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钟军  王艳秋 《气象》2003,29(S1):96-99
林火发生必须具备3个条件,即:森林可燃物、火险天气和火源。在森林可燃物和火源具备的情况下,林火能否发生主要取决于火险天气,一般来说,火险天气也就是有利于发生森林火灾的天气气候条件,如气温高、降水少、相对湿度小、风大、长期干旱等。造成不同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的天气气候条件(各种气象因子)是十分复杂的。从天气形势分型的角度探索了造成高、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的典型环流特征,为实际预报业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森林火灾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其预报和防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湿度、温度、风、降水等气象要素及地形地貌与林火发生的关系,介绍了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方法,并提出了林火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依据国家草原火险等级划分标准,针对锡林郭勒盟的具体情况对指标体系进行逐月调整,运用多个气象因子和综合因子之间相关来确定草原火险天气等级标准,建立草原火险气象等级预报方程,并开发研制了草原火险气象等级预报服务系统,经过近1年的试运行,能够对草原火险天气进行很好的预报预测,同时指导草原火险的遥感监测业务.  相似文献   

4.
镇江市火险天气指数预报服务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镇江市7年中1443次火灾和气象资料,分析火灾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定量发火险天气指数;运用T106格点场资料,建立预报火险天气指数的逐步回归方程,编制了具有一定特色的镇江市火险天气指数预报服务系统,两个月的实际应用表明,其准确率达83.6%。  相似文献   

5.
地市级专业气象预报服务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9210传输的气象资料,通过计算预报因子和预报对象间的相关系数,挑选预报因子,建立多因子权重回归方程,用于气象要素、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城镇火险气象等级、空气环境质量等级预报。此外,根据调查指标和实践经验,建立了医疗气象、储运气象、商业气象预报判据。  相似文献   

6.
一、浙江省林火概况及成因分析根据对浙江省1986~1988年11—12月与翌年1—4月(冬、春防火期)的1357次森林火灾的统计,得到一些基本概况: 1.林火发生频数高。这与我省户外活动时间长,生产方式复杂有关。 2.造成我省森林火灾的原因以吸烟为最多,其次是烧田坎草和炼山,三项合计占全部火源的62%。 3.我省林火发生的月际变化较大,这与人们生产、生活用火的时间及气候背景有关。二、森林火险天气的预报全省森林火险天气预报主要根据气象因子、阶段着火指数和天气形势变化趋势进行综合考虑来确定其火险等级。 (一) 气象因子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惠州市森林火灾的气象分析和短期火险预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惠州市所属区域内1988~1997年的森林火灾(包括森林火警)资料进行普查,并对其相应的气象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火源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别是湿度的变化,与林火的发生、发展存在必然的联系。用林火记录和气象要素建立线性回归预报方程,预报短期森林火灾发生的天气等级,为发布森林火险预报提供依据。1 森林火灾的气象条件分析1-1 森林火灾与气候的关系在火源不变的情况下,森林火灾的发生发展,主要取决于植物干燥程度,即植被的含水量,植被的含水量又取决于当年的降雨量和降雨日数。雨量…  相似文献   

8.
森林火灾是一定天气条件下产生的一种自然灾害现象。它的出现对国民经济乃至人民尘命财产影响较大。目前,很多火险预报方法多侧重于地面气象要素实况值,而这些实况值是在一定的天气系统下出现的。为了对森林火险的前期天气形势有一个了解,根据县林业局提供的火灾资料,本文从天气形  相似文献   

9.
袁美英  刘先昌  周永吉  徐南平 《气象》2003,29(S1):74-78
利用林火资料和气象资料,通过建立概率模型模拟单因子对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的单因子贡献度,然后通过四级判別得出综合模型,再根据不同季节植被因子对天气火险等级进行订正,最终得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用此模型,对1981—2000年逐曰74个站进行了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计算,形成文本文件和库文件;对每日的实时资料进行火险气象等级计算;根据T213数值预报产品,计算未来24小时的火险气象等级。全省31个站的火险等级在省台服务器上以MICAPS第三类数据格式存放或通过“黑龙江省短期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顿报系统”调看。  相似文献   

