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山东金青顶金矿床控矿构造特征及深部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青顶金矿床位于山东牟平-乳山金矿带将军石-曲河庄断裂的南端,矿床围岩为昆嵛山花岗岩,属含金石英脉型金矿。本文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围岩蚀变以及控矿构造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认为与成矿有关的构造活动至少划分为4期,基本控制着矿体的定位与分布。深部地球化学原生晕研究表明,矿体在垂向上具有明显的地球化学分带性,且在已知矿体下方出现近矿晕、前缘晕及尾晕特征指示元素构造叠加晕强度升高趋势。结合矿体在断裂中分布的规律以及原生晕特点,对金青顶矿床深部第二富集段进行了预测,推断在-1100m下有第二金富集段存在,且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
贾公台金矿为甘肃党河南山地区规模最大的金矿床。为探索深部矿化、寻找盲矿体,在贾公台矿段开展原生晕研究,建立原生叠加晕轴向分带,发现贾公台金矿具反向分带特征。说明该矿体深部存在多期次成矿作用。结合地井五方位测井,预测深部3 200 m标高以下存在盲矿体。深部钻探发现了厚度大、品位高的多层金矿体,新增金资源量12吨,取得了显著找矿成果。构造叠加晕结合地井五方位测井成功圈定贾公台金矿深部矿体的实践,对同类矿床的深部找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江西金山金矿床深部扩建工程的0、-80、-10 m三个中段Au等元素原生晕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组合特征进行研究表明,矿床原生晕组合复杂,各指示元素原生晕吻合性好,As与Au关系密切,是金矿化的最佳指示元素; As、Hg、Sb前缘晕指示元素与Bi、Mo等尾晕指示元素相互叠加,且平均异常强度较高,预测矿体应向深部延伸出现第二个富集带,具有很大的工业远景;到-10m中段Au矿化减弱,Cu矿化增强,燕山早期岩浆热液的叠加改造作用明显,在深部可能出现Cu、Au叠加矿床.  相似文献   

4.
阳山金矿带严格受区域性松柏-黎坪断裂的次级断裂安昌河-观音坝断裂的控制,矿体产出于泥盆系中统三河口组第三、第四岩性段的千枚岩、千枚岩夹薄层灰岩、千枚岩夹粉砂岩地层中,矿体具有沿断裂带分段富集,平行等距(100~200 m)产出的特点。随着阳山金矿带的地质勘查工作的进行,矿区远景规模不断扩大,加强矿区深部成矿预测对指导今后地质勘查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阳山金矿带311号金矿脉群进行了构造叠加晕研究,建立了构造叠加晕理想模型;预测成矿靶区3处,深部盲矿预测靶区1处。  相似文献   

