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褶皱构造与层控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层控矿床是指那些成矿物质在同生沉积的基础上经后期地质作用改造而形成的、受一定地层层位、岩性和层状构造控制的矿床.在成因上属复生类矿床.沉积矿床或矿源层由于古地下热水溶液的改造而成层控矿床(沉积-再造型);也可由变质和混合岩化作用而成沉积-变质型;或是在沉积成矿的基础上受后期岩浆热液的叠加所致(沉积或沉积变质-叠加型).  相似文献   

2.
徐克勤 《地质科学》1992,(3):213-223
庐枞盆地中发育一些大中型硫铁矿床,曾长期被认为是与次火山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成因。本文从矿床层控特点、矿体形态产状、矿石沉积组构、矿物组合及其生成顺序、矿化分带、包裹体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等诸方面,证明它们具显著的火山喷气沉积成因特征,并受到后期热液叠加改造。提出了大鲍庄式陆相火山喷气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硫铁矿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3.
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鉴于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床尚未出现侵入岩体,故对其成因认识有中低温远成热液、深岩浆源热液、沉积-改造等观点。近年来,又有二元二次层控、叠生层控、沉积-热液叠加层控、多源层控等观点。笔者在综合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对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矿床应属壳源-后成层控矿床,并建立了栖霞山式铅锌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4.
三保银矿是近年新发现的多金属矿床,已初具中型规模,可望发展成为大型矿床。通过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提出了“层-构-岩-相”五字控矿规律,认为该矿床具有层控性、多源性和多期次的成矿特点,应属变质-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层控矿床。床具有层控性、多源性和多期次的成矿特点,应属变质-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5.
广西贵港-平南地区铅锌铜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贵港-平南地区是热水沉积改造型层控铅锌铜矿床集中区.该区铅锌铜矿主要控矿层位为中泥盆统四排组-应堂组及东岗岭组中段,以深灰-灰黑色含炭质白云岩夹薄层状炭质泥岩控矿为特征;控矿构造主要为复式背、向斜的翼部单斜构造,燕山晚期再次成矿时,与含矿层叠加的断裂和岩浆侵入构造则是热水沉积改造型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矿床形成是经深循环作用使含矿热卤水进入沉积盆地局部沉积而成,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同生-成岩晚期,燕山期构造热液和岩浆热液改造带形成叠加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6.
黄伟兴 《矿产与地质》2010,24(3):229-234
辣菜水锌矿床产于海西-印支期盆地边缘,矿体严格受石炭系下统石磴子组下亚段白云岩控制,呈层-似层状,具层控型特征。矿床成矿具有多期性,早期沉积为矿胚层,受断裂构造热动力改造成矿体,后期岩浆热液叠加,矿体进一步富集,形成富闪锌矿体。通过成矿环境及矿床特征研究分析,认为该矿床成因属于沉积-改造-叠加的复控型矿床。  相似文献   

7.
中朝古元古代层控铅锌矿床类型及其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如恒 《辽宁地质》1999,16(1):43-56
中朝古元古代层控铅锌矿床属海底喷气沉积铅锌矿床。以地层对比与含矿层位为基础,以铅,硫同位素为重要信息,结合后期地质事件对矿床的影响与矿床主要成矿阶段不同,将这类矿床划分4个类型;受变质沉积层控铅锌矿床,受改造沉积层控铅锌矿床,变质热液改造型层控铅锌矿床和岩浆热液叠生型层控锌矿床。  相似文献   

8.
张进高 《福建地质》2010,29(2):83-88
永安丰门坑多金属矿呈似层状、层状、透镜状,贮存在寒武系林田组下段钙质碎屑岩中,矿床具明显的层控和热液叠加改造特征,为沉积-热液改造型多金属矿床。该多金属矿床的发现,为我省在寒武系林田组中寻找该类矿床提供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金顶铅锌矿黄铁矿Re-Os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滇西北兰坪金顶铅锌矿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铅锌矿,也是世界上铅锌金属储量超过千万吨的十几个超大型矿床之一。金顶铅锌矿床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关于其成因机制陆续提出了同生沉积-后期改造层控矿床、中低温非岩浆热液成矿、同生沉积-变形叠加成矿、喷气(热液)沉积成矿、岩溶成矿、壳幔流体  相似文献   

