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你知道《孟子》《史记》所说的“中国”就在晋南吗?你知道山西在古代为什么叫“三晋”、“河东”、“山右”吗?你知道山西曾有过“北京”、“西京”、“中京”吗?你知道太行山有多长、有多少个名字吗?你知道山西有多少个温泉吗?等等。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对这些问题都作了明确而又很有意义的回答。我觉得这是一本很好的山西历史地理的工具书,真是爱不释手,特向关爱山西的读者介绍一番。  相似文献   

2.
叶玉琴 《地理教学》2011,(13):58-58
讲完《中国地理》“交通运输业”中“铁路交通”之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经过我们商南县的这条铁路名称吗?它的起点终点在哪里?过去它有哪些名称?为什么要改名?  相似文献   

3.
幽默     
《西部资源》2011,(6):32-32
又喝醉了 儿子:“爸爸又喝醉了。” 妈妈:“你怎么知道的?” 儿子:“你去看看,他用剃须刀刮镜子已经半个钟头了。”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我和一些同志到市区各大厂矿考察。当我们来到西郊新建的市水泥厂时,一位考察团成员问我:“你是搞地理的,说说这个厂址选择得合理吗?”这一问,问得我感慨万千,心中难以平静。  相似文献   

5.
在地理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歌曲,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我在讲“长江”一节时,上课一开始,我便问学生:“同学们,大家会唱《长江之歌》吗?回答是:“会”。于是由我指挥全班唱了起来:“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相似文献   

6.
经纬 《地理教学》1997,(1):15-15
有人看了这个题目,可能有点纳罕:象牙海岸不是改名科特迪瓦了吗?这里却来回地。=”、反复地“=”,到底是怎么回事?提出这个疑问并不奇怪.因为前此有的报纸就是这样报道的:  相似文献   

7.
幽默     
《西部资源》2011,(3):46-46
买书 一个人在书店买书,他对店员说:“我想买本书,里面没有凶杀,却暗藏杀机;没有爱情,却爱恨难舍;没有侦探,却得时时警惕。你能给我介绍一本吗?”  相似文献   

8.
宁夏的味道     
你从哪里来?宁夏?你们那地方是哪个省的呀?属于陕西吗?哦对了 ,是内蒙古……询问者满脸是真诚的惶惑。对宁夏自治区概念如此糊涂 ,难怪宁夏人在外面的世界大多会遇到无奈的“不知道” ,我们对这些早已习惯了 ,觉得很有意思。除了西北地区几个与宁夏毗邻的省份 ,人们对于宁夏的“未知率”普遍地高 ,这就使得宁夏的形象具有了特殊的味道。一提起大西北、提起宁夏 ,人们不由得要联想又黄又干的山圪 ,遮天蔽日的大风沙。要想真正认识宁夏 ,就必须调动你的想象 ,你一方面要确认她是地处雄浑苍莽的大西北黄土高原 ,另一方面要把江南某一个花红…  相似文献   

9.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早在1802年他首次关于教育的讲演中就指出:“关于你究竟是一名优秀的教育者还是拙劣的教育者的这个问题非常简单:你是否发展了一种机智感昵?”教学机智作为衡量教师“优秀”与“拙劣”的重要标尺,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10.
张仁民 《中国地名》2009,(8):140-142
我第一次听到“沈阳”这个地名时,还是孩童时代。父亲指着在北陵公园那尊石狮子前照的黑白照片告诉我:“辽宁省的省会在沈阳。”我仰着脸问:“什么叫省会?沈阳大吗?那狮子不咬人吗?”父亲的回答似乎永远也满足不了我脑海中的“十万个为什么”。  相似文献   

11.
《地理教学》2008,(4):47-48
滑雪是许多人热爱的活动,可你知道它最早产生于何地,有多少年历史吗?这些答案其实在新疆都可以找到。  相似文献   

12.
活动模块一:全景欧盟 导言:同学们,请开启智慧之门,以最佳的状态进入学习!你做好准备了吗?  相似文献   

13.
傅亚维 《地理教学》2007,(12):26-28
一、调整“人口增长”专题教学策略的由来 人口问题是关系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之强,中国人口的增长、发展和变化对世界人口的发展变化影响很大。上海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的“人口增长”专题,是通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金字塔图的分析、讨论,使学生认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理解两类不同国家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的差异。因此,“人口增长”专题是对学生进行我国人口国情和人口政策教育的好教材和好机会。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世界地理“世界人口问题”一段教材,强调了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和数量过多造成的世界人口问题,而把人口增长缓慢和数量少造成的问题隐含在教材中。教学中要避免给学生两个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5.
《地理教学》2005,(3):45-46
你知道吗,中国消费吃掉的美国大豆比国产大豆还多!去年,出口到中国的洋大豆逾2000万吨,超过了国产大豆的当年产量。为何原产地为中国的大豆,却在自家院子里让进口货吃香?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拥有12亿人口、9亿农民的泱泱大国,毛泽东一生充满感情地 关注农民。他指出:不要忘记农民.忘记了农民.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 书,在中国也没有用,并提出了“农业 是基础”的思想。邓小平多次告诫全党:90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江泽民总书记强调: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如果农业和粮食生产出了问题,任何国家也帮不了我们。中国的改革开放,发韧于农村。20年前,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20年后,中国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选择三个村:分别代表着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种不同类…  相似文献   

17.
关于“谁来养活中国”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耕地面积,单产潜力和中国,日本,韩国的类比问题出发,综合中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能力研究,讨论布朗的“谁来养活中国”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好地养活,养好中国人的四项基本对策:(1)保护耕地,开发荒地,提高复种,保持农作物播种面临的稳定性;(2)努力提高单产水平,集中力量建设八大片商品粮基地;(3)面向全部国土,积极开发山区与海洋,广辟食物资源;(4)控制人口增长,提倡适度消费,建立适合  相似文献   

18.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复习,教师提出“坐地日行……”,学生立刻有了共鸣,想到“坐地日行八万里”。教师提出问题:该诗句反映的是不是地球自转呢?为什么?学生想到“日行”为地球的日运动,所以体现地球的自转运动。教师再提出问题:已知地球赤道周长约四万千米,那么该诗句所描述的地点在哪里最合适呢?为什么?学生得出该地点位于赤道上,  相似文献   

19.
人们知道,华侨和中国血统的人在国外一些大城市的聚居处,被称为“唐人街”,这个名称从何而来?“唐人街”这个名称并不是外国人叫出来的,而是中文译名。究其原因,是由于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兴盛的朝代,当时中外交流特别活跃,外国人常把中国称为“唐”的缘故。“唐人街”的由来  相似文献   

20.
偶从一本杂志上得悉,俄罗斯教育部曾于1992年3月举行了首届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参赛者均为9~10年级学生。竞赛题尽管只有7道,但道道立意独特,新颖别致,隐含极高的创造性。其中一道尤令笔者推崇.它是这样表述的:“人类越来越会遇到一些重要自然资源耗尽的问题。目前南极大陆是唯一没有被开发的大陆,同时,这个冰雪大陆在保护奎球自然生态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现设想有两位学者辩论有关南极大陆的前景问题:第一位学者认为应加快南极大陆的经济开发;另一位学者则主张保护南极大陆的原生状况。请你尽可能为辩论双方都提出主要的论据并加以说明,同时为各方提出证明对方观点错误的反驳论据。在这场辩论中,你倾向站在哪一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