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发挥地图智能价值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图》1991,(1)
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和“生动教科书”。它不仅是地理教学中最有价值的直观教具,而且是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会运用地图,不仅可以从地图上了解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而且可以认识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性。学生通过地图的阅读、分析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因此,教学地图不仅具有一定的知识教育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智能价值。一、教学地图智能价值的主要表现教学地图的智能价值主要取决于地图语言对学生  相似文献   

2.
针对地图图片中典型地理目标识别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两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方法(YOLO网络和采用focal loss替换交叉熵损失函数的RetinaNet网络),然后将地图图片分别输入两种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训练和测试,最后对目标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RetinaNet网络模型对地图图片进行目标检测的准确率有明显提高,且运行速度依然可达秒级。该地理目标检测方法的高准确度与高效性可在地图审查时节约大量人力、时间成本,为地图内容智能理解及互联网地图监管提供了新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吴佳桐  黄龙  王勇  罗安 《测绘通报》2023,(9):155-159+170
智能汽车作为当前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加之自动驾驶技术日趋成熟,车端搭载的基础地图顺势成为地图行业的新兴产品。基础地图的大发展伴随而来的实时测绘、动态更新、信息交互、数据众源等行为对地理信息安全提出严峻挑战,是国家地理信息安全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全面梳理了智能汽车基础地图的概念、特点及不同自动驾驶等级下的应用情况;系统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基础地图相关标准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重点方向;总结提出了基础地图在应用中的信息技术风险点和当前的防控难点,并提出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4.
地图审核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当前我国的地图审核依赖人工目视判别,成本高、效率低。如何从高度依赖专家经验的人工检测走向混合智能的自动判断,是我国地图审核工作面临的技术难点和痛点问题。提出以知识为引导、算法为基础的地图自动审核的混合智能方法,设计了基于混合智能的地图自动审核技术框架,并指出需要重点突破的3项关键技术;并结合典型的“问题地图”智能化审核案例,给出了地图智能化审核的技术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对地理国情监测成果资源进行整合,使其在经济社会发展、民生需求中发挥整体效应。针对目前公众地理信息服务和用户需求,本文构想一个通用的智能专题地图开放服务平台,开创交互式地图,实现一键式制作专业地图,面向企业机构和个人用户提供在线地图与地理信息服务,从而辅助业务决策,打造企业或个人专属地图应用。依托信息丰富的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数据,实现交互式地图应用,面向机关、企业机构和个人用户提供免费、便捷的在线地理信息服务。通过快速准确的数据匹配,展现地理位置和专题数据的空间关系。让各种用户数据、专题数据内容在地理空间上图文并茂地展示,从而起到辅助业务决策、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本文构想的平台能够加强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应用推广,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对测绘工作的需求,推动我国测绘行业成果应用。  相似文献   

6.
刘洪涛 《地图》2000,(3):47-49
原文载于英国《城市地理》(UrbanGeography) 1998年第 19卷第 1期 ,题为“地理界有没有‘厌图症’ ?” ,本文编译时有删节。作者JamesO .Wheeler为该杂志编辑。他对近年来在世界地理学界较有影响的 8种英文杂志中地图的使用情况作了调查 ,总体结果不容乐观。由此我想到 ,国内出版的地理类期刊中 ,地图的使用情况如何呢 ?笔者由于暂时未作深入调查 ,在此不敢妄作结论。但本文所提出的观点和所揭示的现象 ,无疑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地图的力量》一书的作者丹尼斯·伍德先生告诉我们 ,“每个人都可以制作地图” ,“地图构建世界 ,而非复制世界” ,“地图使过去和未来现行” ,“地图使我们的生活成为可能”。这些格言式的话语鼓舞人心 ,并让我们每一个地理和地图工作者心领神会。相信地图仍是地理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 ,而且必将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正如在本世纪初 ,福特公司为推销其T型汽车所提出的口号“让每个人都拥有汽车”一样 ,我们今天的口号是 :让每个人都使用地图 !  相似文献   

7.
“发现法”亦称问题法,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师设计的教学环境(背景)和气氛发现问题,再经过学生的思维活动、分析、推理和综合去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促使学生对知识内涵进行探讨。“发现法”可运用于各种教学,在地理教学中更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借助地图。因为地图可以展现出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并能表现出一定的分布规律。各种不同内容的地图又能显示出各种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所以地图便为开发新知、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下面谈谈自己近两年来在地图教学中运用“发现法”的一点感受。  相似文献   

8.
新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规定:“学会运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图表、地图去阐述问题和分析问题,掌握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的初步技能。在教学中,要经常注意指导学生读图、用图,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解释和分析地理问题的一些方法”。教会学生经常运用地图,掌握读图技能,是中学教改中地理教师的主攻方向之一。近年来,地理高考中对地图、图象知识方面的考查,也一直稳定在1/3到1/2的比重。因此,培养学生读图技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智能多媒体地图是一种基于MPR技术的新型地理信息产品,它将传统的地图形式、地理环境研究报告、多媒体产品等进行有机结合,配套MPR阅读器使用,为地图产品用户提供一种视听结合、声图并茂的信息传输途径.本文从地图制图技术、隐形二维码技术等出发,介绍了MPR技术的基本原理、智能多媒体地图的概念及构成和制作流程.  相似文献   

