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根据山前平原深埋区田间观测的含水率和水势资料,对包气带内活塞流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并计算出年入渗通量,认为活塞流的提出和研究,为解决下渗速度问题开辟了途径。  相似文献   

2.
厚层黄土中包气带水的运动方式一直存在争议。一种认为是活塞流,另一种认为是优势流,也有人认为两者并存。本文通过现场观测和两个模型试验,揭示活塞流是包气带中水分的特有的运移方式;基于非饱和土的土水特征,进一步证明优势流仅存在于饱和土中。自然界的黄土多处于非饱和状态,因此活塞流是黄土包气带中水的主要运移方式,而优势流是暂态和局部的,仅出现在降雨时期的浅层饱和区,或者低洼的汇水区。黄土中的垂直节理、卸荷裂隙、动物洞穴和植物根孔等优势通道是地表汇流的排水通道,而不是地下水的补给通道。  相似文献   

3.
长武黄土塬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潜水补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长武黄土塬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深剖面土壤水分的长期定位监测以及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使用,分析了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潜水补给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降水补给地下水过程中存在着活塞流和优先流两种机制,由活塞流补给的地下水量,以休闲地居高,低产农田次之,最后是高产农田;② 随着该区域农田生产力大幅提升以及大面积农田转换为果园,地下水活塞流补给量逐年减少,加之地下水开采量增加,导致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年均降幅达0.3 m;③ 同位素证据表明,目前长武塬区地下水补给以优先流形式为主。为了实现黄土塬区潜水资源的有效补给与可持续利用,需要合理调控土地利用结构,保持适度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4.
地球化学动力学反应器原理和速率方程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主要介绍了地球化学动力学实验研究中的三种反应器类型,即间歇反应器,活塞流反应器和混合流反应器,概述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速率方程测定方法,最后对比了三类反应器的性能,指出混合流反应器最适合于测定矿物-水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氢氧同位素的华北平原降水入渗过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北平原地下水浅埋区水循环主要以垂直方向上的入渗、蒸发和蒸腾的方式存在,同位素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示踪剂"揭示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过程。选择华北平原中、东部地下水浅埋区的衡水和沧州为典型实验点,研究不同降水特征、土壤质地和植被条件下入渗过程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土壤非均质条件下(沧州),降水入渗补给过程中伴随着蒸发、植被蒸腾作用以及与土壤前期水分的强烈混合作用,活塞流入渗的同时土壤100 cm深度可能还存在大孔隙优先流;土壤均质条件下(衡水),降水向下均匀入渗,入渗速度较快,土壤水运动以新水基本代替老水的活塞流为主要形式,并经过强烈的蒸发浓缩作用补给地下水。  相似文献   

6.
风动冲击器活塞冲击末速度的有限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风动冲击器活塞的冲击末速度决定了冲击器的工作性能。本文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活塞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对不同冲击末速度下活塞的应力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活塞最大应力随冲击末速度增大而增大,但变化为非线性,设计和使用中应严格控制冲击末速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泥浆泵活塞通常采用装配式结构,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橡胶环由活塞芯子和压板固定在活塞杆上。它的工作介质不仅是高压泥浆,而且含有大量砂粒等杂质以及火碱等腐蚀性物质,工作条件恶劣,使活塞和缸套极易磨损失效。尤其是缸套一旦磨损,即使更换新活塞也不能可靠工作,经常需成套更换。特别是缸套价值较高,经常更换很不经济。经过实践,我们选用旧输送带冲制成活塞片来代替橡胶活塞修理泥浆泵,效果很好。输送带内含有尼龙帘布,不仅强度高、耐磨损,而且耐腐蚀。另外输送带取材容易,活塞片制作简单,可以根据需要做成任意大小的直径,供各种泵使用。这样不仅解决了活塞耐磨性问题,更重要的是能继续使用旧缸套,大大地延长了缸套的使用寿命。采用代用活塞后基本上不受缸套磨损程度的限制,因活塞是一个弹性体,对缸套的椭圆度、锥度等要求不严,仅强度够就可以。  相似文献   

