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94年我省小麦欠收的气象条件分析刘文平,张爱芝(山西省农业气象中心030002)1994年,我省的小麦总产为29.53亿公斤,比上年减少3.01亿公斤,单产比上年减少15kg/亩,是近年来减产幅度较为明显的年份。影响产量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小麦生育期...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超大穗小麦在1992—1993年进行四因子五水平的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试验,得出其产量的数学模型,从产量模型可以看出,播种量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播种期,施磷、氮量对产量影响相对较小。讨论了产量与播期,播期与播量,播量与施氮量的关系,确定超大穗小麦稳产高产(亩产425kg以上)的农艺措施组合方案:播期10月6~12日,播量5.5~7.5kg/亩,施磷量11~15.5kg/亩,施氮量14~19.5kg/亩。  相似文献   

3.
赤峰市1995年农业减产的气候原因分析李俊友(赤峰市气象局)赤峰市农业在连续5年获得特大丰收之后,1995年全市农业总产量突减至15.78亿公斤,比去年减产32%。其中,阿旗和左旗减产幅度最大.分别为52%和55%,其次是松山区、红山区和喀旗,减产幅...  相似文献   

4.
对运城地区1994、1995年干热风情况的分析裴秀苗,张迎福,宋文亮(运城地区气象局044000)1994年和1995年的5月中旬至6月初,正值小麦扬花~灌浆的关键时期,我区持续高温、少雨、多风,致使本区小麦不同程度地遭受干热风袭击。这两年干热风的影...  相似文献   

5.
1996年度(1995年12月至1996年11月),各地年平均气温为16.0-22.7℃,全区大部比常年偏低0.4-0.7℃;年降水量为973.0-2277.4毫米,钦州、防城港两市和南宁、玉林两地区南部比常年偏少1-2成,百色地区大部偏我1-2成,其余地区正常;各地年日照时数为1121.5-2266.5小时,大部分份地区偏少80-300小时。1996年度主要气候事件及其影响以夏季洪灾害及春季低温  相似文献   

6.
1990~1993年在渭北陇东黄土高原布置了晚播回荐麦一膜两用的田间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得:晚播回荐小麦覆膜,增温保墒效应明显,可提高地温2~4℃,节水30mm以上,促进了作物早发,保证了小麦安全越冬,比单作回荐麦增产53.0%,小麦返青揭膜覆于相邻作物带,做到一膜两用,集水调水效应显著,协调了不同作物需水的供需平衡,带田总产8212.5~9125.0kg/hm^2,比单作增产45%~166%。  相似文献   

7.
1996年度(1995年12月至1996年11月),各地年平均气温为16.0~22.7℃,全区大部比常年偏低0.4~0.7℃;年降水量为973.0~2277.4毫米,钦州、防城港两市和南宁、玉林两地区南部比常年偏少1~2成,百色地区大部偏多1~2成,其余地区正常;各地年日照时数为1121.5~2266.5小时,大部份地区偏少80~300小时。1996年度主要气候事件及其影响以夏季洪涝灾害及春季低温冷害最为突出,7月19日柳州市发生了本世纪以来最大的洪水;其次是冬季霜(冰)冻天气及春、秋干旱。本年度气温偏低,日照偏少,洪涝严重,全年气候条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弊多利少,属偏差年景。  相似文献   

8.
西北黄土高原,光照丰富,雨热同期。实施旱作带田一膜两用技术,可增温2—5℃,节水30—40mm以上,调水70%左右。热量利用率高达0.987,降水利用效率15.15kg/(mm·hm2),气候生产力利用指数0.49。增产效益明显,变作物一年一作为一年两作,总产可达8250—9000kg/hm2,比单作增产45%以上。  相似文献   

9.
引言太谷西瓜栽培历史悠久。但是,西瓜属于严格轮作倒茬作物(轮作周期10年以上),而现有耕地又有限,这就严重制约了西瓜的逐年种植面积。为解决西瓜不能连茬种植及传统直播西瓜上市迟、产量低的问题,1995年在太谷范村镇西曲河村试验成功了西瓜换根早熟栽培技术,1-7亩瓜田产瓜达8000kg,6月14日开始上市,收入1-5万元(套种玉米收入不计)。经过三年的示范、推广,太谷县发展到1998年的5022亩,亩产最高达6000kg,一般亩产也在4000kg以上,单瓜重4~8-5kg,最早在6月12日上市,取得…  相似文献   