10.
“天地图”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主导建设的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地理信息综合服务网站,可向社会公众提供权威、可信、统一的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同时,在其他领域的作用和价值也同样不可小视,尤其是地理知识教育、国家版图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教育等教育功能的应用、服务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文章以“天地图”现有应用板块“伟业宏图”为例,探讨深度挖掘“天地图”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红色教育功能的应用价值及策略。  相似文献   

11.
席会东 《地图》2014,(3):132-133
14世纪以来的“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和印刷术改良,极大地推动了欧洲地图学的发展。16世纪的欧洲学者采用新方法和新技术编绘囊括新旧大陆的世界地图,开启了欧洲地图学的近代化大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数字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技术不断升级,人们开始通过网络、智能化设备,开展系统性、交互性、开放性的学习,城市管理由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迈进。真三维地理空间地图数据,是智慧城市管理的基础,是智能交通、物联网发展以及智能应急保障服务的必备条件。本文基于倾斜摄影和街景工厂软件平台,提出了快速制作城市真三维地图的关键技术,解决了数据量庞大、处理难度高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了智慧城市管理对三维信息的快速提取,为政府执行智慧城市管理提供了权威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实时网络地图制图中产生的空间冲突问题,笔者应用多智能体技术,并结合创新性渐进式地图综合兴趣层理论,以旅游网络地图实时制图为例,将不同级别的空间数据分配到四种类型的智能体上,经过一系列空间转换,消除地图生成过程中产生的空间冲突。实践表明,这项研究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地图的可读性,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地理空间信息。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现状,特别是互联网地图和网络地理信息服务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找出了互联网地图和网络地理信息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国家互联网地图与网络地理信息服务监管平台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对综合地理信息分析决策服务的要求,北京院自2018年末开展了“现状一张图”项目。通过应用三维实景采编、智能分析与决策等技术手段,从现势性、数据采集精度、空间地理要素等角度出发,结合国情监测数据、多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对北京六环范围内的房屋建筑、房屋附属建筑以及房上房等建筑实体进行了采编,建立了建筑实体的专题成果数据库,竭力做到“一张地图窥全貌”。同时,本文也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天地图·陕西”架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地图”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区域内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最全的互联网地图服务网站。“天地图·陕西”是“天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陕西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公众版。本文从“天地图·陕西”物理架构方面进行了研究设计,以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达到系统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7.
艾廷华 《测绘学报》2021,50(9):1170-1182
地图制图学包含地图制作与地图应用两大任务,分别与人工智能技术有不解之缘.经历了符号主义智能表达的地图制图专家系统、行为主义智能表达的空间优化决策后,地图制图面临与连接主义下的深度学习的结合,以提升地图制图的智能化水平.本文针对"深度学习+地图制图"命题讨论了3个问题.一是从深度学习方法与地图空间问题解答策略思想的一致性,基于梯度下降、局部相关、特征降维和非线性化性质,回答了两者结合的可行性;二是从地图学独特的学科特点和技术环境分析了两者结合面临的挑战,涉及地图数据组织的非规范性、样本建立的专业需求、几何与地理特征的融合,以及地图固有的空间尺度性;三是分别讨论了地图制作与地图应用融入深度学习的切入点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8.
图像识别在互联网“问题地图”监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龙  吴佳桐 《测绘通报》2020,(6):145-148
本文对互联网“问题地图”监控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阐述了全国互联网“问题地图”监控网络和工作机制,分析了当前互联网“问题地图”监控工作中存在数据量过大,难以及时准确发现及违法成本低,难以有效减少“问题地图”发生的两大难点。对比分析了图像识别技术在互联网“问题地图”监控工作中实际应用的两种方法,分析了两种方法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为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依法履职,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进一步做好互联网“问题地图”监控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近60年的发展演进中,理论和技术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应用领域扩大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体系结构、开发模式和服务模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推动GISystem进一步向前发展,在综述GIS中之“S”的三种含义即System(系统)、Science(科学)和Service(服务)以及GIS近60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就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讨论:(1)如何认识地理信息系统(GISystem)。首先解析地理信息系统的三个关键词(系统、信息、地理信息),据此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内涵,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同地图、计算机地图制图、地图数据库的关系,认为地理信息系统源于又超越了地图、计算机地图制图和地图数据库,并认为地理信息系统具有装备的特性。(2)地理信息系统是怎样发展演进的。重点分析了由“地理信息系统”到“地理信息服务”的发展演进的社会需求背景、技术背景、学科背景,从应用领域、数据资源和功能的扩展及体系结构、开发模式和服务模式等方面,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发展演进的主要表现。(3)地理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将走向何方。首先,讨论了正确理解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领域扩展的问题,认为应用领域的扩展不可能是“无边无际”的;地理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必须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急需;在分析比较现有三种GISystem服务模式的基础上,认为采用“网格集成”与“弹性云”的“混合式”技术体制是GISystem服务模式的最佳选择;提出了基于“网格集成”与“弹性云”的“混合式”的时空大数据平台技术实现必须解决的6个关键技术问题和“时空大数据平台”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中学地理在国民素质教育中有着极为独特的作用,在环境、资源、人口问题逐渐引起重视的今天,中学地理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地图是中学地理教学最常用、最重要的教学工具,具有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等特点。我在地理教学中用地图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方面作I如下的尝试。一、发挥地图的德胃功能地图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等待着我们去发掘。我力求在教学中有机渗透、有意渗透、有情渗透,做到“润物细无声”。如讲到“中国的疆域”一节时,我出示了自绘的“我国海洋国土分布图”,向学生介绍海洋国土的有关知识,以增强学生的海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