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2-咪唑偶氮)-5-二乙氨基酚与钒的显色反应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新试剂 2 - (2 -咪唑偶氮 ) - 5-二乙氨基酚 (IZAPN)与V(Ⅴ )的显色反应 ,在pH 5的HAc NaAc介质中 ,V(Ⅴ )与IZAPN形成稳定的紫红色络合物 ,其组成比为nV∶nR=1∶2 ,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575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2 96× 1 0 4 L·mol- 1 ·cm- 1 ,V(Ⅴ )在 0~ 0 8mg/L内服从比尔定律。在NaF和硫脲联合掩蔽下 ,方法可用于铝合金和合成废水中V(Ⅴ )的测定 ,加标回收率 1 0 0 0 %~ 1 0 0 5% ,RSD(n =6)≤ 2 0 %。  相似文献   

2.
氧化偶氮胂Ⅲ褪色光度法测定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典文  梁盛前 《岩矿测试》2001,20(2):157-158
在H2SO4介质中,V(Ⅴ)对偶氮胂Ⅲ有褪色作用,且褪色的程度与V(Ⅴ)的含量呈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光度法测定V的新方法。方法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4×104L·mol-1·cm-1,V2O5的测定范围为0~10mg/L。方法用于铁矿石中微量钒的测定,其RSD(n=5)为0.53%~2.05%。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新显色剂2 (四氮唑偶氮) 5 二乙氨基苯甲酸(简称TTZDBA)的合成。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方法测试确定其组成和结构。研究了试剂的性质及其与钒的显色反应的条件,建立了光度法测定钒的新方法。在pH3.5的HAc NaAc介质中,TTZD BA与V(Ⅴ)形成摩尔比为2∶1的紫红色配合物,配合物至少稳定18h,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66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52×104L·mol-1·cm-1,V(Ⅴ)质量浓度在0~0.8mg/L内遵守比尔定律。经标样分析验证,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加标回收率为101.3%~102.8%,RSD(n=6)在1.0%~2.5%。所拟方法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铝合金样品及合成废水中的钒。  相似文献   

4.
偶氮氯膦—mA光度法测定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显色剂偶氮氯膦 -mA在酸性介质中与Nb(Ⅴ )的显色反应。在HNO3 介质中 ,阿拉伯树胶存在下 ,偶氮氯膦 -mA与铌形成 2∶1的络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63 0nm ,摩尔吸光系数为 9.0 9× 1 0 4L·mol-1·cm-1,铌的质量浓度在 0~ 0 .40mg/L符合比尔定律。试验了3 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 ,结果表明大多数离子对测定铌无影响 ,且体系可允许 1 0余倍量的Ta(Ⅴ )存在。方法经标准样品分析验证 ,铌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标样及样品分析的RSD≤7.3 % (n =8)。  相似文献   

5.
林发  刘继进 《岩矿测试》2000,19(2):158-160
在H3PO4介质中 ,Tween 2 0存在下 ,Ge(Ⅳ )与二溴邻硝基苯基萤光酮 (DBoN -PF)反应生成红色配合物。该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54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 0 2× 1 0 5 L·mol- 1 ·cm- 1 ,稳定时间至少 2 4h。测得配合物的组成比为nGe(Ⅳ ) ∶nDBoN PF=1∶2 ,锗的质量浓度在0~ 2 4 0 μg/L遵守比尔定律。应用于煤矸石中微量锗的测定 ,结果与常用的苯芴酮法相符 ,6次测定的RSD≤ 2 5% ,加标回收率在 98 5%~ 1 0 1 5%。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用 1 - ( 2 ,6-二溴 - 4-硝基苯 ) - 3- ( 4 -硝基苯 ) -三氮烯 (DBNPNPT)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铜矿及铝合金样品中铜的方法。在表面活性剂TritonX - 1 0 0的存在下 ,pH在 9.5~ 1 1 .5的Na2 B4O7-NaOH介质中 ,DBNPNPT与Cu2 +可生成黄色络合物 ,以 5 35nm为参比波长 ,45 0nm为测定波长的双峰双波长法进行测定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可达 1 .1 1× 1 0 5L·mol- 1 ·cm- 1 ,Cu2 +的质量浓度在 0~ 360 μg/L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铜矿中铜的测定 ,结果与原子吸收法吻合。对于w(Cu)为 0 .1 1 %的BY2 1 70 - 1铝合金试样测定 1 0次 ,其RSD为3.4%。  相似文献   

