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疆乌伦古河地区第三纪哺乳动物群初析及地层年代确定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叶捷  吴文裕  孟津 《地层学杂志》2001,25(4):283-287
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乌伦古河地区第三纪含有 7个哺乳动物群 :可可买登动物群 ,哈拉玛盖动物群 ,索索泉组顶部动物群 ,索索泉动物群 ,索索泉组底部 990 0 5动物群 ,铁尔斯哈巴合动物群和乌伦古河动物群。依据动物群分析初步确定 5个岩石地层单元的地质时代分别为 :可可买登组——中中新世晚期 ;哈拉玛盖组——中中新世早期 ,索索泉组——最早中新世至早中新世最晚期或中中新世最早期 ;铁尔斯哈巴合组——晚渐新世 ;乌伦古河组——早始新世至早渐新世。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北缘的乌伦古河流域发育有广泛的新近纪地层,其沉积环境与哺乳动物化石组合的演变是新生代全球变化在新疆和中亚内陆的集中体现。其中,中中新世晚期河流相-冲积相的可可买登组与风成的顶山盐池组底部的关系长期以来未有明确的研究结果,曾被推测为同期异相沉积。此文对顶山盐池二号涵洞剖面的研究表明,黄色的可可买登组平行不整合于绿色河湖相的哈拉玛盖组之上,并位于红色的顶山盐池组之下,与后者没有明显的沉积间断。大范围追索对比发现,可可买登组在顶山盐池台地、夺勒布勒津台地、铁尔斯哈巴合台地等区域广泛分布,沉积相往往由层型剖面的河道-冲积相过渡为与哈拉玛盖组相似的河湖相,但可可买登组颜色较黄,以此与哈拉玛盖组相区别。另外,可可买登组动物群与通古尔推饶木动物群可以对比,其时代稍早于顶山盐池下部相当于通古尔默尔根的动物群,而明显晚于哈拉玛盖组的动物群。该研究确定了可可买登组的分布及其与顶山盐池组、哈拉玛盖组的关系,为研究青藏高原隆升,以及新疆和中亚内陆气候敏感区域在中新世温暖向寒冷转变时期的环境演变和动物群对比提供了重要的地层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新疆准噶尔盆地北部中-新生代地层分布广,化石类型多样,成为古生物、古气候、古环境研究理想地区.乌伦古河组和依希白拉组分别发现恐龙与哺乳动物等脊椎动物化石,证实它们不存在混生现象,对恐龙是否延续至新生代提出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近年对中国中、东部晚第三纪生物地层及哺乳动物化石研究成果的综述。在河北泥河湾地区,根据小哺乳动物化石新建立了稻地组。其下是含哺乳动物化石的蔚县组(早上新世)及壶流河组(最晚中新世)。宁夏同心地区晚第三纪生物地层可划分为两部分:上部可能属上新统;下部属中中新统上部。二者皆含哺乳动物化石。在甘肃广河地区发现的小哺乳动物化石证明,车头沟组及咸水河组分别属于早中中新世及晚中中新世。在湖北钟祥地区,根据采集的哺乳动物化石,将罗汉寺组划归中新世。 根据上面4个地区哺乳动物群的研究和对比,广河车头沟组最老,其它依次是广河咸水河组、泥河湾壶流河组、蔚县组及稻地组。钟祥罗汉寺组可能相当于车头沟组或者时代稍早。同心下部地层的时代可能与咸水河组相同。  相似文献   

5.
云南元谋小河盆地含古猿化石地层的沉积特点与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云南元谋小河盆地含古猿化石的主要层位有 2个,时代相差约 1Ma。以黄色砂砾石层作为标志层,参考各含古猿化石剖面基底和现代海拔高度,盆内含化石层的晚第三纪地层可以很好的对比,小河盆地蝴蝶梁子剖面、房背梁子剖面相当于豹子洞箐剖面的的中下部。从哺乳动物化石和古地磁资料分析,小河组的地质时代为 7.3~ 8.2Ma。  相似文献   

