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GWR超导重力仪潮汐观测标定因子的精密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超导重力仪被普遍认为是迄今为止观测精度高、连续性和稳定性最好的相对重力仪,但是在获得真实重力场变化之前,必须利用格值(标定因子)对这类仪器的直接输出量(电压变化)进行标定.研究表明,格值的准确度将影响到观测数据的后续分析和资料的解释,本文利用两期(每期3天)FG5绝对重力仪在武汉国际重力潮汐基准站上的同址测量资料和该台站已知潮汐参数,详细研究了超导重力仪标定因子及其精度.   相似文献   

2.
LCR-ET20弹簧型潮汐重力仪观测结果的分析和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武汉国际重力潮汐基准站LCR-ET20弹簧重力仪潮汐观测资料,利用国际标准的数据预处理和分析方法,采用与GWR型超导重力仪同址观测对比方法,较系统研究了ET20仪器特征以及大气和海洋重力信号.数值结果表明,尽管ET20的观测精度要比超导型重力仪的精度低一个量级,弹簧蠕变性导致的仪器漂移十分大,但该仪器仍获得了与超导重力仪相当的潮汐参数,能有效用于重力场的时间变化观测.   相似文献   

3.
三峡水库首区重力固体潮观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LCR-ET20重力仪和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的DZW-9重力仪在三峡水库首区的重力固体潮比对观测.获得了该地区高精度的重力固体潮潮汐参数,估算了DZW-9重力仪的格值,其值为(-756.06plusmn;0.05)times;10-8(mbull;s-2)/v. 分析了相应仪器的重力观测残差, 数值结果表明DZW-9重力仪的长期漂移具有线性特征, 观测精度与LCR-ET20重力仪在同一量级. 本文提供的相关结果可为该地区地表和空间大地测量观测提供有效的重力潮汐改正模型.   相似文献   

4.
石英弹簧重力仪是我国地震系统目前进行野外重力重复观测的主要仪器。由于仪器格值及测量精度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直接影响观测成果,迫切需要解决仪器恒温系统的配置。我所石英弹簧重力仪恒温装制研制组的同志根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西重力潮汐剖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检验体潮与海潮的理论模型,分析了中国东西重力潮汐剖面(1981年9月-1985年1月)。同时,为研究LaCoste ET-20和ET-21重力仪的格值系统,建立了一条由17台LaCoste G型和2台LaCoste D型重力仪观测的重力垂直基线。在基线上标定的结果表明,ET-21重力仪的格值大了1%。由标定得到的格值计算剖面上各测站的潮汐因子,经海潮改正后,接近Wahr模型值,振幅因子的残差:O1波小于0.3μGal,M2波小于0.4μGal。但是上海和拉萨的观测经海潮改正后,相位迟后有很大的改善,振幅因子却更偏离于模型值,其潮汐异常主要是近海的海潮模型不完善,以及在海潮计算中,所采用的地球模型未考虑地壳与上地幔的横向不均匀性所引起。  相似文献   

