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汕头12月和原拟定第3届亚青赛(12月20—28日)历史同期的气温、降水、风、日照等气象要素进行气候特征分析,同时统计两次时段历史同期的天气事件频次。结果表明:12月为汕头冬季运动会的适宜举办月份,12月20—28日历史同期气候条件适宜活动开展,比赛受大风、暴雨等严重天气事件影响的概率很低;但中雨量级降水、中等强度冷空气及强冷空气过程发生的可能性较高,需考虑阶段性降温和降水对比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广州1968~2007年40年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当天的降水概率较低,降水类型主要为小到中雨,降水机制以积层混合云降水为主。这样的降水特征表明有可能通过人工干预的手段,改变降水的时空分布,尽全力保障开(闭)幕式不受降水影响。历史资料分析表明降水系统主要来向集中在西、西南或西北方向。拟在广州亚运会主会场周围设置3道防线,采用地面火箭和空中飞机相结合的立体作业方式,以主要系统来向作为重点防护区域,合理配置有限资源。飞机作业采用无缝隙催化原则设计航线。  相似文献   

3.
2010年广州亚运限行减排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限行减排各个阶段的广州和相邻城市监测到的污染物浓度以及同期的天气背景进行分析,探讨污染源、城市的地理位置、天气条件和限行减排对亚/亚残运会期间广州大气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人为限行减排、城市的地理位置和气象扩散条件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使得亚运会期间广州统计平均的能见度基本大于10 km;机动车的限行减排对PM10的削减作用不如PM2.5和PM1明显;限行减排对广州O3浓度控制"不敏感",但是会导致浓度峰值时间相对广东东莞出现1小时左右时间"滞后";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的大气环境问题呈现区域性,而且污染程度不容乐观,将来对该区域的大气环境治理需要进行长期持续的联防联控。  相似文献   

4.
该文在分析2011年严重夏季干旱天气特点和环流成因的基础上,对夏旱给我区相关行业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应对干旱天气的决策建议。分析表明:2011年严重夏早期间,铜仁地区降水比历史同期偏低6~9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降水最少值;晴热高温天气多达25~47d,比历史同期偏多10~16d,印江、石阡等县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蒸发量明显多于历史同期2~3成,土壤墒情极差。分析干旱的环流特征得出:夏旱前春冬季节副高长时间偏弱位置偏南,不利于南面水汽向北输送,降水持续偏少;夏季期间副高位置偏北偏东,中低层水汽输送路径偏南、偏东,本区水汽供给严重不足;盂加拉湾到我国南方反气旋性环流活动异常频繁,本省为异常的发散区,下沉运动显著,多晴热高温天气,降水异常偏少,导致夏季干旱天气发展加剧,并达到重旱至特重旱量。干旱累计日数长达60~72d,对水利、畜牧水产、农业等各行业造成严重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3.58亿元。  相似文献   

5.
胡菊芳 《气象与减灾研究》2007,30(1):I0001-I0001
2006年10-12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北少南多;日照偏少。主要气候事件有:10月全省平均气温为22.4℃,比历史同期偏高2.7℃.创历史同期新高;11月15日以后,全省出现了一段连阴雨天气.有15个站降水量创该月历年最高记录;12月频繁出现的大雾天气.对全省交通运输造成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做好广州亚运会人工消(减)雨的气象保障服务,确保亚运消雨工作的顺利进行,广东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利用新研发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管理平台对广州亚运人工消(减)雨的作业、演练工作进行了应用,证实其结构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7.
1 2008年新疆天气气候特点 2008年新疆主要天气气候特点是:年平均气温全疆大部异常偏高,塔城等9个测站偏高幅度居历史同期第一位;年降水量全疆大部偏少,伊宁县、霍城县偏少幅度破历史同期极值;特点是气温高、降水少、干旱严重。  相似文献   

8.
2003年3~4月,新疆主要天气气候特点是:气温变化剧烈、回寒天气多。降水北疆3月少、4月多,南疆两月持续偏多;北疆开春期接近常年;终霜期北疆大部地区晚、南疆早。3月份,气温北疆略偏低,南疆略偏高,降水北疆少、南疆多。4月份,由于天气过程多而强,造成全疆大部地区月平均气温异常偏低,南疆、北疆地区均居历史同期第三位。降水北疆分布不均、南疆偏多;其中,4月14~18日寒潮天气影响造成中旬北疆各地普遍偏低6.5~8.8℃;南疆大部地区偏低2.2~5.7℃,北疆大部地区及南疆的哈密、库尔勒、巴里坤旬平均气温偏低幅度均突破历史同期极值,给农牧业生…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了广州2010年亚运会暑热压力监测系统的组成结构,包括系统的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监控和故障报警等。并阐述了建设暑热压力监测系统的必要性,论述了其在广州2010年亚运会马术比赛的气象服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4—6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是:全省气温较常年异常偏高,降水偏少;日照时数偏多。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高温天气出现时间早,强度强;台风出现时间偏早;汛前期部分地区降水持续偏少。1气候概况1.1气温。4—6月全省平均气温23.7℃,较常年同期平均偏高1.5℃,为历史同期第一。4、5、6月全省平均气温分别为19.7、25.3、  相似文献   

