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引言最近,在海上已能够建设道路、机场等公共设施及各种工业设施,于是产生了预测对其环境影响的必要性。但是,以前的大气扩散研究,大部分是以陆上观测为基础进行的。海水比土壤热容量大,由日射影响产生的温度变化比地面小。而且,也可以说即使在同一风速和日射量的情况下,陆上的大气稳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南京小教扬1960—1981年日射资料,分项计算出大气透明度系数P_2及其各分置P_L、P_w、P_d,并在此基础上比较详细地讨论了它们的日年变化和非周期变化。揭示出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天气过程、大气污染以及火山喷发等都可造成P_2等的明显变化。由于空气污染的影响,大气透明度系数在长年变化中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火山喷发影响则使这种趋势在此后一两年内更加突出。发现大气中气溶胶含量变化是新起大气透明度状况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1.前言近年来,由于地面热平衡的能量问题,对正确了解地面日射量的分布和时间变化的要求提高了,并已在包括实验观测等许多方面实施日射量的观测。自设计埃斯屈朗补偿日射计(直接日射计)以来,已有90年历史,其精度为1%。然而,若用作水平面总日射观测,则不可避免产生5%左右的误差,有时误差超过20%。这是1974年和1975年的气团变性观测(AMTEX)的情况。从分析研究九州地方常规观测的日射量资料发现,在日本日射量最多的地方宫崎,晴天中午的水平面总日射量超过大气顶的值(这些例子将在后面给出)。因此,在当时的热量收支分析中,还不能完全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今后,将在多方面积累水平面总日射量资料,所  相似文献   

4.
王尧奇  韦志刚 《高原气象》1990,9(3):327-336
本文根据中国西部干旱地区大气物理状态(大气可降水量和大气浑浊度)的变化范围,利用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的理论计算公式,计算了各种大气透明系数状况下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计算结果表明,大气质量m=2时的透明系数P_2和m相同时,由于水汽和气溶胶的含量配置不同而引起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的差异,在辐射日变程的主要时段(m=1-3)内并不大。于是得到各种透明系数P_2状况下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随大气质量变化的平均关系。不同海拔高度比较,当透明系数P_2相同时,各自的大气物理状态虽然不同,但m相同时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基本相同。现有的表征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值和大气质量联系的关系式都不能很好地描述计算结果。根据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随大气质量变化的特性,我们提出了新的关系式。最后,整理了不同拔海高度和不同地理景观的四个日射站(西藏那曲、青海格尔木、甘肃敦煌和民勤)的多年观测资料。经验计算结果与观测值比较,一致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日射的利用     
13、倾斜面的日射不言而喻,由于倾斜的方向、角度明显不一样,倾斜面获得的日射量随着季节而不同。铃木在福罔县箱崎市按照大气透明的情形,计算了在冬至、春秋分及夏至时各个方位一天中的日射量。当是45度及90度的倾斜角时,斜面上获得的日射量如图20。从原点“0”引出的放射线长度就表示的是该方向的日射量。  相似文献   

6.
使用一个改进的二维能量平衡模式模拟了过去0.8 Ma冰期-间冰期旋回期间北半球各纬度带的地表温度,并以65°N的地表温度为代表与南极冰芯记录进行了比较.通过敏感性试验,分析了日射量、温室气体、沙尘气溶胶强迫和水汽反馈的辐射-气候效应.结果显示,日射量变化不足以解释冰期-间冰期旋回期间北半球的地表温度变化,大气温室气体(...  相似文献   

