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3 毫秒
1.
旅游地理学视域中的中国名胜组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文毓 《地理学报》2009,64(6):745-752
中国名胜组景遍布全国34个省(市、区),从3~108景不等.在收集到的2395组名胜组景中,以偶数组景为主,其中尤为突出是的四字句组景,占到总数的99%以上:八景在各种组景中居于重要地位,占64.80%.组景景观可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种类型,有动静合一、时空合一、虚实合一和主客合一之特点,其构词方式主要为"名词/偏正短语+偏正短语"型与"名词/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型;组景景名具有用词典雅、形象生动、化静为动和点睛显要的艺术特色.从整体上看,名胜组景具有与时而变、多元复合、指导游览等特性.可给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以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街道地名作为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包含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基于POI数据并借助Arc GIS技术,对西安市城六区1609条街道地名分布的景观特征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①城六区街道地名总数人文景观类大于自然景观类。②自然景观类街道地名中:方位类街道地名数量最多,且在这六个行政区内分布较均匀,都占有很大比例;有关水文的地名分布整体与城六区的水系分布一致。③人文景观类街道地名中,有关美意和历史文化类的名称最为活跃,同时有关数字类的街道地名也占有一定比例。研究认为:西安市城六区街道地名分布特征与整个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3.
论气景旅游资源的组成及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景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业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有利气象气候条件要素。主要由风、云、雾、雨、雪、冰及月等气态景、液态景、固态景和光态景4大类组成,是一种宝贵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流动性、变化性、周期性及区域性等特点。在观赏揽胜、疗养健身和科学考察等旅游领域上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食品冷链物流时空分布特征及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食品冷链企业为对象,基于核密度分析和标准差椭圆方法,研究食品冷链物流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迁过程,进而提出时空变迁的演化路径。结果表明:北京市食品冷链物流时空集聚特征显著,呈现出显著的时空扩散特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非首都职能疏解的背景下,呈现"跳跃性"扩散特点。时空变迁的演化路径包括6个阶段,未来一段时期内食品冷链物流的时空集聚、时空扩散特征将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5.
何小芊  龚胜生 《热带地理》2013,33(6):766-771
温泉在我国古代被广泛用于观光、沐浴、保健等休闲娱乐活动。研究古代温泉旅游景观对现代温泉旅游开发、游览活动和旅游宣传,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在梳理相关温泉史料的基础上,对古代温泉旅游景观的构成要素、形式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古代温泉旅游景观包括单体与组合2种类型。温泉单体景观由泉源、汤涌、汤色、温泉生物等要素组成,属小尺度景观单元;组合景观是以温泉水体为核心和纽带,使水体、山石、建筑及植物与景观之间,通过穿插、渗透、映衬等形成复杂的组合关系。古代一些独特的温泉景观已成为地方名胜,与其他地方名胜形成“八景、十景、十二景”等地域组景,且以“八景”为主,均为四字句组景,并具温泉景观的观感艺术化、突显温泉景观的自然美的特点。古代温泉旅游景观的借鉴作用体现在温泉景区形象塑造、设施建造、活动内容设计、对外宣传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城市景观规划含义、城市景观规划原理以及福州城市景观规划的总体环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福州市的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应结合城市景观生态学原理,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历史感与时代感有机结合等规划思路,把福州市规划成为一座既具有历史文化名城内涵,又有现代化气息的省会城市。  相似文献   

7.
