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南京汤山葫芦洞是著名的南京直立人化石发现地,洞穴碎屑堆积与演化研究是该地点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文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该洞穴4个剖面碎屑堆积氧化物和植硅体化石记录,结合洞穴堆积物特征厘清了各剖面间地层对比关系;借助地质雷达等物探技术反演了洞穴东部埋藏堆积的空间结构和特征,进而结合年代学研究成果,将洞穴碎屑堆积自下而上划分为7层,建立了洞穴碎屑堆积剖面与埋藏碎屑堆积间的对比框架。受气候环境演变、洞穴内部动力系统变化以及侵蚀基准面局部调整的影响,洞穴侵蚀堆积的发育可分为洞穴北侧堆积、东部堆积、南裂隙堆积、中部锥状体堆积和西部堆积5个阶段。洞穴演化过程时空上的显著迁移特征及洞穴宜居性差,暗示葫芦洞并非是早期直立人的居住地。  相似文献   

2.
云南石林洞穴发育特征初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林位于滇东喀斯特高原南部,喀斯特极其发育,以发育了典型的石林地形面闻名退途,倍受国内外喀斯特学者的关注。研究区内喀斯特洞穴极为发育,洞穴在发育分布上受到区域碳酸盐岩地层分布的控制,表现出洞穴分布的相对集中性、洞穴发育对地层的选择性和洞穴发育的成层性等特征。洞穴发育规模绝大多数为中小型洞穴;洞穴多为现代地下洞河,埋藏浅且多天窗,并且洞穴的发育延伸方向明显受裂隙构造的控制,有强烈的方向性。通过对石林地区喀斯特洞穴的发育延伸方向明显受裂隙构造的控制,有强烈的方向性。通过对石林地区喀林斯特洞穴发育条件、洞穴发育规模、分布特征和洞穴发育的古地理环境特征的条件,论述了石林地区洞穴的发育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岩溶地基上建设施工时,要认真了解灰岩岩溶发育的情况,掌握岩石裂隙分布、灰岩地下水情况和其化学组成,并根据岩溶发育的各项条件,灵活地实行妥善的处理办法。以韶关市为例,详细介绍了该地区岩溶发育情况和各类岩溶现象的建设情况,并总结了粤北地区岩溶的发育机制和不同类型岩溶发育的特点。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古岩溶的性质、发育时代和环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藏高原目前多处所见岩溶地貌主要属第三纪古岩溶之地下部分经后期剥蚀而出露于地表的,风化壳红土和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等古岩溶相关沉积也多以残留形态出露在已经发生解体的高原主夷平面的南和东南缘,风化壳红土中所含粘粒部分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l2O3和Fe2O3;粘土矿物多属“伊利石-高岭石”型组合,少数样品属“高岭石-伊利石”型组合,据硅酸系数和粘土矿物组合判断,古岩溶风化壳红土的发育阶段处在化学风化的初期,但由于目前所见红土仅反映当时风化壳剖面根部的化学风化状况,故其较弱的风化指数仍能间接指示古岩溶发育时期湿热的地表环境,扫描电镜观测结果亦表明,风化壳红土中石英砂的表面结构特征以化学溶蚀形成的为主,机械侵蚀形成的为辅,反映了高原风化壳红土垢长期残留特征,对应风化壳发育时期的湿热环境。  相似文献   

