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在进行重力异常解释时,根据测区重力地壳模型分析结果,为了分离出由不同深度的地质因素引起的重力异常,根据测区重力地壳模型分析结果,主要采用七种不同边长的正方形窗口平均法进行了重力场的划分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不同边长的窗口平均法可以将布格重力异常分解为由深部场源引起的一级区域异常、中深部场源引起的二级区域异常及浅部场源引起的二级剩余异常等三部分,达到了分离布格重力异常的目的。在深部资料很少的青藏高原地区进行重力异常推断解释时,本文所示划分重力异常方法极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长波磁异常研究中迄今争论较多的两个问题——场源和深部岩石磁性特征——及其国外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Tilt-depth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Tilt-depth方法进行了理论模型研究,得出该方法在判断地质体的埋藏深度上具有良好的效果,在确定深部场源的埋藏深度上也有优势,故将确定深部场源的埋藏深度延伸到确定基底的埋藏深度,为实际资料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保障.Tilt-depth方法应用到实例中,发现高频成分的存在对基底深度的判断有一定影响,故利用迭代法向上延拓方法滤除掉高频成分后,取得了理想效果,给实际的航磁资料处理带来方便和快捷.  相似文献   

4.
航磁△T剖面异常场源深度计算的切线法是基于中高磁纬度区建立起来的计算剖面磁异常场源深度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以此方法为基础,明确地提出计算低磁纬度区△T剖面负磁异常场源深度的异常“反切”概念和做法,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其正确性。通过△T剖面负磁异常的“反切”做法,使得传统的计算中高磁纬度区△T剖面磁异常场源深度的切线法及系数表可直接用于低磁纬度区,从而圆满地解决了低磁纬度区利用切线法计算△T剖面负磁异常场源深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模型磁异常分解,结合功率谱分析及异常振幅计算场源深度并判断场源分布平面位置,表明小波多尺度分析在位场分离中的有效性.将该方法应用于北衙铁金矿区磁异常分析解释,通过功率谱分析估算了各阶细节及四阶逼近的场源深度,结合不同深度异常振幅推断了磁源空间展布关系特征.分析表明,区内北部和西部强磁异常主要由矿体引起,且矿体在中深部产状发生改变;而东部大范围磁异常区主要为二叠系玄武岩所致.  相似文献   

6.
双定源回线装置的水平场Hx,其强度大、均匀,有利于探测深部陡倾斜金属矿藏,并可用作远距离井中测量的场源。此方案可用于危机矿山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7.
贾学天 《江苏地质》1991,15(2):110-113
通过在苏州西部地区地质剖面重力资料计算,笔者认为归一化总梯度法可以定性地提供场源的深度及分布状态,为了解深部构造、寻找隐伏岩体提供重力场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8.
孙立伟  张天翼  王晟 《吉林地质》2021,40(3):27-30,36
小波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时频局部化特性,可以将信号分解成各种不同的频率或尺度成分有效地从信号中提取信息.在高精度磁测数据处理中,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法能够将异常精细地分解到多个不同尺度空间上,提取不同尺度和深度的异常特征,并用对数功率谱分析方法来计算其所代表的场源深度,结合地质等信息充分分析异常,以判断深部场源的赋矿信息.  相似文献   

9.
重力资料是从地表到深部所有密度不均匀体引起的重力效应的叠加。针对不同的工作任务,需要利用不同尺度的重力资料进行研究。二维经验模式分解能够自适应地对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实现多尺度分解。文章研究将二维经验模式分解应用于重力资料的多尺度分析,对重力数据进行二维经验模式分解以得到各级固有模态函数和剩余分量,利用径向对数功率谱分析方法估计各级模态函数所反映的地下场源的近似深度,定性地解释不同深度下的场源产生的异常,较好地揭示场源赋存的地质信息。模型数据和实际数据的测试佐证了该方法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恰功铁矿是近几年新发现的矿山,矿体的形态、大小、位置、产状、边界等几何特征还没有清楚的认识,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文章首先通过小渡多尺度分析方法将恰功铁矿磁异常资料进行了位场信号分离,然后应用欧拉反褶积方法反演了异常与其场源深度的对应定量关系,最后把位场分离后的异常场源深度叠加起来,就可以对矿山深部找矿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基于小波分析的磁测数据处理流程及解释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某地区高精度磁测数据,为了有效分析地下场源的异常特征,作者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对磁异常进行多尺度分析,获取不同深度层次的场源信息,结合平面、剖面资料的反演处理解释,利用2.5维模型反演建立了地下场源的地球物理模型.通过分析,认为小波多尺度分析可以更好的揭示深部场源的赋存信息,计算精度可靠,较传统的延拓、滤波等方法有更高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2.
从成矿物质的三大来源——上地幔物质、地壳物质及陆源沉积物质可知:区域性金属矿产的空间分布,与地壳深部构造、断裂、岩浆岩、地层性质等的关系极为密切.我们在江苏-上海地区1/20万航磁、布伽重力异常编图的基础上,作了一系列电算数据处理工作、从中提取深部物理场源的信息,用以分析深部地质构造,寻求找矿标志和进行成矿预测.本文仅对江苏地区的茅山脊柱及扬子准地台与华北准地台的划分界线问  相似文献   

