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信息在线     
《国土资源》2012,(3):58-63
房地产调控不能放松近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深入阐述了我国房地产调控工作,指出当前房价还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房地产调控不能放松,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温家宝说,之所以这两年房地产调控在艰难中看到一点曙光,首先是因为调控的决心坚定不动摇;其  相似文献   

2.
温家宝总理近期表示,内地房价调控确实很难。那么,房价调控难在什么地方呢?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日前在《财经》杂志年会上发表演讲时,谈到当前房地产调控的难点与对策,以下是其现场实录: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就日前通过的"国五条"来看,基本上保持了既有调控政策:稳定房价的省长负责制,遏制投机行为,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加强市场监管. 首先,就建立价格稳定机制而言,会议要求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除拉萨外的省会城市要按照保持房价基本稳定的原则,制定并公布年度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建立健全稳定房价工作的考核问责制度.稳定价格有两个不同地理解:一个是房价上涨有望突破的城市,要采取措施遏制房价暴涨;一个是房价暴跌沦为鬼城的城市也要稳定市场.当然,稳定价格首长负责制强调了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执行主体,有利于调控政策推进,防止新国五条沦为空调.  相似文献   

4.
<正>土地政策是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期,通过使用土地政策辅助于货币、财政政策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调控作用,新时期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较快,通过使用土地、经济和经济政策相结合来做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是现今乃至今后一段时间房地产调控的重点。土地政策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一些学者认为,现阶段土地出让价格对于房价的影响较小且是短  相似文献   

5.
信息视点     
《浙江国土资源》2012,(7):16-19
国土资源部:各地不得“小动作“放松调控坚决防止房价反弹 7月19日,国土资源部在京召开视频会议,就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和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严格房地产用地管理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行了通报.并对下一步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进行了部署。《通知》指出,近期房地产和土地市场出现的一些波动,虽并未改变市场整体格局,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分析 针对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价格上涨幅度过快等问题,2003年以来,我国从调整住房和土地供应结构,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快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政府负责制等方面进行了三轮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应该说,房地产调控在抑制投资需求、稳定房价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调控效果并不明显,房价进一步上涨,供求矛盾进一步突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调查数据,2006年7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同比上涨5.7%,环比上涨0.5%.  相似文献   

7.
媒体广场     
《国土资源》2010,(6):58-59
国土资源部:楼市调控不会放松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近日主持召开部长办公会,研秃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管理和调控。会议强调,要狠抓落实,进一步坚定整个国土资源系统主动参与房地产用地调控的决心。  相似文献   

8.
国土资源部日前发出<关于严格落实房地产用地调控政策促进土地市场健康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走势,严格落实房地产用地调控政策,严格执行招拍挂出让制度和操作程序,加强房地产用地监管,促进土地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1]1号文,业界称之为“新国八条”),提出‘‘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等系列政策,2011年房地产调控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新国十条"出台已逾两个月,北京市的调控细则也正好满月。这期间,全国房地产成交量迅速下降,部分地区房价松动。一线城市土地出让有什么样的变化?开发商的购地热情会不会受到影响?记者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廖英敏,对房地产调控的阶段效果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近几年,针对发展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及时采取一系列调控措施.随着各项调控政策的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2.
《河南国土资源》2006,(10):37-37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近几年,针对发展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及时采取一系列调控措施。随着各项调控政策的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以来,随着全国楼市明显降温,房价涨幅进一步放缓,尤其是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之间房地产市场表现出明显分化趋势。曾经"一人感冒,全家吃药"的一刀切调控方式正逐渐改变,管理层对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因地制宜"的新思路越发清晰。专家认为,楼市调控政策正逐步向市场化、差别化、长效化、地区化发展,房地产市场今年将呈现量价齐稳的趋势,房价不会出现暴涨或暴跌。各地楼市呈现明显分化在今年杭州一些楼盘率先降价、部分银行信贷政策收紧的冲击下,全国房地产市场供需格局已经悄然改变,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新年伊始,国土资源部、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六部门联手向当前房地产市场打出“重拳”,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10日发出《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俗称“国十一条”。这是继2009年12月底中央密集出台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以来,中央对调控房地产的又一重磅措施。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新年伊始,国土资源部、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六部门联手向当前房地产市场打出"重拳",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10日发出《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俗称"国十一条"。这是继2009年12月底中央密集出台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以来,中央对调控房地产的又一重磅措施。总的来看,"国十一条"与此前中央所有调控楼市的政策方向一脉相承,但更加系统全面,从"调结构、抑投机、控风险、明确责任"四个方面,正式确定了2010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房地产政策基调和架构,是指导中国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总纲领,涉及土地、贷款、新建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但对于百姓,"国十一条"能否稳住房价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1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六部委部门领导纷纷就《通知》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明确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在鼓励和支持居民合理住房消费同时,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2003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历程从2003年至今,房地产市场年年调控,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房价上涨的速度,但房价上涨的趋势依然难以遏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关于优化2015年住房及用地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及后续相关部门调整信贷、税收等政策,新一轮房地产分类调控大幕拉开. 怎样看待当前房地产调控形势?本轮调控政策有何特点?如何判断房屋和土地的供求是否过剩?允许在特定前提下调整土地用途、规划条件?新政举措是否存在政策风险?日前,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有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18.
2013年房地产首个新政"新国五条"出台,基本可以看出2013年房地产调控方向.虽然本次调控未出台信贷、限购方面的新措施,但"房产税扩容"的明确提出,为后续政策出台提供了空间.该政策显示了政府调控政策不动摇、力度不放松的决心,稳定了市场上对政策的预判. 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出台了包括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等在内的五项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信息视点     
《浙江国土资源》2006,(8):28-30
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加强土地调控;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事发3小时内必须上报;国土资源部:将向地方派驻土地督察局;国土资源部:将继续从严从紧控制批地节奏;国土资源部:8月1日起6类土地出让须纳入招拍挂;商务部、国土部联合发 开发区划定“亩产”标准;福建:建立新增耕地收购储备制度;天津:征地补偿不到位不得先行用地;湖南:建立房地产用地预测分析制度;广东:征地补偿有了保护标准;江苏:出台严规保护全省耕地;广西:制定措施调控土地供应;安徽:严格限制挂牌方式出让土地;江西:行政审批前先查有无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20.
在中央一轮又一轮调控政策的高压下,我国高企的房价终于出现松动,房地产市场的“冬天”正在逼近据近日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撰写的《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报告》和《房地产市场变化对金融业影响的调查报告》分析,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高位回落.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趋紧,土地交易市场量价齐跌,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房价拐点初现端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