5.
莱州市寺庄金矿区第二金矿富集带成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山东省焦家断裂金矿带近5年的深部地质找矿工作,在该带南部地段的寺庄金矿床深部发现了特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该金矿床与产于第一矿化富集带中的浅部金矿床之间有100~250m垂深的无矿间隔,构成第二矿化富集带。通过深部勘查,寺庄金矿床深部范围内共圈出Ⅰ、Ⅱ、Ⅲ号3个矿体群、163个矿体,其中在主裂面下盘的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带内发现了规模较大的盲矿体Ⅰ-1号矿体,其资源储量占总量的39.39%,取得了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本文以此为基础,对矿区深部第二矿化富集带金矿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分析,以带动山东省深部找矿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李旭芬 《地质与勘探》2010,46(3):392-399
三甲金矿床位于胶东半岛东部的牟乳金矿带内岔河—三甲断裂的南端,其围岩主要为古老变质岩和昆嵛山花岗岩,为含金石英脉型金矿。本文通过对矿床控矿构造空间形态、活动期次、力学性质以及围岩蚀变等方面的研究,认为三甲金矿主要受控于主断裂,其内不同期次的次级断裂控制了矿体的空间产出位置;控矿断裂至少经历了三期应力改造,早期为压扭兼张扭性的右行剪切变形,中、晚期以张性裂隙为主-形成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后期为压扭性裂隙内部充填形成石英+碳酸盐+多金属硫化物。进而总结了矿体在断裂带中分布的规律性。深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三甲金矿的矿石类型、矿石矿物组合具有垂向分带的特征,矿物组合逆向分带与地球化学原生晕所指示的深部成矿叠加相一致。结合矿体在断裂中分布的规律以及原生晕特点,推断三甲金矿在-506m标高以下尚有成矿富集段的存在,此次研究为深部找矿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凤太矿集区是秦岭重要的铅锌金多金属成矿区之一,双王金矿是该成矿区中典型的角砾岩型金矿床。本文采用格里戈良提出的原生晕分带指数法,详细研究了双王金矿床KT9矿体和KT8矿体中ZK18-5、ZK30-1和ZK40-53个坑内钻孔的原生晕轴(垂)向分带特征,通过各钻孔中原生晕分带指数垂向变化规律、微量元素衬值及地球化学参数分析进行深部矿化预测。结果显示,双王金矿床原生晕轴(垂)向分带序列呈明显的反带现象,ZK18-5中在标高950 m附近矿化程度最好,矿体向深部逐渐尖灭;ZK30-1在标高980 m附近矿化程度最好,其深部预测有串珠状矿体存在,深部矿化前景较好;ZK40-5在标高850 m附近矿化程度最好,预测深部矿体仍有较大规模的延伸,深部矿化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预测和评价那仁陶勒盖金矿的成矿潜力,运用多元统计方法,结合地球化学各参数信息,对那仁陶勒盖金矿原生晕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那仁陶勒盖金矿赋矿花岗闪长岩中Au、Ag、Bi等元素浓集克拉克值明显偏高,与那仁陶勒盖金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矿石中Au与Sb、Cu、Pb、Ag、Hg、Zn、As、Bi等关系最为密切;矿体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出现尾晕元素W、Sn等与前缘晕元素As叠加的现象,同时(As+Sb)/(Bi+Mo)、100Sb/(Bi·Mo)等分带性指数出现转折,指示深部存在盲矿体.依据上述矿体原生晕特征,建立矿体叠加晕预测模型,预测盲矿体赋存位置在海拔710m以下的岩体与地层接触带附近.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播卡深部的找矿空间及找矿方向,本文在播卡矿区钻孔样品分析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播卡金矿床的元素富集规律、元素组合、元素异常在地表及空间的分布特征,建立了播卡金矿的原生晕分带模型、地球化学勘查模式,提出了不同深度的原生晕判别指标,在此基础上对播卡金矿的深部隐伏矿体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播卡金矿的深部及邻区具有寻找隐伏...  相似文献   

10.
为延长大水金矿的服务年限,解决资源危机,通过对矿区构造叠加晕研究,对其深部找矿潜力和找矿方向进行预测和评价。系统采集矿区69个中段、120个钻孔的岩石、矿石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矿区成矿成晕元素的组合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以找矿前景较好的87(B)勘查线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表明:(1)大水金矿主成矿元素Au与伴生元素As、Sb、Hg表现出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可作为后期找矿勘查的重要指数元素;(2)原生晕元素具有“前、尾晕共存”和“反分带”现象,且地球化学参数在轴向上呈波动变化的特点,表明大水金矿成矿过程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的特征,预示深部有盲矿体存在;(3)通过预测,在87(B)勘探线深部得到验证,发现了新的矿体。结果证明原生晕对预测深部隐伏矿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英格庄金矿为胶东牟平-乳山成矿带上的一个中型金矿床。该矿床矿体严格受金牛山断裂带控制,呈脉状、透镜状和囊状平行斜列式产出;矿体平均厚1.58~1.98m,平均品位3.96×10^-6~4.77×10^-6。矿石类型主要为黄铁矿石英脉型;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银金矿、自然金、黄铁矿等。围岩蚀变包括绢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等。研究表明,英格庄金矿床为一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属Groves等提出的造山型金矿范畴。  相似文献   

12.
广西大王顶金矿为热液型金矿,成矿严格受岩体和构造控制,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特点。文章总结了该矿床及不同阶段元素组合,在研究单一次成矿形成的原生晕轴向分带和识别出不同成矿阶段形成矿体(晕)在空间上的叠加结构基础上,建立了矿床的构造叠加晕模式,确定了盲矿预测标志,对矿床深部给出了盲矿靶位。  相似文献   