5.
黑暗、潮湿、常温的岩溶地下洞穴,使生活其中的动物构成特殊的群落,表现出特殊的行为和体征,根据其生活习性,洞穴动物可分为真洞穴动物(Troglobites)、半洞穴动物(Troglophiles)和洞栖动物(Trogloxenes);中国岩溶洞穴动物研究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已经先后发现洞穴动物新种131个,在洞穴动物行为及特征方面,开始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考虑到中国岩溶洞穴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中国洞穴动物调查研究还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黑暗、潮湿、常温的岩溶地下洞穴,使生活其中的动物构成特殊的群落,表现出特殊的行为和体征,根据其生活习性,洞穴动物可分为真洞穴动物(Troglobites)、半洞穴动物(Troglophiles)和洞栖动物(Trogloxenes);中国岩溶洞穴动物研究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已经先后发现洞穴动物新种131个,在洞穴动物行为及特征方面,开始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考虑到中国岩溶洞穴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中国洞穴动物调查研究还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以重庆雪玉洞地下河系统为例,通过对2007年2月―2011年9月的水化学结果进行分析,结合近年来对洞穴沉积物沉积速率和洞穴CO2浓度的监测,发现雪玉洞地下河水化学成分受围岩的岩溶作用控制,地下河水中的3HCO、Ca2+分别占总离子的84.2%~94.4%,水化学类型为Ca2+-3HCO型。与西南其他岩溶研究区相比,该研究区域由于上覆植被好、枯枝落叶多、土质松软、岩石裂隙发育等因素,促使雨季岩溶作用较旱季异常强烈,雨季地下水中的3HCO、Ca2+和电导率较旱季分别高出20.1%、29.9%和16.5%。洞穴滴水在滴落过程中释放出CO2,导致洞穴CO2浓度升高,但由于雨季水源较旱季更为充裕(洞内表现为滴水增多),因而雨季的洞穴沉积速率较旱季高82.5%。雪玉洞内温度稳定、水汽饱和以及CO2浓度较高,使得岩溶沉积不易风化、色白如玉。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主办,广西乐业县人民政府、凤山县人民政府承办,广西地质学会协办的"全国第十五届洞穴学术会议暨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发展研讨会"于2009年11月14-18日在广西乐业县和凤山县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国南方峰丛喀斯特天坑与洞穴系统发育演化研究。来自全国的岩溶洞穴专家、国内外洞穴探险者、旅游洞穴管理人员等20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陈治平 《地理研究》1982,1(1):103-103
我国岩溶(又称喀斯特)分布十分广泛,无论是在华南还是在华北都有许多天然洞穴。岩溶区洞穴中各种碳酸钙沉积物、丰富的古脊椎、古人类化石和许多洞穴生物组成了一个奇异的地下博物馆,这里是研究碳酸岩溶蚀过程、第四纪生物的演化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普及岩溶科学知识的场所和宝贵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典型岩溶塌陷区岩溶发育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州市内的夏茅、金沙洲和大坦沙3个典型重大岩溶塌陷区进行调查,结合现场情况和地质背景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和对比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3个地区的岩溶塌陷基本特征、岩溶发育情况以及影响岩溶发育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1)金沙洲塌陷区的直接经济损失最高,大坦沙塌陷区受影响人数最多,而夏茅塌陷区受影响程度则相对较小;2)覆盖型灰岩是引起3处塌陷的主要物质基础,各地岩溶在纵向上的规律及溶洞的发育各具特点,其中夏茅塌陷区岩溶发育程度为强发育,其余两地为中等―强发育;3)3个地区地质断裂普遍发育,断裂构造控制着岩溶发育的方向,断裂切割使岩石破碎,增加地下水与可溶岩的接触面积,同时地下水的作用是岩溶发育的主导因素,影响着岩溶发育的规模和大小,在水动力条件较好的地段,岩溶相对发育。  相似文献   

11.
TwoskullsofrelicHomoerectus(NanjingHomoerectus)togetherwithonemolarteethofHomoerectusandother2000fossilswereunearthedintheCalabashcaveatnorthernpiedmontofTangshantothewestofTangshanCountyinthesuburbsofNanjingin1993.Onewasafemaleskullabout30yearsold,theother…  相似文献   

12.
喀斯特洞穴旅游开发   总被引:58,自引:1,他引:58  
保继刚 《地理学报》1995,50(4):353-359
喀斯特洞穴在我国分布广泛,数量多,是一种区域性的旅游资源,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本文阐述喀斯特洞穴资源和旅游生命周期特点,划分出孤立的,组合的,镶嵌的,介入机会的4种类型,探讨喀斯特洞穴的旅游开发问题。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东北部古喀斯特过程与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之久  陈怀录 《地理学报》1996,51(5):408-417,T001
本文介绍了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的古喀斯特现象,并对相关沉积进行了化学成、粘土矿物的X-射线衍射以及石英砂表面结构等气候代用指标的分析。分析结果一致,指示了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条件。重结晶方解石的裂变径迹测年结果表明,该地区古喀斯特发育于中中新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西藏高原洞穴堆积物的粘土矿物组合特征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古地理环境。喜马拉雅山北坡旧定日东山洞穴堆积物是较温湿的森林草原环境下的产物,新定日西侧遮普若山北坡洞穴堆积物则是在高寒草甸环境下形成的;拉萨西南曲水大佛后溶洞堆积物形成于湿热的亚热带气候环境,而拉萨西山洞穴堆积物却形成于较温湿的草原环境;唐古拉山南坡安多一带的洞穴堆积物则是在高寒的草甸环境下形成的。并以此研讨了西藏高原喀斯特的成因和时代。  相似文献   

