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探讨MSCT在老年或癌症晚期等难以耐受食道造影的食管气管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至2020年在我院因高度怀疑食管气管瘘行MSCT及气管镜检查的病例,共纳入研究48例。所有图像经过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多平面、气管树容积再现及经气管树中心曲面重建后传至PACS,由两位医师盲法阅片,记录是否有食管气管瘘及阳性病例的大小;气管镜由操作者记录是否有食管气管瘘及阳性病例的大小。比较不同方法间对瘘口、大瘘口(直径 1 cm)、小瘘口(直径1 cm)的检出率及MSCT与气管镜间大小比较。比较MSCT与气管镜检查对真阳性病例瘘口的大小。两位医师间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不同评价方法间采用卡方检验,MSCT与气管镜检查的大小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当P 0.05时有显著差异。结果:联合所有图像对所有食管气管瘘的检出率最高,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达93%、75%及86%,不同方法对所有瘘口的检出有显著差异,其中矢状位与横断位对瘘口的检出率较高。在所有阳性病例中不同方法间对大瘘口的检出率,各方法间有显著差异,其中联合所有图像对大瘘口的检出率达100%,矢状位与横断位对大瘘口的检出率较高;而对小瘘口的检出,各方法间无显著差异。在所有真阳性病例中,气管镜中所测量的瘘口大小(13.70±11.70)mm,高于MSCT中测量的瘘口的大小(10.83±10.15)mm,两者有显著差异。结论:MSCT及其常见后处理方法在难以耐受食道造影的食管气管瘘患者评估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SCT螺距对胸腹部CTA图像质量的影响,并比较辐射剂量。资料与方法:搜集临床拟诊为胸腹部血管病变的患者90例,按不同螺距随机分3组(n=30例):A组,螺距1.375:1、床速55mm/s;B组,螺距0.984:1、床速39.37mm/s;C组,螺距0.516:1、床速20.62mm/s;均采用相同的注射速率及对比剂量进行对比剂追踪触发扫描。获取数据后由影像主任医师和主管技师各一位在AW4.4工作站进行图像质量评价。结果:通过螺距优化后,A、B、C3组平均每位患者扫描时间分别为:(12.60±0.54)s、(17.40±0.44)s、(33.10±1.48)s。DLP分别为:(1462.50±71.56)mGy·cm、(2010.55±62.14)mGy·cm、(3821.58±198.50)mGy·cm。它们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3组的有效剂量(ED)分别为:24.96mSv、34.18mSv、64.97mSv。A组比B组的每位患者ED减少9.22mSv,降低了26.97%(9.22/34.18)。A组比C组的每位患者ED减少40.01mSv,明显降低了61.58%(40.01/64.97)。3组在胸主动脉、肾门水平腹主动脉、双侧髂外动脉末段平均CT值分别为:353.00Hu、350.77Hu、350.70Hu,3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血管清晰度及显示血管分支数亦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A组螺距优化、快的床速扫描参数可以明显地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达到既保证图像质量又符合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背景信号抑制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胸部肿瘤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北京煤炭总医院就诊的临床怀疑胸部肿瘤患者102例,共计158处病灶,包括肺癌病灶33例,肺部良性肿瘤性病变18例,恶性淋巴瘤病灶24例,纵隔及腋下淋巴结转移病灶24例,乳腺癌病灶22例,乳腺良性病灶17例,20处正常乳腺组织。全部病例均行磁共振背景信号抑制弥散加权STIR-EPI序列成像,其中33例病灶同时行SE-EPI(SPIR)序列扫描,另有4例行全身大范围采集,包括胸部、腹部及盆腔;DWIBS图像后处理后可获得ADC图,利用ADC图各病变的ADC值,对其进行评价;利用3D MIP重建及黑白翻转技术立体观察病灶。结果:①STIR-EPI的背景抑制效果优于SE-EPI(SPIR)(P<0.05),经过3D MIP重建及黑白翻转技术可以得到类PET图像,从而更加清晰地观察病变。②胸部转移淋巴结ADC值为(1.37±0.41)mm2/s×10-3,而胸部淋巴瘤ADC值约为(0.91±0.12)mm2/s×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ADC值为(1.61±0.18)mm2/s×10-3,肺部良性肿瘤性病变ADC值为(2.06±0.21)mm2/s×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腺癌病灶、乳腺良性病灶和乳腺正常组织ADC值分别为(1.01±0.13)mm2/s×10-3、(1.81±0.18)mm2/s×10-3、(1.91±0.26)mm2/s×10-3,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不同类型胸部肿瘤性病变ADC值比较,除正常乳腺组织与乳腺良性病变、恶性淋巴瘤和乳腺癌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④4例患者行大范围扫描(胸部、腹部及盆腔),3例发现远处转移。