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在统计分析2020年中国5.0级以上地震目录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地震灾害损失评估资料,总结2020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情况和主要特点。总体全年地震灾害程度较轻,但小震致灾致亡的现象突出。将1991—2020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相应数据和特性进行比较,得到中国大陆致灾地震频次、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列出了2019年中国5.0级(含)以上地震目录,对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情况和主要特点进行总结。结合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的地震灾害评估报告和相关资料,分析主要震例的经济损失结果和灾害特点,并结合1998年以来中国大陆自然灾害与地震灾害统计数据,分析对比地震灾害致灾情况占全部自然灾害的比例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2020年5月18日21时47分云南省巧家县小河镇发生MS5.0地震,本文结合震区背景信息和现场调查结果,详细阐述了此次地震人员伤亡、房屋震害、地质灾害情况及致灾原因。分析认为,震区易发生小震致灾现象,与当地民居抗震性能较差、次生地质灾害严重、人口密集且居住地多位于山坡及山底等因素有关。为避免小震致灾,应提高震区及周边地区建筑物抗震能力,进行合理规划,迁移高风险区居民点。  相似文献   

4.
2014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出了2014年中国大陆5.0级以上地震目录,结合2014年地震发生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所上报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报告的相关结论,列举了全年各次地震灾害事件经济损失结果和灾害特点,总结了2014年地震灾害的主要特性。最后列举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历年地震灾害的人员伤亡和损失数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并整理2021年全球地震灾情信息,对比分析国外历年地震灾害情况,根据2021年度国外重大地震灾害事件,总结其灾害特点,可知2021年国外地震灾害程度与前2年相比有所加重,地震灾害相对集中,灾区房屋抗震性能差与次生灾害重是导致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利用多方收集到的地震灾害资料,对2019年全球地震活动性及地震灾害进行了整理,绘制了全球灾害地震分布图,描述了造成人员伤亡的地震信息及灾害情况,对重大地震灾害事件进行了详细描述与分析,并总结了2019年地震灾害的主要特征。2019年全球地震与往年相比,其活动性较弱,且强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2019年地震灾害造成的伤亡较小、但灾害呈现频度高、范围广等特征,针对此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地震灾害预防措施及建议,强调了未来的地震监测防御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收集整理2022年全球6级以上、中国5级以上地震目录、人员伤亡数据、建筑和生命线工程破坏情况。同近十年地震灾害数据对比,分析本年度全球地震活动性和国内外地震灾害特点,并对灾害成因进行初步分析。结合典型地震灾害事件应急处置情况概述,总结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取得的成果以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1992~2005年云南地震灾害及其对农村民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统计了1992~2005年中国大陆与云南境内破坏性地震灾害、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对云南与中国大陆同期地震灾害及其损失进行了对比,阐述了云南地震灾害和灾害损失的特点;统计了云南地震灾害城乡分布情况、农村民居破坏面积以及因农居的地震破坏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分析了地震灾害对农村和农民的危害性,并讨论了农居破坏带来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9.
列出了2013年中国境内5.0级以上和国外7.0级以上的地震目录,总结了当年中国大陆地区和国外各次地震灾害事件的基础数据信息和灾害信息,结合该年度中国大陆地区地震灾害事件发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的地震灾害评估资料,总结、归纳了2013年中国大陆地区地震灾害的主要数据和特性。最后,列出了1990年以来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的相关数据,并进行了简单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
2014年全球地震灾害概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根据2014年全球地震灾害资料并对比历年统计数据可知,当年度属于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轻灾年。本文总结了2014年全球地震灾害的主要数据,对当年主要地震灾害进行了描述,发现抗震设防建筑在地震中受损较小,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能够有效地减少财产损失以及人员伤亡。同时,本文分析了2014年度地震灾害的分布特征,以及多震地区的"活跃性"与"周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多渠道收集到的地震灾害资料,对2021年全球地震活动及地震灾害进行了整理,绘制了21世纪前20年全球灾害地震频度与伤亡情况变化曲线及2021年灾害地震分布图,汇总了造成人员伤亡的地震信息及灾害情况,对重大地震灾害做了详细分析,并总结了2021年全球地震灾害的主要特征。