论云南古镇美学价值在旅游开发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回顾文献资料、实地走访调研等方法,对云南古镇的自然景观美和人文景观美进行分析研究.并以云南腾冲和顺古镇为代表,从水文地貌、生物气候、历史文化、民居建筑、民俗风情等方面对和顺古镇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美进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云南古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美学价值与旅游的关系,及其在旅游开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以湖南省传统村落张谷英村为例,利用GIS技术构造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探讨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三生”空间功能更新特征和逻辑模式。结果表明:1)张谷英村“三生”功能更新主要表现出生活功能产居一体化、生产功能旅游化、生态功能景观化、旅游功能多样化的旅游适应性特征及圈层分化和阶段有序的时空分异特征。2)张谷英村通过生活空间的人文景观开发与民俗文脉挖掘、生产空间的多元高质旅游服务模块构建、生态空间的生态环境保育与自然景观修复,实现传统物质空间的旅游功能更新和功能融合发展。3)旅游驱动型乡村社会通过供需关系构建、示范效应延伸、主客交往反馈,扩展功能更新范围、加深功能更新程度、提升多元功能质量。“三生”功能的更新存在一种相互促进、相互演化的共生耦合关系,其旅游化过程体现了空间结构有序变迁和空间属性质量提升的协同演化进程,以多功能交互、多层次联动的综合路径推助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丹霞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陈传康  俞孔坚 《地理学报》1990,45(3):284-294
本文以丹霞地貌、区域文化开发、景观美学、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旅游业开发等专题研究及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理论研究为基础,与风景旅游规划相结合,研究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景观资源综合评价和旅游开发总体规划等问题。据此研究成果上报,该风景区已被批准为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10.
三峡库区沿江城镇与自然文化景观的长期共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优良的"城-景"相融景观形态。但随着三峡工程的实施,城镇搬迁、自然人文景观被淹,库区城镇"城-景"格局受到影响,呈现"破碎化"、"孤岛化"等特征,城景分化、尺度失调、文脉断裂成为库区城镇整体形态优化的紧迫问题。为响应国家生态、绿色战略下的长江经济带建设,调和库区城镇"城-景"关系,通过对基于三峡库区城镇"城-景"关系的动态演进历程分析,指出后三峡时代的库区城镇建设是"城-景"重组、缝合的关键阶段,而山水格局维护、空间尺度调和与活态文化保护是重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声景是文化景观的重要构成,在塑造地域文化个性、培育地方身份认知、确立居民地方感知等方面,具有特殊价值和独特优势.随着声景理念的不断推广,基于地理学视角对声景时空特征、空间意义和社会文化关联等方面的研究,不仅拓展和深化了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而且促进了地理学与声景学跨学科研究的融合发展.本文在对声景概念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从声景的时空分异特征、声景与地方感知、声景与居民福祉、声景的社会文化关联、声景的地理实践应用、特殊音乐声景的地理学研究等6 个方面,对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声景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梳理,并以此构建了地理学视角下声景研究的逻辑框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地理学视角下声景研究的特点和差异.国内文化地理学以音乐现象为主要基点,并逐渐扩展到音乐之外的其他声音类型;国外学者在音乐地理学之外,相对系统地采纳了声景学的理念和方法,拓展了地理学视角下声景研究的方法和路径.研究结果对拓展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实现基于声景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阿拉善腾格里沙漠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及其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吴月  范坤  李陇堂 《中国沙漠》2009,29(3):409-141
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腾格里园区以分布广泛的沙漠湖泊、戈壁奇石、风蚀地貌为主体景观特色,结合景区内美丽富饶的自然景观资源,挖掘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遗存,可以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结合前人的分类体系对其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并进行了旅游资源综合定量评价,分析了评价结果,提出了腾格里园区旅游深度开发设想。其结果是:腾格里园区旅游开发应以保护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及其他自然、人文景观为旅游开发目标;以开发沙漠探险、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为主,再结合吉兰泰盐湖工业游、敖伦布拉格峡谷群科普游、考古游、民族风情游、宗教旅游等,充分利用其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打造出腾格里园区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品牌。  相似文献   

13.
福州市城市景观规划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上广 《福建地理》2002,17(1):31-34
本文在对城市景观规划含义、城市景观规划原理以及福州城市景观规划的总体环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福州市的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应结合城市景观生态学原理,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有机结合、历史感与时代感有机结合等规划思路,把福州市规划成为一座既具有历史文化名城内涵,又有现代化气息的省会城市。  相似文献   

14.