结论:①磁共振背景信号抑制弥散加权成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②胸部肿瘤性病变中,恶性病变ADC值低于良性病变,可以帮助判断病变良恶性;③不同类型恶性肿瘤ADC值不同,可用于鉴别诊断;④可用于肿瘤的筛查及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单源双能CT对标准水膜进行能谱扫描,探讨不同大小感兴趣区(ROI)对CT值及宝石能谱成像(GSI)水(碘)浓度值的影响。方法:利用GSI模式扫描标准水膜,层厚1.25 mm,间距1.25 mm。扫描参数:扫描视野medium,转速0.8 s/转,螺距0.984,探测器宽度40 mm,电流550 m A。以水膜中心为圆心,在水膜中心位置分别画两个面积为(600±30) mm2、(3 000±30) mm2的ROI,分别为ROI1、ROI2。将单能量图像(70ke V)载入能谱成像分析软件GSI viewer进行分析,分别测量ROI1、ROI2的CT值(HU)、水(碘)值(mg/cm3)并记录,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ROI1的平均CT值为(2.45±1.83) HU,ROI2的平均CT值为(2.55±1.68) HU,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ROI1的平均水(碘)值为(1 001.22±0.86) mg/cm3,ROI2的平均水(碘)值为(1 001.31±0.84) mg/cm3,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5)。结论:改变ROI大小不影响单源双能CT图像中CT值和水(碘)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结肠神经节缺乏症的多层螺旋CT(MSCT)的影像和临床表现,提高对结肠神经节缺乏症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神经节缺乏症患者临床以及MSCT影像资料。检查设备采用GE Discovery 750 HD宝石能谱CT和Philips Brilliance Ingenuity 128层多层螺旋,层厚1 mm,层间距1 mm,管电压120 kV,自动管电流,扫描范围自膈顶扫描至双侧耻骨联合下缘。在肠道自然状态下CT扫描(不做肠道准备,即不清洁灌肠和洗肠),扫描后在CT工作站进行MPR三维重建,在PACS系统存档分析。观察MSCT病变段肠管位置,分别测量扩张段和狭窄段肠壁厚度;对病理标本测量狭窄段(病变段)肠管长度;通过多期MSCT观察肠道蠕动情况;通过增强观察肠道血运情况;总结结肠神经节缺乏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性表现。结果:结肠神经节缺乏症的临床特点表现为成年人长期的便秘和不完全性肠梗阻。本组5例成人结肠神经节缺乏症患者,病变部位分别位于结肠脾曲和降结肠,其中病变段为狭窄段肠管,扩张段结肠为次生继发性改变,病变段肠管位于降结肠3例,位于结肠脾曲2例;MSCT表现为病变段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具有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 R)平台的动态500排容积螺旋穿梭技术(VHS)对肝脏肿瘤CT灌注成像参数的影响。方法:28例确诊肝脏肿瘤患者行动态首次通过法CT灌注成像检查,所得原始数据采用滤波反投影(FBP)法进行重建(重建层厚2.5 mm),测量二组图像腹主动脉CT值、噪声及肝脏肿瘤灌注参数,包括表面通透性(PS)、平均通过时间(MTT)、肝血流量(BF)、肝血容量(BV),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分析两种重建算法所测量的各项灌注参数值的差异。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对2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40% ASi R与FBP和重建算法比较:腹主动脉CT值分别为(58.33±9.19)和(58.78±9.30) 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8);40% ASi R组图像噪声(10.9±1.49)明显低于FBP组(13.20±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重建算法所测量的各项灌注参数(PS、MTT、BV和BF)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0% ASi R组图像质量评分(4.25±0.42)高于FBP组(3.79±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图像的主观评分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821)。结论:基于ASi R平台的动态500排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CT灌注成像中,40% ASi R算法的图像噪声有效降低,质量显著改善。所测量的各项灌注参数与FBP重建算法相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80kV-CT冠脉造影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明确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拟行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管电压设置为80kV,管电流300~450mA;B组管电压设置为120kV,管电流200~350mA。