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电视频道的迅速增加,电视天气预报的发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其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得到了社会公众的认同。有关调查表明,有83%的人通过电视收看天气预报。在由中科院等机构共同完成的“200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中,天气预报排在收视率排行榜的首位。由此可见,电视天气预报已经成为社会公众了解天气信息的首选。其贴近大众、融入生活的节目形式。已被广大观众所接受,并在观众心目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2.
电视天气预报作为一档具有实用性、知识性、服务性的节目,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节目讲述天气信息,具有专业性,但它的另一个重要属性是服务性.文章基于内蒙古特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浅谈内蒙古地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发展,得出一个成功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应当具有服务意识,能够满足观众的需求,更好的服务社会,给大众提供生活提示和延伸服务.  相似文献   

3.
崔昊  李芬 《广东气象》2013,(6):56-59
1993年我国气象节目主持人首次走上电视荧屏,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正式诞生.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讲究生活品位,对气象节目主持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现在千篇一律的气象节目充斥着人们的眼球,观众越来越渴望看到精细化的天气预报和气象信息的同时,也希望看到是一个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的气象节目主持人.这就要求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在展现自我,赢得观众关注,树立主持人的个人风格,展现主持人的个人魅力的同时,有助于打造一个强势的电视气象节目品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部分地市级气象局先后建立了气象影视中心,有了气象局制作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经过不断的实践和经验总结,各类影视节目也越来越丰富多样,成了各地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主持人也备受关注。不过一档高质量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除了用优秀的主持人吸引观众的眼球之外,还要有丰富的内容,从而吸引更多观众关注天气预报节目自身。该文就此细说如何写好气象文稿,谈谈怎样的稿件内容更能贴近大家平时的生活,生动反映最新预报产品,制作出群众关心的、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满足群众精细化和个性化需求的天气预报节目。  相似文献   

5.
吕燕 《气象与减灾研究》2003,26(Z1):169-170
分析了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发展历程,提出其内容和形式应进行创新,让观众对节目产生亲和力,从而使节目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是气象科技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信息通过向公众传播服务于生产和生活的一种有效方式.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日趋多样化,日益增多的电视频道瓜分着观众,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收视率受到一些冲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分析及针对本地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现状作了一些指导服务性、生活服务性和新闻服务性的定位.进一步指出了一些实现节目服务的目标和方法,来促进本地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黄敏 《山东气象》2014,34(4):66-68
针对目前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气象影视业务产生的影响,认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要注重“以受者为本”,关注高影响天气,在有限的时间内,向观众展示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反映当时重点天气的信息,需要在节目编导上加强技术支撑,在节目制作上提高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9.
一套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成功制作与播出,与节目的前期精心策划是密不可分的。本文通过对山西电视台公共频道天气预报节目的策划过程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大家对节目策划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提高电视气象节目的策划水平,更好地打造精品栏目。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电视媒介发布天气预报是气象部门对外服务的重要手段,公众通过天气预报了解当地乃至全国的天气情况,可以合理地安排工作和生活,政府各级领导也可以通过电视天气预报了解信息,有效进行防灾、抗灾的决策。因此,搞好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可以大大提高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扩大气象部门的知名度。本文对青海气象影视中心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系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由此提出了新一代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系统的机构和连接方式,对节目的运行和维持提出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杨金红 《山西气象》2000,(1):34-34,60
每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那悠美动听的背景音乐,那画面清晰的彩色卫星云图及地面形势图,那标着阴晴风雪的祖国版图,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为此,各地市气象部门主动与电视台多次磋商,纷纷把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搬上荧屏。随着电视制作技术的不断提高,各地市的天气预报节目形式、内容丰富多样,广告画面也向三维动画靠拢,但是大众化的气象语言却是单一、枯燥,这使得观众对电视预报节目的语言体系感到美中不足。为此,我提几点意见以供参考。要推陈出新,别致新颖,以言传情比如说开场白吧,当电视上一出现“天气预报”四个字,播音…  相似文献   

12.
以淄博市制作干旱专题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为例,着重介绍专题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创意内涵、表现形式以及制作一部好节目的主要创意环节,以达到扩大气象宣传力度,提高电视天气预报收视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广大民众对电视节目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天气预报节目能否吸引观众的注意,赢得信任,气象编导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天气预报电视节目是气象科学与电视制作技术、通讯传输技术等众多技术的结合体;它用多媒体的形式直观地向广大电视观众,将抽象、枯燥的自然科学形象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频道专业化和三网融合已成为电视媒体发展的新趋势.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要想在新的环境下创新和发展,节目定位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有清晰明确的受众定位,然后按照受众定位确定节目的内容和形式.本文通过实例阐明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要用更能体现人文关怀的内容来满足受众日益多元化的需求,针对节目定位,提出了打造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品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是气象科技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气象信息通过向公众传播服务于生产和生活的一种有效方式。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日趋多样化 ,日益增多的电视频道瓜分着观众 ,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收视率受到一些冲击。漯河市 3县 1区 ,市区紧邻郾城县城 ,郾城未成立气象局 ,其气象服务由市局直接提供。市区和郾城共有 5家电视台 ,独立制播 9个频道节目。漯河市电视台 (以下称市台 )制作漯河台和开拓农村市场频道共 2套 ,漯河教育台 (以下称教育台 )制作教育台和教育台 37频道共 2套 ,郾城县台 (以下称县台 ) 1套。以上各套…  相似文献   

16.
1引言在少年儿童越来越多的接触媒体的社会环境下。电视节目已成为少年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央视一索福瑞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4-14岁的少年儿童平均每天接触电视的时间为2h22min。而“天气预报”作为一项公众性服务节目。这个庞大而忠实的观众群体是不容忽视的。而在电视天气预报栏目日益细化的发展趋势下,少儿天气预报领域的发展却略显空白。根据调查,大多数的孩子不但很关注天气预报,而且对天气都有着自己的喜恶。因此。在黑龙江省电视台少儿频道开办了一档少儿天气预报节目——小小气象站。  相似文献   

17.
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配音及主持工作是提高节目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这里就提高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语言感染力,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抛砖引玉。(1)以言传情以情感人配音是现代语言艺术的一个分支,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配音也不列外,要有语言艺术的共性,具备丰富的语言表现力和语言感染力。在配音中,我们要以言传情、以情感人。阴晴雨雪连着千家万户、各行各业。配音、主持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完全抛开个人生活的喜怒哀乐,不把丝毫的个人情绪带到节目中来。一到话筒前,就要调整好个人心态,要象面对着自己心贴心的老朋友那样,把所…  相似文献   

18.
电视天气预报是气象科技顺应时代发展而开辟的新型服务方式.它虽然每天只播放几分钟,但它的固有因素相对于其它栏目要多,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表达大量的信息,且与观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要把握和利用好这几分钟,就能使天气预报节目成为服务于社会生活的桥梁,成为气象和人们群众相联系的纽带.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视天气预报逐渐成为沟通气象和公众生活的重要桥梁.制作精品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使其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就需要有生动的画面配合,让观众朋友在接受气象信息的同时又得到了很好的视觉享受.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感到要在节目制作中建立起专业化的内容和程序,保质保量地制作好每一套节目就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分析,得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应定位于气象信息的指导服务性、科普服务性和新闻服务性,从节目定位出发,提出了实现节目服务的目标和方法,保证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