7.
北京城区大气边界层空气污染特征观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2001年1~3月共分3期,在北京城市地区大气边界层进行了大气化学和气象现埸观测.结果表明北京城市低层大气中主要的气体污染物是NOx,其次为SO2;各高度SO2和NOx之间的关系有较好的一致性,NOx大约为SO2浓度的2倍或2倍以上;污染源排放是造成北京城市低层大气空气污染严重与否的主要原因之一;同一季节中空气污染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气条件;NO2/NO和NO之间有着较好的负幂指数相关关系;近地层不同高度和不同地点观测到的大气污染物随时间变化趋势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1979年5~8月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日射观测资料.对高原夏季大气透明度特征以及影响因子进行了探讨,并对高原上大气透明度的表征方法以及各种特征量的物理含义作了较详细的描述,给出了计算高原上大气透明度的经验方程和大气透明度的空间分布。最后,还对卡斯特罗夫系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蔡学湛 《气象》1988,14(1):12-16
本文通过1962—1985年大气辐射过程、大气透明度和大气混浊度的变化,间接推断福州大气质量的长期演变及空气污染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直接辐射量减少,大气透明度的降低和大气混浊度的提高,都反映了城市空气污染的逐步发展,归因于空气中颗粒物的增加。本文所讨论的大气污染物混浊因子T_R,可以较客观地反映福州空气污染的年变化。  相似文献   

10.
1.序言若大致划分日射测定的目的,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单纯从气象学和地球物理学这一领域确立的从大气辐射角度来研究日射本身活动情况的测量。其次是作为与温度、风等同样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进行的测量,调查农业、水产、土木、建筑,尤其是空气调节工程学所需的背景数据和与研究对象相关的日射测量。再一种就是从积极利用太阳能的工程学角度进行的测量。例如,研究与植物的生理、生态的关联性,或评价太阳能聚集器、太阳电池发电系统。其重点是放在测量的精度上,还是放在便利性上,根据各种目的而不同。另外,日射本身在直接光和散  相似文献   

11.
徐金宝 《气象》1981,7(3):17-19
太阳辐射能量是地球上获得能源的主要来源,了解它的变化规律一直为人们所重视。 随着首都工业的发展,各种燃料燃烧时所排放的废气和飘尘等污染物,将严重地影响人类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使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明显的衰减,这是值得重视的问题。用太阳辐射计可以连续地记录出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但能反映大气中“污染物”的多寡,而且还能对大气运动状况作定性分析。 一、测定太阳辐射的简易自记装置——太阳辐射计 用相对日射表的感应部分,装在定时器(自记钟)上,再将定时器安装在乔唐日照计底座上(见图1),  相似文献   

12.
影响到小气象及微气象的地形因素与其说是纬度和海拔高度重要,不如说海拔高差和山地坡度、方位,以及地面状况、遮蔽度等因素更为重要。 (1)地形与日射地形不同,日出日落时间有不同,也有空中云和雾的遮蔽、周围反射影响等问题,但基本上还是坡面日射和高山平地日射问题。一般,坡面日射与水平日射相比,南、东南、西南坡面在冬春秋季比水平面日射要大,夏季时则比水平面日射减少,在北、东北、西北的坡面上,一年中的日射总是比水平面日射少,而这种日射少的趋势在冬季特  相似文献   

13.
傅逸贤 《气象学报》1991,49(3):354-357
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又称为日射、完全透明大气的太阳辐射、入射太阳辐射、没有大气时的太阳辐射或天文辐射等等。本文均采用“天文辐射”一词。它较好地揭示了大气上界太阳辐射日变化、年变化与随纬度分布的原因实质(即地球自转角速度、赤纬、日地距离等天文参数的变化及地理纬度的分布)。而且,天文辐射在地质时代的长期演变也主要取决于地球轨道参数(黄赤交角、偏心率及岁差)的周期性变化。这主要是由于太阳系中的其他8个行星以及月亮等施加的引力所造成的。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认为,采用天文辐射一词是较为确切的。它从天体力学角度揭示了大气上界太阳辐射时(日变化、年变化、长年变化)空(地理纬度)变化的原因实质,相对于其他学术词汇而言,含有实质性的信息量。  相似文献   

14.
李郁竹 《气象》1979,5(9):33-35
空气污染与气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任何程度的空气污染都与稀释和扩散过程有关。 空气污染预报可分为空气污染气象预报(潜势预报)和空气污染浓度预报。前者预报的是导致未来不同程度污染的气象状况,借以了解未来的气象条件对大气中污染物的稀释扩散是否有利,也即是预报空气污  相似文献   