比较A和B两组的主观图像质量、客观图像质量(CT值、噪声值、SNR、CNR)及辐射剂量。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组平均得分3.36±0.68,B组平均得分4.58±0.67,A组与B组(t=-25.859,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可评估率为97.32%,B组可评估率为99.02%,A组与B组(χ2=3.276,P=0.0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动脉根部CT值,A组为(573.11±150.42)HU,B组为(428.41±95.32)HU,A组与B组(t=4.434,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主动脉根部噪声值,A组为(43.32±12.25)HU,B组为(28.79±7.61)HU,A组与B组(t=5.488,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主动脉根部SNR,A组为13.99±4.80,B组为14.78±3.50,A组与B组(t=-0.725,P=0.4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动脉根部CNR,A组为16.25±5.18,B组为18.82±4.65,A组与B组(t=-2.031,P=0.0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ED为(0.95±0.09)mSv,B组ED为(2.07±0.21)mSv,A组与B组(t=-28.052,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适当提高管电流的80kV-CTCA可以大幅减低辐射剂量,而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通过主动脉CTA与胸痛三联排查扫描(心电门控) CTA主动脉图像质量的比较,明确施加心电门控的CTA在临床选择与评价主动脉夹层治疗方案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影像数据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间行胸痛三联排查与主动脉CTA的患者62例,分为两组,A组行胸痛三联排查扫描(13例),B组行主动脉CTA (49例)。评价主动脉图像质量与主动脉夹层各项指标可评估性。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组主动脉根部CT值为367.000 HU±28.73 HU,B组主动脉根部CT值为335.24 HU±45.73 HU,t=1.653,P=0.1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内膜片、主动脉瓣、冠状动脉形态学可评估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破口位置与数目、主动脉弓分支与真假腔可评估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加心电门控的主动脉CTA较常规螺旋扫描主动脉CTA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夹层各项指标,在进行疾病预后评估、指导治疗方案与制定手术/血管内治疗计划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CT增强扫描与MR增强扫描两种方法对腹主动脉及分支血管的影像学评估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条件的行腹部CT血管成像或CT增强扫描与MR增强扫描的患者。分析比较两组图像,并测量腹主动脉及分支血管管腔的直径。结果:共30例患者(男17例、女13例)。CT增强扫描与MR增强扫描图像均可以清晰显示腹主动脉及其主要的动脉分支。两种成像方法测量的腹主动脉前后径(CT,17.38 mm±2.69 mm;MR,16.96 mm±2.82 mm),腹腔干直径(CT,7.56 mm±0.96 mm;MR,7.16 mm±1.35 mm),肠系膜上动脉直径(CT,7.61 mm±1.29 mm;MR,7.17 mm±1.39 mm),右肾动脉直径(CT,5.88 mm±1.12 mm;MR,5.46 mm±1.51 mm),左肾动脉直径(CT,5.75 mm±0.82 mm;MR,5.40 mm±1.29 mm),P>0.05,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腹主动脉r=0.773,腹腔干r=0.610,肠系膜上动脉r=0.605,右肾动脉r=0.664,P=0.000,存在强相关;左肾动脉r=0.435,P=0.016,存在中等程度相关。结论:使用MR增强扫描和CT增强扫描获得的血管测量数据同样准确,两种影像学评估方法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CTA探讨脉颈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虹吸段斑块成分和体积的差异、及其对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行颈动脉CTA检查患者100人,其中男性65人,女性35人,平均年龄(55±9)岁。