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经统计,1995年7~8月沈阳降水量为460.2mm,比常年同期多117.1mm。而7月份降水特多,其降水量为332.6mm,比常年多149.4mm,是1951年以来第3个降水高峰月(1953年为365.2mm,1963年为336.9mm);7月出现两次暴雨到大暴雨天气过程,而且集中在下旬,旬降水量231.9mm,是建国以来同期最大值。两次区域性暴雨到大暴雨天气过程分别出现在7月25~26日、29~30日(附表)。  相似文献   

2.
利用日降水资料(08—08时)和常规天气图资料,以1981—2010年30 a平均降水量为气候态,统计2012年4—10月我国主要暴雨天气过程,概述各主要暴雨过程的重要影响系统、出现时段、范围及累积降水量。结果表明:2012年4—10月我国共出现190个暴雨日,34次主要暴雨过程,单站最大日降水量487mm,过程最大降水量631mm;4月华南、江南大暴雨过程比常年偏多,7月中下旬长江流域强降水频繁,长江三峡出现建库以来最大洪峰;汛期登陆我国的台风偏多且时间集中,北上台风偏多;汛期北方降水量比常年偏多,多个大中城市出现严重内涝。  相似文献   

3.
1998年7~10月其间.我省天气与常年不同.7月中旬后期至8月1日,赣北出现了连续性暴雨过程.暴雨达112县(市)次,大暴雨24县(市)次;7月20日婺源出现了特大暴雨,日雨量达205mm;与此同时赣中以南地区长时间高温少雨,中西部地区干旱明显。8月份全省气温偏高,为27.7-30.8℃,较常年同期偏高1-2℃。9月、10月平均气温为18.7~26.3℃,同常年;降水量39-240mm,大部地区偏少5成以上,日照285—457h(小时).除赣南南部少于常年外,其余各站比常年偏多5-87h(小时),两月中以晴好天气为主。9月下旬后山现的秋季低温只对迟栽和…  相似文献   

4.
盘锦市以前一直采用营口市的暴雨强度公式,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近年来降水特性的改变,盘锦市有必要重新编制暴雨适合本市暴雨强度公式。我们在编制暴雨公式过程中。发现盘锦市的降水有春旱加重、夏季降水增加的趋势。现就盘锦市降水特性的变化趋势作一简要分析。1降水量的变化盘锦市降水量年际间变幅很大,最小年1965年降水量仅为326.6mm,最大降水年1987年降水量914.9mm,极差588.3mm,接近最小年降水量的2倍。原盘山县站1961~1982年平均年降水量599.7mm,均方差为131.0mm;1983~1996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42.1mm,比前段增…  相似文献   

5.
初夏(6月份),北疆气温接近常年,南疆气温比常年偏高。盛夏(7-8月)全疆气温比常年仍偏高;7月全疆降水较常年偏少,8月全疆降水较常年异常偏多,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天山两侧。另外盛夏7月中旬至8月上旬初,我区出现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高空高温天气,造成高山区积雪大面积融化,同时有大降水天气过程出现,造成了我区历史上罕见的高空升温融雪与暴雨相结合的特大洪水灾害。1月平均气温和月总降水量1.1月平均气温7月份,北疆8站平均气温是24.8℃,较常年偏高1.ot;其中北疆北部较常年偏高1.l-2.gCC,偏高幅度最…  相似文献   

6.
春季(3—5月)我区降水比去年明显偏多,也比常年略偏多。但初夏6月降水却不尽人意,6月降水量北疆比常年偏少3—7成,7月初一次全疆性的中强天气使我区降水形势再次出现转机,降水量显著增加,盛夏(7—8月)降水偏多幅度远远超过了春季。盛夏新疆基本以低温为主,除在7月中  相似文献   

7.
刘震坤 《气象》2001,27(7):58-61
4月份,我国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受此影响,北方地区风沙频繁,月内共有8次扬沙或沙尘暴天气,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局部地区出现冷(冻)害;南方大部降水与常年持平,局部地区出现了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北方部分地区干旱发生或发展。 1 天气概况 1.1 降水 4月,我国出现4次较大范围的降水。与常年同期相比(如图1),青藏高原中部及新疆北部等地偏多5成至1倍;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接近常年或偏少。就旬而言,上旬,由于受冷空气频繁袭击,新疆北部降水量有10~20mm,较常年同期偏多,江南大部、华南东部降水量一般有25~60mm,其中江南的中部、华南东部部分地区降水量有100~190mm,也比常年偏多。黄淮、江淮等地降水偏少。8~9日,华北、渭水流域出现3~15mm的降水,缓和了当地旱情。中旬,我国主要受发展的乌拉尔山高脊前西北气流控制,全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少,新疆北部、青藏高原东部降水量为3~8mm,局部10~15mm,接近常年同期,江南大部、华南北部降水量一般有20~40mm,局部50~80mm,上述大部地区降水量偏少,华北和黄淮等地基本无降水。下旬,江淮、江南、华南以及贵州北部降水量一般有30~80mm,其中长江中下游、广东等地的局部地区有100~170mm,比常年偏多。其余大部地区降水量接近常年或偏少。  相似文献   

