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省代县北小沟铁矿位于代县县城北西,通过对矿体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等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该区铁矿体主要赋存于上太古界五台群石咀亚群金刚库组地层中;含矿岩石主要为含铁蚀变岩,矿床成因属于沉积变质的“鞍山式铁矿”。  相似文献   

2.
(一) 河南省地质矿产局和全国地矿系统一样,地质工作的旧体制,已从“利大于弊”发展到“弊大于利”。地质工作的旧体制,其主要弊端是三个“大锅饭”,即职工吃地勘单位的“大锅饭”,地质勘察单位吃国家的“大锅饭”:矿产开发部门通过无偿使用地勘活动的劳动成果吃地质事业费的“大锅饭”。这三个“大锅饭”造成了地勘单位缺乏活力,地质工作缺乏生机。  相似文献   

3.
广西北部九万大山一带四堡群中的枕状熔岩,60年代由广西区调队发现,70年代板块学说在国内兴起后,部份地质工作者,将这套枕状熔岩和与之伴生的基性一超基性侵入岩,定为蛇绿岩套,并将其作为江南古岛弧南缘,板块俯冲作用的标志。 目前,“桂北元古代蛇绿岩”在有关华南构造的文献中,广为引用。但九万大山地区四堡群“蛇绿岩套”的岩石学特征及其剖面,至今尚未见有详细的论述。笔者近年在该地区工作,感到该蛇绿岩  相似文献   

4.
从事近代史中西比较研究的著名美国学者彭幕兰(Kenneth Pomeranz)指出:有组织的正式的科学团体,是促进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 旧中国政治黑暗、经济落后、科学很不发达,但独独在地质科学领域的进展却享有较高的世界性声誉。旧中国从事地质调查研究的全国性机构,主要有三个:依时间先后分别为成立于1916年的中国地质调查所;成立于1928年的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和成立于1940年的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三个机构成立时间,恰巧各差12年,世称“各差一轮三兄弟”。所以,对这三个机构加以介绍研究,便是非常值得、非常有意义和当然要做的事了。  相似文献   

5.
我省是中国的矿产资源大省,“如何才能加快推进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央地勘基金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合作项目,做好全省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勘查工作,力争早日实现地质找矿更大突破”。下面,笔者分别从“一查”、“二合作”、“三加强”、“四结合”这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正章鸿钊,字演群、号爱存,笔名半粟,1877年3月11日生于浙江省吴兴县(今湖州市),1951年9月6日逝世于南京,是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地质学史学家,中国地质科学事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章鸿钊创办了农商部地质研究所,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地质学家;他从近代地质科学角度研究了中国古籍中有关古生物、矿物、岩石和地质矿产等方面的知识,撰写《三灵解》《石雅》《古矿录》等著作,开我国  相似文献   

7.
1913年9月,工商部设地质研究所.10月1日,地质研究所在北京马神庙北京大学内开学,这是一个培养地质调查人才的教育机构,录取学生30人.地质调查所所长丁文江兼任地质研究所所长.1914年1月,由章鸿钊接任所长.翁文灏回国后,任地质研究所讲师."以中国之人,入中国之校,从中国之师范,以研究中国之地质者,实自兹始."在三年的学习中,所长章鸿钊主讲矿物学和地史学,丁文江讲授古生物学和地文学,翁文灏承担的课程最多,有普通地质学、矿物岩石学、矿床学等等.同时开设多门专业基础课,由北京大学教师和矿政司的官员任教.  相似文献   

8.
五台山以早前寒武纪地层齐全、岩性丰富典型、露头连续、界线清楚、构造特殊和矿产丰富等特征成为我国前寒武纪地质经典地区之一.是我国著名的五台群(石咀亚群、台怀亚群、高凡亚群)、滹沱群、“五台运动”、“铁堡运动”和北台期夷平面等重要地质单位重大构造事件的命名地,蕴藏着丰富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本文在对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进行总体介绍的基础上,对公园及外围发育的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归纳总结并分类,对典型地质遗迹资源从地质地貌特点、早期地壳演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山西省繁峙县后峪铜钼矿的矿区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阐述,对矿区的矿体重新进行了划分,提出了“矿群”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熊耳群中金铅锌矿成矿时代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60年代以来,在华北陆台南缘太古代花岗-绿岩地体和中元古代熊耳群火山岩中,陆续发现并评价了诸多金、铅、锌矿床。随着地质找矿和研究工作的深入,对成矿时代的研究显得甚为重要,尽管在以往研究成果中曾有论述,但多数是以地质推断为依据,时见个别K-Ar法或全岩Rb-Sr法测试数据也因取样的代表性或多期构造-热事件的叠加等而掩盖了其年龄的真实性。为此,我们在研究“熊耳群地质环境演化及含矿性”过程中,除加强野外有关地质现象的宏观研究外,分别在嵩县前河蚀变岩型金矿、汝阳老代仗沟蚀变岩型铅锌矿  相似文献   