11.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数据以及大气成分观测数据,对2009年11月24~29日广州市一次持续灰霾天气过程做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灰霾天气过程在850 hPa为反气旋环流控制,灰霾的严重程度与850 hPa风速的大小密切相关;地面形势则为弱高压脊或脊后回流型,气压场多为均压场,海平面气压值通常小于1 017 hPa,灰霾的严重程度与弱压脊的位置及海平面气压大小密切相关;按气象标准当达到了灰霾日标准后,能见度可作为衡量灰霾严重程度的指标;此次灰霾天气过程中,SO2污染物在影响能见度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广州地区太阳分光辐射的某些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广州地区1985—1990年的太阳分光辐射的连续观测资料(观测角度为23°11′),研究了广州地区紫外辐射、可见光辐射(光合有效辐射)、近红外辐射的某些特征。结果指出,每年7—10月份各分光辐射及总辐射总量较大。月总辐射中可见光辐射占总辐射的百分比年平均为47.3%,相应的紫外辐射和近红外辐射分别占7.1%和45.6%。文中还分析了晴天条件下分光辐射的变化和1990年紫外辐射变化的某些特征,并分析和讨论了分光辐射与云量、日照时间等因子的相关。  相似文献   

13.
广州降水概率预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谢定升  梁凤仪  易爱民 《气象》1998,24(1):43-46
讨论了长水概率预报的意义,原理和方法,介绍了广州降水概率预报的业务流程及试验效果,并提出深入开展降水概率预报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广州新白云机场在旧机场的北面约25 km处。新旧机场虽同属华南气候,但地理环境有所不同,其天气特点也略有不同。对比分析广州新旧白云机场各1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和天气雷达资料,结合旧白云机场10年的气候志资料,结果表明,新机场出现低云的次数多于旧机场,低云的高度也明显低于旧机场;新机场出现大雾的天数比旧机场以及气候资料的多一倍;新机场的降水日数比旧机场多,降水强度和全年总降水量也比旧机场大得多;新机场出现的强对流天气的日数明显比同时期在旧机场出现的要多,并容易产生强雷暴、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造成新旧机场天气差异较大的原因是地理环境及新旧机场处不同的气候区。  相似文献   

15.
利用广州5个地面观测站2008—2019年逐时降水资料,基于4分位、线性统计等方法,对近10年来广州市短时强降水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短时强降水的小时雨量和分钟雨量变化均呈双峰型分布;前35 min内分钟雨量对短时强降水小时雨量的贡献量最大,而0~5 mm雨量等级的降雨频率占比最高;各区短时强降水频率具有明显的月变化,5月各区的降雨频率最高,其次是6、8月,最低是10月;短时强降水存在较强的局地性,从各区汛期期间的降雨频率来看,增城区的降雨频率最高,其次是黄埔区,最低是番禺区;前汛期短时强降水的降雨频率高于后汛期,其中前汛期增城区的降雨频率最高,后汛期则是黄埔区降雨频率高于其他区,而番禺区前、后汛期的降雨频率占比差最小。  相似文献   

16.
广州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52,自引:4,他引:52  
刘爱君  杜尧东  王惠英 《气象》2004,30(12):68-71
根据广州气象观测站1961-2002年观测资料,对广州市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州灰霾日数12月最多,6月最少,秋冬两季占全年灰霾日总数的70%以上。年灰霾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年灰霾日数变化可分为5个阶段,其中,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中期、80年末期至90年代中后期是灰霾的两个急剧上升阶段。灰霾日数年际变化多与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有关,而月、季的分布多受天气形势和气象条件所控制。灰霾能够降低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减少日照时数。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低温日的气候特点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统计了1951~2008年广州市最低气温≤5℃的低温日数,发现近58年来呈现年低温日数减少、低温终日提前、低温期缩短的趋势,年低温日数主要有2~3年和7~8年的变化周期.对低温日数异常年景冬季500 hPa环流进行合成分析发现,广州年低温日数显著偏多和偏少年份的亚欧地区冬季500 hPa高度距平场基本呈反位相分布.另外...  相似文献   

18.
基于水务部门排水管理中心的内涝灾情信息,运用统计学等研究方法,分析广州市城市内涝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广州全市内涝点最多的是中心城区天河,最少的是郊区的从化.全年发生内涝次数最多的月份是5、6月,最少的月份是2、12月;全天最容易发生内涝的时间是08:00、13:00和19:00.内涝发生时对应的最大小时雨量主要集中在5...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大气能见度影响因子的贡献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通过对广州市2004年10月1日~11月5日污染性气体NO2、气溶胶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以及粒子化学成分组成等观测资料的分析,得到了影响广州市大气能见度因子的贡献比例:大气气溶胶散射bsa为75.26%、大气气溶胶吸收baa为12.89%、水汽bsw为5.78%、气体吸收bag为3.68%、大气分子散射bsg为2.38%;给出了不同粒径段气溶胶对散射的贡献比例;然后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得到了大气干气溶胶散射系数与PM2.5、PM10及化学成分的经验关系式;并给出了广州市区气溶胶的质量散射系数。  相似文献   

20.
广州降水天数的统计规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广州1973-2002年逐日的降水资料,用统计方法分析一次降水过程持续天数的规律。研究发现:广州30年来一次降水过程持续最长的天数为33d,且出现1-5d降水的可能性最大,其可能性多数随着降水天数增加而减少。计算降水时间序列的小波方差,发现广州一般降水天数主要存在3年和12年左右的振动,而暴雨以上的降水天数则存在1.5年和6年左右的振动。选取对应主要周期附近的尺度参数进行小波逆变换后,可以看出一般降水天数主要周期的年际变化趋于平缓,而对应暴雨天数的主要周期振荡的幅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