用40Ar-39Ar激光消  相似文献   

16.
《地学前缘》2016,(6):246-252
高分辨年代地层系统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基础。高分辨综合地层学试图建立分辨率小于一个生物带的地层单元并使地层对比的误差小于一个生物带。本文将目前用于建立年代地层系统的方法划分为三类:生物地层学、现代地层学的不同分支学科和同位素年代地层学,讨论了不同地层学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任何一种地层学方法的分辨率都是有限的,综合地层学为实现地层高分辨划分和高精度对比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生物地层建立可信的相对年代地层格架,现代地层学手段有助于实现高分辨划分和高精度对比,同位素年代地层学赋予生物地层界线和其他地层界线绝对年龄。三者结合共同构成了高分辨综合地层学。  相似文献   

17.
<正> 古生物和地质学都是地质科学的基础学科,对地质科学的发展关系重要。广义的地层学是研究成层岩石的相互关系及其时、空的分布规律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地层的层序和时代及地理分布,地层分类、对比以及各种岩层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而古生物学则正是根据保存在地层中的各类化石,研究地史时期生物的形态、构造、分类、分布以及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18.
“自然界线”在地层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训练  苏文博 《现代地质》1999,13(2):253-254
自然界线是地质历史时期自然事件的物质纪录,反映了地层发展的自然阶段性和突变点,一般具有明显的地质标志。关于自然界线在地层划分对比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直是地层学争论的一个焦点。70年代以前的传统地层学以“自然事件”作为年代地层单位的划分依据,界线一般都选择...  相似文献   

19.
高分辨率地层学与Milankovitch旋回和ENSO事件沉积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围绕地质时间坐标的建立和优化,地层学经历了三次重要革命,形成了三种有代表性的地层学形态:斯坦诺地层学(1669年)、史密斯地层学(1817年)和高分辨率地层学(1969年)。高分辨率地层学的显著特色是划分、对比出的主体地层单元的持续时间必须小于百万年有。十万年级至千年级高分辨率地层划分对比和高分辨率地质时间坐标的建立可望通过对地层记录中Milankovitch旋回和ENSO事件沉积的高分辨率地层学  相似文献   

20.
台湾省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福建省地矿局台湾省地层研究组(福建省地质矿产局,福州,350003)地层学是地层领域中的基础学科。随着现代地层学和沉积学的发展,地质学家普遍认识到沉积地层叠复是在复杂的侧向堆积过程中形成的,且岩石地层单位具有普遍的穿时性。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