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赣南燕山早期岩浆作用强烈,岩石成因以I型花岗岩为主,见少量 S型花岗岩及 A 型花岗岩.在赣南兴国地区新识别了晚侏罗世永丰和隆市 A 型花岗岩,其 LAGICPGMS锆石 UGPb定年结果分别为155 Ma和157~154 Ma,具有铝质 A 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如富硅(70.22%~77.08%)、高(Zr+Nb+Ce+Y)(189×10-6 ~348×10-6)、高 FeOT/MgO 值(3.39~11.57);具相对较高 Ga/Al值(2.4×10-4~2.9×10-4);富集 Th、U、Hf等高场强元素和轻稀土元素,强烈亏损 Ba、Sr、P、Ti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 Nb和 Ta元素.在赣南厘定出了一条北东向晚侏罗世铝质 A 型花岗岩带(162~152 Ma),它们具有相似的 Hf同位素组成,TDM2大部分集中在2.0~1.8Ga之间,平均为1.9Ga,暗示它们可能形成于相似的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根据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邻近的赣南全南地区存在同时代的“裂谷型”黄埠正长岩,认为赣南晚侏罗世铝质 A 型花岗岩带形成于板内拉张环境,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退有关.   相似文献   

2.
东昆仑祁漫塔格-都兰成矿带是青海省重要的矽卡岩型铁多金属成矿带,胜利矽卡岩型铁铜矿床位于该成矿带东段,其成矿作用与二长花岗岩密切相关,矿体产于二长花岗岩与大理岩接触带的矽卡岩中。地球化学数据显示,胜利铁铜矿床二长花岗岩w(SiO2)为 71.84% ~74.50%,w(K2O+Na2O)为 8.03% ~8.61%,明 显 富 碱;K2O/Na2O 为 1.28~1.62,相 对 富 钾;A/CNK为0.95~0.98,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岩石总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 K、Ba、Rb和活泼不相容元 素 Th、U,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 Ta、Nb、P、Ti等。样 品 稀 土 元 素 总 量 w(∑REE)=132.73×10-6~181.36×10-6,(La/Yb)N 为7.40~11.67,δEu为0.67~0.78,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具有较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特征,具 Eu负 异 常。二长花岗岩 LA-ICP-MS锆石 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40.5±2.8)Ma,形成于中三叠世。综合研究表明,二长花岗岩是阿尼玛卿洋盆向北俯冲,致使壳幔岩浆发生混合,后经侵位、结晶分异形成。   相似文献   

3.
西藏龙根铅锌矿床位于中拉萨地体西部,是继查个勒铅锌多金属矿床之后,念青唐古拉铅锌银铜铁成矿带西段又一重要找矿突破.对龙根二长花岗斑岩进行了 LAGICPGMS 锆石 UGPb年代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获得锆石206Pb/208U 加权平均年龄为(62.9±0.8)Ma(MSWD=2.4,n=17),与念青唐古拉铅锌银铜铁成矿带东段亚贵拉铅锌钼矿床、中段纳如松多铅锌矿床和勒青拉铜钼铅锌矿床、以及西段的查个勒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岩年代相一致,均为印-亚板块同碰撞初期的产物.锆石 Ti温度计估算出二长花岗斑岩中绝大部分锆石的结晶温度小于或等于680℃,推测岩浆来源于水近饱和条件下古老地壳的部分熔融.锆石微量元素特征表明龙根二长花岗斑岩形成于陆缘弧环境,具陆缘弧岩浆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为厘定塔里木南缘铁克里克东段花岗闪长岩形成时代并探讨岩石成因,开展了地球化学、锆石 UGPb年代学及 Hf同位素研究.LAGICPGMS锆石 UGPb年代学的结果显示其形成于晚奥陶世(444Ma).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其具有类似于 C型埃达克岩的高Sr及Sr/Y 和(La/Yb)N,低 Y 和 Yb地球化学特征,176Hf/177Hf和εHf(t)分别介于0.282397~0.282497和-3.7~+0.1之间,富含暗色微粒包体以及高 Mg# ,指示其具有一定的幔源岩浆印记,可能是玄武质下地壳部分熔融过程中加入一定程度幔源物质,在角闪岩-榴辉岩相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具壳-幔混源特征的富钠、钾 C型埃达克岩.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铁克里克岩体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相似文献   