根据CT值的不同区分颈动脉分叉处及虹吸段斑块成分(脂质斑块<60 HU;混合斑块60~130 HU;钙化斑块>130 HU),并测量各成分斑块体积。分别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分析颈内动脉虹吸段与颈总动脉分叉部各组分斑块体积及构成比差异,并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及其曲线下的面积,分析斑块总体积、各成分斑块体积对预测出现脑血管症状的准确性。结果:颈动脉分叉段与虹吸段斑块总体积分别为(752.3±3.4) mm3,(56.2±5.541) mm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动脉虹吸段脂质斑块数量构成比为16.8%,钙化斑块数量构成比为49.1%,混合斑块数量构成比为34.1%;颈总动脉脂质斑块、钙化斑块、混合斑块数量构成比分别为33.3%,32.0%,34.6%,两处斑块数量构成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26.077,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颈动脉分叉斑块总体积、脂质斑块体积及混合斑块体积对脑血管症状的发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P<0.001),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2、0.773及0.653,且颈动脉分叉脂质斑块体积为203.383 mm3时为最佳截割点,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9.0%、82.2%。结论:颈动脉分叉部和颈内动脉虹吸部不同类型斑块体积和构成比间有显著差异,颈动脉分叉部脂质斑块体积对脑血管事件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并对照病理结果进行分析,以提高对其认识及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经病理确诊的PSH患者的CT征象,3例仅行胸部CT平扫,余36例行CT平扫和增强。结果:男6例,女33例,平均年龄(46.9±14.36)岁,均为单发病灶,左肺19例,右肺20例。周围型30例,中央型9例,胸膜下32例(15例宽基底贴于胸膜),非胸膜下7例。病灶最大径5~57 mm,呈类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晰,11例边缘见浅分叶。平扫33例密度较均匀,6例欠均匀,平均CT值(34.0±13.4)HU,12例内见钙化。增强扫描多为中等至明显强化(30例),22例强化较均匀,14例强化不均匀,其中4例见低密度坏死区。动脉期平均CT值(77.0±25.6)HU,静脉期病灶呈渐进性或持续强化,平均CT值(91.0±17.1)HU。贴边血管征30例,周围磨玻璃密度影4例。结论:PSH的MSCT表现中贴边血管征、周围GGO征、显著肺动脉征、空气新月征及尾征,具有相对特征性,有助于提高术前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对正常肘关节脂肪垫X线表现的认识。方法:分析182例正常肘关节脂肪垫的X线表现。在标准肘关节侧位X线片上观察脂肪垫出现频率及其位置、形态和密度,并测量其最大厚度值。按年龄分为“〈18岁组(未成年)”和“≥18岁组(成人)”,按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符合研究条件的共182例,成人132例,未成年人50例。所有病例均可见肘前脂肪垫(i00%),而肘后脂肪垫均未显示。正常肘关节侧位X线片显示AFP紧贴肱骨远端并向前方突出,呈锐角三角形,锐角尖端指向近端,其前外缘平直,密度低于周围肌肉及骨骼。未成年人及成年人AFP厚度值分别为(3.42±0.71)mm、(3.13±0.70)mm,二者存在差异性(t=2.468,P=0.015〈0.05);男性组和女性组AFP厚度分别为(3.21±0.70)mm、(3.22±0.73)mm,二者无差异性(t=-0.085,P=0.932〉0.05)。成人AFP95%的参考值范围(双侧)上下限值分别为4.50mm、1.76mm;未成年人上下限值分别为4.81mm、2.03mm。结论:正常肘关节X线侧位片上PFP不能显示,但均可见AFP,未成年人和成人AFP正常厚度值存在差异性,男女之间无差异。正确认识肘关节脂肪垫的X线表现,有助于评估肘关节外伤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肺原位腺癌(AIS)的高分辨率CT (HR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患者共48个AIS的HRCT表现,分析其部位、病灶数量、大小、密度、边缘、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细支气管含气征、胸膜牵拉凹陷征及与邻近胸膜的距离。结果:45例中,共48个病灶。14个位于左上肺,16个位于右上肺,7个位于左下肺,4个位于右中肺,7个位于右下肺;32例为单发AIS,3例并发2个AIS,10例伴发AAH和(或) MIA;病灶长径4~19.2 mm,其中41个长径 ≤ 10 mm;病灶均为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GGN),平均CT值为(-611±82.76) HU。结节边缘清晰39个,分叶征5个,毛刺征3个,空泡征10个,细支气管含气征3个,胸膜牵拉凹陷征8个。30个病灶距离邻近胸膜 ≤ 10 mm,占62.5%。结论:AIS均表现为pGGN,平均CT值为(-611±82.76) HU,病灶小于20 mm,边缘清楚;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少见。