6.
魏文元 《地震学报》1981,3(4):410-420
1978年5月使用了18台精度较高的重力仪在南京和北京分别建立了地震系统的重力检定场.本文结合以上成果和有关重力比较测定的资料, 从分析格值变化的各种因素及其产生的误差入手, 说明仪器格值标定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 提出了选建地震系统重力检定场的方法技术和减小格值误差、提高测量精度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7.
武汉国际重力潮汐基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通过综合分析8台重力仪潮汐观测结果,精密确定了武汉国际重力潮汐基准值.与Dehant重力潮汐模型同时考虑(1)全球卫星测高海潮资料和(2)Schwiderski海潮加中国近海海潮资料的结果相比,振幅因子差和相位滞后差分别为5.2‰,3.6‰和0,16°,0,08°.该结果明显优于早期确定的基准值,说明利用长系列超导重力仪观测同时考虑精密海洋负荷和地核近周日摆动效应是提高国际重力潮汐基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兰州地区历次重力固体潮测量的概况,给出了不同仪器历次测量所得的重力潮汐参数。对比分析了Geo—765重力仪和改型后的GS11—150重力仪观测资料月调和分析主波潮汐因子的重复精度,评价了改型后的GS11—150重力仪今后对兰州地区地震的监测能力。文中还给出了该仪器改型前在天水观测的部分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拉柯斯特重力仪的各种误差来源以及各种外界干扰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影响仪器观测精度的误差有两类:一类是仪器本身产生的包括仪器读数、置平、格值及零漂等;另一类是外界干扰诸如温度、气压、振动及潮汐等,其中以温度和振动的影响为最大,如果能适当消除这两项影响,拉柯斯特重力仪就能达到很高的观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
重力潮汐观测在全球潮汐模型的建立、重力扰动信号识别等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而潮汐观测精度是完成这些工作的基础。本文利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10个重力站3年的重力固体潮数据计算了观测潮汐模型。在与历史已有结果进行比较后,分析了观测潮汐模型精度以及环境对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0个站观测潮汐模型的M2波潮汐因子中,误差最优为0.00014,主要潮波平均精度优于0.0010,高于20世纪80~90年代弹簧重力仪0.5~1个数量级,部分站点的精度可达早期超导重力仪水平,而与现代OSG型超导重力仪精度相差0.5~1.0个数量级。利用重力站中最优观测潮汐模型进行潮汐改正,潮汐改正精度指标(DRMS)可达±(0.2~0.3)×10-8m/s2,稍优于DDW/NHi理论潮汐模型结果(±(0.3~0.6)×10-8m/s2)。10个重力站均表现出了观测优于理论模型的特点。观测环境和场地的干扰会导致观测潮汐模型的精度下降,部分台站受环境变化和观测系统本身老化等不稳定因素干扰,其观测潮汐模型精度下降。DRMS自(0.1~0.2)×10-8m/s2增至(1.0~1.7)×10-8m/s2。  相似文献   

11.
为评估全球潮汐模型在我国潮汐改正中的适用性,本文首先对10个重力站2016—2018年的观测数据进行了精度评定,而后基于均方根、和方根、纬度依赖关系以及重力残差等指标对7个全球潮汐模型进行了精度评定.结果表明:10个重力站的一些评价指标达到甚至超越了早期超导重力仪,例如M2波潮汐因子的中误差普遍小于0.00070,其中...  相似文献   

12.
根据北京白家疃测站8台GEO潮汐重力仪对比观测的资料,采用标准线性体流变模型模拟重力仪及记录系统的力学特性,计算各台仪器的格值改正系数、主潮汐波的振幅衰减系数和相位滞后;确定北京重力地球潮的振幅因子δ和相让滞后为δ(M)=1.1784,δ(O)=1.1804,δ(M)/δ(O)=0.9983,(M)=0.07°,(O)=0.10°.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三个大地震的震源参数及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地震的震源机制及地震矩、应力降等参数,不(又对认识地震的破裂过程,而且对预报强地面运动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些文章对板内地震应力降的特点、地震矩与高频源谱的关系及区域特征的讨论,使我们可直接由长周期体波或面波得出的地震矩M0估计出不同地区中大地震的高频源谱,以供强地面运动预报参考。 由于对发生在中国板内的1976年11月6日盐源地震(Ms=6.5)和1976年11月15日宁河地震(Ms=6.3)的震源参数还没有详尽的报道;另外,对1973年7月14日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的重力基本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旧重力基本网建于1957年,约含有13.5mGal的基准误差和0.2‰的尺度误差,现已被新的国家重力基本网1985系统(新网)取代。新网由57个点组成,其中有6个绝对重力点。整体平差后点重力值平均中误差为±7.8μGal。经外部检核,实际精度达20μGal,经过实际使用,证明估计精度正确。本文讨论了国际重力基准、LCR-G重力仪特性、高精度重力网平差及我国旧网的实际精度及其转换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利用远震P波波形反演渤海地震的震源参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用理论地震图反演地震震源参数的方法,利用16个WWSSN台记录的渤海地震(1969年7月18日,M=7.4)远震P波波形,用我们的反演方法重新测定了该地震的震源参数。文中以剪切位错源的理论地震图与实际观测记录波形的相关程度为判据,测得该地震的震源参数为:地震矩3.9×1027达因·厘米;震源破裂持续时间6秒;位错面两个可能的选择解是:(1)θs=207°,δ=87°NW,λ=-159°,右旋;(2)θs=298.6°,δ=69°NE,λ=-3.6°,左旋。其中θS、δ、λ分别是震源位错面的方位角、倾角和错滑角;震源深度为25公里。数值运算的结果还表明,本文提供的测定震源参数的方法实际效能良好。 文中还与用P波初动符号方法测定的震源参数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SQ-70B 型水平摆倾斜仪在山东泰安台的固体潮观测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军  朱虎  茆冠球  罗煜 《地震学报》1983,5(4):446-454
本文报道了山东省泰安地震台的高精度倾斜固体潮观测结果.所用仪器是 SQ-70B 型石英水平摆倾斜仪,使用格值可达0.0004/毫米.观测资料稳定可靠.本文还报道了依据1980年5月以来的资料所算得的泰安地区的因子及相位滞后 k,其中,东西分量的主要潮波结果如下:(M2)=0.6480.004(K2)=0.6320.019(O1)=0.6990.028(K1)=0.7400.029(M3)=0.7310.126k(M2)=-13.60.4K(K2)=-14.51.9K(O1)=-13.92.4k(K1)=-14.02.0k(M3)=11.59.9   相似文献   