5.
滇东及滇东北地区前寒武纪-寒武纪地层连续、出?良好,是全球重要的前寒武系-寒武系研究区域之 一.区内发育众多典型剖面,包括滇东晋宁÷树村剖面、滇东北肖滩剖面以及会泽地区老林剖面和朱家箐剖面 等.尽管这些剖面的生物地层学研究已较为详细,但同λ素年代学研究相对缺乏,仅在÷树村剖面和肖滩剖面有 报道.本次研究在会泽蜂子箐剖面纽芬兰统朱家箐组中谊村段下部发现了一凝灰岩层,实验获得 LAGICPGMS锆 石 UGPb年龄(532.0±3.5)Ma.根据从该剖面朱家箐组中处理出的小壳化石以及岩石地层序列的详细调查,蜂子 箐剖面可与滇东及滇东北典型剖面进行较好的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对比.此外,该剖面中谊村段凝灰岩锆石年 龄值与÷树村剖面第5层凝灰岩锆石年龄值相近,可能源于同一火山喷发事件,若此,该事件的沉积在滇东及滇 东北有较为广泛的分布,可作为本区域纽芬兰统对比的一个新标志,值得今后研究关注.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崇根山SSZ型蛇绿岩位于兴蒙造山带北部的二连浩特-贺根山蛇绿岩带,为贺根山蛇绿岩中出露面积最大、岩性出露最为齐全的蛇绿岩块,主要组成端元为橄榄岩,少量堆晶辉长岩和拉斑玄武岩片.研究表明,该玄武岩为 一 套 前 弧 玄 武 岩,岩 性 为 低 钾 拉 斑 玄 武 岩.岩 石 w(SiO2)为 48.58% ~51.23%,含 较 低 的 TiO2
(1.63%~2.08%),富 Na2O (3.13%~4.73%)而贫 K2O(0.05%~0.20%),Na2O/K2O 为23.7~79.0;岩石具有亏损型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类似 NGMORB,微量元素富集 Rb、Ba、U、Ta、Hf,亏损 Th、Nb、Sr,元素质量分数普遍略高于 NGMORB,与弧拉斑玄武岩相似.地球化学特征上兼具洋中脊与岛弧双重特点,且更偏向洋中脊,与马里亚纳前弧玄武岩(FAB)相一致.综合分析前人对于崇根山蛇绿岩块及区域蛇绿岩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成果表明,二连浩特-贺根山蛇绿岩带在早石炭世存在前弧玄武岩,说明二连浩特-贺根山洋盆在早石炭世发生了洋内初始俯冲和洋陆转化岩浆作用.   相似文献   

7.
裂缝发育特征和期次对页岩气储集空间的研究非常重要.以川东南 DS地区龙马溪组为例,通过对地表及岩心裂缝观测分析和样品采集,开展了裂缝分期配套、构造反演、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和包裹体测温,确定了裂缝的发育特征和期次.研究表明,川东南 DS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内发育了2套平面剪切缝和1套剖面剪切缝,这些裂缝形成于3期构造运动.第1期为 NNW、NWW 向和 NE向裂缝,以方解石和黄铁矿全充填为主,形成于燕山运动中-晚期,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为67.8~58.6 Ma,包裹体测温为295~325℃;第2期为 NNE向、NEE向平面剪切缝和 NW 向剖面剪切缝,以方解石半充填为主,形成于燕山末-喜山中期,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为58.6
~18.2 Ma,包裹体测温为297~309℃;第3期为 NNE向、NEE向平面剪切缝和 NW 向剖面剪切缝,并对前期裂缝进行改造,裂缝以未充填为主,形成于喜山运动末期以来,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为18.2~7.8 Ma,包裹体测温为189~232℃.   相似文献   

8.
鄂西南宣恩地区牯牛潭组瘤状灰岩与宝塔组龟裂纹灰岩为整合接触,相变缺失了庙坡组.通过对牯牛潭组和宝塔组界线附近牙形石样品的采集和鉴定,发现代表庙坡组开始沉积的 Pygodusserrus牙形石带的Eo.FoGliaceaus亚带初现于牯牛潭组顶部瘤状灰岩中,而消失于宝塔组龟裂纹灰岩,说明牯牛潭组为中奥陶世地层(O2),宝塔组为中-晚奥陶世地层(O2G3).   相似文献   

