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沿海防护林气象效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宣德旺  周学东 《气象科学》1999,19(4):403-406
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研究工作,介绍国内外关于防护林体系的生态效益研究,侧重介绍沿海防护林体系气象(气候)效应的研究动态及其取得的成果,为全社会重视保护森林环境,加强沿海防护林的营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极轨卫星云图森林火点识别方法张玉香(山西省气象台030006)引言我省森林资源贫乏,现有森林面积仅4200万亩,覆盖率只有17%,因此,保护好我省有限的森林资源,防止森林火灾,是关系到保护我省生态平衡的一件大事,而准确地监测森林火点和准确地判断火点位...  相似文献   

3.
杨宁 《广东气象》2002,(4):24-26
本文通过分析森林火灾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利用曲线拟合方法,建立了森林火险天气预报模式,在森林防火警戒期间制作发布清远市各地森林火险天气预报,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武鸣县1987~1992年森林火灾资料,分析森林火灾发生的气候特征和主要气象条件,建立火险天气预报模式,为开展森林火险天气预报服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分析我国气候资源保护立法现状及其主要问题,为我国气候资源保护立法完善的研究提供一些建议。文章立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的角度,主要运用了逻辑分析、比较分析、历史分析等研究方法,认为: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气候资源保护立法文件,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存在诸多问题,不能完成气候资源保护的任务,建议建立我国气候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并且完善相关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6.
森林火灾最突发性的自然灾害,虽然持续时间一般不长,但破坏作用甚大,是当今世界性重大自然灾害之一。新疆的森林分布点多、面广,天然林多处深山和荒漠,与草原犬牙交错;入工林又参与农田牧地毗邻;边境森林与多国接壤。增大了人工监测、巡视火情的难度。为7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采取科学的防治对策,防止森林火灾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显然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因此,寻求和探索卓有成效的控制林火对策,一直景我国科技人员研究的重大课题。当前,利用气象卫星遥感技术监视大范围森林火灾是最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韦成宁 《广西气象》1995,16(2):47-49
本文用武鸣县1987 ̄1992年森林火灾资料,分析森林火灾发生的气候特征和主要气象条件,建立火险天气预报模式,为开展森林火险天气预报服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县位于广东省北部,南岭山脉南坡,是本省50个山区县之一。全县土地面积22.1万公顷,山地面积16.2万公顷,占73%。其中森林面积12.8万公顷,覆盖率64.2%,蓄积量509万m2。我县森林防火工作自1991年以来,利用气象信息作指导,贯彻森林防火“以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起到了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作用.1森林高火险天气过程预报方法1990年夏,县气象局参加了市局组织的森林高火险天气过程预报会战,在统一的综合火险指数和高火险天气过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本县历史上的森林火灾记录和气象资料,制作了翁源县森林局火险天气过程预报…  相似文献   

9.
钟军  王艳秋 《气象》2003,29(S1):96-99
林火发生必须具备3个条件,即:森林可燃物、火险天气和火源。在森林可燃物和火源具备的情况下,林火能否发生主要取决于火险天气,一般来说,火险天气也就是有利于发生森林火灾的天气气候条件,如气温高、降水少、相对湿度小、风大、长期干旱等。造成不同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的天气气候条件(各种气象因子)是十分复杂的。从天气形势分型的角度探索了造成高、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的典型环流特征,为实际预报业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乔林  张金艳  宗志平  马学款 《气象》2003,29(S1):63-65
应用T213数值预报产品日最高气温、最小相对湿度、最大风速、24小时降水预报(考虑日降雨量及其后连续无雨日数),计算未来五天逐日森林火险天气综合指数。综合考虑森林火险天气综合指数、天气实况、卫星云图热点和未来五天中央气象台主观滚动降水预报并根据不同季节的植被状况等对森林火险天气综合指数进行订正,最终得出未来五天逐日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  相似文献   

11.
5月17日~23日,凉山州木里县东子乡发生特大森林火灾,过火面积达17000余亩。5月23—27日,该县水洛乡再次发生森林火灾.过火面积达9600余亩,火线长达8至10公里。面对这两起来势汹汹的森林大火,四川省气象局和凉山州气象局、木里县气象局协同作战,在积极提供气象保障服务的同时,及时组织人工增雨作业,为扑灭森林大火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应用红河州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模式,对红河州1980年至2004年森林火灾与天气气候进行分析研究,研制适合红河州的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警预报系统,为公众提供更好的预报产品。  相似文献   