13.
对瞬变电磁法回线边长决定探测深度的质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庆乙 《物探与化探》2007,31(4):327-332
质疑瞬变电磁法探测深度取决于场源磁矩(M=IL^2)的强度,当电源能量一定时,改变回线边长就成为控制探测深度的有效措施;认为“大回线有大深度”、“小回线探测浅”等共识是不正确的,它是不计条件应用深度公式的误导。研究认为:瞬变电磁法的探测深度取决于场源含有的低频成分,基频越低,探测越深;磁矩只是决定探测结果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14.
前言对寻找埋深大于200呎的矿体,与其它电磁法勘探相比,突拉姆法有其突出的优点.其优点就是方法所用的一次场源比许多其它方法所用的场源,在磁场传播过程中能量损失要缓慢得多.随着寻找深部矿的需要日益增长,即将看到突拉姆的使用也将愈来愈多.预见到人们会对这种方法愈来愈感兴趣,现在提供该方法在其它文献上未曾提供但值得更多注意的某些特点.目的主要在说明传统的资料整理方法可能导致错误的解  相似文献   

15.
在老矿区重新开展物探测量,往往受到许多干扰和限制,而利用以往物探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推断深部存在矿体的可能性,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思路。文章以河北迁安马兰庄铁矿区为例,将原有磁法数据进行化极、小波多尺度分解、上延、功率谱计算场源近似深度等处理,预测在已探明铁矿体的下方还有磁性体存在;经验证钻孔证实,深部确有厚大的磁铁矿体,为老矿山新增了地质储量,研究成果成为利用以往磁法勘探资料寻找深部厚大铁矿体的成功实例。  相似文献   

16.
基于EIGEN-6C2重力场模型反演青藏高原地壳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东美  鲍李峰  许厚泽 《地球科学》2015,40(10):1643-1652
重力数据是地下场源产生的重力场的叠加, 包含了地下从浅部到深部的丰富信息.高阶卫星资料的丰富为青藏高原深部构造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基于EIGEN-6C2模型作为原始数据, 首先对青藏高原布格重力异常和均衡重力异常分别作1~5阶尺度分解, 得到不同尺度重力异常的分布特性, 探讨不同空间尺度反映的地壳构造意义.其次, 基于径向对数功率谱估计平均深度方法理论, 进一步研究1~5阶细节反映的场源深度.再次, 利用Canny算子的多尺度边缘检测识别和分析重力异常中表现不明显的断裂, 定位断裂在地表的位置, 识别青藏高原内部断块边界, 完成活动块体和次级块体的划分.最后, 对布格重力异常进行沉积层及岩石圈改正, 采用Parker-Oldenbarg三维位场反演法反演青藏高原莫霍界面起伏.   相似文献   

17.
胡斌  张贵宾  贾正元  张刚  陈涛  张昌榕 《地球科学》2019,44(6):1797-1808
地壳结构是青藏高原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的主要目标之一.研究了结合功率谱分析的二维经验模态分解(Bi-dimensional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BEMD)位场分离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冈底斯带重磁异常分离中.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分离叠加异常,并可获得场源平均深度的可靠估计值;实际资料处理表明研究区布格重力异常和化磁极异常均可分为由浅到深的3个等效层场源产生的异常组合.其中深部重、磁场以南北分区、东西分块为特征.证明了青藏高原是南北地体的拼接,并且在形成之后持续受到印度板块不均匀地向北推进,使喜马拉雅地体、冈底斯地体的深部物质属性在东西方向上以约88°E和93°~95°E为界存在显著的差异;推断青藏高原南部区域中下地壳的低密度体东西向是不连续的,且在研究区中、东部,南北向低密度体被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切开.   相似文献   

18.
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野外勘查中,往往会存在场源效应的影响,而且场源效应也是长期以来困扰CSAMT野外施工和数据处理解释的难题。因此,识别场源效应,分析场源效应的影响特征,对CSAMT的实际应用效果非常重要。这里采用野外试验的方法。对场源效应进行了试验对比,初步总结了CSAMT场源效应对其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的影响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连续小波变换识别位场场源准确度,研究噪声对场源识别结果的影响和尺度因子优选方法问题。根据连续小波变换识别位场场源的基本原理,用该方法对不同噪声水平的合成数据进行场源识别,分析噪声对于场源识别结果的影响,研究小波变换的尺度因子对噪声压制的效果,讨论连续小波变换进行场源识别时尺度因子的选取方法。理论模型和实测资料场源识别结果表明,噪声会降低连续小波变换场源识别结果的准确度,笔者提出的尺度因子优选方法能有效压制噪声干扰,提高场源识别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20.
研究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法的场源效应对电阻率异常的影响,有助于提高识别CSAMT电阻率异常特征的能力,帮助我们去伪存真、准确地进行资料的地质推断。利用张量CSAMT二维正演方法,对三种地电模型的场源效应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场源效应的电阻率异常等值线断面图。在实际CSAMT法工作中,由于场源位置不同造成观测结果中有可能存在场源效应的影响,在对CSAMT资料作地质解释时,应考虑场源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