15.
根据日射站网观测资料,利用辐射光当量在不进行专门的照度观测情况下,可以获得照度数值。苏联地球物理观象总台在地方水文观象台、北极和南极科研所参加下进行了辐射光当量研究。全苏挑选了最有代表性而且有10年观测资料的145个日射站的资料利用辐射光当量进行了分析,获得了自然光照度状况资料,并计算其气候平均值。一、地面自然光照度和辐射光当量 1.地面自然光照度某一地方的光状况决定于三种光源:(1)太阳;(2)天空,即散射阳光的大气;(3)反射到地面的阳光和天空的光。光状况的基本特征是地面的照度E。根据照度可了解到地面单位面积dS的光通量dF,即E=dF/dS。照度单位采用勒克斯。在没有云或有少量云时,任何表面上自然光总照度E_o由  相似文献   

16.
到达水平面上的总日射量(短波总辐射量)可利用总日射计测定。然而,由于观测点的数量受到限制,对于各种各样倾斜面上的日射量测量,可以说是完全没有。为此,过去就想研究复杂倾斜面上的直射、散射成分,  相似文献   

17.
1思路大气波动是由各种不同波长的振动迭加而成的,不同波长的振动对天气过程发生、发展和变化起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可以应用谐波分析的方法,把各种波长从总振动中分离出来,然后应用分离出来的简谐波、合成波或其参数的某些特征作为天气过程的前兆,作出过程预报。汕尾市地处沿海,受海陆因子的影响造成天气变化的复杂性,加上海上恻站少、资料缺乏,增加了暴雨预报的困难。应用谐波分析方法作天气过程的预报,只考虑高度场在整个纬圈的平均情况,大大削弱了海陆因子造成的影响,使预报客观化,准确率也相应提高。2纬向谐波分析的原理纬…  相似文献   

18.
RY-2型日射记录器是辐射观测专用的数据采集系统,整机由PC-1500计算机和接口两部分组成,由计算机软件对接口进行控制,完成各种辐射量的采集和数据处理,从而提供这些辐射量的瞬时值、时累值、最大值及日照时数等基本数据并计算各种与大气有关的参数。从1992年起RY-2型日射记录器由我区引进使用,通过几年的维修实践,对记录器的一般故障判断和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供大家参考。1RYJ-2型日射记录器的工作原理首先结合原理图对数据采集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介绍:记录器以每分钟为一个工作周期,在每分钟初,计算机通过MIC日发…  相似文献   

19.
PSP总日射表在我国一直作为标准总日射表和质量优良的辐射仪器在使用,2006年以前还曾作为国家散射标准,在太阳辐射量值传递中测量标准散射辐射,通过成分和法计算标准总日射辐照度。总日射表的校准在晴天条件下进行,此时天空无云,由于热偏移为负值,导致对短波灵敏度系数被低估。2011年10月14日—11月15日在北京密云上甸子大气本底站进行了对比观测试验,通过对不同总日射表热偏移订正方法的试验与研究,进行了5种热偏移订正方法的比较。通过订正,在用于室外成分和法校准时,PSP表的灵敏度系数的准确度可提高1%,进而提高总辐射的测量准确度。  相似文献   

20.
单站多年逐日压、温、湿平均值的变化特点,可以看作是当地大气环流平均演变情况的反映,而单站气候背景划分的不同阶段,反映了大气环流在各个阶段内的平均状况,因此,利用单站多要素分析气候背景,能较客观地反映大气演变的内在规律。在不同阶段,选用不同的,较稳定而持续的要素特征量,或要素显著变化量,作为划分各个天气阶段的标志。这样划分的天气阶段,目的在于分析历年各天气阶段的气候特点和差异,掌握各天气阶段的变化特征及相互间的关系,为气候分析和天气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