10.
荒田铅锌矿床位于官厅铅锌成矿带,其矿体赋存于下二叠统玄武岩组中段下层P1β2-1与茅口组上段P1m2之间的玄武质、灰质角砾岩层中,常富集在背斜的两翼和向斜的槽部,严格受层位、岩性和褶皱构造的控制。矿床与晚二叠世海相基性岩浆喷发有关,后经火山沉积-岩浆期后热液叠加以及多期次构造运动对成矿物质的改造富集。故矿床应属火山沉积-岩浆期后热液叠加-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1.
本区详细描述了皖南地区铜铁、多金属矿床的赋存层位、区域分布、矿体规模及产状,矿石的成分和结构构造类型,地球化学与微量元素及硫同位素特点。并从岩相古地理和古构造环境,深入分析和研究了它的成因及成矿作用,作者认为这类矿床曾经历了沉积—成岩、构造—岩浆活动(包括变质作用)、热液叠加改造等三个阶段,它应属于沉积—改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2.
黄启春 《福建地质》2011,30(2):113-120
漳平洛阳铁矿是一个中型铁矿床,共(伴)生有锌、硫、钼矿等,前人认为铁矿床的成因主要有矽卡岩型、沉积-热液改造型、火山沉积-热液改造型、复合-叠加层状型等4种.在综合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从研究区内铁矿控矿地质条件出发,对其重新总结和认识,认为洛阳铁矿床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为洛阳铁矿深边部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宝山多金属矿田矿床类型及成矿作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问题的提出大宝山是一个大型的多金属矿田,成矿地质条件复杂,具有多种成因的矿床类型,早在国内享有盛名.六十年代,许多人将大宝山矿床归属于碳酸盐岩中沿层交代的高中温热液交代矿床,花岗闪长斑岩是形成母岩.后来,有人提出次英安斑岩是成矿母岩.近年来又有“层控矿床”、“沉积成矿热液叠加的复生矿床”“海底火山沉积-断裂凹陷型黄铁矿型铜矿”、“海底火山喷发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复生矿床”“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地台型火山成矿作用的火山喷发异地沉积改造矿床”种种说法.随着矿床的开发,地质勘探工作的深入,许多新的地质事实表明,大宝山是一个复成矿床.本文试从多源成矿和不同的成矿作用来阐述矿床类型,进而对成矿作用过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青海驼路沟钴矿成矿特征及控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驼路沟钴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昆南复合拼贴带内,是国内少数独立钴矿床之一.赋存地层为奥陶-志留纪纳赤台群哈拉巴依沟组,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体产状与围岩一致,层位、构造控矿特征显著,变形变质强烈,沿走向和倾向均有斜列和波状弯曲、膨大、缩小现象.矿床热液叠加成矿显著,表现出"似层非层、似脉非脉"的特点,成矿后改造使矿段间差异性抬升和矿体侧伏明显,矿床成因为热水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  相似文献   

15.
华南广泛分布的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是比较典型的层控矿床,按控矿层位可分为震旦寒武系和上古生界两大类。该类矿床的铀源层形成与华南地区地壳演化有密切关系。铀源层的改造成矿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据此,过去一般划分为沉积成岩型,淋积型和热造(热液改造)型三亚类,其中前两类并不多见,而且沉积成岩型也不够确切。热造型是这类矿床的最主要代表,但它们在成因上也表现出不同特征,特别是它们与附近花岗岩体的关系比较复杂,以致过去对其成因有不同认识。本文讨论了某些有代表性的矿床的地质学、地球化学特征并提出了对这类矿床的进一步分类意见。  相似文献   

16.
安徽庐枞盆地何家小岭黄铁矿床特征和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家小岭黄铁矿床受控于砖桥组下段第一韵律层(J_3zh)的火山碎屑岩中,热液蚀变作用明显。矿床成因分四类:1、火山沉积型;2、次火山岩型;3、叠加改造型;4、火山热液型。硫主要来源于上地幔或深部地壳。矿床通过火山岩浆内生成矿和盆地环境外部因素综合作用形成。该黄铁矿床确定为典型中低温火山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7.
丁—马微细浸染型层控锑-金矿床是在特殊的大地构造背景下的扩张海盆复杂岩相古地理沉积环境中,首先形成金等成矿元素初始富集矿源层,并在沉积成矿作用基础上,经进一步叠加改造成矿作用,形成具有沉积(含火山热液)-构造叠加-地下水循环热液改造成因的矿床。  相似文献   

18.
丁-马微细浸染型层控锑-金矿床是在特殊的大地构造背景下的扩张海盆复杂岩相古地理沉积环境中,首先形成金等成矿元素初始富集矿源层,并在沉积成矿作用的基础上,经进一步叠加改造成矿作用,形成具沉积(含火山热液)-构造叠加-地下水循环热液改造成因的矿床。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铁矿床(点)成因类型可划分为镁铁-超镁铁岩浆成矿系列的结晶分异型矿床;壳幔型中酸性岩浆成矿系列的热液型、矽卡岩型矿床;火山喷流-沉积成矿系列的层控型矿床;叠加改造成矿系列的层控改造型、改造热液型、沉积变质型矿床;沉积喷流成矿系列的层控型矿床;沉积成矿系列的陆、海相沉积型矿床.通过对这些成矿系列的典型铁矿矿床特征的研究,从其成矿构造地质环境分析,许多铁多金属矿床(点)均具有形成大型以上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且多伴生铜、铅、锌、金银等多金属矿产.研究认为,在今后的找矿勘查过程中,应利用成矿系列的规律,并注重对共(伴)生组分的综合评价,这对扩大全省的找矿远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铁矿床技术经济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典型铁矿矿床特征及其成矿系列的浅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青海省铁矿床(点)成因类型可划分为镁铁-超镁铁岩浆成矿系列的结晶分异型矿床;壳幔型中酸性岩浆成矿系列的热液型、矽卡岩型矿床;火山喷流-沉积成矿系列的层控型矿床;叠加改造成矿系列的层控改造型、改造热液型、沉积变质型矿床;沉积喷流成矿系列的层控型矿床;沉积成矿系列的陆、海相沉积型矿床.通过对这些成矿系列的典型铁矿矿床特征的研究,从其成矿构造地质环境分析,许多铁多金属矿床(点)均具有形成大型以上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且多伴生铜、铅、锌、金银等多金属矿产。研究认为,在今后的找矿勘查过程中,应利用成矿系列的规律,并注重对共(伴)生组分的综合评价,这对扩大全省的找矿远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铁矿床技术经济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