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地震监测前兆手段仪器数字化、智能化的深入发展,在全国许多站配备了数字地电仪和地磁数字智能仪,对观测数据的采集更科学更迅捷。但由于地电观测供电产生地下电流会带来磁干扰,对地磁观测带来屯很大影响。笔者提出将排除地电观测供电对地磁干扰装置应用在ZD8B地电仪仪器中,从而避免了地电供电对电磁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赵洁  曹喜  雷功明 《高原地震》2006,18(1):52-55
主要对ZD8B与ZD-8地电仪在观测的精度及稳定性、动态范围、抗干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并对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地电仪观测资料可作为地震预报的可靠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3.
台站短水准测量外业工作结束后,其后的观测数据计算处理、电报文件的生成、各类报表的编制、曲线图件的绘制、分析会商资料处理等内业工作量很大(合肥形变台年终应提交的报表和图件共有123份之多),且繁琐。人工操作费时费力,易出差错。  相似文献   

4.
对C-ATS地电仪专用观测电源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其供电电源和外线路故障的查修方法作了较详细的阐述,列举故障实例,逐一说明检查维修过程.最后指出地电台站工作人员掌握一定的故障排查维护经验非常必要,对仪器的安全运行,及其产出数据的可靠性和连续性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归一化月速率法与月均值曲线法对山西北部2个地电台站1990年以来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结合周边地区1990年以来4级以上地震进行震前数据曲线异常变化特征分析,对2种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对比总结。  相似文献   

6.
对C-ATS地电仪系统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进行了介绍,结合维护检修经验对C-ATS地电仪常见故障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故障的排除方法进行阐述,检查维护仪器的方法经验,对其它地电台站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电观测研究的对象是天然存在或人工建立的地下电磁场。作为探索地震与地下电磁场的相关关系的地电观测和研究,无疑要以精确、可靠、连续的地下电磁场的数据为其研究的基础。而“观测实体”,即观测仪器、观测方法和观测人员是产生这些高质量数据的根本保证。一般地说,任何一个观测过程,都包含了上述“观测实体”的三个方面。 本文从“观测实体”出发,对当前我国用于地震监测的地电仪器作一些初步分析。我们认为,通过台站使用中标定的数据和专门的检测实验,对目前装备于各台站的典型地电仪——DDC-2型电子自动补偿仪(下称DDC—2地电仪)作某些评价,并对其标定方法提出某些探讨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谷永新  白长青 《地震》1996,16(3):303-306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一些地电台站的的观测受到大面积施工破坏形成大面积干扰源,给地电为干扰,文中对地电台站观测环境干扰 的影响作了一定的理论推导,对其引起的干扰电位进行了计算;同时对干扰电位与观测电流关系,环境保护距离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一种地电观测的配套软件(DDP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合肥地震台的地电观测,使用ZD8B数字地电仪实现了自动测量和PC计算机数据采集。但还有许多经常用到的计算结果(如日均值、五日均值、月均值、均方差及其许多图件等)需要我们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或绘制,以代替目前的手工操作。另外,地震台的地电观测结果需要抄写记录本和录入月报表,由于原始记录纸带的资料排列格式与报表、记录本的排列格式差别很大,抄录时费工费时又容易出错。为了减少台站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错情率,便于计算机进行数据格式处理和编写月报表,我们利用Visual BASIC开发工具,自主研制了一套更符合我们实际情况的地电观测配套软件(DDPT)。该软件适用于Windows95/98系统的操作平台,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在合肥台使用已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已通过安徽省地震局有关部门验收。  相似文献   

10.
1、前言自然电位Vsp作为地电台站的正式观测项目,一直与地电阻率同时观测。尽管各地电台都积累了大量的自然电位资料,但对这些资料作认真地分析研究却很少。这不仅由于自然电位的复杂多变,也与人工观测的时间间隔及数据处理不当有关。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96-913重中之重课题研制的ZD8T装置稳定性检测仪的工作原理和所采用的几项关键技术,对指导地电观测台站使用该仪器进行地电阻率观测装置系统的稳定性检查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海南省文昌翁田台地电场数据质量自2019年3月开始下降,地电场数据质量下降主要表现为日相关系数偏低、北南向长极距与短极距数据曲线呈反向变化、绝缘度趋向于零等情况.2019年3月—2020年10月,我们分别对观测室装置系统、室外外线路、连接口等逐一进行详细的排查工作和电极、电缆的对比实验工作,最终确定影响因素为电极故障和...  相似文献   