6.
中国晚第三纪地方哺乳动物群的排序及其分期   总被引:38,自引:18,他引:38  
<正> 与晚第三纪地层和时代划分的经典地区欧洲不同,我国上第三系绝大部分都是陆相地层。海相地层零星分布于东南沿海边缘及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隅。在晚第三纪陆相地层的划分中,哺乳动物由于进化快、移动性强、保存为化石的机遇高,无疑起着主导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和北美在晚第三纪的研究进展迅速,传统的划分方案有很大  相似文献   

7.
托斯特地区是新疆北部一个山间凹陷,属福海盆地的一部分.通过对该区进行1∶250000铀资源区域评价,在该区古近系乌伦古河组发现了受氧化带控制的砂岩型铀矿化.根据水成铀矿理论,从水文地质角度出发,分析本层位层间氧化带铀成矿的水动力机制、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及古水文地质条件,着重研究有利层位古近系乌伦古组,并提出有利的铀成矿区段.  相似文献   

8.
新疆拜城阿合组、阳霞组及克孜勒努尔组的孢粉组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拜城地区中生代陆相地层非常发育.作者在阿合组、阳霞组和克孜勒努尔组中获得了不少的孢粉化石,共鉴定有58属,93种,其中2新种和2新联合种.  相似文献   

9.
林双幸  王果 《铀矿地质》2003,19(5):264-270
本简要介绍了准噶尔盆地北部顶山地区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化的发现,以及该区主要找矿目的层位——乌伦古河组和红砾山组的沉积环境、原生地球化学环境、层间氧化带发育规律和砂岩型铀矿化的产出特征。笔认为,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化的发现,对于在该盆地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北票-义县地区义县组珍稀化石层位对比及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票-义县地区义县组以火山-沉积地层为主体,具有4个火山活动亚旋回,生物化石主要形成于第一、第二、第四亚旋回期间,构成了3个产出层位.以中华龙鸟、孔子鸟、辽宁古果为代表的珍稀化石组合产在义县组二段中,形成于125~127Ma期间.枕状熔岩、淬火岩等特殊岩石的出现和高频层序地层研究表明,北票、义县地区的含珍稀化石沉积层(义县组二段)都处于相对较深的湖盆沉积环境,表现为湖扩展体系域沉积,两地含珍稀化石沉积地层层位基本相当.义县组形成于135~120Ma期间,属于早白垩世.多方面证据表明侏罗系-白垩系界限应当置于义县组底界.  相似文献   

11.
南京地区新近纪地层排序及其时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京地区新近纪地层发育较齐全,生物化石丰富,根据哺乳动物化石最新研究成果,并通过地层对比,将其厘定为中新世早—中期洞玄观组(N1-21d)、中新世晚期的六合组(N31l)和黄岗组(N31h)以及上新统的尖山玄武岩组(N2j)。长江坳陷中砾石层相当发育,如南京附近的雨花台砾石层,安徽境内的安庆砾石层,主要由三套岩性组成,之间均呈假整合接触。第一套归属于六合组(N31l),第二套沿用雨花台组(N2y),第三套为更新统。  相似文献   

12.
中元古界蒙山组、陈塘坞组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浙江省浦江县蒙山剖面建立蒙山组和陈塘坞组等二个地层单位层型,将二组归并为平水群。同时,恢复了平水群的地层名称和修订了它的含义,下部蒙山组细碧—角斑岩建造(未见底)和上部陈塘坞组海相砂泥岩建造,与上覆地层双溪坞群为整合关系,它代表浙江省西北部最老的基底。通过对层型剖面微古植物化石和同位素年龄的研究对比,提出平水群地质时代归属中元古代。对层型剖面层序地层、岩石化学、稀土、微量元素的分析研究,认为平水群的细碧—角斑岩形成于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13.
在对辽西夏家沟地区出露的中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岩石地层单位进行考察时,在中元古界长城系串岭沟组之上,发现了新元古界北方南华系下统殷屯组冰碛杂砾岩地体,该地体与中元古界长城系串岭沟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该项发现填补了辽西地区新元古代时期陆相岩石地层单位沉积的一项空白,对于讨论辽西地区新元古代地壳的演化历史增添了新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疆塔中地区奥陶系地层划分与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塔中地区奥陶系分布广泛。主要根据化石、岩性特征、对比等将研究区内奥陶系划分为三统四组:下奥陶统蓬莱坝组与下伏上寒武统丘里塔格下亚群呈假整合接触,鹰山组归为中下奥陶统,一间房组划为中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划归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可细分为3个岩性段,鹰山组可划分为4个岩性段。良里塔格组与鹰山组之间存在区域地层缺失和不整合,桑塔木组与上覆地层呈不整合接触,与下伏良里塔格组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呈整合或不整合接触。  相似文献   