8.
射流式液动锤活塞回程缓冲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FD动态分析了回程缓冲机构不同弹簧刚度系数对射流元件控制道内流动特性和活塞回程冲击速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缓冲机构施加在活塞上的弹簧作用力不会影响射流元件主射流的正常附壁和切换,刚度系数较大的弹簧可以显著降低活塞回程冲击速度,减小回程中活塞对射流元件的冲击;弹簧增幅在5倍时,活塞回程冲击速度降幅为52.88%,有效避免了射流元件中硬质合金零件在工作中发生断裂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应用CFD动态分析技术,以SC71B型射流式液动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活塞直径、活塞杆直径、活塞冲锤质量和行程对射流式液动锤射流元件临界流速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小于7.5%,精度远高于以往经验估计;射流元件临界流速随着活塞直径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活塞杆直径和活塞冲锤质量的增加而升高,与行程大小无关。以SC71B型射流式液动锤为例,为降低射流元件临界流速以减轻冲蚀,应设计40~42 mm的活塞直径、23~26 mm的活塞杆直径和11.2~23.5 kg的活塞冲锤质量。活塞直径增加23.5%时,射流元件临界流速降低了2/3;活塞杆直径增加60%时,射流元件临界流速提高了近4倍;活塞冲锤质量增加5倍时,射流元件临界流速只增加了1倍。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在某均衡试验场地中的渗透仪上开展土壤水流穿透试验,分析灌溉水对地下水补给方式。试验结果表明:淹灌条件下,粉细砂扰动土中的穿透曲线为典型的单峰对称型,表明粉细砂中的土壤水通过活塞式入渗补给地下水;而亚粘土中的穿透曲线显示多峰、优先穿透、拖尾等现象,表明亚粘土中的土壤水以优势流方式补给地下水。通过对均衡场降水入渗补给的长观资料分析发现:在自然降雨条件下亚粘土中优势流明显,粉细砂中主要以活塞流为主。  相似文献   

11.
基于CFD的高能射流式液动冲击器活塞与缸体密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与实验室测试,对SC-86H型高能射流式液动冲击器活塞与缸体密封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活塞密封段长度、环状间隙尺寸、活塞往复运动速度、角速度以及活塞外表面螺旋槽螺距与半径等参数对射流式冲击器前后腔之间泄漏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塞密封段长度、环状间隙尺寸、角速度以及活塞表面螺旋槽螺距均对射流式液动冲击器性能影响较小;活塞运动速度与泄漏量近似成正比例关系;随着活塞螺旋槽半径的增大,泄漏量会明显增大。活塞回程与冲程初期阶段,活塞运动速度较小,活塞处瞬时泄漏量占进入缸体前后腔流体流量的比例较大,使活塞无法快速加速运动,尤其是当活塞杆直径较大时,回程阶段泄漏量对活塞运动的影响更显著,导致冲击器工作性能大幅下降,甚至无法工作。  相似文献   

12.
简易活塞取土器(见图)本身结构极其简单,与固定活塞取土器相比,在操作上能节省很多烦琐的步骤,彻底革除了固定活塞取土器的防滑器,只用一个取土器接头,和两半  相似文献   