丹霞地貌与岩溶地貌旅游景观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丹霞地貌与岩溶地貌的旅游景观进行系统比较,揭示两者在发育条件及分布特点、自然及人文旅游景观方面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在发育条件上,两者的岩性、构造环境和主要外营力均存在显著差异;另一方面,两者的发育又都依赖于一定的水热条件和密集的节理裂隙.在空间分布上,两者发育最典型的地区均在我国南方亚热带、热带湿润区;其中,东南地区尤以丹霞景观见长,西南地区更以岩溶景观取胜.自然景观方面,丹霞景观与岩溶景观在类型、外形、组合上有较多相似之处;两相比较,岩溶风景胜在山奇洞奥,而丹霞风景则胜在赤壁丹崖.人文景观方面,丹霞地貌  相似文献   

15.
《松陵集》对吴地风物作了完整呈现。《松陵集》对吴郡四季变迁作了全面记述。《松陵集》唱和对太湖及梅雨这两大地域性的自然景观写得详细。《松陵集》吟咏了吴中风物的历史古迹和乡土风俗等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旅游景观的美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地处中原,气候资源的南北过渡性,地质构造的地域差异性,地貌类型的复杂多样性,孕育了河南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人文景观时代蝉联,既有峰、石、谷、洞、瀑、溪、泉、林等大自然天斧神工的绝妙佳作,也有窟、寺、塔、陵、亭、台、楼、阁等后人巧夺天工的历史陈迹。旅游景观分布以“两山”为依托,以“两河”为纽带。这些景观既有体现自然美的韵律美、新奇美和意蕴美,又有体现人文美的艺术美和社会美、自然美、人文美的彼此交织,完美结合,便赢得了河南省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应保证保护区内的动植物及其生态环境和原始性和景观的完整性,核心区内应禁止旅游开发;缓冲区的旅游开发,首先要进行环境容量测算,确定合理的旅游客规模,对生物,自然景观及当地原始的人文景观进行严格保护,对旅游造成的各种污染进行和清理,确保自然保护区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小波分析的锦州市旅游流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交媒体签到数据为旅游流时空特征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基于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锦州市旅游流微博签到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小波分析、自然间断点分类法、权重分析等方法,结合MATLAB、ArcGIS等软件,对锦州市一整年的旅游流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流出游呈现"峰林结构"特征,4—5月是锦州市全年旅游高峰期;省内游客集中于4—5月,省外游客集中于10月;旅游流呈现多时间尺度波动特征,其中8~12 d和31~38 d两个时间尺度的周期表现较为显著;旅游流客源属性不同,其出游时间集聚性、时间分布特征、时间尺度特征存在差异;旅游流在客源地和目的地空间上呈现集聚的特征,但其集聚特征受客源属性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01年以来中国旅游景区时空格局演变与景区群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志中  王婷  杨雪春 《地理研究》2020,39(7):1654-1666
2001年中国实行A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制度以来,旅游景区数量快速增长。以2001年、2006年、2011年和2016年四个时间截面的中国A级旅游景区数据为基础,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旅游景区时空格局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旅游景区空间格局呈现空间分布扩散,区域分异加剧;集聚范围扩张,集聚现象愈加明显;集聚程度增强,京津冀、长三角地区集聚程度最高;高A级景区与全国A级景区的集聚态势基本吻合。旅游景区集聚地区呈现旅游资源依赖、供需双重驱动和核心-边缘结构等特征,据此尝试提出“景区群”概念,以期为中国旅游业生产力布局优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疆天池景区生态安全度时空分异特征与驱动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基于2000、2010年新疆天池风景名胜区的TM遥感影像、2000-2010年新疆统计年鉴、野外实地调查等数据,构建研究区的景观生态安全度,采用ESDA、半变异函数空间分析、逐步回归等方法,分析各样点景观生态安全度的时空演变特征,探讨导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 2000-2010年,高景观生态安全度范围由南向北转移;中景观生态安全度区域由南北向中部集中;低景观生态安全度呈现由南向北扩散的趋势。② 景观生态安全度全局空间自相关较显著,随时间演变,空间集聚水平降低;局域空间自相关呈现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转变的趋势。③ 变程范围内,景观生态安全度值的各向异性与弱空间相关性特点是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④ 经度、纬度、海拔因子对景观生态安全度的影响显著;放牧、旅游以及政策活动影响景观生态安全度中小尺度格局,对景观生态安全度的演变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