15.
The first unequivocal remains of medium to large-sized mustelids from the middle Miocene Halamagai and Kekemaideng formations have been found in the Ulungur River area, Xinjiang, northwestern China. These new fossils are referred to the hypercarnivorous mustelid Hoplictis Ginsburg, 1961 and denote the first record of the genus in East Asia.We define Hoplictis baihu n. sp., for the mustelid from Tieersihabahe(Halamagai Fm.), which represents the smallest species of the genus. This primitive form is closer to H. florancei and H. noueli than to H. anatolicus and later, larger and more derived Hoplictis spp., from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A large toothless mandible from Duolebulejin(Kekemaiden Fm.) is assigned to Hoplictis cf. helbingi, and it presumably might represent the first record of H. helbingi outside Western Europe. The systematic position of Hoplicitis in relation to Ischyrictis with which it is similar is clarified. The occurrence in East Asia of two species of Hoplictis greatly expands the known distribution and diversity of the genus, and supports a Palaearctic Neogene dispersal event of carnivorans between Europe and Asia during the late Shanwangian–early Tunggurian equivalent to MN5–6 in Europe, and indication of another dispersal event from Europe to North America,through Northwest China during the late Tunggurian, equivalent to MN7–8 in Europe.  相似文献   

16.
吉林延边安图县海沟地区的海沟岩群系1/5万区域地质调查新建的特殊岩石地层单位(Speciallithostrati-graphicunits),由3个岩组构成:团结岩组为碎屑岩夹大理岩;东方红岩组为一套中酸性火山熔岩及其火山碎屑岩夹凝灰质砂岩;四岔子岩组为一套含铁岩系,主要由黑云变粒岩、斜长角闪岩夹磁铁石英岩组成。三者的接触关系均为断层接触,而且四周为元古代、早古生代的花岗岩所侵吞,属华北板块北缘东段残留的的构造岩片堆积产物,其时代为中元古代。这个岩组的建立,对探讨华北板块北缘东段中元古代地层划分和对比、陆缘裂谷的形成演化与成矿作用的关系以及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的形成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上二叠统长兴组分别与飞仙关组、吴家坪组整合接触,在元坝地区为一套稳定的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建造,有利于开展层序地层学研究。通过地震地层学方法、岩石岩相地层学方法以及Daubechies小波分析方法对元坝地区长兴组层序界面、体系域进行识别及特征研究,共划分出2个Ⅲ级层序(旋回)。进一步在单井上进行米兰科维奇旋回的划分及对比,通过岩石学及Daubechies小波方法解释结果可知db5曲线,由此识别出的36个旋回与人工解释的米兰科维奇旋回良好对应。将解释结果绘制Fischer图解,进一步对所得图解进行元坝地区长兴组地层可容空间演化特征分析,再次证实元坝地区长兴组存在的2次可容空间周期变化。最后以本实例为基础对Fischer图解形态特性、影响因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皖南洽舍-寨西剖面前震旦纪岩石地层宏观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皖南兰田、汤口、旌德县、七都等幅1:5万区调成果和专题研究,以洽舍-寨西剖面为例,论述了前震旦系牛屋组、大谷运组、镇头组岩石组合和沉积构造组合等宏观特征,并对沉积相、层序地层进行了初步分析,充实和拓宽了上述岩石地层单位的内容和含义。  相似文献   

19.
关于龙爪沟群地层单位名称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修订版 )为依据 ,以地层单位命名的一般规定为准绳 ,以地层单位命名的优先权为法则 ,对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中生代晚期海陆交互相地层龙爪沟群组级岩石地层单位名称的正确使用问题 ,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龙爪沟群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三个组 ,组名应为东胜村组、裴德组及云山组 ,其他的所有名称均应被视为前三组的后出同义名 ,并停止使用 ,以免造成不应有的混乱。东胜村组与鸡西群下部的滴道组不能完全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