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辽宁气象》1998,(1):42-42
本刊讯最近,辽宁省档案局下发文件.公布71997年度辽宁省档案局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其中由辽宁省气象档案馆高级工程师顾节经和辽宁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馆员顾群共同主持完成的“辽宁省气候灾害影响粮食产量的规律预测”科研成果荣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2.
4月29日,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辽宁省新闻出版局在省出版大厦会议厅隆重召开了’95辽宁省优秀期刊表奖大会。表奖会上,《辽宁气象》再次被评定为辽宁省一级期刊。 去年年底,根据省委宣传部、省科委、省新闻出版局《关于颁布<辽宁省期刊等级评审分级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由辽宁省气象台、辽宁省气象学会举办的2004年度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于2005年3月18日在辽宁省气象台举行。来自辽宁省气象台、辽宁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民航东北空管局气象中心、辽宁省专业气象台以及9个市地气象局30多名技术人员参加了交流会。  相似文献   

4.
6月22日,由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辽宁省新闻出版局组织有关专家对辽宁省期刊进行期刊评审定级评比中,《辽宁气象》被评定为1994年度辽宁省一级期刊。 为探索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期刊出版事业发展模式,实现优胜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10月9日下午,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科委和辽宁省新闻出版局在辽宁省出版大厦联合召开辽宁省优秀期刊表彰大会。对34种期刊颁发了1994年度一级期刊证书。  相似文献   

6.
6月22日,由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辽宁省新闻出版局组织有关专家对辽宁省期刊进行期刊评审定级评比中,《辽宁气象》被评定为1994年度辽宁省一级期刊。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前期海洋和大气的何种信号对辽宁省秋季降水产生影响,为辽宁省秋季气候预测业务提供理论支持.利用1961—2012年辽宁省53个气象站月平均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位势高度场、海平面气压场资料及由NOAA重构的月平均海温场资料,分析了辽宁省秋季降水的异常特征.通过相关分析方法,寻找海洋和大气中影响辽宁省秋季降水的前期信号;并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预报方程.结果表明:1961—2012年辽宁省秋季降水EOF第一模态在空间上表现为全省一致的异常特征,且辽宁省秋季降水随时间呈减少的趋势.前期5、7月和8月北大西洋海温三极子、5月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和5月北太平洋涛动对辽宁省秋季降水全区一致的模态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可作为辽宁省秋季降水的预报因子.北大西洋海温三极子、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和北太平洋涛动呈正位相时,辽宁省秋季降水全区一致偏多,反之秋季降水全区一致偏少.  相似文献   

8.
消息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刊编辑部和个人又获殊荣  本刊讯 记者何军报道 记者不久前从辽宁省科技厅 [2 0 0 4 ]2 6号文件获悉 ,本刊编辑部和副主编 (专职 )、编辑部主任李昌杰分别被辽宁省科技厅授予“2 0 0 4年度辽宁省科技期刊优秀编辑部”和“2 0 0 4年度辽宁省科技期刊优秀编辑”称号。为科教兴省和进一步推动我省科技期刊总体质量的不断提高 ,表彰各科技期刊编辑部、杂志社及广大编辑工作者的贡献 ,辽宁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通过层层评审 ,决定授予我省 4 4个编辑部、杂志社为“2 0 0 4年度辽宁省科技期刊优秀编辑部”和 4 8名同志为“2 0 0 4年度辽宁省…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6月 18~ 19日 ,我省 6名气象科技工作者相聚在辽宁大厦 ,参加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他们是 :辽宁省气象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气象局副局长刘万军 ,辽宁省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辽宁省气象科研所副所长王奉安 ,沈阳市气象学会理事长、沈阳市气象局局长刘桂芬 ,阜新市气象学会理事长、阜新市气象局局长崔广 ,丹东市气象学会理事长、丹东市气象局局长柳淑萍 ,鞍山市气象学会副理事长、鞍山市气象局副局长王绍良。刘万军、王奉安当选新一届常委。会议听取和审议了辽宁省科协第五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审议通过了《辽宁省科…  相似文献   

