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栾川潭头高硫金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艳芳 《河南地质》1996,14(4):300-304
随着易选金矿资源的日益枯竭,难处理金矿则成了专家们研究的热点。作者对栾川潭头高硫难浸金精矿工艺矿物学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难浸的原因是由于黄铁矿中存在着大量的晶格金,并发现交互连生金以及金包裹其他矿物的金的赋存状态,这是该金精矿的独有特征。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工艺矿物学的角度分析了广西难处理金精矿难浸的原因及其提金工艺研究现状,进而提出了广西难处理金精矿提金工艺研究方法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张益魁 《青海地质》1998,7(2):34-40
对青海省五龙沟含碳,砷,硫,锑微细粒难选冶金矿石的浮选金精矿进行二段焙烧-焙砂氰化浸出提金的试验研究,获得了金浸出率89.90%的较好指标,为该矿山浮选金精矿的提金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广西高砷高硫金精矿的矿物组成及胂、硫、金的赋存状态。  相似文献   

5.
王占岐  朱明 《地球科学》1998,23(6):624-627
为了综合回收海滨砂矿中的金红石,获得高品级的金红石精矿,通过镜下鉴定、电子探针等手段对金红石精矿及单矿物作了分析,确定了影响金红石精矿品位的主要因素是含铁金红石和白钛石,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金红石磁选及电选试验,选择了CRG54永磁双辊磁选机的最佳极距和给矿量以及DSG-6高压电选机的最佳矿温度。在最佳操作条件下,对原选别工艺流程进行了改进,在原两段磁选和两段电选流程后增加了摇床选别工序,使金红石精  相似文献   

6.
含砷难处理金精矿直接氰化浸出无法取得良好的经济技术指标,需在浸出前对其进行预处理。本文介绍了3种含砷难处理金精矿的预处理工艺,包括氧化焙烧法、热压氧化法、生物氧化法,简要阐述了各工艺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及优缺点,为含砷难处理金精矿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HNO3 NH4HF2混合深剂进行封闭溶样。在10%HNO3介质中,以CCX富集分离Ag,吸附在CCX的Ag经浓HNO3解脱后,在5%HNO3中,采用SCN^-滴定法进行测定,经矿样验证,该方法适用于矿石、金精矿中Ag的野外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8.
薛光 《黄金地质》2000,6(3):77-79
采用湿法预处理除铜-氨氰法研究了从含Cu,Pb金精矿中提取Au,Ag的新工艺方法。它与常规方法相比,Au,Ag的回收率分别提高了34.78%和12.58%,对于中小型黄金矿山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金精矿中高含量Ag,加入浓HNO3处理样品中的S,采用王水溶样,使矿样分解完全并降低原子吸收测量时的背景干扰值。称取具代表性样品的最低重量,通过控制HCl介质的浓度,使溶液中的AgCl白色沉淀完全转化为[AgCl]2-配离子,在HCl介质中,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Ag。选取2件不同含量的金精矿进行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10-6,加标回收率99%~102%。  相似文献   

10.
用加压氧化—氰化法从硫精矿中提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光 《黄金地质》1998,4(4):68-71
采用“高效浸金反应器”研究了加压氧化-氰化法提金新工艺。对山东某地硫精矿采用此工艺,选择条件为氰化钠用量1.5kg/t、石灰用量7kg/t、矿浆固液比1:15、浸出时间30min,金浸出率可达62%,与常规氰化法相比成本低,效率高。  相似文献   

