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影响重力台站观测资料质量的主要干扰因素。从我国重力台站的现状出发,阐明了台站技术改造的必要性。根据地震活动性和当前值得注意的几个地区,肯定了现有台站布局,并提出了今后建台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以2009年以来江西省地震台网记录到的86个ML2.5以上地震事件的波形资料为研究对象,通过遗传算法获得介质的品质因子和台站场地响应,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地震的震源谱参数。结果显示,江西地区Q值与频率f的关系式为Q(f)=323.1f0.505 9;大部分台站的场地响应在频率域表现为平坦型,整体上与台站基岩性质相符;近震级ML与地震矩M0在单对数坐标下呈线性关系,地震矩与拐角频率呈负相关特征,应力降与地震矩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震源半径与应力降存在显著的双对数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了较全面地了解目前我国重力台站观测资料的质量以及利用这些资料研究重力潮汐与地震关系的可能性,本文用统一方法,对全国十二个台站的重力观测资料进行了资料连续性分析、数据检验、湖汐因子精度与稳定性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宝坻、上海、昆明和乌鲁木齐台(218号仪器)的资料质量优于其它台站。  相似文献   

4.
玉树Ms7.1地震前地电场异常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玉树地震周围台站电场资料,在消除来自空间的各种辐射和各种高频突变干扰后,利用电场矢量方位角和振幅的时间序列与空间动态演化特征,讨论了玉树地震前电场异常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玉树地震前4-35天成都、天水、拉萨、汉王、都兰、甘孜6个台站都出现了异常,而且异常出现的时间同步性较好,震前的7±3天之内有5个台站同步出现突...  相似文献   

5.
唐山地震前北京大灰厂、牛口峪台站的形变异常是至今被认为较为可靠的异常。本文着重剖析了两台站短水准与连通管资料。讨论了温度与降雨干扰的特点与机制;通过各项资料的对比、人工降雨干扰试验,论述了异常的可靠性;采用褶积滤波的方法基本上排除了观测数据中的温度与降雨干扰;分析了异常的特点,说明了地震前后八宝山断裂带的活动特点。根据唐山地震前后大范围形变场的演化及某些模拟试验结果,提出了唐山大震中期形变异常的模式,说明了异常与大震的密切关系。文中进一步分析了两台的主要特点,对形变前兆观测,特别是对监视断层活动,观测地震前兆的工作提出了值得重视和研究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1979年7月9日在溧阳发生了六级地震,震前本省及邻省一些形变台站,不同程度地出现一些趋势性异常和短临前兆异常,震前有人认为是1979年3月2日安徽省固镇五级地震的影响,故未能及时判定为溧阳地震前兆,现为了总结经验教训,将一些台站形变资料加以整理,并进行一些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利用山西台网的数字波形资料,基于遗传算法,用Atkinson方法得到山西地区介质的品质因子Q值随频率的关系为Q =420.7f0.369.采用Moya方法反演山西数字地震台网40个台站的场地响应均表现与频率有关,其中27个台站的场地响应在频率域不平坦,只有13个台站的场地响应基本没有放大.震源参数的计算结果表明,地震震级与地震距呈线性关系,但地震距与应力降以及应力降与震源半径之间的依赖关系不太明确.  相似文献   

8.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省发生了里氏7.8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根据国际惯例,地震专家利用包括全球地震台网在内的更多台站资料,对这次地震的参数又进行了认真比较和综  相似文献   

9.
计算并分析了2011年1月19日安庆M4.8地震和2011年9月10日瑞昌-阳新M4.6地震前后震中周边主要地磁台站地磁转换函数参数的变化特征,总结了安庆地震前华东片主要地磁台站地磁资料垂直分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两次中强地震前,武汉、泾县、金寨三个地磁台的转换函数的部分参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安庆地震前,中国大陆东部地磁低点时间出现位移,地磁日变形态亦发生了明显的畸变。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我国丹东、佘山、泉州,蒲田、厦门,漳州六个沿海台站的地倾斜观测资料,按维尼迪科夫法对资料进行了调和分析;得出了海潮对固体潮水平分量影响的规律和特点,并指出我国沿海台站负载潮的相位滞后固体潮十余小时。 由于负载潮受局部因素影响较大,本文提出用台站附近验潮站的水位资料或验潮站的海潮予报值进行相关分析来排除海潮的影响是行之有效的。其余差与固体潮理论值有很好的一致性。这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沿海台站形变资料的分析精度和捕捉地震前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利用宁夏及邻区的数字地震波资料,选取2009-05-2010-10月M_L2.6以上的20个台站32次地震事件的268条波形记录,用遗传算法反演了宁夏及邻区介质非弹性衰减系数和台站场地相应.反演得到:宁夏地区介质非弹性衰减Q值与频率的关系为Q(f)=337.67f0.4554.其Q值和山西及浙江地区的结果最相近,可能预...  相似文献   