9.
德工牛场铜多金属矿床是位于甘孜-理塘结合带南段的一处斑岩型矿床,矿区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斑岩体为花岗闪长斑岩.该岩体与甘孜-理塘洋演化以及与斑岩型矿床间的关系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对矿区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具有高硅(w(SiO2)66.35%~71.86%)、高碱(w(K2O+Na2O)3.63%~7.08%)、高钾(w(K2O)3.11%~4.57%)和过铝质(A/CNK0.96~1.49)等特征,里特曼组合指数σ 为0.56~1.74;稀土元素总量偏少(w(ΣREE)111.56×10-6~121.00×10-6),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Yb)N6.63~9.51);相对富集 Rb、K、L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及高场强元素(HFSE)Th、U,相对亏损 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及部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 Ba、Sr);Fe2O3/FeO 比值平均为1.11.综合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德工牛场花岗闪长斑岩为高钾钙碱性过铝质I型花岗岩,是典型的壳幔混源成因类型,具有岛弧花岗岩的特征;结合地质年龄资料(216Ma)与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判定其为印支末期甘孜-理塘洋向西侧中咱地块俯冲时在强烈的岩浆活动
中形成,矿床的花岗闪长斑岩在成岩构造事件与成矿岩石特征方面与义敦岛弧内典型斑岩型矿床的斑岩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0.
对三峡库区中具有“阶跃型”λ移曲线的滑坡进行λ移预测的难度较高,为此,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噪声完 整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的粒子群优化-极限学习机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万州区塘角1号滑坡的λ移预测.首 先利用 CEEMDAN 法提取滑坡趋势项λ移和波动项λ移的不同IMF 组分,并使用 Elman神经网络对趋势项λ 移进行预测;其次结合历史监测资料,通过滑坡λ移对降雨、库水λ等诱发因素的响应分析,确定了7种不同的波 动项λ移影响因素,并使用 CEEMDAN 法分解得到上述因素的各IMF 分量;然后通过模糊熵分析,将波动项λ 移和诱发因素的IMF 分量一一对应,构建 PSOGELM 模型进行波动项λ移的预测;最后将趋势项λ移预测值和 波动项λ移预测值叠加得到累积λ移的预测值.结果表明:和 ELM 模型、PSOGELM 模型相比,基于 CEEMDG NAN 的 PSOGELM 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其均方根误差(RMSE)和拟合优度(R2)可达到0.54mm 和0.99,为滑 坡λ移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11.
南秦岭造山带北大巴山地区广泛出露早志留世碱性岩浆岩,这套碱性岩浆岩与铌钽稀土矿化关系密切,其成因对正确认识该区铌钽稀土矿成矿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对位于南秦岭的土地岭铌钽矿区火山岩分别进行了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 LAGICPGMS锆石 UGPb年代学的研究,从而探讨其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以期为南秦岭地区铌钽稀土矿成矿过程研究提供新的依据,为稀有矿产找矿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土地岭铌钽矿床赋存于一套碱性火山岩中,含矿岩系主要为粗面岩、粗面质岩屑晶屑凝灰岩、粗面质凝灰熔岩.土地岭铌钽矿床中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区火山岩全碱含量高,为碱性岩系列;强烈富集 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亏损Sr、Ti、P等元素;稀土元素总量高,明显富集轻稀土元素,具弱负 Eu异常.结合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认为该区火山岩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是幔源玄武质岩浆演化的产物.锆石 UGPb年代学研究表明,该区火山岩形成于早志留世,主体结晶年龄为(443.2±4.5)~(441.6±4.0)Ma.土地岭铌钽矿床主要含铌钽矿物分布于早期矿物间隙内,铌钽的富集与岩浆演化晚期的气液活动关系密切.土地岭铌钽矿床为火山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兼具岩浆热液型矿床特征.   相似文献   

12.
鞍山市东部陈台沟村附近,有一套以斜长角闪岩类、石英岩类和长英质片麻岩类等组成的变质表壳岩(陈台沟表壳岩),它虽被划归为鞍山群但同该地区公认的鞍山群明显不同。它同白家坟花岗岩(3.8Ga)和陈台沟花岗岩(3.3Ga-3.1Ga)为断层接触。采用Kober提出的单颗粒锆石逐层蒸发-沉积方法,测定了侵入陈台沟表壳岩的两条花岗岩脉(A9212-3,Ch10)中锆石的年龄,A9212-3测定了8粒锆石,年龄为3357±4Ma-3315±4Ma(误差均为2d,Ch10测定了3粒锆石,结果为3337±12Ma,3228±37Ma和1813±7Ma。3357Ma和3337Ma是这两条花岗岩脉侵位时间。1813Ma是后期地质作用的时间。陈台沟表壳岩的年龄大于3.35Ga,建议将陈台沟表壳岩从鞍山群分离出来单独建群。  相似文献   