HRCT有助于AIS的显示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头颈部CTA对茎突的解剖进行研究。资料与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例进行头颈部CTA检查的受试者,年龄范围21~82岁,平均年龄(57.38±9.99)岁。根据受试者年龄进行分组,A组<60岁,B组≥60岁。将原始数据传入GE AW 4.5工作站进行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等后处理,观察颞骨茎突的形态,并分型;测量茎突的长度、内倾角、前倾角及茎突尖端与颈内外动脉之间的最短距离。结果:197例受试者茎突平均长度约为26.79 mm,内倾角约为21.07°,前倾角约为25.03°,茎突尖端与颈内动脉最短距离均值约为6.26 mm,与颈外动脉最短距离均值约为4.15 mm;茎突尖端与颈外动脉最短距离为0的有44个,占总数的11.2%。双侧茎突长度、内倾角、茎突尖端与颈外动脉最短距离及右侧前倾角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倾角、茎突尖端与颈外动脉最短距离左右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茎突分为4型,各型的比例分别为:完整型(71.75%),发育不良型(22.75%),分节型(4.25%)及未发育型(1.25%)。结论:头颈部CTA不仅能显示茎突的形态、测量茎突的长度、内倾角及前倾角,更能清晰显示茎突与颈内外动脉之间的关系,测量茎突尖端与动脉之间的最短距离,对临床诊断及治疗茎突相关疾病有一定指导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多排螺旋CT直接法下腔静脉成像测量径线,与间接法下腔静脉成像测量径线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23~65岁,中位年龄44岁)直接法下腔静脉成像的患者图像,收集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20~66岁,中位年龄43岁)腹部增强检查患者静脉期图像。通过GE adw4.6后处理工作站对原始图像行MIP、MPR重建,分别测量下腔静脉右心房入口、第一肝门、肾盂、左右髂总静脉分叉上方平面的长径、短径,并测量左肾静脉汇入下腔静脉上方1cm处下腔静脉CT值。结果:下腔静脉右心房入口、第一肝门、肾盂、髂总静脉分叉上方平面的长径及短径,直接法成像分别为(3.02±0.44,2.06±0.32)、(2.29±0.49,1.39±0.52)、(2.46±0.44,1.73±0.45)、(2.30±0.38,1.66±0.46);间接法成像分别为(2.88±0.43,1.95±0.31)、(2.37±0.59,1.17±0.37)、(2.28±0.32,1.63±0.31)、(2.25±0.21,1.47±0.34),两者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直接法左肾静脉汇入下腔静脉上方1 cm处CT值为313.43±50.90HU远高于间接法的95.50±22.17HU。结论:多层螺旋CT直接法下腔静脉成像与间接法下腔静脉成像,下腔静脉的不同层面径线测量无明显差异,直接法成像管腔内造影剂浓度高于间接法,显示下腔静脉更好,测量结果为正确评估下腔静脉疾患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曲面体层片中下颌阻生智齿牙根与下颌管位置关系的识别精度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自动检测方法。该方法将下颌阻生智齿牙根与下颌管位置关系的自动检测视为回归任务与分类任务的结合,以YOLOv5网络为框架构建可同时完成分类和定位任务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将对应锥形束CT图像中获取的空间位置关系信息作为分类金标准,训练其学习曲面体层片图像特征与接触下颌管的智齿牙根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将新获得的曲面体层片输入到训练好的网络模型后,即可获得该曲面体层片下颌阻生智齿牙根与下颌管相互接触的概率值,同时预测出存在牙根与下颌管相互接触情况的区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准确地判断出下颌阻生智齿牙根与下颌管是否接触,并能预测出存在牙根与下颌管相互接触情况的区域;与人工判读和其他方法相比,能获得更准确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伤椎高度的变化的MSCT与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经MSCT检查确认25例病变椎体,术前在CT图像上模拟穿刺路径及选择PVP穿刺方式,术后一周内及术后半年进行伤椎复查,对影像数据与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从MSCT及临床角度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患者单侧椎弓穿刺成功率92%,术后腰背部疼痛明显减轻,术前、术后视觉评分、Cobb’s角以及伤椎压缩率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而术后及半年后的视觉评分、Cobb’s角以及伤椎压缩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MSCT能为PVP提供准确的解剖学数据,改善PVP效果,并能在术后随访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