与往年地震情况相比,2021年全球地震活动性较强,尤其8级以上强震发生频次大幅增加;2021年地震灾害造成的伤亡有所增加,且灾害地震呈现频度高、伤亡集中、次生灾害频发等特征。针对地震频度高、伤亡原因突出的情况,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地震灾害预防措施及建议, 强调未来地震防御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多方收集到的地震灾害资料,对2020年全球地震活动及地震灾害进行了整理,绘制了近20年全球灾害地震频度与伤亡情况变化曲线及2020年灾害地震分布图,描述了造成人员伤亡的地震信息及灾害情况,对重大地震灾害事件做了详细分析,并总结了2020年地震灾害的主要特征。与往年全球地震相比,2020年全球地震活动性较弱,6级以上强震发生频次大幅减少;2020年地震灾害造成的伤亡为本世纪最低,且灾害地震呈现频度低、伤亡小、重大灾害线性分布等特征。针对地震频度低、伤亡集中情况,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地震灾害预防措施及建议,强调了未来的监测预报与震害防御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以季度为周期通过多渠道收集地震灾害相关信息资料,对全球2020年以来发生的5.0级以上地震活动进行统计,重点对2023年4—6月发生的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的5.0级以上地震进行数据搜集、归纳整理和统计分析;对典型地震的地震灾害及其影响进行概括和阐述,总结2023年第二季度地震灾害活动主要特征,分析了全球地震活动和人员伤亡特点,强调日常抗震设防和培养应急避险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本文就各烈度区特征、宏观震害、建筑物震害、地质灾害和生命线震害等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出本次地震的一些震害特点。本次地震震级大,震源深,有感范围广,极震区烈度达Ⅸ度,余震频发,余震最大震级4.8级。灾区属于高山峡谷区,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较为严重,是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震中位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时的重灾区,建筑物基本经过重建,抗震性能较好;九寨沟城镇和景区内大部分房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地区和民族习惯,农村民居基本为抗震性能较好的穿斗木构架房屋,灾区建筑物受损多而倒塌少,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死亡人数低于该区域历史上7级以上地震。这次地震经验表明,严格按照国家抗震设计规范、满足抗震设防要求并且保证施工质量的建筑物,具有抗御设防烈度地震的作用,不会发生严重破坏和整体垮塌,也就不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5.
基于1990—2020年地震灾害损失(包括经济损失、人员死亡和人员受伤)数据,分析了过去30年中国大陆地区地震灾害损失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常规标准化方法分析了1990—2019年我国大陆地区地震灾害经济损失的时间分布,认为地震灾害在过去30年间逐渐由人身安全威胁向经济财产威胁转变。通过整理分析2011—2020年各省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四川、云南、甘肃的抗震设防工作,提升其抵御灾害地震风险的能力;在中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应尤其关注地震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受伤情况。通过各省的提取地形坡度因素,采用地统计方法定量计算地震损失与地形坡度因素间的空间相关性系数,认为在以自然条件为基础分析地震灾害的过程中,因震致死与地形的空间相关性不如经济损失和因震致伤高,结合过去30年地震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得出因震致死和因震致伤总体保持平稳,但经济损失急剧增长,且增长趋势越来越显著,这主要是由经济发展等社会人文因素导致。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地震多发的国家之一,其中破坏性地震的发生频率也相对较高。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震风险意识的提高以及国家对地震应急救援能力的更高要求都促进了对地震灾害评估方法的研究。其中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方法更是灾情预测的重中之重,然而我国大部分历史地震都发生在西部,已有的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方法也是基于西部历史地震资料统计分析得出的。人口密度更高和经济更为发达的东部地区,一旦遭遇破坏性地震,其灾害程度将远超西部,因此现有方法已不能很好地满足东部地区的地震预防和应急救援决策需求。需要结合东部地区的特点修正适用于东部地区的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方法。本文初步分析了东西部影响地震人员伤亡的影响因素,对比主要区域差异,指出东西部地区建筑的抗震性能差异主要体现在城市自建房屋的比例和农村主要结构类型占比上。给出了东部地区地震人员伤亡评估的修正系数,并通过算例分析了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近三年以来全球5.0级以上地震数据,以季度为单位进行统计分析,汇总不同季度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损失情况。重点对2023年7—9月发生的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5.0级以上地震开展数据搜集、归纳整理和统计分析。通过对重大地震灾害及其伤亡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和总结近三年来同季度地震灾害活动情况,提出地震灾害应急避险及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