13.
武威盆地上石炭统羊虎沟组是中小盆地海陆过渡相泥页岩层系的典型代表,分析其页岩气成藏条件对揭示该区页岩气潜力和勘探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对野外露头和钻井样品进行了采集,并分析了泥页岩的发育特征、有机地球化学、储层物性和含气性.结果表明,羊虎沟组泥页岩单层厚度薄、累计厚度大、连续性差;有机质丰度高、热成熟度适中、类型以Ⅱ1~Ⅱ2 型为主.Pr/nC17和 Ph/nC18相关性揭示羊虎沟组泥页岩形成于还原性较强的沉积环境.矿物组成以黏土矿物为主,质量分数为28.5%~73.4%,平均为53.07%,其次是石英和少量的菱铁矿.孔隙类型主要为有机质孔和微裂缝,钻井样品的平均孔隙度为4.89%,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001×10-3 ~0.1×10-3 μm2,比表面积介于4.74~22.29m2/g.2个钻井样品的解析气含量分别为2.19cm3/g和2.39cm3/g,气体组成以 CH4 为主;泥页岩甲烷等温吸附量为0.68~8.57cm3/g.TOC和 Ro 是武威地区海陆过渡相泥页岩物性和含气能力的主控因素,伊蒙混层含量的增加也可使泥页岩孔隙度和含气能力轻微增加.   相似文献   

14.
针对出?在二连浩特-贺根山缝合带东段的崇根山超基性岩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 学方面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崇根山超基性岩已发生了强烈蛇纹石化,基本已经蚀变成蛇纹岩;主量元素表现出 高 Mg(w(MgO)=36.00%~38.25%)、高 Cr(w(Cr2O3)=0.17%~0.46%)、高 Ni(w(NiO)=0.21%~0.24%)、低 Si(w(SiO2)=39.79%~42.35%)、贫 Al(w(Al2O3)=1.04%~1.96%)、低 Fe(w(FeOT)=6.79%~9.47%)的特 征,其 Mg# 值为90.05~93.04,m/f 值为8.72~11.60,属典型的t质超基性岩,原岩可能为方辉橄榄岩;稀土元素 总量很低,w(∑REE)为1.28×10-6~2.94×10-6,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元素微弱富集的近平坦型,其(La/ Yb)N 为2.25~5.95,具一定程度的负 Eu异常(δEu=0.35~1.16)和负 Ce异常(δCe=0.48~0.68);微量元素富集 Ba,U,Ta,亏损 Nb,Ti.崇根山超基性岩属变质橄榄岩,是 SSZ型蛇绿岩的底部组成单元,为原始地幔经5%~ 15%部分熔融形成的亏损地幔岩,形成于俯冲带环境中的洋内弧后盆地环境.   相似文献   

15.
西准噶尔雪米斯坦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铀多金属成矿带,带内分布有大量古生代中酸性侵入岩体,这些岩体为探索雪米斯坦成矿带古生代岩浆活动及其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巴音布拉克花岗斑岩岩体位于该成矿带东南部。对该花岗斑岩开展了系统的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形成于(393.7±1.7)Ma(MSWD值为1.3),属于早泥盆世,侵入于志留系雪米斯坦组地层中;在主量元素组成上,巴音布拉克花岗斑岩具有高Si、贫水、高Al、富碱(特别是富K)以及低Mg和Ca的特征,属准铝质—过铝质A_2亚型花岗岩;微量元素组成上,岩石富集Rb、Th、U等,亏损Sr、P、Ti等,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整体呈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的右倾模式,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稀土元素总含量较高且具有较为明显的Eu负异常;ε_(Nd)(t)为4.3~6.7,变化范围很小,说明岩浆相对均一,二阶段Nd模式年龄为591~788 Ma,ε_(Hf)(t)为3.98~9.35,二阶段Hf模式年龄为794~1 130 Ma,成岩物质可能来自于新元古代的亏损地幔。综上所述,巴音布拉克花岗斑岩是在俯冲环境下地幔发生部分熔融,并在沿俯冲带上升过程中混入了少量古老地壳物质形成的。通过与雪米斯坦成矿带西部杨庄岩体对比,巴音布拉克岩体具有形成工业性铀矿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秦岭泥盆系成矿带内很多矿床中都产硅质岩,这些硅质岩是泥盆纪沉积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硅(δ30Si为-0.05%~-0.01%)、氧(δ18O为1.86%~2.09%)同位素组成指示了其海底热液沉积成因方式;微晶石英沉淀的介质温度(82.1~94.8℃)高于正常海水温度;随热液沉积演化,硅、氧同位素均向重同位素方向产生动力学分馏;硅质岩层底盘硅化体是热液沉积时的同生蚀变产物,两者硅质同源,硅质岩中的石英脉或团块则是沉积期后硅质岩本身SiO2活化产物。  相似文献   

