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在详细分析机载LiDAR对地观测原理的基础上,提出采用CORS系统及区域精化似大地水准面成果,进行机载LiDAR点云三维坐标基准转换的关键技术方法。以广东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GDCORS)以及广东省精化似大地水准面为例,进行了广东省内机载LiDAR点云数据应用坐标基准转换实验,广东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系统及广东省精化似大地水准面模型进行的坐标转换实验表明,区域内三维坐标基准转换精度优于3cm,正常高基准转换精度优于5cm。实验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为国内机载LiDAR应用高精度坐标基准转换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CORS RTK的普及给测绘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便捷,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即CORS参数和似大地水准面参数是严格保密的.本文以惠东县为背景,探讨了基于广东CORS系统的一种局域CORS参数和似大地水准面参数的求取方法.  相似文献   

3.
宁波市2000国家大地坐标联测,获取了宁波市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大地基准和原有GPS控制点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成果,并经过实地检测验证;更新了宁波市GPS控制点的54坐标系、80坐标系的平面坐标,建立了已有坐标系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坐标转换关系,实现了基于NBCORS网络RTK技术的似大地水准面成果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4.
宁波市2000国家大地坐标联测,获取了宁波市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大地基准和原有GPS控制点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成果并经过实地检测验证,更新了宁波市GPS控制点的54坐标系、80坐标系的平面坐标,建立了已有坐标系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坐标转换关系,实现了基于NBCORS网络RTK技术的似大地水准面成果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国内较为常用的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实现高程拟合都需要点位的大地经纬度和水准高程信息,而在重力场研究领域则需要点位的地心坐标信息。通过设计实验对三种获得地心坐标的方法进行比较,并分析结果:大地水准面模型法的转换精度最高,前提是需要转换区域的大地水准面数值模型;两步法的转换精度较大地水准面模型法略低,但与其转换精度非常接近;一步法的精度最低。  相似文献   

6.
赵军  王勇 《北京测绘》2013,(6):73-76
株洲市基于CGCS2000的城市控制网升级改造,获取了株洲市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大地基准和原有城市控制点及升级改造后控制点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并通过了检测验收;改造升级了的株洲城市控制网,更新了株洲市控制网的1954坐标,建立了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80坐标的转换关系,实现了基于CZTCORS网络RTK技术的似大地水准面成果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应用成熟的网络RTK及城市级高精度的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利用3台以上GNSS-RTK仪器同时观测,5 min为一个时段,采样间隔为1 s,记录包含北斗在内的多星同步静态数据,并按预先设计的观测计划与总时段数完成全部观测。使用商用随机软件对后处理数据进行基线解算,各项误差控制在1/3限差内,甄选高精度的基线组网平差,选定大致在网形中且成果可靠的某点为已知点,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得到全部待定点的CGCS2000坐标。成果经检验合格后,使用当地包含精密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的转换系统转换为地方坐标与正常高程。工程项目试验表明,用此方法获得的正常高有望替代等级水准。  相似文献   

8.
史汉新 《现代测绘》2013,36(4):24-25
随着城市级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区域似大地水准面成果精度已达到厘米级,GNSS等现代测量技术的似大地水准面成果应用也成为城市测量新的应用方向。本文介绍了溧阳市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并结合基于CORS的网络RTK测量进行了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实际应用为目的,结合CORS坐标转换与似大地水准面格网模型的应用原理,对其联合应用中的技术要点、难点以及实施方案进行了探讨,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春华  刘晓华  邓芳 《测绘通报》2013,(11):49-51,54
在研究网络RTK定位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两种似大地水准面模型与CORS系统的集成方法,实现了GPS高程的实时转换,满足了用户实时三维测量的要求,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1.
RTK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坐标转换参数的误差影响、动态条件下的RTK高程测量、RTK测量的可靠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RTK测量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分析我国平面及高程基准,对RTK技术在石油物探领域的几个容易遇到的问题,如投影参数的设置、转换参数的确定、基准站或发展参考站坐标输入、发展参考站的高程传递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基于RTK的水文地质勘察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文地质勘察中需要测量水文地质观测点的平面坐标与高程,RTK测量可以满足其平面坐标精度,而能否满足、怎样满足其高程精度值得探讨。将RTK测高技术应用于水文地质勘察测量中,通过对测量成果统计与检核,发现只要采取一定的质量控制措施,满足RTK测量条件,在测量过程中注意检核,RTK高程就可满足水文地质勘察测量的精度要求,并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西部某独立坐标系(下文简称独立系)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以辖区内2处1954年北京坐标点为起算点,并投影至当地平均高程面的二维平面坐标系。独立坐标系无确切的数学模型,与通用质心坐标系(如WGS84、CGCS2000)之间的转换一般通过平差完成。本文研究运用二维非线性最小二乘重算参数模型(a,f)和Bursa七参数模型,建立了独立坐标系与CGCS2000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地籍管理中,宗地面积是宗地多边形的重要属性。在测量数据处理过程中,经常利用坐标转换得到实际应用数据。本文推导了坐标转换前后宗地多边形面积的关系式,提供坐标转换后面积的简便快捷计算方法,通过示例分析,得到影响转换后面积变化的因素,检验坐标转换方案和转换参数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将河北CORS和EGM2008重力场模型应用在RTK三维水深测量工作中,不受控制点个数和位置分布限制,无需求取七参数,可直接获取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平面定位成果。另外,利用EGM2008模型计算出测区内少数点的高程异常后,可通过二次多项式曲面模型进行高程拟合,求出全部测点高程异常,最终得到正常高。通过在渤海湾某水深测量项目中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其精度可达到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RTK技术在煤田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介绍RTK(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的组成及技术原理的基础上,论述了利用RTK技术进行煤田地震勘探测量的方法,亦对其转换参教的求取和精度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由于RTK测量有着实时、快速、全天候等优点,大大减少了内外业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基于GPS技术的滑坡动态变形监测试验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某类滑坡的大型物理模型试验,在滑坡体上布设了若干监测点,并用GPS单历元定位技术和RTK技术对该滑坡体进行了连续实时监测。通过对该滑坡从开始滑动至产生破坏全过程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以及将GPS监测结果与全站仪三维监测结果的对比,发现在观测条件较好和基线较短时,基于Track模块GPS单历元定位技术监测滑坡变形的平面精度在5mm左右,高程精度约为9mm;RTK定位技术的平面精度在11mm左右,高程精度约为17mm;而用小波变换等方法进行滤波后的精度还会更高。  相似文献   

19.
王洪 《四川测绘》2009,32(6):263-265
随着GPS测量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动态GPS技术,特别是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RTK)技术,已成为GPS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的突破。但由于GPS测量采用WGS-84坐标系统,而我国目前所采用的坐标系统为1954北京坐标系(或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地方坐标系统等),高程基准为1956年青岛黄海高程系(或1985国家高程基准),所以GPS—RTK测量时必须先求解转换参数,以便于测量成果的应用。转换参数的求解是RTK测量的基础,转换参数的精确程度是影响RTK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的三维坐标转换模型局限于求解小旋转角的三维坐标转换参数的缺点,以及没有同时顾及观测向量和系数矩阵的随机误差,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维坐标转换参数求解模型。基于非线性Gauss-Helmert模型,建立了三维坐标转换的Bursa-Wolf模型,采用Newton-Gauss迭代算法,构建了加权整体最小二乘问题的拉格朗日函数,并给出了该算法的具体推导过程及其精度评定公式。实测数据和仿真数据结果表明:新算法在无须假设条件的前提下,可以获得任意旋转角下的坐标转换参数,且待估参数数目大大降低,易于程序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