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据国土资源网消息:经过青海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大队数年的地质勘查,青海省泽库县瓦勒根金矿岩金找矿普查获得重大突破,至2008年底获概算金资源量达24吨。瓦勒根金矿是在西秦岭地区青海境内首次发现的岩金矿床,矿区范围大,找矿前景好。通过对该矿区成矿规律的研究,对今后在青海黄南地区及全省岩金找矿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青海省瓦勒根金矿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
乔小芳 《矿产与地质》2011,25(4):345-348
介绍了X射线荧光法工作原理及其在金矿勘查的物理基础和寻找金矿依据,通过在桂北金矿区勘查的应用,表明了该方法可缩小找金矿的靶区,确定隐伏金矿体位置,划分金矿体的边界,达到缩短找矿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金矿成矿地球动力学环境以及矿床基本地质特征等,将中国金矿床类型归纳为11 类,其中以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中深成侵入岩体内及其外接触带型、卡林-似卡林型、浅变质碎屑岩中热液型、陆相火山岩型等为主要找矿类型;成矿年代以中生代、新生代为主。在中国Ⅲ级成矿区带划分基础上,总结研究大地构造单元、地质演化、成矿地质条件、空间分布特征、金矿类型、区域成矿要素、资源量等,初步厘定42 个金矿集区,其空间呈集中分布特征。根据金矿勘查单位面积的钻探数量,初步将中国金矿集区划分为高、中、低工作程度区,高程度区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除砂金矿外,中国88.12%的岩金(伴生金) 矿探矿深度在500 m 以上,说明探矿钻探验证偏少、偏浅。文章还探讨了中国金矿集区资源找矿潜力,提出了勘查找矿方向和建议,指出中东部老矿山深部、外围和西部金矿集区特别是位于新疆、青海、西藏等地区的,是未来找矿潜力重点区域,未查明资源储量巨大。  相似文献   

4.
2013年探矿工程十大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中国岩金勘查第一深钻”顺利终孔,终孔孔深4006.17 m,创多项全国钻探新纪录 “中国岩金勘查第一深钻”山东莱州三山岛西岭金矿区ZK96-5孔终孔,终孔深度4006.17 m,终孔口径75 mm。该孔由山东黄金集团地勘公司设计,山东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负责施工,设计孔深4000 m,于2010年9月18日开钻,2013年5月29日终止钻进,历时985天。  相似文献   

5.
张敏  李国宏 《探矿工程》2010,(11):15-15
本刊讯 中国岩金勘查第一深钻项目于2010年11月9日在地处胶东半岛的山东莱州市开钻。这一项目位于莱州市三山岛西岭矿区,钻孔设计孔深4000m,为目前国内金矿勘探第一深钻。承担钻探施工任务的是山东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勘查院。  相似文献   

6.
云南维西大宝山铜(银)多金属矿区通过近年的地质勘查,探明的铜资源量已达中型规模。在以铜、银为主的找矿过程中,发现矿体中有金矿化显示,经进一步调查证实,本区铜(银)矿体中金矿化普遍,且有一定强度。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区的金矿勘查成果,研究认为,该区金矿找矿潜力较大,今后应重视金矿的综合勘查。  相似文献   

7.
王慧平  朱粉利 《云南地质》2012,(3):351-353,330
双沟金矿常规找矿方法难有突破。用地电化学勘查法(CHIM)对矿区深部开展隐伏矿预测,共圈定金异常4个,经钻探工程验证,深部已发现金矿脉。  相似文献   

8.
勘查地球化学是快速寻找黔西南金矿的重要方法和技术手段.30年来,根据勘查地球化学圈定的金异常,为找寻肉眼难以识别的微细浸染型金矿提供了重要找矿线索和直接找矿靶区,并取得显著的找矿效果.黔西南金矿勘查地球化学的历史和研究表明,该区金的成矿地球化学条件优越,金地球化学块体内部结构及其套合的地球化学模式谱系预示尚有较大资源远景和找矿潜力.勘查地球化学需要结合地质、物探、遥感等方法,在新深度、新理论、新领域上进一步指导地质找金工作,才能不负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甘肃地质》2011,(1):F0002-F0002
日前,由中国地质学会组织评选的2010年度全国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评选揭晓,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省玛曲县格尔珂金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10.
莱州寺庄金矿床深部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通过对山东省焦家断裂金矿带近5年的深部地质找矿工作,在该带南部地段的寺庄金矿床的深部发现了特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该深部金矿床与产于第一矿化富集带中的浅部金矿床之间有100~250 m垂深的无矿间隔,构成第二矿化富集带.通过深部勘查,寺庄金矿床深部范围内共圈出Ⅰ、Ⅱ、Ⅲ号3个矿体群、163个矿体.其中,在主裂面下盘的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带内发现了规模较大盲矿体Ⅰ-1号矿体,其资源储量占总量的39.39%,取得了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笔者从寺庄矿区地质特征、寺庄金矿床深部地质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对同类型矿床的深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金矿资源比较丰富,原生金矿,砂金矿以及伴生金矿均有。其中松树南沟金矿物化探方法找矿效果较好,特别是磁法和次生晕方法很有效,起到了间接和直接的找矿效果。 一、矿区地质概况 松树南沟金矿位于红沟矿带的中部,属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矿区构造简单,为一走向北西西,倾向南西的单斜构造。地层为上奥陶统下火山岩组,以细碧玢岩为主,其  相似文献   