10.
何军 《辽宁气象》2004,80(4):11-11
记者不久前从辽宁省科技厅[2004]26号文件获悉,本刊编辑部和副主编(专职)、编辑部主任李昌杰分别被辽宁省科技厅授予“2004年度辽宁省科技期刊优秀编辑部”和“2004年度辽宁省科技期刊优秀编辑”称号。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近年来我省气象部门围绕业务工作积极开展科研工作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日前 ,辽宁省气象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对申报科研成果奖励的科研项目 ,从科学技术水平、推广应用情况、发表科技论文、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定 ,共有 10项科技成果获 2 0 0 4年辽宁省气象科研成果奖。其中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和辽宁省气象台共同完成的“辽宁省城市环境气象业务服务系统研究与建设”获一等奖 ;大连市气象台的“大连地区及黄渤海域海浪海雾预报服务系统”获二等奖 ;辽宁省气象台的“辽宁省分县指导预报方法研究”和“辽宁省决策…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5—2015年辽宁省地质灾害调查的历史资料,分析了辽宁省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不同类型地质灾害和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等不同等级地质灾害的组成及时空分布特征,总结了辽宁省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强度特征、易发区和高发期。结果表明:辽宁省地质灾害具有种类多、分布广、频次高和强度大的特征,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为主,灾害等级以小型为主。2005—2015年辽宁省每年均有地质灾害出现,但每年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存在较大差异。5—8月为辽宁省地质灾害的高发期,其中8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最多且影响最重。辽宁省地质灾害多发于山脊两侧与平原或丘陵交界的沟壑处,丹东地区地质灾害出现次数最多。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主要出现在乡村,崩塌和地面塌陷灾害主要出现在城区,本文研究结果有利于进一步了解辽宁省地质灾害特征和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影响辽宁境内高速铁路安全的1982—2012年辽宁省低温、积雪、暴雨、雾、大风、雷暴及冰雹等不良气象条件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辽东半岛和环渤海地区为寒冷区外,辽宁省大部地区为高寒地区。1982—2012年辽宁省1月积雪日数最多,长达13 d;最大积雪深度为50 cm以上,主要出现在辽宁省中北部地区、东部山区及营口地区;辽宁省暴雨主要集中出现在5—6月,月平均暴雨发生次数为0.2次以上,其中辽西地区和东部山区年平均暴雨日数较多,约为2d;近30 a辽宁省年平均雷暴发生次数为5.0—7.0次,6—8月为雷暴高发时段,辽宁省中北部及朝阳地区为雷暴高发区,年平均雷暴发生次数为30.0次以上,其他地区年平均雷暴发生次数为21.0—30.0次。根据不良气象条件对高铁运营时段和路段影响的差异性特点,划分了气象服务关键期和关键路段,并提出了辽宁省高铁气象服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61—2013年4—5月辽宁省52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辽宁省春播期第一场透雨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探讨了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对辽宁省春播期第一场透雨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961—2013年辽宁省春播期第一场透雨出现日期为4月17日至5月3日,平均出现日期为4月22日,辽宁省春播期第一场透雨出现的平均日期自东南向西北依次推后。