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太阳能供电系统解决天津市部分台站无法接入交流供电的问题,对部分台供电系统进行改造,采用复合式供电模式,避免农忙或雷雨季节停电问题,以提升台网整体数据传输连续率。  相似文献   

2.
利用太阳能供电系统解决天津市部分台站无法接入交流供电的问题,对部分台供电系统进行改造,采用复合式供电模式,避免农忙或雷雨季节停电问题,以提升台网整体数据传输连续率。  相似文献   

3.
在遥测地震台现有供电基础,利用太阳能控制器和太阳能电池板,对太阳能供电进行改造。太阳能电池方阵峰值功率为180W,蓄电池组容量为300A·h。改造完成后,台站的停电现象有所减少,防雷击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4.
以福建局为例,从"交流配电、通信及信号线路、接地与等电位、综合布线"等环节入手,对前兆台站的综合防雷系统进行升级改造,重点排除影响前兆站点观测系统的供电、雷电防护以及线路布线等因素,提升台站仪器运行率,从而为前兆观测科学研究和地震监测预报提供稳定、连续、可靠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5.
针对福建省龙岩地区部分无人值守地震台站通信设备采用交流供电,运行不稳定的问题,对这些台站的通信设备改造为直流电源供电。实践证明,改造后消除了采用直流逆变器对观测资料的干扰,减少了直流逆变功耗,有效提高了无人值守地震台站通信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数据连通率。  相似文献   

6.
2009年5月开始以北京市地震局板桥台、东三旗台、赵各庄台等7个台站为试点,逐步完成"九五"前兆仪器网络化改造,在保留原"九五"通信模式的前提下,完成其"九五"前兆仪器无缝接入到"十五"前兆数据管理系统。从各台为期半年多的运行结果可以看出,其运行稳定、产出资料可靠且改造方案成本低,为"九五"前兆仪器整体接入"十五"管理系统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简述福建遥测地震台网(站)仪器电源改造的几种方法。将原来使用的交流UPS电源供电改为直流电源模块供电;并就如何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提高充电效能,节约电能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离石北武当地震观测站供电系统改造前后观测数据的分析,对比各套形变仪器在运行稳定性,数据连续率、有效率及观测数据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得出,改造后的仪器系统整体优于改造前,能明显提高仪器运行连续率及数据稳定性,具备远程控制等功能。供电系统改造经验可为无人值守台站在供电方案改进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探讨地电直流供电对GM4分钟值数据干扰的解决方案,及施工改造效果.结果表明,引入地埋铠装电缆布设外线,可以屏蔽直流供电产生的部分感应磁场,较好的解决台站场地条件的限制,提高GM4分钟值数据的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以CNEM08-Ⅰ型电扰动仪原有的采集方法、计算方法为基础,保留其数据采集模块原有的工作模式,对其工控机内部软件进行升级改造,使其工作更为稳定、数据完整率得到大幅提高,仪器通讯符合中国地震局"十五"前兆通信规程。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同仁地震台前兆测项干扰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8~2012年青海省地震局同仁地震台各前兆测项所受到的干扰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认为:环境干扰因素主要有西山沟河渗水、气压突变和雷电等;人为干扰因素包括校准、检查、换水、供电线路改造等;观测技术系统干扰因素有供电电源故障、开机和重启仪器、仪器主机(数采)故障等。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EPON技术及EPON+DSL模式,结合河北省地震局网络传输模式及县级信息服务节点主要存在的问题,以新乐地震台实际改造方案为例,用EPON+DSL新型组网模式对原ADSL+VPDN组网模式进行改造。通过改造后的试用,发现线路故障发生率明显降低。因此,新乐地震台的改造方案可以为河北省地震监测网络其他信息节点的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辽宁省应急流动测震台网的构成以及供电模式、系统集成、数据传输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攀枝花台YRY-4型钻孔应变仪电源的改造,工作原理是利用两节蓄电池轮流供电,将交流电网与设备直流供电电路物理上隔离起来,避免感应雷从交流电网进入台站观测设备.在蓄电池工作至设定的低电压时自动切至另一只电池供电,并对该放空电池进行恒压限流充电.电池充满后又自动与外电网(220 VAC)断开,从而实现对电池间断充电,最大限度与外电网断开,起到仪器设备与外电网双重隔离的保护作用.与此同时还采用定时更换皮带和增加检查仪器次数的措施以减少仪器断电情况发生,实现了防雷和连续供电,可以提高仪器运行率.  相似文献   

15.
地震前兆台站环境监控功能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分析台站环境进行监控的必要性基础上,提出台站环境监控的功能设计,包括供电电源的监控、环境温湿度的监控及仪器复位控制等功能的实现,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文中所提出的设计思路,相信对台站改造的集成设计者和地震前兆台站维护管理人员有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地震现场应急通信车和前方指挥平台日常运维和管理工作的标准化、便捷化以及快速排除系统故障,保障震时系统正常运行的角度出发,运用基于二维码的系统运维及管理工具,将现场系统的众多通讯设备、网络设备、视频会议设备、显示设备、供电设备以及车辆等的配置、操作使用、故障排除、运行状态等多方面进行整合,改进当前运维方式、方法和管理模式,实现"互联网+"的工作模式,提升运维工作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金文臣 《山西地震》2005,(Z1):14-14
1 数字地震台供电模式的选择 由于数字地震台大多位于人烟稀少的偏僻地区,特别是山地.因此,这些台站具有以下共性:a) 温差大,易遭受雷击;b) 使用农电,交流电稳定性差,易出故障;c) 无人值守;d) 要求不间断供电.根据这些特点,要求数字地震台的供电系统具备下列功能:a) 输出电压应能满足不同设备的供电需求;b) 具备后备供电和管理能力;c) 要求供电系统能够适应农电较大的波动范围;d) 具备抑制浪涌和抑制瞬时过电压的能力;e) 具备完善的过电流、过热保护能力;f) 易维护.  相似文献   

18.
引言 2001年,按照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区工程的建设要求,怀来台形变观测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包括基础环境、供电、避雷、通信系统和前兆仪器的改造。陆续改造安装了DSQ型水管倾斜仪、SS-Y型伸缩仪、VS型垂直摆倾斜仪、TJ-IC体应变仪和辅助观测的TCM-3型洞温测量仪、PTH/R-III气象参数测量仪。2001年10月1日进入试运行,2001年底通过中国地震局工程管理中心的质量验收,2002年进入正式观测。为更好地使用该台的数字化资料,及时对数字化和模拟资料的一致性、精度质量进行对比,分析产生差别的原因,探讨辅助观测与观测值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南京,新沂地震台地电地磁同场观测对地磁干扰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南京地震台一系列地电地磁同场观测时对地磁干扰的研究试验结果,南京地震台在新地电场地建设和新沂地震台在地电外线路的改造中,都注意使供电线路的“单线段”远离地磁观测室,使地电对地磁的干扰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以白家疃地震台为实验点,于2008年3月21日完成对该台"九五"前兆仪器针对"十五"台网进行整合改造。通过为期13个月的运行结果可以看出,其改造方案成本低,技术可行,产出数据可靠,为"九五"前兆台站整体接入"十五"管理系统提供了低成本、高效可靠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