10.
滑县有100万亩晚播小麦。为确保夏秋粮同时高产,我们开展了晚播小麦播期和播量实验。结果表明,春性品种性和半春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5-25日,最迟不晚于10月30日;夏秋粮双高产的适宜播期在10月20-25日。播量随不同播期变化;10月5日播种以6kg为宜,每推迟5天播种量增加1kg.  相似文献   

11.
1995年低温寡照对濮阳市夏玉米产量的影响郭爱莲,刘九玲,孙士军(濮阳市气象局·457000)(濮阳市孟河乡农技站)1引亩夏玉米是波FH市的主要秋粮作物。1995年单产300~375kg,较往年的400~450kg减产15%~25%,较1994年减产...  相似文献   

12.
河北旱原地区是我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本区小麦产量在全省小麦产量和粮食产量增减产总量中所占的比重都很大。如丰收的1975年全省粮食增产8.6亿斤,本地区即占65%;1976年全省粮食减产6.8亿斤,本地区又占74%。建国三十年来平均亩产只有一百五十一点七斤,比全省平均亩产还低二十二点四斤。本区小麦低而  相似文献   

13.
仇化民  王宁珍  马妮娜 《气象》1995,21(2):51-54
旱作地膜小麦-玉米带田一膜两用技术热效应显著,可提高地温2—6℃,保证了小麦安全越冬,促进了作物早发;热资源利用率高达0.977,比单作提高了25%-40%;变作物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亩产可达到440—610kg,比单作增产20%-80%.  相似文献   

14.
1995年春季(3-5月)山东天气评述孙兴池(山东省气象台.济南250031)1概述1995年春季(3-5月)我省的气候特点为:气温前期偏高,后期持平。大部地区降水明显偏少。春季我省总降水量分布如图1所示:大于75mm降水区主要分布于德州、滨州两地区...  相似文献   

15.
尹炳凡 《气象》1995,21(8):58-61
北方麦区雨水不均江南局地暴雨成灾-1995年5月-尹炳凡(北京中央气象台,北京100081)本月,我国北方冬麦区降水不均,呈东多西少态势。东北大部和华北东部地区雨水丰沛,旱情有不同程度缓解;西北大部和华北西部地区降水稀少,有些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南方...  相似文献   

16.
榆林地区春季适宜人工增雨天气条件分析刘子林,薛凤英任培玉(榆林地区气象台榆林·719000)(府谷县气象局府谷·719400)本文用榆林区1986~1995年10年12个测站的降水资料,以6站20~20时降水量大于等于5.0mm为一次降水过程,以此普...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五道梁地区大气浑浊度的预测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袁福茂  马晓燕 《高原气象》1998,17(2):127-134
利用1993年8月 ̄1995年5月青藏高原王道梁地区MS-120型太阳光度表的预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大气浑浊度的特征。结果表明:(1)该地区上空的大气洁净,受人类活动影响很小,其浑浊度状况与珠峰地区的绒布寺(5000m)及南极地区有相似的最级,但比城市地区要小一个数量组。(2)本区的大气浑浊度具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但日变化不明显。(3)大气浑浊度不仅与地面大气状况(地面风向、风速、降水等气象因  相似文献   

18.
仇化民  王宁珍  马妮娜 《气象》1995,21(2):51-54
旱作地膜小麦-玉米带田-膜两用技术热效应显著,可提高地温2-6℃,保证了小麦安全越冬,促进了作物早发;热资源利用率高达0.977,比单作提高了25%-40%,变作物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亩产可达到440-610kg,比单比增产20%-80%。  相似文献   

19.
冬季变暖和小麦病虫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变暖和小麦病虫害孙西凤孙风平(驻马店地区气象局·463000)统计1954~1995年42年驻马店地区气象资料发现,1976年以后冬季气温明显比1976年以前偏高。附表列出了1976年前后两个时段的冬半年逐月平均气温。附表两个时段冬半年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20.
赤峰地区连年丰收的气候分析杨渊华,李红宇(赤峰市气象局)赤峰地区从1990年起,农业生产连年丰收。1990年总产由1989年的10.99亿公斤增加到16.25亿公斤,亩产由104公斤增加到150公斤,创历史最高记录。1991年又比1990年增长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