11.
华北地区产于“G”层铝(粘)土矿中的主要铝矿物为一水硬铝石,并认为它是由三水铝石脱水相变而成。近年来,随着地质工作的深入和研究方法的日臻完善,三水铝石曾有所发现。去年我们在巩县小关地区本溪组含铝岩系下部粘土矿中(K_(2-3))亦发现有三水铝石存在。其生成当与表生地质作用有密切关系。在此将有关初步研究结果公诸同好,敬祈赐教。一、地质简述剖面位于巩县小关南岭矿区采矿场南侧,其岩性序列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2.
陕西汉中天坑群是在中国32°N~33°N湿润热带—亚热带岩溶地貌区北界首次发现的岩溶地质奇观。为了解汉中天坑群生成演化机理,进一步加强汉中天坑群生命共同体的综合治理和保护,以系统工程方法为基础,采用复杂性理论、协同理论、自组织理论的基本原理,构建了汉中天坑群系统性、科学性、应用性的综合调查研究系统,探讨了汉中天坑群综合调查研究系统的构成要素,并从多个维度分别建立了地球科学系统内的多学科体系研究、地质遗迹资源构成研究、生态美学研究、生成机理研究、生命共同体综合治理研究和保护利用研究等6个子系统。随着汉中天坑群调查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科学体系的建立,将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中国乃至世界岩溶地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一、胶北隆起区变质地层划分沿革胶北隆起区前寒武纪变质地层广泛发育,很多地质工作者,曾在这里进行过研究工作。1958—1962年长春地质学院师生在该区进行一比二十万区域地质调查,首次将该区变质地层命名为“胶东群”,并自下而上划分为化山、旌旗山两个组,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从而为该区地质普查工作奠定了基础。 1968年,省局八○五队通过对该区一比二十万区调的修测,将该区(桃村断裂以西,沂沭断裂以东)胶东群自下而上划分为蓬夼、民山、富阳三个岩组,并将招平断裂以东,  相似文献   

14.
7月6日.河南省首届”十大最优美的地质景观”和“十大最具科学价值的地质遗迹”初评活动在省国土资源厅举行。登封嵩山太室山、栾川鸡冠洞、焦作云台山红石峡等15处地质景观和汝阳白垩纪黄河巨龙化石群、西峡白垩纪恐龙蛋化石群、义马侏罗纪植物化石群(古生物群)等15处地质遗迹分别以其地质景观的优美性、地貌形态的典型性及地质遗迹类型、内容、规模等的代表性通过了初评.成功进入候选名单。  相似文献   

15.
充满神秘色彩的“风水”,其实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内容。从风水术的起源、发展、经验总结到成果应用,地质科学一直起着主要作用。随着现代地质工作手段的进步和理论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古人不解的风水之谜已有了答案,许多神秘现象被破解,还原了“风水”之科学面目。“风水”是中国先民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积极探索的成果,是“朴素的应用地质学”,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地层学及板块构造理论,对“西乡群”进行了划分和论述。将“西乡群”由老到新分为白勉峡组、三湾组、三花石组、孙家河组、大石沟组和三郎铺组;把白勉峡组、三湾组和三花石组新定为西乡群,划归南口群—蓟县群;把孙家河组以上地层分别划归青白口系和震旦系。上述层序和岩石组合,反映了岛弧发展的全部历史。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以“天然地质博物馆”驰名中外的河南嵩山国家地质公园,于2003年7月1日在登封市嵩山脚下正式揭碑开园。国土资源部部长田凤山为公园题写了园名,并委派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姜建军前往祝贺。 中岳嵩山地质遗迹十分丰富。在园内不足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清晰地保留着发生在距今20亿年、18.5亿年和5.43亿年三次造山运动所形成的遗迹,以及良好出露着太古宙、远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5个地质时期的各种岩石,被地学界称为“五代同堂”。并在国内外享有“天然地质博物馆”和“地学百科全书”之称。因此,被国土资源部首批命名…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与成矿作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概述 青海省位于我国西部腹地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北部.独特的自然地理景观、复杂的地质背景,一直被众多的国内外科学家所关注,尤其是地学革命以来,甚至认为包括青海省在内的青藏高原是打开地球动力学奥秘的一把“金钥匙”,或者说是“天然实验室”.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对于胶东西北部地区的太古代胶东群变质杂岩,前人测得其K-Ar同位素地质年龄值仅有1664Ma;玲珑花岗杂岩体的同位素地质年龄值变化在46—476Ma之间。笔者认为上述同位素地质年龄值与它们所代表的地质体的地质特征不相一致。经笔者研究认为:胶东群和玲珑花岗杂岩均遭受了较强烈的硅、碱质交代作用。这种交代作用是发生在埋深、高温条件  相似文献   

20.
四堡群是华南最古老的地层单位,赋含丰富的矿产,是解决中国南方很多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对四堡群的层序和构造样式作了详细描述,并根据其野外产状、岩石序列、化学成分、同位素年龄及含矿性等特点,提出四堡群为绿岩建造,其形成时代可能为早元古宙或更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