11.
试样经浓盐酸加热溶解、挥发除锑后,灰化,王水溶解,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锑金精矿中金量。解决了样品在烧样除炭过程中因锑的熔解而结块、在溶解实验过程中因大量锑的水解包裹使金的溶解变得较为困难的问题。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金,克服了原子吸收法测定的线性范围小,而稀释倍率大,造成分析误差偏大的不足。方法的检出限为0.1μg/g。金加标回收率96%~104%,精密度(RSD,n=6)<3.0% 。适宜于锑金精矿中金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黄铁矿型难浸金精矿细菌预氧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铁矿型难浸金精矿440kg/d连续细菌预氧化进行了研究。脱硫率为52.04%,金氰化浸出率92.55%,并对试验的控制参量提出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冷原子吸收法测定铜,铅和锌的精矿中的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龄高  陈凯 《岩矿测试》1997,16(2):153-154158
试验了用冷原子吸收法测定铜精矿、铅精矿和锌精矿中微量Hg的适宜条件,拟定出适于3种精矿中3 ̄500μg/gHg的测定方法。方法的RSD(n=11)〈10%,回收率为90% ̄102%,与双硫腙光度法测定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4.
从含铜铅金精矿中提取金银的工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湿法预处理除铜 -氨氰法研究了从含 Cu、Pb金精矿中提取 Au、Ag的新工艺方法。它与常规方法相比 ,Au、Ag的回收率分别提高了 34 .78%和 1 2 .52 % ,对于中小型黄金矿山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小河金矿的细菌预氧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存江  熊英 《陕西地质》2000,18(2):93-97
陕西旬阳小河金矿的浮选金精矿含砷(20-27%),采用细菌预氧化时较为困难。采用不同方式对有T.f菌进行驯化,有效地提高了细菌的氧化活性,金的浸出率从0.6%提高到85.12%。  相似文献   

16.
吴月强  黄宇光 《岩矿测试》2004,23(4):315-316
对某地锰银精矿及冶炼半成品——粗银粉,采用湿法溶样后,直接采用硫氰酸钾容量法测定Ag,对w(Ag)为0.22%~70.96%的样品,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法以及火试金容量法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7.
杨波  童雄  谢贤  黄凌云  王晓 《矿物学报》2021,41(3):294-300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逐年加剧,目前大部分有色金属选厂处理的都是品位低、嵌布粒度细的复杂多金属矿,为提高有价金属的选矿回收率、降低磨矿成本,大部分选厂都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工艺,其中以浮选粗精矿的再磨最为常见.硫化矿浮选粗精矿的再磨可显著提高磨矿效率及目的 矿物解离度,但生产实践中大部分选厂仅关注目的 矿物的解离度,而忽视了硫化矿浮选粗精矿再磨过程中磨矿介质、磨矿方式、矿浆电化学环境等多种因素对矿物表面性质及浮选行为的影响.文章系统总结了硫化矿浮选粗精矿矿物组成特点及矿浆化学性质的基础上,综述了硫化矿浮选粗精矿再磨过程中磨机类型及磨矿方式、磨矿介质材质及形状、矿浆电化学环境、药剂浓度等多种因素对再磨后矿物表面性质及浮选行为的影响规律,指出通过精矿再磨工艺参数及矿浆电化学环境的合理优化调整,增强矿物表面间的亲水/疏水性差异,提高精选分离效果应是未来硫化矿浮选粗精矿再磨研究关注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我国难浸金矿提金技术又有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利用河南盐矿测试中心研究的难浸高硫金精矿细菌预氧化提金半工业性试验技术,对小秦岭地区潭头的难浸金精矿进行试验,经细菌预氧化6天,再氰化浸出,金浸化率达91.31%。 (2)利用西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研究的难浸高砷硫化金精矿细菌预氧化技术,完成了广西贵港福六金矿浮选金精矿日处理6吨和青海五龙沟金矿浮选金精矿日处理12吨以及两种混合金精矿日处理10.5吨的工业性试生产,处理量分别为400吨和200吨,金的浸出率90%~94%,生物预氧化时间150小时,处理成本为每吨600元。 (3)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针对四川高硫高碳型金矿进…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电子探针查明铅精矿中银的存在形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对铅精矿中银的赋存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批铅精矿舍有大量的非天然银矿物,银颗粒呈疏松絮状物分布在方铅矿周围。  相似文献   

20.
以云南大屯选矿厂锡粗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及光学显微镜分析等手段对该粗精矿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矿物嵌布粒度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锡粗精矿中有价元素锡的品位为13.80%,锡矿物主要以锡石形式产出。锡粗精矿中TFe含量为30.78%,主要以褐铁矿、磁黄铁矿的形式存在,磁黄铁矿是导致粗精矿含硫高的主要原因。锡粗精矿中主要的脉石矿物有白云石、透闪石、电气石、石英、白云母、萤石等,且脉石矿物与锡石均有不同程度的毗邻连生、包裹共生关系。本次工艺矿物学研究认为,大屯选矿厂锡粗精矿宜采用浮选预先脱硫,除去其中的硫化物,再对浮选尾矿采用重选工艺提高锡品位和回收率。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大屯选矿厂工艺流程改造和合理开发利用锡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