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是影响辽宁省春播期第一场透雨出现日期的主要环流系统,受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的阻挡,冷空气在贝加尔湖附近堆积,在对流层低层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激发了辽宁省北部地区的一个气旋式环流,水汽从孟加拉湾地区经中国中东部地区输送至辽宁地区,为辽宁地区春播期第一场透雨的出现提供了有利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依据蓝莓生物学特性和环境要求,建立起包含地形、土壤、气候三方面共11个指标的辽宁省蓝莓潜在适生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系统聚类分析法,开展辽宁省蓝莓潜在适生区划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地形、土壤、气候条件的辽宁省蓝莓种植适生区面积分别占辽宁省总面积的81.68%、60.86%、78.16%,土壤条件对蓝莓潜在分布具有明显的限制作用;②从综合区划来看,辽宁省蓝莓适生区面积约为7.628×104km2,占辽宁省总面积的51.54%,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辽河平原大部地区以及辽东湾西部沿海地区,其中辽河平原地区作为粮食主产区,不建议大规模发展蓝莓产业,建议将辽东半岛和辽东湾西部沿海地区作为辽宁省蓝莓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③运用系统聚类法,将辽宁省59个县(市)区进行了二级区划,分为潜在适生区3个亚区和非适生区2个亚区,其中潜在适生区第1亚区在自然条件上具备明显的种植优势,非适生区第2亚区蓝莓种植条件最不理想。区划结果与现有蓝莓种植区较为吻合,可为辽宁省蓝莓产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选用1961—2020年辽宁省61个国家级气象站逐日降水、气温和天气现象数据,根据辽宁省气候特点,分别建立雨涝年景、干旱年景、低温年景、高温年景和暴雪年景评价指标,构建辽宁省综合气候年景评价模型,实现辽宁省雨涝、干旱、低温、高温、暴雪单要素气候年景以及综合气候年景的量化评估。结果表明:近60 a辽宁省高温年景显著增强,低温和暴雪年景显著减弱,干旱和雨涝年景无显著变化趋势。综合气候年景存在15 a左右的年代际振荡周期,20世纪80年代后为显著的准3 a年际振荡周期。经历史重大天气气候事件、灾情以及业务实际应用对评估结果检验表明,建立的年景评估方法较为合理,可用于辽宁省气候年景评价。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政策与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辽宁省辽河流域水环境安全的严峻形势,从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布局、环境资源价值、环保投入机制3个方面对造成辽宁省辽河流域水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现阶段辽宁省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相关政策与合理机制进行了深入探寻,试图为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可持续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60—2014年辽宁省54个国家气象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对近55 a辽宁省汛期(6—9月)暴雨日数和暴雨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0—2014年辽宁省暴雨集中出现在汛期(6—9月),其中尤以7—8月暴雨出现最多,7—8月暴雨总量占年暴雨总量的72%。近55 a辽宁省汛期暴雨日数呈由东南部地区向西北部地区减少的分布,暴雨强度则自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减小;辽宁省汛期持续性暴雨主要为连续2 d的暴雨过程,暴雨发生次数不同区域差异较大。1960—2014年辽宁省汛期平均暴雨日数、暴雨强度和暴雨范围均无明显变化趋势,汛期暴雨日数和暴雨强度序列主要变化周期均为12 a,在20世纪90年代二者还存在显著的2 a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19.
10月的沈城秋高气爽。11日,辽宁省气象学校在省科技馆举行了隆重的建校40年庆典。来自中国气象局科教司,辽宁省教育委员会,沈阳市教育委员会,黑龙江省气象局、气象学校,吉林省气象局、气象学校的领导和辽宁省局及各市、县气象局的领导和40年来毕业于该校的各届毕业生代表350余人参加了庆典活动。  相似文献   

20.
《气象与环境学报》2017,(辽宁省汛)
利用1960—2014年辽宁省54个国家气象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对近55 a辽宁省汛期(6—9月)暴雨日数和暴雨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0—2014年辽宁省暴雨集中出现在汛期(6—9月),其中尤以7—8月暴雨出现最多,7—8月暴雨总量占年暴雨总量的72%。近55 a辽宁省汛期暴雨日数呈由东南部地区向西北部地区减少的分布,暴雨强度则自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减小;辽宁省汛期持续性暴雨主要为连续2 d的暴雨过程,暴雨发生次数不同区域差异较大。1960—2014年辽宁省汛期平均暴雨日数、暴雨强度和暴雨范围均无明显变化趋势,汛期暴雨日数和暴雨强度序列主要变化周期均为12 a,在20世纪90年代二者还存在显著的2 a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