17.
海潮误差是GRACE时变重力场反演中重要的误差源,目前发布的海潮模型中主要包含振幅较大的主潮波分量模型,在时变重力场反演中次潮波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因此,GRACE时变重力场反演中的海潮误差主要包括受限于海潮模型误差和次潮波影响.本文利用轨道模拟方法检测了短周期潮波的混频周期以及次潮波对ΔC20,ΔC30的时序特征,并进一步通过轨道模拟结果分析了海潮误差对时变重力场反演的影响,然后通过实测数据解算分析了海潮误差对当前GRACE时变重力场解算的影响,研究发现:(1)利用轨道模拟能够有效地检测短周期潮波的混频周期;(2)时变重力场解算过程中,次潮波的影响大于海潮模型误差的影响;(3)海潮模型误差以及次潮波影响是当前GRACE没有达到基准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翦大西  魏望生 《地震研究》1992,15(3):247-254
1986年以来,笔者先后在下关、丽江台安装了GS-15,ET型重力仪连同弥渡台构成滇西重力潮汐剖面并获得了时间不等的高质量连续观测资料。为统一观测系统,本文将两种不同型号仪器的观测结果归算为武昌台的系统,即ICET(国际固体潮中心)系统。归算表明两台仪器观测结果主波潮次参数δ的偏差小于0.2%、在此基础上,文中讨论了近年来滇西潮汐剖面附近大震前的潮汐变化特征及利用各种物理参数预报地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我们利用WSQ-1型自记水管倾斜仪在江苏省徐州市琵琶山山洞(34°20'N,117°20'E)对倾斜潮进行了观测.仪器钵体安装在埋入基岩的不锈钢支承棒上,仪器方位为NE117.15°及NE20.50°,格值分别为0.9744ms/mm及0.9429ms/mm.利用维涅第科夫方法对88天(1982年4月至6月)的观测资料进行了调和分析,得到了上述二方位上观测值的主要波群结果.本文还对使用水管倾斜仪进行倾斜潮观测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固体潮向量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中比合作和我们独立获得的共10个台站17个仪器架次2890天的固体潮观测资料采用卡特莱特(Cartwright)的完全展开和维尼迪可夫(Venedikov)方法统一地进行了调和分析,并用中井(Nakai)方法对观测资料进行了拟合预处理以提高分析结果的信噪比,同时用线性内插方法处理了仪器灵敏度以资对比.本文着重讨论了分析结果所提供的我国大陆固体潮矢量空间分布的区域性特征及其与海洋负荷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固体潮空间分布受到海洋负荷的明显控制.O1波尤为显着.文中讨论了仪器流变模型对观测矢量的影响.根据流变模型改正后的结果,所得到的地球对引潮力的实际响应的相位滞后,大多数发站都接近于-1,它论证了理论原则的正确性.文中还讨论了残差矢量与海洋负荷矢量的关系,它们的一致性最概括地说明了海洋负荷对固体潮的影响.文中用误差矢量的方法研究了分析结果的精度,它说明目前海潮改正的精度仍然是不够的.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文中最后得到了经海潮改正后的 M2波和 O1波的观测矢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