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前,尽管形形色色的导航地图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必备帮手,但是实用性不强、效率偏低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严重降低了人们对地图的信任程度。为此,本文引进情境理论,通过分析其与导航地图之间的联系,指出情境建模在沟通用户、环境与设备之间作为桥梁的重要意义,并将活动从一般情境信息中剥离出来,确定了导航地图情境建模基本原理,从通用情境信息建模和导航活动建模2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导航地图情境建模的方式与方法,为后续研究情境推理与表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强地图导航定位产品统一监管,计划开展针对地图导航定位产品地图质量、软件功能和硬件性能方面的测评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阐述了对行业发展过程中相关问题的分析观点,提出了对测评工作具体实施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SLAM技术是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实现自主移动的关键,在当下受到广泛关注。提出一种低成本的SLAM实现方法,以Lego机器人为硬件基础,其具有成本低、易获得并可使用多种传感器进行功能拓展的特点,以Le JOS为软件基础,采用包容体系结构控制机器人行为,选择C/S模式组织程序架构,并利用测距法对机器人进行定位,以三角法对障碍物进行定位。在室内环境中进行机器人的移动测试,成功实现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自主导航定位,同时在二维坐标系中绘制出栅格地图。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全息高精度导航地图的概念,它融合了多源数据,尤其是电磁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热红外仪等传感器数据,从更多角度为导航提供信息。在此概念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融合多源数据的全息高精度导航地图理论模型框架,该框架包含4个步骤:① 全息道路数据采集,包含道路三维彩色激光点云、遥感影像、无人机航拍倾斜测量数据、摄像头图像、热红外图像、声场信号、电磁场信号;② 道路静态信息提取,从上述采集信息提取和标记得到,如车道线、路坎、栏杆、路牌、路灯、隧道等,作为无人驾驶车辆规划基础路线和车辆位置定位的数据基础;③ 道路动态信息提取,从上述采集信息提取和标记得到,如离前后车辆的距离、前方有无行人、道路施工护栏、泛在信息等,作为检测无人驾驶车辆周围的实时道路环境和规划无人驾驶车辆行驶路线的依据;④ 动、静态信息融合:融合道路静态信息和道路动态信息,丰富道路信息,提高道路线精度,提高全息高精度导航地图更新的效率,为导航和无人驾驶车辆提供地图服务。  相似文献   

5.
根据网格思想将道路网络进行分块并融合GPS所提供的定位数据,利用车辆行驶的位置、方向和实际道路网络的拓扑特性,提出一种快速实用的地图匹配算法。使GPS数据实时地与GIS地图数据匹配,有效地提高车辆导航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6.
主要是以1:2.50 000比例尺的导航数据为基础,结合卫星影像和国家基础地形图数据,通过对市场需求和导航仪具体功能的分析和研究,定义出市街图包含的要素:街区面、道路面、道路边线、建筑物面、铁路面、水系面、绿地面、显示文字,以及对具体各要素的实施方法的制定。并且通过实验证,已获得市场认可。未来还将逐步改进,得到更加成熟的市街图方法,以满足更广泛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的发展,以及人类科学技术和对自然认识水平的提高,传统的空间信息显示与简单的数据存储、管理已不能满足我们对空间认知的需求,空间信息获取的广泛性、时效性、便捷性以及地图服务的智能化与人性化已经成为当前地图行业需求热点.同时,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所引爆的第三代信息革命为现代地图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以地图学历史发展为主线,系统梳理“地图”的相关概念、内涵及技术理论,并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及技术背景,重新整合地图的发展需求、内涵及技术体系,提出一种全新的“智慧地图”概念,为现代地图学及数字地图技术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与理论方法框架.  相似文献   