10.
森林火灾严重威胁生态安全和国民经济,由于不同林地的气候以及可燃物存在差异,森林火险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因此,在考虑气象因子的基础上,将可燃物含水率引入小区域的森林火险指数的计算,对建立更精确的小区域森林火险等级标准和预报模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系统地分析了2013—2016年井冈山地区森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因子的分布频率及因子间的相互关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所有因子进行降维处理,获得火险因子得分方程,并计算出2013—2016年井冈山地区逐日森林火险指数,进而构建火险等级划分和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模型。结果表明:井冈山森林火险等级划分为5类,分别为低(火险值≤0.024)、较低(0.024火险值≤0.067)、高(0.067火险值≤0.167)、较高(0.167火险值≤0.232)、极高(火险值0.232)。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了井冈山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模型,预测精度可达96.4%。并利用2013—2017年卫星监测到的井冈山地区热源点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预报准确率高达92.3%,表明该火险等级标准和预报模型能够满足井冈山地区日常防火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11.
西安城市火险天气等级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西安市区1986年5月-1996年4月共10a的火灾资料和相应的气象资料,分析城市火灾与气象要素间的关系,得出西安市火灾的发生与相对湿度、日降水量、降水日数成反相关,与日最高气温、大风成正相关,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火险天气指数及火源订正指数,建立了西安城市火险天气等级预报模式,做出火险等级预报。  相似文献   

12.
北京城近郊区火险气象等级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北京城近郊1986-1995年逐日气象资料,分季对各气象要素与接警次数作曲线拟合和相关分析。在对单个气象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权重系数,建立了各季城市火险气象等级的短期、中期预报方程。经回代和试报检验表明,该预报方法有较高的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3.
采用呼伦贝尔牧业气象实验站2000—2009年牧草(干重)产量资料,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对鄂温克旗草原牧草产量与气象要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牧草生长期,产量与光、热、水三大气象要素有着不同的相关关系。采用牧草产量关系密切的气象因子,建立多元回归牧草产量预报方程,制作牧草产量预报。为当地畜牧和草原等部门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利用9210传输的气象资料,选用国家气象中心T106和HLAFS数值预报产品中的要素作为火险天气因子,根据森林火险原理,建立了东营市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15.
一、森林火险因子的确定及预报 (一) 森林火险因子的确定我们根据本地区森林火灾发生的特点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并参考本地区台站和外地经验,经过普查筛选,确定以下四个要素为森林火险相关因子。  相似文献   

16.
栾川县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0~1999年栾川县森林火灾资料和气象资料,分析了森林火险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森林火险与温度、相对湿度及风向、风速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17.
东营市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9210传输的气象资料,选用国家气象中心T106和HLAFS数值预报产品中的要素作为火险天气因子,根据森林火险原因,建立了东营市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18.
秭归县地处鄂西南山区北部边缘的长江沿岸,森林覆盖率仅30.1%,但森林火险时有发生。本文参考有关湖北省森林火险预报研究成果,结合本县实际,找出森林火险逐日等级预报指标群。根据1979~1995年的气象资料和林火资料,分析得知火灾发生的大气环流形势主要有5种:东亚大槽、干冷锋、干暖槽、变性高压、副热带高压。本文结合本站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制作上午和下午使用的两套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90~1999年栾川县森林火灾资料和气象资料,分析了森林火险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森林火险与温度、相对湿度及风向、风速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20.
气象指数预报是气象部门的科研人员根据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和各行各业工作性质对气象敏感度的不同要求 ,引用数学统计方法 ,对气温、气压等多种气象要素进行计算而得出的量化的预测指标。气象指数预报分为生活和行业两大类预报。生活类气象指数预报是一个新兴的公益性服务项目。它包括 :人体舒适度、晾晒衣服、着装、空调开机、晨练、上下班 (学 )、城市火险等 1 0多个指数的预报服务项目 ,这些服务更加贴近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工作需要。由生活类气象指数派生出的医疗气象指数预报与我们的健康有更直接的关系。这些指数预报主要有 :中暑、感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