7.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煤矸石中痕量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在HCl介质中 ,Mo(Ⅵ )催化盐酸肼还原劳氏紫使之褪色的新指示反应 ,确定了催化褪色反应测定Mo(Ⅵ )的动力学条件 ,建立了测定痕量Mo(Ⅵ )的新方法。方法的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 1 .4× 1 0 5L·mol- 1 ·cm- 1 ,线性范围为 0~ 35 0 μg/L ,检出限为 6.2× 1 0 - 1 1 g/L ,6次测定的RSD≤ 5 % ,加标回收率为 96.0 %~ 1 0 6.7% ,已用于测定煤矸石中的痕量Mo(Ⅵ )。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Mn(Ⅱ)-二安替比林基-(对二甲氨基)苯基甲烷(DADM)-吐温-60体系光度法测V的各项条件。在选定条件下,DADM与V(V)反应生成红色产物,λmax为550nm,ε为4.46×10~5 L·mol~(-1)·cm~(-1),V量在0~120ng/ml符合比耳定律。该体系有一定选择性,稳定时间长,用于某些矿石和钢铁样品中痕量V的测定,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阮琼  黄章杰  尹家元 《岩矿测试》2000,19(3):235-237
在pH为 2~ 3的HAc介质中 ,4 - ( 2 -羟基 - 4 -硝基苯偶氮 ) - 1 -苯基 - 3-甲基吡唑啉酮 (HNAPMP)与钍反应生成 2∶1的稳定络合物 ,λmax=540nm ,ε=4 .96× 1 0 4L·moL- 1·cm- 1,Th质量浓度在 0~ 2 .8mg/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钍钨合金中钍的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 (n =5)小于 1 % ,加标回收率为 97%~ 1 0 2 %。  相似文献   

10.
堵锡华  刘长宁 《岩矿测试》2000,19(4):311-313
合成了新试剂 1 - (2 -羟基 - 3,5-二硝基苯 ) - 3- (4-苯基 - 2 -噻唑 ) -三氮烯 ,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TritonX - 1 0 0存在下 ,它与Ni2 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 ,在 pH 6.0~ 7.5时 ,Ni2 与该试剂形成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峰位于 51 5nm处 ,摩尔吸光系数为 1 .0 8× 1 0 5 L·mol- 1 ·cm- 1 。Ni2 在 0~ 0 .4mg/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已用于矿物、合金、钢样中微量镍的测定 ,结果与原子吸收法相符 ,相对标准偏差RSD <5% (n =6)  相似文献   

11.
甲基绿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典文  张宁 《岩矿测试》2003,22(2):158-160
Ce(Ⅳ )的强氧化性对甲基绿有显色作用 ,借此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铈的新方法。实验表明 ,在 0 .2 5~ 0 .63mol/LH2 SO4介质中 ,甲基绿被Ce(Ⅳ )氧化而生成深色化合物 (λmax=465nm) ,且颜色的深度与Ce(Ⅳ )的存在量呈线性关系。Ce(Ⅳ )量在 0~ 4.0mg/L内符合比尔定律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 .1 6× 1 0 4 L·mol- 1 ·cm- 1 。方法用于测定稀土氧化物中的铈时 ,结果与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一致 ,5次测量结果的RSD <1 .5 %。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2-(2-喹啉偶氮)-1,3-二羟基苯(QADHB)与铀的显色反应,在TritonX-100和F-存在下,pH7.8的三乙醇胺-HCl缓冲介质中,QADHB与U(Ⅵ)、F-反应生成1∶1∶1紫色三元稳定配合物,配合物的λmax=560nm,ε=7.41×104L·mol-1·cm-1。铀含量在0~2000μg/L内符合比尔定律。环境水样中的铀经磷酸三丁脂萃淋树脂固相萃取柱分离和富集后测定。方法已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分析结果与国标(5-Br-PADAP)法一致,相对标准偏差(n=5)为2.4%~4.7%,回收率为96%~105%。  相似文献   