8.
地名:地图空间认知的“定位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是地图的主要内容之一,具有其他地图要素不可比拟的直观性和概括性,是百姓最容易接受的定位方式。本文以用户的地图空间认知顺序为切入点,首先介绍了地名的产生及发展过程、地名特性、地名定义、地名要素以及地名注记符号在地图空间认知语义三角中的作用。其次,从地名注记的标注位置、颜色、字体与字号、方向及文字排列、文字间隔、整体布置六个方面论述了地名注记作为"定位符"的内在原因。最后,对遥感影像地图、航空像片、普通2维地图以及3维地图四种常用地图中的地名注记进行了分析。地名注记符号是地图空间认知中最直观,最有效的信息传输要素,在地图空间认知中发挥着重要的定位与导航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地图作为新兴地图产品,已经受到互联网业界的高度关注和青睐.文章通过分析当前互联网地图服务网站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公益性地图网站的建设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0.
自明代杰出的地图学家罗洪先(1504-1564年)所编制的《广舆图》(1541年)和利玛窦带来西方精确地图测绘技术开始,中国的地图制图技术已经迈入了近代地图学的门槛,因此,明-清-民国是中国近代地图学从雏形走向成熟的完整阶段[1]。随着现代地图的应用与发展广泛、深入,抽象的概括型地图符号及普通的二维平面地图已不能满足读图者的需求,制图者开始探索虚拟现实、三维地图等表达方法,这与中国近代传统制图的写景法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对中国近代地图制图技术及表现方法的研究,对于现代地图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阅读大量的中国近代(即明、清、民国时期)的地图资料,查阅前人的研究资料,总结和提炼了中国明、清、民国3个不同时期地图制图的技术,分别阐述了3个时期地图要素、表示方法及其制图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车载导航产品竞相上市,并成为解决定位服务的领先力量。作为车载导航的重要功能的路径规划与语音提示功能备受消费者关注。车载导航电子地图成为驾车出行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尤其是车载导航电子地图的语音提示功能,已变得举足轻重,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就车载导航电子地图使用中语音提示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地图是测绘的主要产品 ,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经营地图已形成一个实际上的产业群。因此 ,规范管理地图市场 ,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 ,即对地图市场的内外环境通过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市场机制和行政执法与行政立法等方面整顿和规范地图市场 ,使地图市场规范化、法制化 ,对我国地图市场的繁荣昌盛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地图市场现存的问题 ,从提高版图意识、非著作权保护、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解决建议 ,通过完善的立法、严格的执法、自觉的守法来实现地图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 ,分析地图市场在市场化、公平竞争和宏观调控诸方面的主要问题 ,并试图从市场经济与法治经济这二者的有机联系中 ,探讨依法管理地图市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因特网地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的结合 ,有其独到的特点。特别是对于绿色食品的电子商务 ,具有一种地域的直观性 ,为客户提供全面完整的产品信息 ,消除客户决策中的不确定性。GeoSurf开发平台为地理空间信息的可视化表示提供了技术基础。综合多学科技术研究成果 ,提出一种新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互联网的地图标注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互联网的地图标注系统涉及到点、线和面的标注,对解决地图数据生产所面临的现势性、完备性、正确性以及准确性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系统是在0racle数据库、POI搜索引擎和瓦片地图数据服务的基础上,采用Ajax技术、NHibernate技术设计开发而成的,文章给出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17.
数字制图中地图符号的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的制作日益简便,应用日益普及,数字化网络化传播日益广泛,故此,电子地图符号的规范化、标准化势在必行,以保证地理信息感知和认知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在传统纸张地图图式规范的基础上,本项研究参照国际类似的标准文本,电子地图符号体系和符号实体应当适应数字技术和视觉环境的变化,进行合理的改进,原则上继承纸张地图符号的内容分类体系和形状分类体系,延续长期以来形成的纸张地图阅读的地理信息传输与读者认同的惯性。在深入审视符号视觉变量及符号视屏显示的复杂特征之后,提出对基本符号实体内容适当简化、对符号色彩、图元组合关系适当调整的实验方案,在通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上制作了基本地理底图的符号库标准草案,通过相关地图项目进行了大量的效果对比试验,并多次征求同行意见进行了补充、修改和完善,并在“中国空间信息网”网站上发布。  相似文献   

18.
依托地理信息系统研制开发金融管理信息系统 ,可实现金融数据的有效管理 ,系统具有界面清晰 ,操作简便 ,安全性强等特点 ,易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全息位置地图是泛在网环境下以位置为核心实现多维时空动态信息关联,提供泛在空间信息智能服务的新型地图。其中,多维动态场景建模是全息位置地图创建位置本体,汇聚、关联、分析、传递和表达与位置相关的泛在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全系位置地图基础数据建模的基础。本文面向全息位置地图室内多维动态场景建模需求,在室内空间语义划分的基础上,定义了室内空间语义概念、概念属性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集合,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向全息位置地图的室内空间本体建模方法,并实现了一种室内空间本体建模工具。本文以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实验场,利用室内空间本体建模工具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能够有效支持室内泛在信息的语义查询,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