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前言一般来说 ,台阵各子台地震计所检测的地震信号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输汇集到位于台阵附近的数据中心。如德国格兰芬堡台阵分为 3个子台阵 ,采用有线的方式先将各子台阵每一子台的地震信号传输到子台阵中心 ,然后再将汇集到各子台阵的地震信号再分别传输到埃尔兰根的台阵中心。又如加拿大黄刀台阵的初期 ,各子台的地震信号输出采用悬挂在木制三角架上的电缆传输到附近的控制中心。 1 986年加拿大政府对黄刀台阵进行了重大更新 ,除了在台阵安装不同频带的地震计外 ,还采用高分辨的数字化输出 ,并将地震数据通过 UHF数字无线遥测传输…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内蒙古科学台阵各子台的环境地噪声水平,利用锡林郭勒区域62个子台台址勘选时的环境地噪声数字记录,计算分析各台站环境地噪声水平;根据台阵各子台勘选地脉动噪声的速度均方根值、噪声功率谱密度等数据以及相关国标规定,得出锡林郭勒区域62个子台台址勘选环境地噪声水平较为理想,均在标准范围内,并将其划分为4个等级,认为各子台的选址结果较好。通过对科学台阵台址勘选背景噪声的分析,不仅有利于科学台阵建成以后各子台场地响应及震级校正研究的开展,同时可对内蒙古科学台阵地震监测能力的评估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选取2014—2018年广东阳江小孔径井下型地震监测台阵记录的连续波形三分量seed观测数据,使用概率功率谱密度(Probabilistic Power Spectral Densities,以下简称PPSD)方法,对该地震监测台阵所属10个子台进行环境地噪声计算,统计数据月连续率和年连续率;通过PPSD计算获得每小时、每天、每月、每年、5年的环境地噪声结果;汇总结果并分析环境地噪声稳定性和异常性。结果显示:①各子台这5年的环境地噪声水平稳定,说明其井下台基变化和仪器运行稳定,井下观测手段能够避免地面生产生活等人为干扰,解决了因城镇长期建设发展破坏地震监测环境的难题;②存在靠近海边的子台易受台风严重干扰、无线网桥通信方式的子台数据连续率较差、仪器垂直分量相对容易出现运行异常、井下设备故障维修周期较长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地震台阵观测系统的基础 ,除了台阵子台的合理布局外 ,就是对台阵子台的建设。子台的建设主要包括子台台室的基建和台室内地震计等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由于上海台阵的子台分布位于佘山的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区域 ,为了不影响周围的景观 ,同时也考虑到台室内具有较小的温差 ,将台室建在地表以下约 2 .5m处 ,并采用伪装竹杆或树杆架设 GPS天线。上海台阵的子台基建工作是相当艰巨的 ,由于所有子台位于坚硬的安山岩上 ,可以说是一场对顽石的攻坚战。子台基建大致经过了场地开挖、台室浇铸、台室门盖制作、仪器墩磨光、室内装修、地网施工、GPS天…  相似文献   

5.
上海地震台阵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台阵波数响应特性、子台选址与测试、场地背景噪声分析和记录信号评价等方面,综合对上海地震台阵进行设计,确定了台阵子台的布局点位。本文还介绍了规则台阵与不规则台阵中的几种不同子台布局的台阵波数响应图,并由此得出,采用不规则的子台布局同样可得到性能较好的地震台阵;台阵的子台越多,其响应特性的主峰就越尖锐。  相似文献   

6.
1980年4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格雷芬堡(Grfenberg)地区建成了一个宽频带地震台阵,以高分辨率、大动态范围来记录研究地震波的细结构。台阵呈反 L 形,长度约80公里,共13个子台,组成三个子台阵。子台阵装置单分向地震计,而子台阵中心则装置三分向地震计。单台用来减小台阵的旁瓣效应。分布间隔为10~12公里。该台阵通过专门设计来压低在中频范围(0.05~0.5赫兹)内以地震面波速度传播的相干地震噪声。采用瑞士产长周期地震计,其输出在子台上以每秒20个样本的速率数字化,用电话电缆以异步方式传送到子台阵  相似文献   

7.
和田地震台阵勘址测量与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新疆和田地震台阵候选台址现场勘址测量及后续数据处理分析等内容,为确定台阵的最终台址和子台布局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山西“十五”测震台网正式运行的32个子台的环境地噪声分析计算,得到各子台的背景噪声地脉动速度均方根(RMS值)、观测动态范围、噪声信号功率谱。结果表明,各子台环境地噪声水平基本符合数字地震观测技术规范要求,根据2008-2011年的变化动态,各子台环境地噪声水平有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9.
序言     
地震台阵是为监测微弱地震信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震观测系统。特别是近 2 0年来 ,随着地震观测技术、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跃进步 ,地震台阵又有了更快更新的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形成了多种台阵广泛分布的局面。当前 ,地震台阵已成为全球地震活动监测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震台阵观测系统 ,采用独特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 ,将台阵内若干子台的数据汇聚在一起 ,以达到压低干扰背景 (如地面噪声 ) ,提高信噪比 ,突出地震信号 ,从而获得比单一地震台站更强 (数倍于单一地震台站 )的地震检测能力 ,是一种先进的地震观测技术。通过…  相似文献   

10.
摘要中小孔径(25km或更小)地震台阵对事件定位和特征描述非常重要。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台阵资料,有必要通过大量的事件对近场和远场的地下结构及传播效应进行校正。适用于任何一个小孔径地震台阵的半自动程序采用的是互相关方法,能够在SUNBlade1000工作站上用几天的时间处理数千个事件。阿拉斯加地震台阵由19个子台组成,我们处理了1997~1998年期间该台阵记录到的1228个P波和PcP波到时数据库的资料,这些到时是由美国地质调查局原始数据中心读取的。我们进行了每个事件后方位角和水平速度残差的计算。台阵各子台下方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子台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