13.
地电阻率观测是地震前兆观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从唐山地震、 松潘地震、 澜沧-耿马地震到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震前地电阻率都观测到明显的异常. 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地电阻率的观测环境受到各种干扰, 其中采用直流牵引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干扰尤为严重, 致使一些地电阻率观测台站的观测数据无法满足规范要求, 部分台站因此被迫搬迁. 本文通过对部分受城市轨道交通干扰比较严重的台站进行测试分析, 对现有观测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一些抗干扰措施, 为进一步提升地电阻率观测质量做了技术铺垫.   相似文献   

14.
崇明与南京台震前地电场变化异常分析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1年11月3日和12月25日江苏南通地区分别发生了ML3.8和ML4.1的地震群事件. 本文以上海崇明地电场台和南京地电场台ZD9A大地电场仪的观测资料为研究对象,在阐述了多极距地电场观测去噪音原理的基础上, 研究了这两个台站地电场多极距观测系统的资料在震前的异常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① 多极距观测去噪音方法是一种很好的识别地电场噪音的方法;② 在震前20天、2天及42天离震中较近的崇明台NS和NE方向上分别接收到了地震电信号, 其持续时间最长的为9天,而较远的南京台出现的异常信号都是噪音信号而非地震电信号;③ 地电场多极距观测系统中公用电极的布极方式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 Geoelectric field is one of the proper physical fields of the Earth. It is controlled by the vari-ous current systems originating outside of the Earth and the internal electrical structure of the Earth as well as the underground current origin. It carries a great amount of information coming from the Earths interior. At present, a lot of observations and studies about the geoelectric field have been made in the world. Many applications and studies of the geoelectric field in the…  相似文献   

16.
区域地电场观测数据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对地电场观测方法进行了概要介绍的基础上,利用自己编写的不同台站之间观测数据的相关分析软件和MAPSIS中的谱分析功能,对“首都圈”地区部分台站地电场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包括相关性研究和频谱特性研究等。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正常观测条件下,小区域地电场台网观测数据有一定的相关性,频谱特性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地电场台站之间的观测数据的相关性,似乎与台距有一定的关系;②通过多个台站的相关性分析和频谱特性分析,可以对地电场数据的变化情况如干扰,漂移等进行初步评判和辐助研究。  相似文献   

17.
On July 4, 2006, a MS5.1 earthquake occurred in Wen’an county of Hebei Province of which the epicenter is near the Beijing city. The six geoelectric field monitoring stations have been in operation for several years around the Beijing area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ctric field changes and earthquake. This paper firstly explains the principle of the eliminating noise method by using multi-dipole observation system of the geoelectric field. Then the data observed at the stations are studied and a lot of abnormal signals preceding the Wen’an earthquake are selected, of which five abnormal signals of the geoelectric field are finally recognized as the precursory signals. The result shows that ? there probably exists the precursory signals of the geoelectric field preceding the Wen’an earthquake; ? there are sensitive sites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abnormal variation of the geoelectric field before the quack; ? the anomalous signals do not appear synchronously, and their durations are not same at different stations; ? the amplitudes of the abnormal signals recorded at Baodi station are small, but large at Changli station, while the latter is farther from the epicentral area than the former.  相似文献   

18.
利用ANSYS作为分析平台数值模拟了观测系统距河道不同距离情况下,由河水涨落引起的浅层局部电性非均匀性对地电观测数据的影响,总结了观测系统距河道远近与观测数据误差大小的关系。分析结果对地电观测台站选址、及其观测数据误差校正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地电阻率观测系统,尤其是ZD8M型号地电阻率仪运行中出现的各类故障现象,分析原因并提出处理方法,以期得到连续、完整、可靠的地电观测数据,以便为地电阻率台站的日常运维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通河地震台地电场观测资料的分析判断,利用本台站地电场观测同时段不同测项、附近地电场观测台站地电场观测同时段相同测项对比分析,排查影响本台站地电场观测干扰源,识别干扰形态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地电场观测过程中存在可控的干扰源有:人为抽水干扰、工厂运行干扰、农田灌溉干扰等;不可控的干扰源有:雷电干扰、高压直流输电干扰、地电暴干扰等。通过对观测数据干扰形态的识别与排除,对提高地电场数据质量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