15.
地下河洞穴发育的系统演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理论的某些基本原理和洞穴发育模拟实验研究成果,在我国南方喀斯特区多年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把一个地下流域看作一个物质与能量的输入─输出系统。将这一系统的洞穴发育分为流入(输入)洞穴,流出(输出)洞穴和含水层洞穴三大部分。分析和讨论了它们的发育机制、基本特征、相互关系及整体系统有序化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易顺民  卢薇  周心经 《热带地理》2021,41(4):801-811
通过对广州夏茅村岩溶塌陷进行地质勘察,系统探讨了当地的地质环境条件、岩溶塌陷的灾害特征、岩溶发育条件和岩溶塌陷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区内第四系覆盖土层厚度大且分布不均,土洞大量发育,隐伏可溶岩的富水性好,溶洞发育;同时,覆盖层内的松散岩类孔隙水与下伏灰岩裂隙溶洞水之间的水力联系密切,含水砂层内地下水位的改变会直接引起下伏灰岩裂隙溶洞水的水位波动,构成岩溶塌陷的水动力因素;钻孔桩施工时钻孔揭穿覆盖层内土洞顶部的黏性土层盖板,造成盖板上部的细砂及淤泥流入土洞,是岩溶塌陷的直接触发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岩溶分布区的地下水动态长期监测网,对岩溶塌陷地段进行灌浆处理,是根治夏茅村岩溶塌陷的主要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弥补岩溶区地下土壤漏失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空白,基于在粤北岩溶区连南县多个岩溶山地采矿断面、公路修建断面实地调查获得的56条裂隙、40个漏斗和多个孔穴的调查数据,以及粤北岩溶丘陵、峰林区英德市岩背镇、九龙镇等40多个样方的地表景观实地调查资料,探讨构建岩溶地下土壤漏失程度评价指标与标准。首先,充分考虑了土壤漏失途径、阶段、各指标的关联性、断面调查数据及数据采集的可操作性等,将定性指标与量化指标结合,采用裂隙、洞穴、漏斗3个一级指标和与溶洞连通度、断面比、密度,洞穴类型、数量、位置,漏斗深宽比、形状、周边裂隙发育情况9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岩溶区地下漏失无漏失、轻度漏失、中度漏失、重度漏失分级标准;其次,将基岩、地貌、地形、岩石裸露率、植被结构、类型、盖度和土壤深度等地表景观特征作为地下漏失程度的辅助参考指标,使地下漏失评价与地表石漠化程度评价能够有机结合,共同形成岩溶环境评价的整体系统。  相似文献   

18.
Until recently, the amount of published information available about the fauna in Norwegian karst caves has been very limited. The Karst Research Project in Norway, established in 1977, has considerably expanded our knowledge in this field.

As ecosystems, Norwegian karst cave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1) open systems – connecting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with rivers or brooks entering through discrete openings. Most animals are surface or surface-related forms which may survive but rarely can reproduce underground. True cavernicoles are not often found; 2) infiltration systems – are fed by seepage water from overlying material, and show a more complex and interesting cave ecosystem, including troglophilic and troglobitic forms (which, with few exceptions, are invertebrates). Vertebrate data from caves in Norway consist of fossils and unfossilized bone remains, usually of mammals. These represent accidentals from stream and pit-fall traps, as well as remains of predator dens.

Two on-going research projects in Norway arc: 1) the Ecosystem Study in Bevergrotta – sampling of the environment and contents has been continued for several years, and has shown this to be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cave ecosystems in Norway; 2) Mammalian Remnants in Caves – sampling is still in the preliminary stage, and has collected only exposed remains. The data at present indicate bones of 5700 years old or younger. Clearly deeper sampling over a broad geographic area needs to be d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