12.
岩金矿床类型很多,但就西藏已经勘查或正在勘查的矿区而言都呈现出构造蚀变的特点,反映了热液矿床的形成过程和作用方式。本文基于大型、超大型矿床与巨型构造的藕合关系以及热液矿床与地热系统之间的成生联系,将西藏相关的岩金矿床分为两类:海底水岩界面上下 形成的喷流型矿床;水热流体发生于地球内部的构造蚀变岩型(或充填交代型)矿床。论述了岩金矿成矿的区域背景和已知矿区的成矿条件与保存条件。分析了制约岩金勘查突破的主要因素。明确提出了藏北、藏中南、藏东地区的岩金勘查思路。  相似文献   

13.
《山东地质》2012,(2):73-76
一等奖 1.山东省莱州市新立村矿区金矿(深部及外围部分)详查报告(山东黄金集团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4.
熊耳山西段银铅矿找矿地球物理标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瑜麟  张林 《矿产与地质》2003,17(Z1):472-474
通过对铁炉坪、蒿坪沟银铅(金)矿区物探工作的研究分析,结合地质化探工作,提出了在熊耳山寻找构造蚀变岩(破碎带)型银铅矿脉的找矿标志和工作方法.并利用两矿区的勘查验证结果,结合地物化找矿标志,对两矿区外围预测区的找矿前景进行了类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瓦勒根金矿床地处西秦岭,是在西秦岭成矿带青海省境内发现的唯一一处大型金矿床。通过分析瓦勒根矿区地质背景、矿床(体)特征、岩(矿)石化学成分及含量,认为金矿体主要产于早、中三叠世隆务河组的由碎屑岩、碳酸盐岩构成的沉积岩和中酸性侵入岩容矿岩石中,矿石由含金矿物呈浸染状分布在容矿岩石中构成,就位于断裂空间,严格限制在断裂破碎带中。金矿床的形成是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沉积作用的综合产物,金矿床的形成受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和成矿作用3个要素共同制约。区域上与甘肃境内合作、夏河金矿化带相连,其成矿背景与枣子沟金矿、寨上金矿、大桥金矿、阳山金矿及南部玛曲-南坪金成矿亚带的大水、忠曲金矿一致,矿床成因特征非常相似,同属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新疆地质》2012,(Z1):2+73
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以下简称第一区调大队)的前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第十三地质大队,成立于1955年5月,是全国最早组建的四个专业区调队之一,先后获得  相似文献   

17.
2021年是新疆地质勘查"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按照"三系、两带、一块加一缘"成矿规律新认识,优化布局,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强地质矿产勘查,在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中生代凹陷盆地、木吉金矿带、土屋-黄山铜镍矿带、西昆仑-阿尔金锂铍矿带及阿尔金皮亚子达坂萤石矿带,取得了页岩气、金、铜、镍、稀有金属及萤石矿等找矿新进展;生态...  相似文献   

18.
杨成栋  杨富全 《地质学报》2015,89(Z1):117-119
<正>萨尔朔克金多金属矿隶属哈巴河县,位于阿舍勒铜锌矿NNE向约5.7 km,与阿舍勒铜锌矿位于相同的构造背景上,是一个与潜火山热液有关的矿床,是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物化探大队1996年进行"萨尔朔克1∶5000金异常查证"时发现的小型金矿。2008年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区调大队完成了详查工作,在深部又发现了铜铅锌矿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地质》2011,(1):64-64,F0003
浙江省第一地质大队成立于1958年,是浙江省地质勘查局下属的综合地质勘查单位。大队下属5个全资子公司(浙江省山水建设有限公司、浙江省地质矿产工程公司、浙江省地矿勘察院、浙江国途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浙江省地质物资供销公司)。  相似文献   

20.
“十五”是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矿产勘查在煤、铀、铁、金、银、铜、镍、铅、锌、锑、钨、钼、钒、钾盐及特色非金属矿产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十一五”新疆的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布局调整为“主攻西天山,深化东天山、阿尔泰山。开拓昆仑、阿尔金山”。主攻煤、铁、铜、镍、铅、锌、金、铀、钨等国家和自治区急需的矿产.加大对重要成矿带的找矿力度。努力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