13.
选取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白云迁移峡谷群中典型陆坡限制型峡谷为研究对象,利用重力活塞样在峡谷头部晚更新世-全新世沉积地层中揭示出了5个泥质砂层,其砂粒成分包括石英、生物碎屑和较高含量的有孔虫。研究发现,这些富有孔虫砂层不仅表现出底部侵蚀、定年倒置等重力流沉积特征,也表现出了明显的牵引流特征,包括:1)累积概率曲线图与C-M图显示砂层中的粗粒沉积物表现出滚动搬运过程;2)滚动和悬浮组分颗粒分选性较好;3)部分位置可见顶、底岩性突变面和双向交错层理。综合以上证据认为,南海活跃的深水底流对先期重力流沉积的改造可能是形成这些砂层的内在机制。同时,结合三维地震揭示的峡谷内沉积物波以及南海现今水流实测数据,认为峡谷内改造沉积物的底流主要来源于活跃的内波内潮作用,而砂层层理厚度的周期性变化与浮游有孔虫的大量富集可能均是该过程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14.
孟加拉湾深海记录中的等深流活动特征及其环境意义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念乔  陈萍等 《地球科学》2002,27(5):570-575
实地观测和对沉积记录的研究表明,孟加拉湾存在大的等深流活动。通过采自孟加拉深海东部和中部的3支活塞岩心的学积学研究表明,那些氧化色彩强烈,钼质生物壳体溶蚀严重,不存在粒序层理的粉砂质薄层实际上是等沉积作用的产物,源自两极的等深流是全球温盐循环系统的关键组分,它们的过去150ka的历史中曾经多次得到强化,不仅对研究区的环境变化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可能作为纽带,加强了低纬地区与极区在气候意义上的遥相关,等深流的强化与冰川旋顺之间似乎不存在密切关联,氧同位素第3,4,5期内均可发现明显的强化记录,关于强化的控制机制有待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活塞洗井过程中,由于打破井管而造成堵埋活塞事故,一般处理采用卡钻硬提硬顶,很少收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在某生产井施工中,用活塞洗井时,由于活塞顶端打破井管,填砾砂泥进入井内,将活塞堵埋住,上下不能活动,把抽筒活塞“埋死了”。开始想用空压机抽水清理井内沉积物的方法来清除进入的堵埋物,但结果并未能够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活塞外圆及环槽的加工问题,甘肃省地质局石青峒队修配间采用了专用夹具,此工具包括螺母①、垫圈②、拉紧螺杆③、夹具体④及销子⑤。在车活塞外圆及环槽时,先将夹具体④与车床主轴丝扣连接,然后将已车好端面的活塞装上拉紧螺杆③及销子⑤,并将活塞底装入夹具体④上及使拉紧螺杆穿过  相似文献   

17.
鲁序珍  李小峰 《吉林地质》2009,28(3):59-60,70
本文通过一个实例,总结了在粉砂地层中,怎样正确合理地使用活塞法进行洗井,对用活塞法进行洗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柴油机作为移动式和固定式动力装置,广泛应用于农林水电、钻探打井等多种机械上。活塞是柴油机的主要配件之一,由于它在气缸内以高速度作不均速的上下运动,且又是在高温、高压和液体润滑困难等特殊情况下工作的,所以是一种容易磨损的配件。在一般正常使用情况下,只有到柴油机大修时才换配新活塞。调查研究证实,活塞除了正常的磨损外,还有早期损坏失效的可能,且屡见不鲜。图1~3所示分别为活塞顶部与气门相碰形成印痕、活塞被捣碎及活塞顶部被顶出一个锥坑的三种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19.
活塞快装法     
湖南238队为了达到快速检修,修配所内燃机组的同志创造了一种快速安装柴油机活塞的工具。如图1所示。用岩心管车制一个锥度为1:25的套筒,其下端直径与活塞直径相同,为了适应不同磨损程度的活塞,在套简下部开8~10道沟,以增加其弹力。安装时(如图2),先将套筒置于汽缸上端,对正内孔,然后一手抵于汽缸底部,避免活塞下沉后将曲轴撞  相似文献   

20.
供水工程     
《地下水》1990,(2)
活塞洗井法 1、活塞盘直径应根据井管内壁粗糙程度而定。开始时,活塞直径应小一些。拉洗一段时间,管壁光滑后,含水层涌水量增多时,其直径可加大一些。 2、钢丝绳拉洗时,钢丝绳直径应大于或等于21mm。活塞下降时,勿猛放,以免钢丝绳打弯、拧结。钢丝绳在卷筒上缠绕应当周正平整,防止互相压挤而损坏。 3、勤检查钢丝绳、钻机等磨损情况。活塞下降时,卷筒上必须留有4~5圈的余绳,以防钢丝绳从卷筒卡头处切断。 4、切忌将活塞下入或坠落沉淀管中。否则,将会由于真空的吸力作用而使活塞卡死,导致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