17.
鄂西地区硒元素主要富集在二叠系孤峰组与吴家坪组炭质硅质岩中,而其他地层“黑色岩系”中硒含量却很低.富硒炭质硅质岩微量元素中 w(As)和 w(Sb)分别是沉积岩丰度的1.65倍和4.22倍,U/Th平均值为7.9、Co/Ni平均值为0.042,稀土元素具有明显 Ce的负异常特征,指示了富硒硅质岩以热水成因为主,而微量元素Mo、V 含量较高,证明又受到生物因素的叠加影响.岩石 La-Th-Sc以及 Th-Sc-Zr/10图解表明“黑色岩系”形成于大陆岛弧的构造环境.富Se岩石的 Cr元素含量也较高,Cr是典型的地幔元素,表明地幔物质参与了“黑色岩系”的成岩作用.孤峰组炭质硅质岩层间凝灰质黏土岩锆石 UGPb年龄约264 Ma,在时代上与峨眉山玄武岩起始喷发时间一致,表明孤峰组硒的来源与峨眉山玄武岩的持续喷发相关.吴家坪组炭质硅质岩层间凝灰质黏土岩的锆石 UGPb年龄为253~248 Ma,与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火山喷发时间高度吻合,说明吴家坪组硒的来源可能与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白山镁铁-超镁铁岩体为新疆北山地区新近发现的一处铜镍矿化镁铁-超镁铁岩体,岩体位于新疆北山裂谷带骆驼峰-矛头山断裂南侧,侵位于敦煌岩群,主要由纯橄岩、辉橄岩、橄长岩、橄榄辉长岩、橄榄苏长岩、苏长岩、辉长岩等组成.全岩成分以低碱、低钛为特征,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了橄榄石、单斜辉石和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通过 LAGICPGMS锆石 UGPb测年,首次获得白山岩体中橄榄苏长岩形成年龄为(298.4±3.3)Ma.该岩体地质学、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成岩时代均与区域内及东天山地区含矿岩体有较强的相似性,综合地物化信息显示,岩体具有较好的铜镍成矿潜力,其发现进一步证明新疆北山地区具有较大的铜镍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19.
瑶沟金矿床位于河南熊耳山地区,属构造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共生的金矿床。利用辉钼矿 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瑶沟金矿床4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成矿年代学测定,获得的模式年龄为255.69~249.05Ma,加权平均值为(253.0±4.5)Ma,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255.3±2.8)Ma,模式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指示瑶沟金矿床的成矿时限为早三叠世。辉钼矿的w(Re)为2.988×10-6~47.086×10-6,指示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地壳并有地幔物质的贡献。该矿床是在挤压环境中形成的,在此环境下,携带金等成矿物质的深源流体沿深大断裂即马超营断裂上移,并萃取围岩中的物质,在北东向及近东西向断裂或构造破碎带中沉淀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20.
沉积物源组成及其演化是研究沉积盆地及盆山系统演化的关键.对济源地区中-下三叠统3个组进行 了碎屑锆石 UGPb同λ素 分 析,结 果 显 示,下 三 叠 统 刘 家 沟 组 碎 屑 锆 石 具 有 6 个 年 龄 峰 值:270,329,385,450, 1885,2511Ma,其中晚古生代碎屑锆石应来自内蒙古?起,早古生代碎屑锆石来自秦岭造山带,而新太古代-古 元古代碎屑锆石则来自华北克拉通基底.下三叠统和尚沟组碎屑锆石年龄主峰值为420 Ma,次峰值为745 Ma 和952 Ma,均来自秦岭造山带.中三叠统二马营组碎屑锆石年龄主峰值为254 Ma,可能来自华北板块南缘再旋 回的沉积物,次峰值为1690Ma和2524Ma,应来自华北克拉通基底,其中1690Ma的碎屑锆石对应了华北板块 南缘广泛出?的熊耳群.新元古界碎屑锆石由刘家沟组至和尚沟组增多,说明秦岭造山带基底逐渐剥?,是造山 作用增强的体现.中三叠世末,秦岭造山带进入全面碰撞造山阶段,从地质演化过程来看,秦岭造山带在中三叠 世也应处于持续?升状态,然而二马营组中却?有来自秦岭造山带的碎屑锆石记?,而是以华北板块南缘盖层和 基底为主,推测秦岭造山带的造山作用影响到了华北板块南缘,使华北板块南缘不断抬升,阻挡了秦岭造山带为 济源地区提供沉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