8.
2018年主汛期我国平均降水量为652.0 mm,较常年同期偏少95.0 mm。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北方降水偏多,南方降水偏少的总体特征。其中华南地区前汛期降水量较常年偏少5~8成,江淮地区梅雨季降水量较常年偏少4~8成,华北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多2~8成,局地偏多2倍以上。除华北雨季开始时间较常年偏早外,华南前汛期、江淮梅雨期开始时间均较常年偏晚。2018年主汛期全国平均降水日数71.29 d,较常年偏少12.67 d。共出现暴雨5229站日,较常年偏少280站日。华南前汛期降水阶段性明显,中前期冷空气较弱,副高异常偏强是降水偏少的重要原因,后期南海季风爆发,水汽条件明显改善,中高纬度环流经向度增大,降水明显增强。江淮梅雨期间,长江中下游地区高层辐散抽吸的动力条件以及低层水汽辐合均较常年同期偏弱,是梅雨期降雨强度整体偏弱、梅期偏短的重要原因。华北雨季期间,东北亚稳定维持着一个异常反气旋环流,在中纬度地区形成东高西低的环流形势,是华北地区出现强降水的重要原因之一。2018年汛期全国共出现34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区域性暴雨过程的次数与常年同期基本持平或略偏少,全国暴雨站日也较常年同期略偏少。  相似文献   

9.
1994年我省后汛期天气的主要持点是:降水偏多,连续性暴雨多,继我省6月出现特大洪灾之后,7月又出现第二次特大洪涝,时隔不到一个月,洪灾两次肆虐南粤大地,给我省经济造成严重损失。另一特点是今年后汛期登陆和严重影响我省的台风虽不多,但在南海活动,最后在海南省或福建省南部沿海地区登陆,对我省产生影响的热带风暴却不少。1七月暴雨连场,洪涝再度泛滥7、8月我省降雨普遍偏多,7月月降水量大部分在200~500mm,其中深圳、海丰、湛江、阳江都在600mm以上,较历年同期偏多1~2倍,珠海市1110.0mm、化洲1215mm,比历年同期多3倍多。…  相似文献   

10.
2009年8月我国主要气候特点:气温偏高,降水接近常年.全国平均气温为20.9℃,较常年同期偏高0.6℃,福建、广西8月区域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高值.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00.5mm,接近常年同期,浙江8月区域平均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多值.  相似文献   

11.
分析贵定县1957-2009年出现的134次暴雨日样本。结果表明:贵定县暴雨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其线性增长率为0.2d/10年,年暴雨日数在0~7d次之间,暴雨日平均每年出现2.53次,最大降水量为234.9mm,1h最大降水量为63.5mm;2—10月均有暴雨日出现,暴雨日发生的季节性明显,夏季暴雨日占全年的54.3%,暴雨日频发于6—7月,且6月下旬为暴雨的高峰期;暴雨日降水对月、年降水量的贡献显著,5-9月的暴雨日雨量对月降水量的贡献较大,6月为最大。年降水量最少的年份,无暴雨日出现。  相似文献   

12.
2017年夏季山东平均降水量为453.0 mm,较常年(400.3 mm)偏多13.2%,降雨过程较多,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匀。夏季北半球极涡为单极型分布,中高纬整体以纬向环流为主,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强度偏强,西伸脊点较常年偏西。6月降水主要由华北、东北冷涡偏强造成,7月和8月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为山东降水提供了充足水汽,导致7、8月降水偏多。此外,进一步分析了历史上相似年份确定和客观预测方法对山东夏季降水预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崔绚 《气象》2009,32(10)
2009年7月,我国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全国平均气温为22.0℃,较常年同期偏高0.6℃.其中,西藏7月区域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云南为次高值.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09.6mm,较常年同期偏少6.3mm.但是本月,我国局地暴雨洪涝灾害多发,其中四川、湖南、山东等地的部分地区受灾严重,且青海7月区域平均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值.月内我国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黑龙江低温阴雨天气持续;热带风暴苏迪罗、台风莫拉菲先后在我国华南登陆;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我国部分地区遭受暴雨洪涝灾害;全国24个省(市、区)遭受强对流天气袭击.  相似文献   