13.
1卫星遥感监测森林火情的重要意义森林火灾是当今世界性重大自然灾害之一,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由于新疆地域辽阔,气候灾害频繁。以山地林为主,增大了人工监测火情的难度。飞机巡察费用大,不能普及推广。利用气象卫星监测林火是近年来我区采用的高科技、新手段,它覆盖范围广,时间频次高,能准确、及时地监测到森林火情,对保护新疆森林和牧草资源具有重要意义。2判识火源的基本原理目前正在运行的是美国NOAA-12和一14两颗气象卫星,我区每天可以接收到IO茶轨道资料,这些资料白天可以覆盖2次。星上载有改进的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仪…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系统地对近20年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草原火灾历史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草原火灾发生的时空分布、周期变化和影响因子。利用相关分析和概率统计的方法,建立了森林、草原火灾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同时依据历史资料对内蒙古森林、草原火灾进行区划,并建立相应的区划图形库和历史资料库。为火灾预测和火险等级预报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防火工作提供笫一手的数据资料,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林业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和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植树造林,发挥森林吸碳和固碳作用,加强天然林保护,提高森林的碳汇潜力两大方面,陈述了林业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同时介绍了国家林业局在气候变化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领域,开展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介绍了国家林业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的基础建设、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科学研究的立项与课题开展情况。最后,从探讨提高森林碳汇的方法、推进加强森林碳保护的措施、寻找林产品碳替代的途径等三方面,论述了今后一段时期林业行业在减缓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任务,分析中国林业在继续增加森林面积和碳汇能力方面具有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森林火点的识别是利用气象卫星资料监测森林火灾的基础。传统的目视解译火点识别法难以实现计算机的自动识别,神经网络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工具。作者探讨了应用神经网络实现气象卫星影像森林火点自动识别的技术方法,并在湖北省地理范围内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经过训练的神经网络能够记忆火点的特征,具备将森林火点从气象卫星影像中识别出来的能力。与目视解译法相比,神经网络方法的精度接近目视解译法,最重要的是实现了森林火点的自动识别。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草原火灾发生的规律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面系统地对近20年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草原火灾历史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内蒙古森林、草原火灾发生的时空分布、周期变化和影响因子;同时依据历史资料对内蒙古森林、草原火灾进行区划,并建立相应的区划图形库和历史资料库。为火灾预防和火险等级预报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防火工作提供第一手的数据资料,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决策气象信息服务能力,开发研制了《森林火险预报决策服务系统》这一专业化的决策气象服务产品,为控制火灾发生提供准确及时的有关森林火灾的气象相关信息,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决策服务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气候资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及其属性问题,旨在为我国气候资源保护立法研究提供基础法律理论支撑。论文运用价值分析、比较分析、历史分析等方法,认为:气候资源是气候要素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那一部分自然物质和能量,是一种典型的自然资源,可以成为法律关系客体;它还具备自身鲜明的特性,有必要对之进行专门的立法保护。气候资源保护法律规范属于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法律规范的范畴。  相似文献   

20.
唐红艳  陈素华  牛宝亮  梁锋 《气象》2006,32(S1):138-141
对内蒙古阿尔山地区1990~2004年落叶松毛虫灾害监测资料和阿尔山市1989—2004年逐旬气象资料进行相关普查,筛选出对阿尔山落叶松毛虫发生面积影响显著。结果表明,气温和降水量与松毛虫发生面积相关性最显著,得出幼虫越冬期(上年11月至当年4月上旬)降雪量多,隆冬(1月)平均最低气温高,春季幼虫上树期(4月下旬至5月下旬)高温少雨有利于松毛虫的大面积发生,反之则不利于其大面积发生的结论,并建立了松毛虫发生面积预测模型。从回代和模拟结果看,效果比较理想。预报结果为林业部门提前了解松毛虫灾害的发生趋势,采取及时有效的趋利避害措施,从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森林健康发展提供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