13.
吉家洼金矿是华北陆块南缘熊耳山金矿田的一个小型矿床, 金矿体赋存于含矿断裂带内, 并严格受其控制, 矿体的形态、产状与含矿断裂基本一致。通过对矿区外围F1、F7断裂带开展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测量, 圈定了多个受断裂控制的高强度Au异常, 经钻探施工, 见矿情况良好。进一步对钻孔进行了岩石原生晕采样化验和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矿体向下有一定的延深, 经钻探施工, 在断裂深部发现工业矿体, 矿床规模扩大至中型。吉家洼矿区外围含矿断裂带数量多、矿化强度高, 而地表Au前缘元素非常发育, 向深部矿体头部元素及矿体元素发育并伴有前缘指示元素, 矿尾元素不发育, 已发现的矿体深部不封闭, 说明矿体沿倾向具有长距离延深, 深部找矿前景好。   相似文献   

14.
脉状金矿定位预测的关键——主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地台3个脉状金矿矿床(体)定位预测的实例说明,主控矿因素在矿床(体)定位预测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战略"指向作用。内蒙古赤峰热水金矿的主控矿因素为宽缓闪长玢岩脉,其上方约100~300 m范围内为工业矿脉集中产出的部位,控制了主要矿脉群和工业矿体的空间分布。山东招远界河金矿的主控矿因素为位于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岩体与玲珑花岗岩体外接触带附近的断裂交汇部位(构造结环)。山东平度旧店金矿的主控矿因素则为北西向硅化带,主要的含矿石英脉均分布于其两侧约2 km范围以内。确定主控矿因素是矿床定位预测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矿山资料二次开发、详尽的矿床地质研究以及物化探资料的综合利用是确定主控矿因素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新疆石英滩金矿床原生晕特征与隐伏矿预测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通过对新疆东天山石英滩金矿床L4矿体各开采中段及钻孔的岩石系统采样分析和计算统计,确定了该金矿床的地球化学原生晕指示元素的组合特征、轴向分带、横向分带和纵向分带.结合国内外对该类型金矿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和分带性研究成果,建立了本区该类型金矿床轴向分带的理想模型,预测深部隐伏矿体的可能位置,为本区寻找和勘察隐伏金矿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新疆红石金矿床原生晕特征与隐伏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疆鄯善县红石金矿床野外调研、总结矿床地质特征, 对该矿床钻孔中原生晕分布特征和规律进行了专题研究, 采用多种计算方法相互印证, 确立红石金矿床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Bi-Mo-Hg-Zn-Pb-Ag-As-Cu-Sb-Au, 同中国典型金矿床轴向分带序列对比, 发现其具有逆向分带的特征, 从而建立分带评价及矿体叠加模式, 为深部隐伏矿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牟平邓格庄金矿为一富黄铁矿石英脉型金矿床,其Ⅱ号矿体金品位及其厚度数据处理表明矿体具有向北侧伏的规律.Ⅱ号矿体深部(-225~-345 m)地球化学原生晕研究表明,其原生晕呈反向分带.据上述研究推测Ⅱ号矿体-345 m以下地段还有盲矿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早子沟金矿位于西秦岭西段,是20世纪末通过1:20万化探扫面发现的超大型金矿,该矿床是典型的中低温岩浆热液矿床,矿体主要受断裂构造和脉岩的控制。为了解决深部找矿的问题,本文收集了矿区61个钻孔相关资料,得到了4 012个钻孔原生晕的数据。通过对原生晕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R型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原生晕浓度分带特征研究,认为找矿的最佳指示元素为Au、As、Sb、Ag、Hg、W,其中与Au成矿最密切、最直接的指示元素是As和Sb;通过计算原生晕分带指数,得到了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从上到下)为Au-Hg-Bi-Pb-Mo-Sb-Ag-Cu-W-Zn-Co-As,Sb和As等前缘指示元素出现在尾晕元素之后,显示深部可能存在盲矿体。基于以上研究,结合地质方面的认识,评价了矿区深部含矿性,提取了深部找矿信息。并据此构建了早子沟金矿地质-地球化学深部找矿模型,圈出了2处深部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9.
陕西葫芦沟金矿床原生叠加晕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小秦岭陕西段成矿地质地球化学背景基础上,研究葫芦沟金矿床原生叠加晕结构特征,发现矿床元素轴向分带具明显“反分带序列”特征,即在矿体尾部出现前、尾晕元素共存特征.从矿床原生叠加晕角度出发,初步总结了葫芦沟金矿床原生叠加晕结构特征,建立了葫芦沟金矿床原生叠加晕模型.预测在23线1000~800m标高之间仍有盲矿体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