13.
李山  刘根起  妙颖  黄龙飞 《岩矿测试》2004,23(2):159-160
研究了2 (5 硝基 2 吡啶偶氮) 5 二甲氨基苯胺(5 NO2 PADMA)与铜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4.5的HAc NaAc介质中,Cu与5 NO2 PADMA形成1∶2的紫红色配合物,λmax=550nm,ε=3.24×104L·mol-1·cm-1,Cu的含量在0~1.4mg/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经铝合金和矿样管理样品分析验证,结果与原结果相符,5次测定的RSD小于0.7%。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新显色剂 5 (对羧基苯偶氮 ) 8 羟基喹啉 (5 CPAHQ)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MAB)存在的条件下 ,与Zn(Ⅱ )显色反应的适宜条件。试验结果表明 ,在pH 4.6~ 5 .8范围内 ,锌与该试剂形成 1∶4的稳定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 5 0 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8.33× 10 4L·mol- 1 ·cm- 1 ,0~ 16 μg/2 5mL锌符合比尔定律。该法用于人发中锌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余协瑜  贾云  邱会东 《岩矿测试》2004,23(3):191-193
在稀H2SO4介质中,乳化剂OP存在下,Ti(Ⅳ)与偶氮氯膦-mK发生显色反应,可用波峰(672nm)波谷(550nm)双波长吸光度叠加的方法测定Ti(Ⅳ)。显色反应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7×104L·mol-1·cm-1,灵敏度较单波长测定提高1.1倍。0~1200μg/LTi(Ⅳ)符合比尔定律。测定了硅石、焦宝石等试样中的钛,结果与标准值符合,6次测定的RSD<5%。  相似文献   

16.
钽钼酸—丁基罗丹明B—PVA体系光度法测定痕量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a(V)与钼酸盐在pH3.7形成钽钼酸,并在0.29mol/L的H_2SO_4介质中,与丁基罗丹明B(BRHB)形成离子缔合物,其组成比为Ta:Mo:BRHB=1:6:3。有聚乙烯醇(PVA)存在时,该缔合物能稳定存在于水溶液中。缔合物的最大吸收在588nm,ε_(588)=3.62×10~5L·mol~(-1)·cm~(-1),Ta在0—5μg/25ml范围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应用于硅酸盐岩石中痕量Ta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新水溶性显色剂 2 - ( 2 ,3,5 -三氮唑偶氮 ) - 1 ,8-二羟基 - 3,6-萘二磺酸与钴的显色反应及应用 ,建立了测定钴的新方法。在 pH 9.9的Na2 B4O7 NaOH缓冲液中该试剂与钴形成 1∶1蓝色稳定络合物 ,λmax为 5 88.8nm ,Co的质量浓度在 0~ 1 .0mg/L内符合比尔定律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3.46× 1 0 4 L·mol- 1 ·cm- 1 。所拟方法用于环境水样及维生素B1 2 注射液中的微量钴测定 ,结果与原子吸收法相符 ,5次测定的RSD <1 %。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新显色剂1-偶氮苯-3-(5-氯-2-吡啶)-三氮烯的合成及其与镍的显色反应。在pH10. 5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和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 1-偶氮苯-3-(5-氯-2-吡啶)-三氮烯可与镍发生显色反应,生成3∶1的红色配合物,据此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镍的方法。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4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 62×105 L·mol-1·cm-1。Ni2+的质量浓度在0~480μg/L符合比尔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合金中的微量镍,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6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2%。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铁 (Ⅱ ) 5 Br PADAP 乳化剂OP体系中的析相、显色反应的条件及其吸收光谱的分析特征 ,拟定了直接测定不同种类样品中痕量铁的分析方法。在pH =5 .0的HAC NaAC缓冲溶液中 ,Fe(Ⅱ ) 5 Br PADAP络合物具有两个吸收峰 ,分别位于λ1 =5 6 1nm与λ2 =75 4nm处。本文选择λ =75 4nm进行测定 ,其摩尔吸光系数为 :ε75 4 =3.9× 10 4L·mol- 1 ·cm- 1 。铁含量在 0~ 2 4μg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此方法用于样品中痕量铁的测定 ,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0.
黄桂芳  刘平 《地质实验室》1992,8(5):264-267
本提出了用卟啉TPPS4[meso-四(4-磺酸基苯)卟啉]测定痕量镉的新方法。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62×10^5L·mool^-1·cm^-1.镉含量0~8.0μg/25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在萃取分离主要干扰元素之后.用于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镉,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