12.
九江-瑞昌5.7级地震定点潮汐形变的异常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形态法、矢量图和潮汐分析方法,利用EIS2000软件,对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瑞昌Ms5.7地震距震中200km范围内的黄梅、麻城地震台2003~2005年的倾斜、应变资料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上述台站的倾斜、应变资料震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周期函数(契比雪夫多项式),对形变台站观测资料进行数据拟合。一组实验表明,用该法处理后,可以突出资料中非周期性干扰因素。拟合后的残差,可表明非周期性干扰的影响程度。对于周期性干扰,则可通过各阶C系数计算,判别其幅值大小。 文中对我国几十个形变台站地震平静期的观测资料进行了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拟合中误差恰好可显示各台站抗非周期干扰的能力。 本文对不同类型台站的周期性干扰因素进行了频谱分析,结果表明,台站条件的差别与周期系数C的衰减程度和衰减方式均有明显对应关系。对于各类台站,都可找出一两种干扰因素的卓越周期。利用卓越周期,有可能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改善台站抗干扰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我国近三十个记录到固体潮的地倾斜台站的资料进行γ值计算和精度分析。在此基础上,将我国台站按现况分类,其中有些台站的观测精度已接近世界著名台站的水平。 文中计算的中国大陆中东部地区的γ值,可供地学界参考。 本文作者还提出了以各台站γ值的动态变化制作“地气图”来探索地震前兆的思路。并以大震前可能出现的弹性模量变化为前提,导出测定γ值的必要精度。同时还用台站的实测资料阐述在我国开展此项研究工作的可能性,并提出仪器的最低灵敏度以及格值标定的必要精度。  相似文献   

15.
对于震中偏离台网情况下的地震定位,常规方法定位效果较差。“翻台法”有效地提高了其定位精度。从均匀地壳模型的走时方程组出发,分析了“翻台法”定位中方程组系数的变化特点,推导了选取最佳翻转台站的方法,并得出如下结论:(1)“翻台法”增加了原定位方程组的约束方程,翻台数与已知条件和所求参数个数有关,从理论上讲,翻转台数超过独立的约束方程数时对增加定位精度不再有意义;(2)考虑到具体的台网布局和台站资料质量,翻转不同台站对提高地震定位精度所起的作用大小各不相同,因而存在选取最佳翻转台站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省发生了里氏7.8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 根据国际惯例,地震专家利用包括全球地震台网在内的更多台站资料,对这次地震的参数又进行了认真比较和综合后,修订震级为里氏8.0级。  相似文献   

17.
分析滤波频段、台站密度及互相关系数阈值等参数的选取与重复地震识别率的关系,对“波形相关”意义上的重复地震与物理意义上震源区的重复地震之间的关系进行定性讨论。结果表明,尽可能增加可用台站数、多使用近震资料、选取约0.2~20 Hz的滤波频段及不小于0.8的互相关系数阈值,可以较好地识别重复地震。此外,当重复地震事件MS ≥ 4.5时,两个事件的震源区至少有部分重合。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检验临震微波动异常跟踪指标,基于兰州临震微波动实时监控与跟踪系统的数据资料,对青海地区2020~2022年5.0级及以上地震震中距150 km以内台站的波形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震中距150 km以内的台站几乎都能记录到临震微波动事件;达到临震微波动异常指标的台站不是震中距最小的测震台站,这可能与区域构造应力、发震断层走向及地震破裂过程等有关;主震震级越大,震前出现临震微波动异常指标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9.
大姚6级双震前的地震前兆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连续形变观测资料中除了存在于整个时间域的短周期潮汐信息(固体潮)外,还有出现在某个时间段的长周期非潮汐信息.如何从时间或空间上认识和提取这些信息.成为认识地震过程和进行地震预报关键和迫切的问题之一。利用小波分析的时一频特性和奇异性检测特性,对大姚6级双震前的连续形变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提取潮汐资料中的非潮汐信息。发现在地震前震中附近的形变台站都接收到了相同频段的异常信号.周期为几天到十几天,出现在各个台站的时间也大致相同。这些在震前具有一定时、空分布的信息有可能是地震前兆。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序贯分析方法对华北地区六个台站的九套倾斜仪1970年—1977年的全部观测资料,统计了地面倾斜方向急剧变化与地震发生的关系。认为,在目前的观测条件下不宜把一些地震前曾观测的地面倾斜方向急剧变化这一现象视为地震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