14.
章以黄河托县—万家寨段控制流域为例,基于该流域降水的基本气候特征、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利用主要降水时段(6月1日~10月31日)多年逐日平均降水量不同滑动步长的合计降水量占6~10月降水总量百分比的方法,综合进行降水主要集中时段的划分,得出:7月15日~8月10日为降水主要集中期即主汛期;8月11~17日一周为大气环流转折期即过渡期;8月18日~9月7日为另一降水相对集中期即后汛期。  相似文献   

15.
岑士良 《贵州气象》1999,23(4):22-24
暴雨是花溪区主要灾害性天气,尤其是连续暴雨天气或大暴雨往往会形成洪涝灾害,对国民经济建设有很大的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更为突出。按我国气象部门的规定,凡24h降水量达50mm以上,称为一次暴雨过程;达到或超过100mm为大暴雨,200mm以上为特大暴雨。花溪区是暴雨频繁发生的地区,暴雨天气对生产、生活危害较大。1991年6月21日-7月11日降水特多,其中6月下旬降水量多达215.4mm,7月1日~11日上午9时共降雨达416.2mm。在这短短21d时间内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一半以上,尤其是7月8、9日连续两天出现暴雨和大暴雨天气,8日降水量89.0mm…  相似文献   

16.
宗志平 《气象》2007,33(10):118-123
2007年7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21.8mm,较常年同期(116.8mm)略偏多但降水分布不均,其中,新疆平均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大值,重庆、河南为次大值,而广东为最小值,内蒙古、黑龙江为次小值。月内淮河流域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重庆、四川、山东、新疆、云南等地遭受暴雨袭  相似文献   

17.
2018年7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夕迪  孙军 《气象》2018,44(10):1370-1376
2018年7月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是极涡偏强且呈单极型分布,中高纬环流呈4波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较常年明显偏强,位置较常年明显偏北。7月全国平均气温22.9℃,较常年同期偏高1.1℃,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高;全国平均降水量133.8 mm,比常年同期(120.6 mm)偏多11%,与历史同期相比呈现北多南少的分布特征。月内我国有7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多站出现极端日降水量。7月共有5个热带气旋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活动,并有“玛莉亚”、“山神”、“安比”3个台风登陆,生成和登陆个数均较常年偏多。我国中东部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同时强对流天气频发,影响范围较广。  相似文献   

18.
杨勇 《贵州气象》1997,21(6):39-40
本文通过本站要素对独山县1954~1995年4~9月出现的146次暴雨过程的天气影响系统作了初步分析,得出本站暴雨预报的着眼点,发现一些对预报有启示性的特征,对县站暴雨预报有一定帮助。1独山县暴雨气候分析暴雨每年在我县约出现4次,除冬季外各月均可发生,但主要集中在5、6、7月,暴雨强度一般在50~75mm之间,强度较大的降水主要出现在6‘7两月,历年一日最大降水量为160.3mm。1/J‘时的最大降水量为59.smm,最长连续暴雨口数为3天,总雨量达271.lmm。从气候带来说,独山县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从暴雨分布来看…  相似文献   

19.
郭文华 《气象》2006,32(6):121-125
2006年3月,我国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全国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月内北方地区出现5次沙尘天气过程,9—12日出现了今年以来最强的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华北、黄淮、西北地区东部和内蒙古东南部、云南干旱持续或发展;中旬初,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地区,江西、贵州等地部分农作物遭受冻害;西藏、甘肃等地发生雪灾;我国中南部地区多大雾天气,交通运输受到影响;江西、广东等省局地发生暴雨洪涝灾害。1天气概况1·1全国月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3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22·5mm,比常年同期28·2mm偏少。降水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降水量一…  相似文献   

20.
1995年盛夏7月辽宁省降水特征是主讯期来得比较猛,降水集中、强度大。强降水过程主要出现在7月下旬后期,全省月降水距平百分率较常年偏多5.7成,仅次于1963、1964、1975、1985年。特别是辽河流域较常年偏多5~10成。由于降水时段集中、强度大,造成辽宁省特别是辽河流域发生了建国以来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辽河流域有多站出现了1951年以来的月降水量极值,为近40年所罕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